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鶴汀

鎖定
蔡鶴汀(1909—1976)國畫家。字頤元,號枕石散人,福州台江人,取法任伯年王石谷八大山人吳昌碩。15歲自立廣告社。21歲參加上海大舞台美術設計及上海書畫會,與張大千等交遊,並舉辦首次畫展。繼而於港、澳、京、津、滬、杭等地舉辦個展,或與兄弟鶴洲舉辦兄弟畫展。1949年後,先在上海從事連環畫創作,後至西安,任陝西省戲曲研究會藝委會委員,設紅蓼畫苑,任創作組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陝西分會常務理事,西安市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善翎毛走獸,獅屬有勢,仕女亦佳。
中文名
蔡鶴汀
別    名
枕石散人,荻蘆盦主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福州台江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76年
職    業
國畫家

蔡鶴汀個人經歷

蔡鶴汀人物形象 蔡鶴汀人物形象
蔡鶴汀,1909年生於福建,字頤元,號枕石散人、荻蘆盦主,與弟弟蔡鶴洲並稱為蔡氏兄第,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
蔡鶴汀 [1]  與弟蔡鶴洲因家庭中落,衰敗貧困,童年時代經常在閩江的沙灘上,以荻蘆習畫,故均用“荻蘆庵”三字名其畫室。少年時經常臨摹歷代名家手筆,尤其取法清末花鳥畫家任伯年、吳昌碩的筆墨技法和意境。後又師法王石谷、八大山人諸家,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青年時代就在福州享有盛名,在福州與弟弟創辦荻蘆庵畫室,該畫室是福州現代比較著名的研究國畫的場所。蔡氏特長廣告、舞美設計。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在福州舊賽樂、新賽樂等閩班從事舞美設計,在上海大舞台、天蟾等戲院、電影院,製作佈景,繪製廣告。
早年在上海以賣畫為生,20世紀30年代曾與弟弟蔡鶴汀參加上海書畫會,與朱屺瞻劉海粟唐雲應野平等人相交遊,並於上海舉辦畫展。1943年與林金秀女士結為夫妻。 [2]  在香港、澳門、上海、北京、天津、杭州、南京、福建、煙台、青島、濟南、西安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兄弟畫展,夫婦畫展(蔡鶴汀與夫人區麗莊蔡鶴洲與夫人林金秀),受到當時的國畫大師張大千高劍父的大加讚賞。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以“雙峯挺秀”的頌詞題贈給蔡氏兄弟。
蔡鶴汀畫作
蔡鶴汀畫作(36張)
1949年後,蔡鶴汀與蔡鶴洲合作繪製《蜀道如今不再難》的巨幅國畫敬獻給國家。先在上海從事還環畫創作,20世紀50年代遷居西安,創辦 “國畫研究會”,任陝西省戲曲研究會藝委會委員,設紅蓼畫苑,任創作組長。1951年在西安創辦興武佈景公司。1953年加入陝西省秦腔實驗劇團,併成為該團以及後來的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舞美設計。二十年來該院演出的新劇目,其舞美設計大都出自蔡氏之手。1956年參加陝西省第一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為《法門寺》一劇繪製佈景,獲大會獎狀。曾被聘為西安市政協委員和被選為雁塔區人民代表,曾兩度出席陝西省文化先進工作者大會。 蔡鶴汀晚年喜寫梅、竹、獅、虎、孔雀等,曾繪梅花300幀,以篆、隸、狂草筆法來作畫,畫作各不相同,有各自獨特的風格和意藴。於1976年因糖尿病於西安病逝,終年六十七歲。,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蔡鶴汀主要作品

蔡鶴汀畫作
蔡鶴汀畫作(43張)
《恩仇記》中的“繡房”一場,利用平面料畫出立體佈景,達到既簡易明瞭而又富麗堂皇的效果。
《白玉鈿》的佈景,採用畫圖案軟景製作方法,節約簡便且美觀協調。
出版有《荻蘆盦畫冊》、《花卉寫生技法》、《名家花卉畫譜》、《蔡鶴汀畫集》。
繪畫作品《鐵骨冰心》、《月季》、《雀躍》、《池塘小憩》、《水牛》、《春日》、《梅花》、《松鼠》、《葫蘆》。
《少數民族遊潼華清池》曾入選 “全國第一屆美術作品展覽” 及 “西北五省美術作品聯展”並獲獎。
與弟鶴州合作著有《百花寫生技法》,與弟合作《走幸福道路》巨幅畫作,藏於文化部中國畫館。
大型國畫《樊川夏收圖》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
部分蔡鶴汀畫作欣賞
部分資料來源 [1]  [3] 

蔡鶴汀外界評價

蔡鶴汀作畫喜用皮紙,善於破墨,追求形神兼備,認為作畫要不拘形式,應該在養性、滌煩、破悶、釋燥之間下工夫,不應計較名利,人品要高,畫品才會高。設計的舞美和繪製的佈景,在工藝美術的基礎上,融進了國畫的技巧和手法,虛實結合,講究意境,富有創造精神,對整個舞台演出起到了烘托氣氛的作用。創作善於吸取書法入畫的傳統技法,注重將落筆與意志因素融為一體,擅長山水、花鳥畫作。
蔡鶴汀在創作上,蔡鶴汀繼承前輩的技巧,但並不拘泥於古法,而是在吸收民族畫精華的同時,大膽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所畫的山水,筆墨豪放、意境新奇。他所畫的人物仕女,神情典雅、身姿婀娜,張大千先生看後曾經稱讚:“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4] 

蔡鶴汀作品保護

2023年5月,根據《國家文物局關於頒佈1911年後已故書畫等8類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的通知》,其代表作不準出境。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