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蕭山令

(抗日革命烈士)

鎖定
蕭山令(1892年6月11日-1937年12月13日),字鐵儂,湖南省益陽縣(今益陽市)人。曾任國民政府憲兵副總司令、“首都警察廳廳長、戰時南京市市長、代理南京警備司令、防空司令、渡江總指揮等數職,是南京保衞戰中國軍隊犧牲的最高長官。 [2]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蕭山令
別    名
蕭鐵儂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南益陽
出生日期
1892年6月11日
逝世日期
1937年12月13日
畢業院校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鐵儂
民族族羣
漢族
官    職
南京市市長、代理南京警備司令
政    黨
中國國民黨
逝世地
江蘇南京
主要事蹟
參加南京保衞戰,壯烈殉國

蕭山令人物生平

1916年,蕭山令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 [5]  。畢業後,被派往湖南陸軍服務,投入湘軍,先後任排長、連長、營長、代理遠江縣長(今遠江市)。 [2] 
1926年,參加北伐。1928年,退役。1929年5月,重入國民黨,任南京憲兵司令部中校參謀。 [2] 
1936年,晉升為憲兵司令部少將參謀長。 [2] 
1937年3月,升任副總司令。5月,晉升陸軍少將。 [2]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3個月後,上海失守。日軍隨後分兵三路,直逼南京。國民政府為求長期抗戰,一方面遷都重慶,另一方面調集兵力保衞南京。11月20日,南京衞戍司令長官部成立,唐生智出任南京衞戍司令長官,命蕭山令代理首都警察廳廳長、南京市市長、警備司令、防空司令,指揮憲兵第2團、第5團、第10團等部。 [2] 
1937年12月,在南京保衞戰中殉國。 [2] 

蕭山令主要事蹟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11月,位於上海的中國軍隊全線西撤,而日軍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尾隨追擊,並有續攻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之勢。在此危急時刻,軍事委員會命唐生智組建首都衞戍總司令部,統轄南京各部部署防禦。由於時任憲兵司令的谷正倫在武漢就醫,副司令張鎮主管部隊無管理機構的經驗,於是,由谷氏舉薦,提拔蕭山令升任副司令仍兼參謀長,負責位於南京的憲兵司令部日常事宜。當日軍五個師團逼近南京之際,谷正倫又將自己兼任的首都防空司令、首都警察廳長等職也都交由蕭山令代理,甚至連南京市市長一職都由他暫時署理。這麼一來,蕭山令身兼多項軍政要職,儼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但對於蕭山令來説,他對這些臨時增加的殊榮並無一絲喜悦,因為他正在考慮如何有效組織起位於南京的憲兵部隊和警察來阻擋日軍的侵略。 [3] 
12月7日,經過再三考慮的蕭山令,終於確定在南京參與防守的憲兵部隊。他命憲兵第2團、憲兵教導團、憲兵特務營以及憲兵第5團一個營擔負清涼山的守備任務,由憲兵第2團團長羅友勝為守備隊長;憲兵第10團擔負明故宮的守備任務,由憲兵第10團團長陳烈林為守備隊長。以上是對於憲兵的安排,而對於警察,蕭山令的部署是命保安警察第1大隊第3中隊協防太平門,第2中隊和第4中隊協防中山門、紫金山,保安警察第2大隊第6中隊協防金川門,第7中隊協防中央門,保安警察第3大隊第8中隊協防飛機場、光華門,第9中隊協防通濟門,其餘各部分守水西門、漢中門、三漢河和燕子磯;至於各警察局所屬的警察大隊,除第7局守下關、第8局守浦口,其餘各局分佈在清涼山及各城關內線,水上警察則在長江遊戈。
從12月9日開始,日軍各師團分別進抵南京城東和城南,並陸續對城防部隊發起猛烈進攻,蕭山令於此時坐鎮憲兵司令部調配所屬憲兵和警察配合陸軍作戰。如當天光華門告急,蕭山令即抽調位於清涼山的憲兵一個營前往增援。10日,又抽調明故宮的一個營前往中山門增援。為鼓舞所部士氣,蕭山令不顧日軍炮火的猛烈轟炸,多次登上城頭視察,並不斷要求各守備地區的部隊長堅守崗位、與城共存亡。 [3] 
憲警各部苦戰至12日,傷亡十分巨大,而就在蕭山令再次鼓勵各部要堅持到最後一刻並開始在城內構築防禦工事準備巷戰的時候,首都衞戍總司令部在當天下午4時向憲兵司令部下達了“向花旗營集結待命”的命令。蕭山令判斷,唐生智此舉可能是準備命令守城部隊開始突圍,考慮到憲兵組織嚴密,且有一定軍事素養,而警察在撤退時不一定能夠像軍隊一樣穩定,於是他決定將憲兵部隊統一交由憲兵第2團團長羅友勝指揮,執行衞戍總司令部的命令,自己則與警察廳副廳長方超等人將位於南京各處的警察收攏起來向下關前進,準備在那裏坐船渡江。 [3] 
由於當時的陸軍部隊也在不斷向下關集中,使得各路部隊的撤退十分混亂。而原計劃定於12日晚上10時抵達下關的蕭山令在此情況下,直到13日凌晨才抵達。此時江邊情況已經無法控制,各路潰兵爭先恐後地搶奪船隻和可漂浮於水面的木板渡江。有的船因超載而沉沒,更多的士兵則由於不習水性而溺亡於江中。蕭山令見此情況痛心疾首,又心急萬分,他一方面穩定警察的軍心,一方面尋找一切可利用渡江的船隻和木材,但警察的渡江十分緩慢,最後僅副廳長方超率領的300餘人成功抵達對岸。 [3] 
13日下午1時30分,日軍第十六師團(師團長中島今朝吾)、第30旅團(旅團長佐佐木到一)、第33聯隊(聯隊長野田謙吾)已經通過南京城攻至下關,這些日軍見到中國軍隊正在搶渡過江,並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擊,隨即展開進攻,並不斷射擊位於江中的中國士兵。 [3] 
此時,仍然沒有渡江的蕭山令急忙組織身邊可以聽命的官兵開始反擊,以爭取更多的中國官兵能夠渡過長江。在蕭山令的指揮下,一些原本盲目尋找渡江工具的士兵也逐漸加入到反擊的隊伍中。但這些官兵的反擊十分有限,而日軍第33聯隊的主力正源源不斷地抵達,並將反擊的中國軍隊逐漸壓制。與此同時,下關對岸的浦口也遭到了日軍國崎支隊(由第9旅團主力組成)的進攻,使位於下關的中國軍隊更加難以抵達對岸。眼見下關軍隊求生無望,當面的日軍又無法擊退,已經多處負傷的蕭山令自知無法倖免,為了不被日軍俘虜後受到凌辱,他在憤恨之餘舉起手槍自殺殉國。 [3] 

蕭山令後世紀念

1984年7月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認蕭山令為革命烈士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