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鶴洲

鎖定
蔡鶴洲。福建福州人,又名頤亨,字學享,號狄蘆令二郎,原名蔡學亨,號白羽(1911-1971),福建省福州市人。生前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藝委會委員兼舞台美術設計,紅蓼畫苑負責人。
中文名
蔡鶴洲
別    名
學享
職    業
畫家

蔡鶴洲人物簡介

蔡鶴洲 蔡鶴洲
宣統三年(1911)生於倉前山下渡(今倉山區下藤路)一個貧民家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中國畫,兼事連環畫、舞台美術設計。自幼與兄蔡鶴汀習中國畫。 19歲赴滬參加上海書畫會,開始鬻畫生涯。早年師法八大山人任伯年吳昌碩,中年受嶺南畫派影響,尤善用皮紙以破墨作畫,以色粉潑寫花卉。作有巨幅山水畫《蜀道如今不再難》。多次於各地舉辦個人畫展、兄弟畫展、夫婦畫展。出版有《花卉寫生技法》、《名家花卉畫譜》、《蔡鶴洲畫輯》等。

蔡鶴洲藝術生涯

蔡鶴洲民國時期

蔡鶴洲繪畫作品 蔡鶴洲繪畫作品
民國21年鶴洲開始從事舞台美術設計,同年應聘赴南京,為福利劇院搞舞台設計,翌年回福州為閩劇戲班設計、繪製舞台佈景。民國26年他赴上海,參加“上海書畫會”,開始研習國畫,師法任伯年、八大山人、吳昌碩等名家,在寫實的基礎上吸收西洋畫技法,繼承傳統畫法,力求新變,自成一家。他對山水、花卉、羽毛、人物、走獸無一不工,尤其擅長花鳥畫,多次舉辦畫展,得到同行與各界的好評。民國33年鶴洲返閩,先後在福州、南平、永安等地舉辦畫展。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鶴洲與兄鶴汀、弟子林金秀、蔡鶴如等4人赴香港舉辦畫展,受到熱烈歡迎,香港出版單位還將鶴汀、鶴洲的作品印成《狄蘆畫集》出版發行,在我國東南沿海及南洋一帶,頗有影響。返閩途中,他們還應邀在澳門、廣州舉辦畫展。

蔡鶴洲解放後

蔡鶴洲畫作
蔡鶴洲畫作(40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鶴洲和鶴汀一道在倉山區創辦“狄蘆畫室”,傳授國畫技藝。1950年鶴洲應邀赴上海、濟南、北京等地從事國畫,1953年定居陝西省西安市,在陝西省實驗劇團工作。此後,他以從事舞台美術設計為職業,業餘堅持國畫的研究與創作活動。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大多反映新時代的新面貌,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如寶成鐵路通車以後,他繪製了巨幅山水畫“蜀道如今不再難”,熱情歌頌偉大的歷史變遷以及人民的忘我勞動精神。中年以後,尤喜於用極薄的皮紙潑墨作畫,擅長以色粉畫花卉,酣暢淋漓,水韻天成,給人以“清馨出塵妙香遠”的美感。他在《作品手記》中寫道:“作畫多隨機遇,不拘形式,在養性、滌煩、破悶、釋躁之間,不計名與利也”;“作畫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見者為貴”。他的畫和作畫心得,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藝術遺產。他的作品多次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畫展,在濟南、南京、杭州等地舉辦巡迴個人畫展,《中國畫》、《花鳥畫選集》、《國畫選集》等刊物也都選錄他的作品,曾得到周恩來羅瑞卿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1971年6月,蔡鶴洲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61歲。1984年8月,人民美術出版社選編其14幅遺作,出版《蔡鶴洲畫輯》。不久,《人民畫報》專版介紹“蔡鶴洲繪畫藝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