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厥

(三國時期蜀漢重臣)

鎖定
董厥(生卒年不詳),字龔襲,義陽郡(今河南桐柏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鎮北將軍魏延同鄉。
諸葛亮開府治事,以為丞相府令史,遷相府主簿,贊為“良士”。累遷尚書僕射,封南鄉侯。尚書令陳祗去世後,繼任尚書令。
景耀四年(261年),遷任輔國大將軍,與衞將軍諸葛瞻併為平尚書事,連同侍中樊建一起統領中央事務。此時,後主劉禪寵信宦官黃皓,但董厥無所矯正。後來,魏將鍾會鄧艾率眾伐蜀,董厥奉命支援姜維,與姜維、廖化等人拒鍾會於劍閣。
劉禪投降後,跟隨姜維一同投降魏國,歷任相國參軍、散騎常侍。
全    名
董厥
龔襲
所處時代
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義陽(今河南桐柏)
主要成就
與姜維等人抵禦魏軍入侵
官    職
尚書令、輔國大將軍、相國參軍

董厥人物生平

董厥逐居高位

董厥各類形象
董厥各類形象(2張)
董厥,字龔襲,義陽(今河南桐柏)人。 [1]  蜀漢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董厥先後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在董厥擔任丞相府令史時,諸葛亮曾讚美董厥説:“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説談論,都能思考周密、恰當。” [2]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董厥在此後逐漸被提拔為尚書僕射 [2] 
尚書令陳祗去世後,南鄉侯董厥代替陳祗擔任尚書令 [2]  [3]  [20] 
景耀四年(261年),董厥遷任輔國大將軍,與時任都護、衞將軍的諸葛瞻同為錄尚書事,侍中樊建守尚書令。自此,諸葛瞻、董厥、樊建統領國家事務。當時大將軍姜維常年征伐,宦官黃皓玩弄權柄,深受後主劉禪的信任。諸葛瞻、董厥等人沒能糾正劉禪的錯誤,阻止黃皓的行為,但樊建不會與黃皓和好往來。 [4-5]  [19] 
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北伐敗回,黃皓打算廢姜維而立右大將軍閻宇,姜維也擔心黃皓害自己,不敢再回成都。 [21]  孫盛《異同記》記載,諸葛瞻與董厥等人認為姜維好戰無功,致使國內疲弊,於是上表給劉禪,召姜維入朝擔任益州刺史,並削奪他的兵權。蜀地長老猶有“諸葛瞻表以閻宇代姜維故事”。 [6]  [22] 

董厥國亡軍附

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鍾會率軍進攻駱谷,鄧艾率軍進攻沓中。劉禪派遣輔國大將軍董厥和左車騎將軍張翼率軍前往陽安關口,以此為前線各圍守城的外援,將軍廖化率領蜀軍前往沓中支援姜維。張翼和董厥行軍陰平郡,聽説魏將諸葛緒將要進攻建威,所以停留在陰平一個多月,觀察形勢。後來,董厥與張翼剛剛率軍抵達漢壽,而陽安關口已被鍾會派遣別將攻下。姜維退至陰平郡,整頓軍隊後,率軍去支援關城守軍,中途折返,與董厥、廖化、張翼等人相遇於白水縣,只好捨棄陰平,與董厥、張翼等共同退守劍閣 [8-9] 
魏將鄧艾率軍偷渡陰平,於綿竹縣大敗諸葛瞻父子。後主劉禪投降魏國,赦令前線抵抗的蜀軍將士投降。姜維等人剛得知諸葛瞻戰敗時,率軍東入巴中,到廣漢郡郪縣後得到劉禪的命令,於是與董厥與廖化、張翼等從東道投降鍾會。 [7]  [23] 

董厥詣京使蜀

鹹熙元年(264年)春,董厥與樊建共同前往魏都洛陽,兩人被司馬昭任命為相國參軍。同年秋天(一説冬天),董厥兼任散騎常侍,返回蜀地,去慰問犒勞剛剛投降的當地官民。 [10]  [24] 
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曹魏滅亡,董厥為西晉大臣。 [1] 

董厥主要成就

諸葛亮開府治事時代,董厥先後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處事周密恰當。曹魏伐蜀時,董厥與姜維一同保衞劍閣,一度成功抵禦鍾會。投降魏國之後,董厥任散騎常侍,返回蜀地,慰問犒勞剛剛投降的當地官民。

董厥人物評價

諸葛亮:“董令史,良士也。吾每與之言,思慎宜適。” [11] 
陳壽:“自瞻、厥、建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鹹共將護,無能匡矯。” [11] 
黎東方:“董厥開始做平尚書事,為時太晚,不過兩年蜀漢就亡。在這最後的兩年,在董厥下面當‘侍中,守尚書令’的是他的小同鄉、平氏縣義陽鄉人樊建。他們二人有能力處理庶政,同時支援在前方作戰的姜維,卻沒有辦法控制宦官黃皓。” [12] 
易中天:“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在這次戰爭中壯烈犧牲;董厥被諸葛亮稱作“良士”,顯然也不是什麼“小人”。但他們都主張撤銷姜維的大將軍職務,也都遷就黃皓。” [13] 

董厥史書記載

《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 [11] 
《三國志·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14] 
《資治通鑑·卷七十七·魏紀九》 [15] 
《資治通鑑·卷七十八·魏紀十》 [16] 
《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 [17]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 [18] 

董厥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董厥初為掾史,跟隨諸葛亮參加南征; [25]  諸葛亮南征取勝後,祭於瀘水,令董厥讀祭文。諸葛亮首次北伐時,董厥任丞相令史。 [26]  蜀漢後期,董厥為輔國大將軍;魏將鍾會、鄧艾伐蜀時,董厥駐守劍閣,並迎接姜維、張翼、廖化等人入關,哭訴劉禪、黃皓之事。 [27]  蜀漢滅亡,鍾會、鄧艾、姜維死後,劉禪東遷洛陽。廖化、董厥託病不起,後皆憂死。 [28] 
參考資料
  • 1.    裴松之《三國志注》引《晉百官表》:董厥字龔襲,亦義陽人。
  • 2.    《三國志·諸葛亮傳》:董厥者,丞相亮時為府令史,亮稱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與之言,思慎宜適。”徙為主簿。亮卒後,稍遷至尚書僕射,代陳祗為尚書令,遷大將軍,平台事,而義陽樊建代焉。
  • 3.    《華陽國志·卷七》:二年……秋八月丙子,鎮軍將軍陳祗卒,諡曰忠侯。祗在朝,上希主指,下接閹宦,後主甚善焉。以僕射南鄉侯董厥為尚書令。
  • 4.    《三國志·諸葛亮傳》:瞻字思遠……景耀四年,為行都護衞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
  • 5.    《三國志·諸葛亮傳》:自瞻、厥、建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鹹共將護,無能匡矯。
  • 6.    裴松之《三國志注》引《異同記》:瞻、厥等以維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宜表後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
  • 7.    《資治通鑑·卷七十八》:漢人聞魏兵且至,乃遣廖化將兵詣沓中,為姜維繼援,張翼、董厥等詣陽安關口,為諸圍外助。大赦,改元炎興。敕諸圍皆不得戰,退保漢、樂二城,城中各有兵五千人。翼、厥北至陰平,聞諸葛緒將向建威,留住月餘待之……鄧艾遣天水太守王頎直攻姜維營,隴西太守牽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楊欣趣甘松。維聞鍾會諸軍已入漢中,引兵還。欣等追躡於強川口,大戰,維敗走。聞諸葛緒已塞道屯橋頭,乃從孔函谷入北道,欲出緒後;緒聞之,卻還三十里。維入北道三十餘裏,聞緒軍卻,尋還,從橋頭還,緒趣截維,較一日不及。維遂還至陰平,合集士眾,欲赴關城;未到,聞其已破,退趣白水,遇廖化、張翼、董厥等,合兵守劍閣以拒會……維至郪,得漢主敕命,乃令兵悉放仗,送節傳於胡烈,自從東道與廖化、張翼、董厥等同詣會降。
  • 8.    《三國志·姜維傳》:及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然後乃遣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比至陰平,聞魏將諸葛緒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餘,維為鄧艾所摧,還住陰平。鍾會攻圍漢、樂二城,遣別將進攻關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會攻樂城,不能克,聞關口已下,長驅而前。翼、厥甫至漢壽,維、化亦舍陰平而退,適與翼、厥合,皆退保劍閣以拒會。
  • 9.    《華陽國志》:夏,艾將入沓中,會將向駱谷,蜀方聞之。遣張翼、董厥為陽安關外助,廖化為維援繼。大赦。改元炎興。比至陰平,聞諸葛緒向建威,故待月餘。維為鄧艾所摧,還陰平。鍾會圍樂城,遣別將攻關。守將蔣舒開門降,都督傅僉奮戰而死。冬,會以樂城不下,徑長驅而前。翼、厥之至漢壽也,維、化舍陰平還保劍閣拒會。
  • 10.    《三國志·諸葛亮傳》:蜀破之明年春,厥、建俱詣京都,同為相國參軍,其秋併兼散騎常侍,使蜀慰勞。
  • 11.    《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2-05]
  • 12.    黎東方《細説三國》
  • 13.    易中天《品三國》
  • 14.    《三國志·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2-05]
  • 15.    《資治通鑑·卷七十七·魏紀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2-06]
  • 16.    《資治通鑑·卷七十八·魏紀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2-06]
  • 17.    《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2-06]
  • 18.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2-06]
  • 19.    《華陽國志 卷七》:四年春三月,追諡故鎮軍趙軍趙雲曰順平侯。冬十月,大赦。拜丞相亮子武鄉侯瞻中都護、衞將軍;遷董厥輔國大將軍,與瞻輔政;以侍中義陽樊建守尚書令。自瞻、厥用事,黃皓秉權,無能正矯者,惟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
  • 20.    《三國志 卷三十九 蜀書九 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呂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書令,加鎮軍將軍,大將軍姜維雖班在祗上,常率眾在外,希親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閹豎,深見信愛,權重於維。景耀元年卒。
  • 21.    《三國志 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 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維本羈旅託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
  • 22.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孫盛異同記曰:瞻、厥等以維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宜表後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蜀長老猶有瞻表以閻宇代維故事。晉永和三年,蜀史常璩説蜀長老雲:"陳壽嘗為瞻吏,為瞻所辱,故因此事歸惡黃皓,而云瞻不能匡矯也。"】
  • 23.    《三國志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維等聞瞻巳破,率其眾東入於巴。會乃進軍至涪,遣胡烈、田續、龐會等追維。艾進軍向成都,劉禪詣艾降,遣使敕維等令降於會。維至廣漢郪縣,令兵悉放器仗,送節傳於胡烈,便從東道詣會降。會上言曰:"賊姜維、張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臣輒遣司馬夏侯鹹、護軍胡烈等,經從劍閣,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參軍爰青彡、將軍句安等躡其後,參軍皇甫闓、將軍王買等從涪南出衝其腹,臣據涪縣為東西勢援。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擐甲厲兵,塞川填谷,數百里中首尾相繼,憑恃其眾,方軌而西。臣敕鹹、闓等令分兵據勢,廣張羅罔,南杜走吳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絕越逸之徑,四面雲集,首尾並進,蹊路斷絕,走伏無地。臣又手書申喻,開示生路,羣寇困逼,知命窮數盡,解甲投戈,面縛委質,印綬萬數,資器山積。昔舜舞干鏚,有苗自服;牧野之師,商旅倒戈:有征無戰,帝王之盛業。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用兵之令典。陛下聖德,侔蹤前代,翼輔忠明,齊軌公旦,仁育羣生,義徵不譓,殊俗向化,無思不服,師不逾時,兵不血刃,萬里同風,九州共貫。臣輒奉宣詔命,導揚恩化,復其社稷,安其閭伍,舍其賦調,弛其徵役,訓之德禮以移其風,示之軌儀以易其俗,百姓欣欣,人懷逸豫,後來其蘇,義無以過。"
  • 24.    《華陽國志 卷八》:魏鹹熙元年,蜀破之明年也,以東郡袁邵為益州刺史,隴西太守安平牽弘為蜀郡,金城太守天水楊欣為犍為太守。後主既東遷,內移蜀大臣宗預、廖化及諸葛顯等並三萬家於東及關中,復二十年田租。董厥、樊建併為相國參軍。冬,分州,置梁州。遣厥、建兼散騎常侍,使蜀慰勞。
  • 25.    三國演義(第87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2-01]
  • 26.    三國演義(第91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2-01]
  • 27.    三國演義(第117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2-01]
  • 28.    三國演義(第119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2-0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