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羣

(籃球評論員)

鎖定
蘇羣,1968年8月26日出生於江蘇無錫,現任《籃球先鋒報》總編輯,採訪過多屆NBA總決賽和全明星賽以及奧運會等大型比賽。
著名籃球評論員,攝影愛好者。
中文名
蘇羣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8年8月26日
畢業院校
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國際新聞系
職    業
解説員
出生地
江蘇無錫
中    學
無錫市一中

蘇羣職業生涯

蘇羣 蘇羣
1992年起供職於《中國體育報》國際部、籃球類部。1993年起擔任CCTV籃球轉播嘉賓和顧問。
1996年起現場採訪報道NBA比賽,是國內第一位實地採訪NBA比賽的文字記者
2000年起供職於《體壇週報籃球部
2004年創辦《籃球先鋒報》,並擔任總編輯。
2023年9月,擔任咪咕大型自制節目《亞運侃侃侃》嘉賓。 [3] 

蘇羣個人作品

蘇羣 蘇羣
NBA寶典》(1997)
《絕版喬丹》(1998)
《英語中的NBA王國》(2000)
《永遠的飛人》(2001)

蘇羣採訪比賽

1996年NBA聖安東尼奧全明星週末(NBA成立50週年大慶)
1996年NBA總決賽公牛VS超音速)
1997年NBA克利夫蘭全明星週末
1997年NBA總決賽(公牛VS爵士)
1998年NBA紐約全明星週末
2000年NBA奧克蘭全明星週末
2001年王治郅加盟NBA第一年常規賽和季後賽全部比賽
喬丹在華盛頓奇才隊復出共32場常規賽
莫斯科奧林匹克申辦大會
2002年韓國釜山亞運會
2003年哈爾濱亞洲男籃錦標賽
2005年上海亞洲男籃錦標賽
2009年NBA總決賽(湖人VS魔術)

蘇羣職業感言

江湖十年,目睹中國男籃兵敗悉尼,兵敗釜山;目睹NBA前輩共47位成名人物站在你面前;目睹喬丹帶病打敗馬龍,癱倒在皮蓬懷中;目睹第一個中國人踏上NBA球場……這麼多江湖恩怨過後,還能求什麼?
唯一的感想和信條是:我可以不説真話,但我決不説假話。

蘇羣評論引爭

2012年3月,蘇羣在解説小牛91∶95客場輸給雷霆這場比賽時,疑似説出"易建聯出場,小牛就成四打五了"這番"黑"易的言論,結果招致易建聯母隊廣東隊從總經理到隊員在微博上的罵戰。網上爭得熱鬧,易建聯本人卻根本沒摻和進來。
蘇羣在微博上解釋説:"斷章取義罷了,心底無私天地寬。我一直很支持阿聯的,畢竟內地在NBA打球的只剩他一個了……"
比賽回放顯示,當時蘇羣解説的原因就是易建聯上去後得不到隊友的信任,沒人給他傳球,場面上就變成了四打五,他還補充説:"這需要易建聯繼續堅持。" [1] 

蘇羣籃球評論

總決賽G1:一場還未打完的比賽
一場在桑拿室內的總決賽,讓我們失去了看他們打最後一分鐘的機會。
這比賽原本應該會到最後一分鐘才決定,但熱火隨着詹姆斯的中暑抽筋而崩盤,馬刺在最後4分鐘打出16-3,三下五除二結束了比賽,熱火被打得暈頭轉向。
客觀公允地評價,空調失靈對雙方都帶來重大影響。但馬刺的異常分散在場上各人身上,他們全場22次失誤,其中8次集中出現在第三節最後3分半鐘到第四節前3分鐘,這讓他們第三次拉開比分的努力,被熱火追平,反超,並且一度領先多達7分。不幸的是,熱火隊的異常集中在詹姆斯一個人身上,他在前三節還屬正常,但是在第四節開始3分半鐘後出現中暑症狀,並且導致左腿抽筋,當時熱火領先6分。
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麼鋼鐵俠一般的詹姆斯為什麼中暑,而看上去不如他強壯的其他人卻沒有問題,惟一可能的解釋是,每個人的身體機制不同。兩年前,在有空調的情況下詹姆斯打總決賽也曾抽筋,但沒這麼嚴重。在西醫上,中暑稱為“熱射病”,分為兩種:勞力性熱射病發生在平時健康的年輕人身上,在高温、温度大和無風天氣從事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會發生橫紋肌溶解,嚴重的會造成急性腎衰竭肝衰竭,也就是內臟器官“罷工”;非勞力性熱射病發生在年老體弱的人身上。
詹姆斯當時拒絕喝NBA的官方運動功能飲料,因為他籤的是另一個品牌,而且是那個品牌的競爭對手。為此,該飲料特發推聲明“那個抽筋的人不是我們的簽約球員”。早在11年前,據悉該品牌曾想和準備進NBA的詹姆斯簽約,但詹姆斯選擇的是另一家。
讓我們的話題回到比賽中來。第四節打了3分鐘,詹姆斯已經出現中暑,主動要求下場,從他坐在板凳上就要躺倒的畫面中可以看出,他有中暑的典型症狀:乏力、神志渙散,不出汗。如果接着打下去,有可能會導致昏迷。
但是馬刺隊似乎更早從高温高濕中適應過來,萊昂納德、帕克和鄧肯向熱火發起了猛攻,格林的兩記三分球和一次快攻扣籃更是徹底扭轉了局勢。詹姆斯在這樣的情況下勉強上場,但只打了一個回合,便遭遇左腿大面積抽筋。他下場之後,格林再中三分,比賽瞬間失去懸念。
與其説馬刺打球人多,不如説他們的球員多來自美國海外,更適應條件差的比賽球館。這一戰雙方都上了9人輪換,但帕克説,他在歐洲打球很少館內開空調。吉諾比利、斯普利特也都在歐洲打過球。相反,美國球員打球的條件好得多,詹姆斯説,這樣的高温讓他像回到了高中時代。
好在沒有人拿空調失靈當藉口。斯波教練第一時間表示決不找藉口,而且他拒絕了詹姆斯第二次要求出場的請求。之後,總裁蕭華表示空調失靈對大家來説條件相同,曾主管NBA紀檢的前副總裁羅德·索恩也説,過去打球都沒有這麼好條件,只要裁判認為地板不滑,環境安全,就不會中止比賽。比起全天候的足球比賽來説,籃球比賽在室內、地板上、空調環境下,條件的確是貴族化的,但在極端條件下,對球員的耐受力的確是個考驗。
空調事件讓很多籃球話題靠邊,但熱火和馬刺不能迴避。這場球雙方的準備非常充分,上半場幾乎無可挑剔,熱火“三巨頭”加雷·阿倫、馬刺GDP,這七個未來名人堂球員得分都上了雙,上半場103分裏面,81分來自他們7人。
針對熱火的小陣容,劉易斯首發,波波維奇精心選擇了大陣容開局,讓斯普利特首發,以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但是,斯普利特上半場打得並不好,倒是鄧肯和帕克慢工出細活,把擋拆打得有聲有色。這場球鄧肯9/10,斯普利特5/6,兩人所得的35分全部來自籃下,這表明熱火在防擋拆、防大個子下順方面,做得並不好,或者內線原本就該承受這樣的蹂躪。下一場球,如果説熱火必須調整的話,那就是平衡防帕克和防內線,因為在3秒區丟48分的情況下仍能領先馬刺,説明熱火這一戰有備而來。詹姆斯前三節打得特別耐心,這一戰無論輸贏,他仍然是熱火的MVP
如果不算詹姆斯抽筋後的半節球,熱火讓馬刺在大部分時間控制局面,説明馬刺的大陣容有一定的效果。2013年他們最後三戰的小陣容不是迪奧唱主角,2014年第一場總決賽波波維奇認定內線“略大”可以控制比賽主動權,一味變小去適應熱火,反而被動。在這樣的選擇之下,熱火的防守非常到位,他們對大個子的斷球非常及時,這一戰馬刺的22個失誤裏面,有10個來自鄧肯、斯普利特和迪奧。他們防馬刺的三分的效果也不錯——如果不算最後半節球的6/6,馬刺三節半的三分球是7/19,而熱火在相同時段內是11/26。
所以,第一戰就像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有了勝負,但雙方主帥對過程和細節心知肚明,也都知道誰都沒有在戰術上擊敗誰。馬刺會有不少調整,包括他在第三節開始僅僅2分半鐘就用迪奧換掉斯普利特,是為了對付已經找到感覺的劉易斯。熱火輸了比賽,但不應該丟失信心,因為去掉空調因素,他們其實打得其實不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