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蘋果蠹蛾

鎖定
蘋果蠹(讀dù)蛾(Cydia pomonella)是雜食性鑽蛀害蟲 ,屬鱗翅目卷蛾科,有很強的適應性、抗逆性和繁殖能力,是一類對世界水果生產具有重大影響的有害生物。成蟲體長8毫米,翅展15-22毫米,體灰褐色。前翅臀角處有深褐色橢圓形大斑,內有3條青銅色條紋,其間顯出4-5條褐色橫紋,翅基部顏色為淺灰色,中部顏色最淺,雜有波狀紋。
2010年1月7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列為: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加強生物物種資源和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努力開展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治工作,保護環境。2020年9月15日,蘋果蠹蛾被農業農村部列入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1] 
中文名
蘋果蠹蛾
外文名
Codling moth
拉丁學名
Cydia pomonella (L.);Laspeyresia pomonella (Linne) Carpocapsa pomonella (L.); Grapholitha pomonella (L.)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Lepidoptera )
卷蛾科(Tortricidae)
亞    科
小卷蛾亞科(Olethreutinae)
小卷蛾屬(Cydia)
蘋果蠹蛾
分佈區域
原產地:歐洲東南部,中國分佈現狀:分佈於新疆、甘肅等地。

蘋果蠹蛾基本信息

蘋果蠹蛾圖冊
蘋果蠹蛾圖冊(5張)
寄主名稱:蘋果Malus pumila、花紅M. asiatica、海棠M. spectabilis、沙梨Pyrus pyrifolia、香梨P. aromatica、榅桲Cydonia oblonga、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野山楂C. cuneata、李Prunus salicina、杏P. armeniaca、巴旦杏P. amygdalus、桃P. persica、核桃Juglans regia、石榴Punica granatum、慄屬Castanea spp.、榕屬(無花果屬)Ficus spp.、花楸屬Sorbus spp.等幾十種水果。
物種名稱:蘋果蠹蛾
蘋果蠹蛾
蘋果蠹蛾(5張)
檢疫方法:檢查果品上是否有蛀孔及絲狀蟲糞、碎屑及各蟲態。檢查運載工具的四周縫隙等處是否有殘留果品、包裝物及幼蟲、蛹。
傳播途徑:蘋果蠹蛾為小蛾類害蟲,在田間最大飛行距離只有500m左右,自身擴散能力較差,主要以幼蟲隨果品、果製品、包裝物及運輸工具遠距離傳播。
生物學特性:在各地1年發生代數不同,少則1代,多則4代。成蟲有趨光性。黃昏至清晨交尾,卵單產。樹冠上層卵量多,葉上卵多於枝條和果實上,喜產在背風向陽處。1頭幼蟲能咬幾個蘋果,從蛀果到脱果通常需1個月左右,幼蟲老熟後脱果爬到樹幹裂縫處或地上隱蔽物以及土中結繭化蛹,也有在果內、包裝物及貯藏室化蛹。一部分幼蟲有滯育習性。
原產地:歐洲東南部。
中國分佈現狀:分佈於新疆甘肅等地。
蘋果蠹蛾成蟲 蘋果蠹蛾成蟲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現已遍及歐洲各國,以及亞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美國、南美洲、非洲等地。1987年蘋果蠹蛾隨旅客攜帶水果傳入甘肅,在敦煌市立足,而後迅速擴展。到1992年已遍佈全市,30多個大中型果園受害,年均損失40多萬元。成蟲可近距離傳播,主要以幼蟲或蛹隨運輸果品和繁殖材料遠距離傳播。主要危害蘋果沙果石榴等果樹。在不同樹種和不同品種植物上產卵也有選擇性,幼蟲一般從果實胴部蛀入,可轉果危害,造成果實脱落,影響品質,甚至不能食用。
控制方法:嚴密監測,嚴禁發生區蟲果外運,加強調運檢疫。發現害蟲及時清除,可採用刮樹皮、樹幹上束草環等辦法消滅、誘殺幼蟲。成蟲期在果樹上懸掛衞生球,阻止其交尾,採用性誘劑誘捕,也可使用藥劑噴灑。使用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不失為一項好辦法。

蘋果蠹蛾外形特徵

成蟲體長8毫米,翅展15-22毫米,體灰褐色。前翅臀角處有深褐色橢圓形大斑,內有3條青銅色條紋,其間顯出4-5條褐色橫紋,翅基部顏色為淺灰色,中部顏色最淺,雜有波狀紋。後翅黃褐色,前緣成弧形突出。初齡幼蟲黃白色,老熟幼蟲體長14一18毫米,頭黃褐色,體多為淡紅色,頭部黃褐色。前胸盾片淡黃色,並有褐色斑點,腹足趾鈎為單序缺環,臀板色淺,無臀櫛。蛹黃褐色,體長7一10毫米,複眼黑色,後足及翅均超過第三腹節而達第四腹節前端,第二至第七腹節背面均有2排刺,前排粗大,後排細小,第八至第十腹節背面僅有l排刺。卵扁平橢圓形,長1.1一1.2毫米,寬0.9一1.o毫米,中部略隆起,表面無明顯花紋。初產時像一極薄的蠟滴,半透明,隨着胚胎髮育,中央部分呈黃色,並顯出一圈斷續的紅色斑點,後連成整圈,孵化前能透見幼蟲 [2] 
卵:橢圓形,長1.1–1.2 mm,寬0.9–1.0 mm,極扁平,中央部分略隆起,初產時像一極薄的蠟滴,半透明。隨着胚胎髮育,中央部分呈黃色,並顯出1圈斷續的紅色斑點,後則連成整圈,孵化前能透見幼蟲。卵殼表面無顯著刻紋,放大100倍以上時,則可見不規則的細微皺紋。
卵呈半透明狀,就像極薄的蠟滴。幾天後,卵的中央會顯示一圈斷斷續續的紅色的罔,這個階段稱為紅圈期。等到快要孵化的時候,這個紅圈會逐漸消失。剛孵化出來的幼蟲身體呈淡黃白色,以後逐漸呈淡紅色,前胸盾片淺黃色,臀板較前胸盾片更淺,腹足4對,末節臀足1對,腹足趾鈎為單序缺環,有趾鈎19~ 23根。
蛹的身體呈淡黃褐色,複眼黑色。第2~7腹節背面各節的前後,均有一排整齊的刺。前排粗大,後排細小。第8~ 10腹節背面僅有一排刺,第1 0節的刺為7~8根。雌蛹生殖腔在腹面第8節,而雄蛹在第9節 [3] 

蘋果蠹蛾分佈地區

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印度、朝鮮、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

蘋果蠹蛾生活習性

蘋果蠹蛾的成蟲多在夜間活動,黑光燈能誘集到成蟲;其成蟲還具有趨化性,糖醋罐可以誘集到成蟲。另外,蘋果蠹蛾的成蟲在產卵時具有明顯的產卵選擇性,樹種上更偏愛蘋果和沙果;而不同蘋果品種中,其在中秋裏蒙、黃元帥、黃太平等上產的卵較多,而在國光、祝光、紅元帥和富士等品種上產卵較少;梨樹中以酥梨上卵量最多,蘋果梨、錦豐梨、烏酒香次之,鴨梨上產卵很少。其在樹冠上不同部位產卵量也不同,在垂直分佈的上層最多,中層次之,下層最少,在向陽背風處產卵最多。蘋果蠹蛾的幼蟲具有滯育習性,其第l代幼蟲老熟後,一部分會滯育結繭越夏越冬(滯育率28%),第2年夏季羽化。其幼蟲還具有轉果為害的習性,其幼蟲在果實內蜕皮3次即3齡幼蟲時開始轉果,1頭幼蟲可以轉移為害1—3個果實,尤其是相鄰的果實之間,有時1個果實內會出現幾頭幼蟲同時為害的現象。此外,幼蟲還具有偏食種子的習性 [4] 

蘋果蠹蛾發生規律

蘋果蠹蛾 蘋果蠹蛾
蘋果蠹蛾在我縣一年發生2代和一個不完整的第三代,發生世代很不整齊。以老熟誘蟲在樹幹粗皮裂縫翹皮下、樹洞中及主枝分叉處縫隙中結繭越冬。當早春氣温超過9℃,即4月下旬越冬幼蟲陸續化蛹,5月上旬為成蟲羽化高峯期,5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分別為1、2代幼蟲發生盛期,也是蛀果的兩個高峯期,6月上旬及8月上旬為幼蟲危害脱果期,從5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都能見到成蟲。
該蟲在我國新疆地區1年發生1–3代,在伊犁完成1代約需45–54d。第1代的部分幼蟲有滯育現象,這部分個體1年僅完成1代。一般1年可完成2個世代,有的還能發育到第3代,但該代幼蟲能否安全越冬尚不清楚。
老熟幼蟲在開裂的老樹皮下,斷樹的裂縫,樹幹的分枝處,樹幹或樹根附近的樹洞裏,支撐樹幹的支柱,以及其它有縫隙的地方吐絲做繭越冬。新疆地區越冬幼蟲最早於第2年3月末開始化蛹,至6月下旬結束.成蟲一般於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羽化。在伊寧越冬代成蟲羽化盛期在5月下旬,第1代在7月中旬。在南疆阿拉爾地區,越冬代成蟲羽化盛期在4月中旬,第一代幼蟲發生在四月下旬。第一代成蟲羽化盛期在6月中旬,第二代幼蟲發生在6月下旬,此後以第二代幼蟲越冬。
成蟲羽化後1–2 d進行交尾產卵。交尾絕大多數在下午黃昏以前,個別在清晨進行。卵多產在葉片的正面和背面,部分也可產在果實和枝條上,尤以上層的葉片和果實着卵量最多,中層次之,下層最少。卵在果實上則以果面為主,也可產在萼窪及果柄上。在方位上,卵多產在陽面上,故生長稀疏或樹冠四周空曠的果樹上產卵較多;樹齡30年的較15–20年的樹上卵量多。第1代卵產在晚熟品種上的較中熟品種的多。雌蛾一生產卵少則1–3粒,多則84–141粒,平均32.6–43粒。成蟲壽命最短1–2d,最長10–13d,平均5d左右。
第1代卵期最短5–7d,最長21–24d,平均9.1–16.5d;第2代最短5–6d,最長10d,平均8d。剛孵化的幼蟲,先在果面上四處爬行,尋找適當蛀入處所蛀入果內。蛀入時不吞食果皮碎屑,而將其排出蛀孔外。在花紅上多數幼蟲從果面蛀入;在香梨上多數從萼窪處蛀入;在杏果上則多數從梗窪處蛀入。幼蟲能蛀入果心,並食害種子。幼蟲在蘋果和紅花內蛀食所排出的糞便和碎屑呈褐色,堆積於蛀孔外。由於蟲糞纏以蟲絲,危害嚴重時常見其串掛在果實上。
幼蟲從孵化開始至老熟脱果為止,完成幼蟲期所需的天數,最短25.5–28.6d,最長30.2–31.2d,平均28.2–30.1d。非越冬的當年老熟幼蟲,脱離果實後爬至樹皮下,或從地上的落果中爬上樹幹的裂縫處和樹洞裏做繭化蛹。在光滑的樹幹下,幼蟲則可化蛹於地面上其他植物殘體或土縫中。此外,幼蟲也能在果實內、果品運輸包裝箱及貯藏室等處做繭化蛹。越冬代蛹期12–36d,第1代期9–19d;第2代13–17d,平均15.7d。

蘋果蠹蛾危害症狀

蘋果蠹蛾 蘋果蠹蛾
蘋果蠹蛾原產於歐亞大陸南部,屬古北、新北、新熱帶、澳洲、非洲區系共有種。現已廣泛分佈於世界6大洲幾乎所有的蘋果產區,是世界上仁果類果樹的毀滅性蛀果害蟲。該蟲以幼蟲蛀食蘋果、梨、杏等的果實,造成大量蟲害果,並導致果實成熟前脱落和腐爛,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嚴重的可達70%–100%,嚴重影響了國內外水果的生產和銷售。
分類:國內檢疫對象

蘋果蠹蛾防控措施

加強檢疫
蘋果蠹蛾僅在新疆發生,因此必需嚴防傳人內陸地區,要嚴格檢疫制度,不得將有蟲蘋果調入內陸進行銷售,以防傳播蔓延。
人工防治
早春蘋果發芽前,結合修剪,刮除樹枝幹上的翹皮,集中燒燬,或秋後在枝幹上束草,以誘集越冬幼蟲,早春將其取下燒燬,均可消滅越冬幼蟲。
藥劑防治
在各代成蟲產卵盛期或幼蟲孵化期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20%滅掃利、20%速滅殺丁或2.5%功夫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噴霧。也可用5%除蟲脲可濕性粉劑或25%滅幼脲3號懸浮劑)000~2 000倍液噴霧,每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5] 
物理防控:
物理防治主要採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降低蟲口密度進行防治。據試驗、示範,殺蟲燈以河南湯陰佳多牌頻振式殺蟲燈效果較好。掛燈時間為每年的4月下旬至9月下旬,殺蟲燈的設置密度為15-20畝/1盞,成棋盤式或閉環式分佈。殺蟲燈的安放高度以高出果樹的樹冠為宜。
生物化學防控相結合
根據各地蘋果蠹蛾成蟲發生時期不同,現以新疆南疆為例,提前懸掛帶有蘋果蠹蛾誘芯的誘捕器,當誘捕到第一隻成蟲後,10-15天內開始噴藥,成蟲基數比較大,可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加甲維鹽或高效氯氟氰菊酯加滅幼脲,基數小,可單獨使用甲維鹽或滅幼脲即可,也可以根據誘捕情況在成蟲發生盛期後,5-7天內根據成蟲基數噴藥。(注意誘捕器內的粘蟲板要及時更換,做好誘捕情況統計,不要錯過防治時期,幼蟲一旦蛀入蘋果,很難再防治)。

蘋果蠹蛾物種管理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