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藏鵐

(鵐科鵐屬鳥類)

鎖定
藏鵐(學名:Emberiza koslowi):屬小型鳴禽。喙為圓錐形,與雀科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體羽似麻雀,此鵐以具有特殊的鮮紅栗色背部,及上胸的黑帶與下胸的純灰色等形態特徵,與其它各種鵐顯著區別。
一般主食植物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羣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佈於青海、昌都北部瀾滄江上游一帶等地,主要生活於高山草甸、草原和灌叢,常棲於青藏高原山柳灌叢地帶。
中文名
藏鵐
拉丁學名
Emberiza koslowi
外文名
Tibetan Bunting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鵐科
鵐屬
藏鵐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Bianchi, 1904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  [7] 

藏鵐形態特徵

藏鵐
藏鵐(25張)
藏鵐全長約16釐米。雄性成鳥:頭頂、後頸、耳羽及頸側均黑色;眉紋白色,自嘴基向後伸達至頸部;眼先及前頰紅褐色;上背及兩肩鮮紅栗色,腰深灰色;後頸與上背間有一藍灰色橫帶,下延至下胸;兩翼除大覆羽與背同色外,其餘覆羽大都暗藍灰色,初級覆羽以及飛羽等轉為黑褐色,初級飛羽的外緣漸轉為與背同色;尾羽黑褐色;外側二對,除羽基及部分外翈外,純白色;頦、喉白色;上胸有一寬闊黑帶,與頸側的黑色相連;下胸藍灰色,並延伸至兩脅;腹白;尾下覆羽沾淡肉桂紅色;翼下覆羽白色;脅羽灰或灰白色。 [3] 
雄性幼鳥:上體污灰,滿雜以黑褐色條紋;背、肩及內側翼羽的羽緣均似成鳥的鮮紅栗色;下體滿雜以黑褐色條紋,但較上體的為細,胸及兩脅已呈現成鳥的灰色。 [3] 
藏鵐
藏鵐(3張)
虹膜黑褐;嘴黑色,腳皮黃色,趾稍暗,爪黑褐色。 [3] 
大小量度:體重25-29.5克;體長176-193毫米;嘴峯11-12毫米;翅85-91毫米;尾79-91毫米;跗蹠21毫米。 [3] 

藏鵐近種區別


藏鵐
體量
體重25-29.5克;體長176-193毫米
體重♂20-29克,♀18.5-24克;體長♂134-159毫米,♀130-158毫米
雄性13-24克,雌性11-18.78克;體長:雄性134-156毫米,雌性135-155毫米
特徵
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
雄鳥額、頭頂、頦、喉黑色;頭頂和上體栗色或慄紅色;尾黑褐色,外側兩對尾羽具長的楔狀白班;兩翅黑褐色,翅上具一窄的白色橫帶和一寬的白色翅斑
黃喉鵐雄鳥,頭黑色,前頭具豎立的羽冠,枕部黃色;上背慄褐色,頸側、下背至尾上覆羽藍灰色
圖片
藏鵐 藏鵐
黃胸鵐 黃胸鵐
黃喉鵐 黃喉鵐

藏鵐棲息環境

此鳥屬於高山草甸、草原和灌叢鳥類,棲息於青藏高原山柳灌叢地帶。喜林線以上的開闊而荒瘠的高山灌叢、矮小檜樹叢、杜鵑林及裸露地面。在青海東南部及西藏東部海拔3600-4600米。北緯31°以南無記錄。 [3] 

藏鵐生活習性

一般獨自或成雙活動,冬季結小羣。見人臨近隱匿起來。儘管飛行高度很低,但也不易觀察到。它們在灌木叢中迅速移動,常從低枝逐漸躍向高枝,尾巴翹的很高。歌聲嘹亮,尤其是雄鳥,這是一種善於鳴囀的鳴禽。也是一種領地意識非常強烈的小鳥。鳴聲為短促啾啾叫似戈氏巖鵐。飛行叫聲為tsip tsip,聯絡叫聲為細而拖長的seee聲。食物以昆蟲為主,啄食包括鱗翅目幼蟲,雙翅目大蚊科,直翅目的蝗科、蟋蟀科,鞘翅目的金蒼蟲、步行蟲,半翅目的蝽科,膜翅目的蟻類等多種小昆蟲、蜘蛛類和一些水生動物。秋季還啄食少量漿果,雛鳥主要餵食蝗蟲,蟋蟀,毛毛蟲,主要為鱗翅目幼蟲。 [3] 

藏鵐分佈範圍

藏鵐分佈圖 藏鵐分佈圖 [4]
為中國特產種。分佈於青藏高原青海南部扎多、曲麻萊、東南部河南縣,西藏昌都地區北部瀾滄江上游。 [3] 

藏鵐繁殖方式

求偶一般開始於雄鳥通過鳴囀來炫耀,通常棲於醒目的枝頭。當一隻雌鳥接近時,雄鳥會追逐她。在這種求偶追逐過程中,雄鳥有可能與雌鳥糾纏在一起,雄鳥常常會飛到離地面數米高處,然後慢慢地盤旋迴落到地面,在這過程中翅膀緩慢扇動但始終高於身體,同時發出鳴囀。
巢通常位於地面或低矮的灌叢中,往往為整潔、緊湊的杯形巢,由乾燥的植被(一般為草)築成,裏面襯以毛髮、苔蘚、柔軟的植物纖維、羊毛、羽毛。通常由雌鳥單獨築巢、孵卵和育雛,而雄鳥在喂雛方面會投入相當的精力──無論是雛鳥留巢期間抑或是會飛離巢階段。 [3] 

藏鵐保護現狀

藏鵐保護級別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被列為稀有種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700項)。 [6]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2] 

藏鵐種羣現狀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關鍵生態系統合作基金(CEPF)資助中國青海省果洛州,對藏鵐這種珍稀鳥種的分佈和繁殖狀況進行調查,實施必要的保護,從 2007年的春季到秋季,在白玉鄉近600平方千米範圍內,每月最多隻發現藏鵐48只。調查人員僅在7月25 日找到了唯一一個藏鵐巢,掩藏於雜草中的犛牛腳印中。藏鵐在夏季選擇冬季被犛牛踩出的腳印作為巢址,説明這片冬季牧場在夏季得到了良好的修養生息,沒有人畜干擾。項目組推測,如果這些冬季草場被改為全年放牧草場,就可能給白玉鄉藏鵐的繁殖帶來巨大影響。因此,項目組與當地農場主商議在特定區域保留原有的放牧方式,即夏天不放牧。可喜的是,一名農場主同意將其冬季牧場所在地“啊木龍溝”作為藏鵐保護小區,並在溝口處豎立標示牌。 [5] 
雖然藏鵐的驚鴻一瞥被相機記錄下來,但距離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恢復種羣數量,還要做大量的工作。調查顯示藏鵐的數量比想象要少得多,繁殖記錄更是驚人的缺乏,即使是高密度的觀察也未能獲得足夠的信息。有關它們如何繁殖,如何哺育幼鳥這些問題,至今仍然是個謎。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