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廖化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鎖定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儉,荊州南郡襄陽中盧(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時期蜀國將領。 [37]  [39] 
廖化初為前將軍關羽主薄,關羽戰敗後,廖化詐降東吳,孫權封其為太守。後廖化詐死,帶着母親逃回到蜀國,在途中遭遇劉備。劉備見廖化忠心耿耿,封其為宜都太守。後歷任廣武督、陰平太守、右車騎大將軍、幷州刺史,封爵中鄉侯。跟隨姜維防禦魏將鄧艾、鍾會伐蜀。 [38] 
威熙元年(264年),蜀國滅亡,廖化與宗親欲遷徙河南洛陽安家,但在途中病逝,享年七十餘歲。 [38] 
全    名
廖化 [36] 
別    名
廖淳
元儉
所處時代
漢末三國 [1-2]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襄陽郡中盧縣
逝世日期
264年
主要成就
攻破遊奕,擊殺王贇
官    職
右車騎將軍、幷州刺史
爵    位
中鄉侯
典    故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廖化人物生平

廖化思漢西歸

廖化本名淳,世代為沔南的豪門世族,初任劉備屬下前將軍關羽主簿 [1-2]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割據江南的孫權派兵襲取荊州,關羽兵敗遇害,廖化亦歸入孫吳。他思念漢主劉備,於是詐死,當時人們信以為真,廖化趁機帶着母親晝夜西行,奔赴蜀漢。 [3] 
章武二年(222年)春,劉備親率諸將東征孫吳,在秭歸與廖化相遇。劉備見到廖化後非常高興,任命廖化為宜都郡太守。隨後劉備進軍至夷道猇亭,以廖化為別督,與陸遜率領的吳軍相對峙。但同年閏六月,劉備軍被陸遜擊破,廖化隨敗軍退回蜀中。 [4-7] 

廖化北伐建功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病逝於白帝城。五月,太子劉禪即位,改元建興。廖化升任丞相參軍,後來又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同年,諸葛亮舉蔣琬茂才時,蔣琬堅持推讓給劉邕陰化、龐延和廖化。 [8-10] 
延熙元年(238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廣魏郡太守王贇、南安郡太守遊奕率兵救援,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欲夾擊廖化軍。但同時兵力分散的弱點暴露,遊奕軍不少營寨更是駐紮在非險要之處,廖化抓住機會進攻,擊敗遊奕,王贇亦在交戰中箭身亡。 [11] 
延熙十一年(248年),涼州羌胡叛魏來降,廖化隨姜維率軍西迎,於成重山築城留守,抵抗郭淮進攻,幫助姜維迎回胡王治無戴等部落。 [12-13] 
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隨姜維進攻雍州,姜維留廖化在白水南岸紮營,與駐紮北岸的魏將鄧艾對峙,欲牽制鄧艾軍,藉以出兵襲取洮城。但被鄧艾識破,搶先佔據洮城,漢軍於是隨撤兵退走。 [14] 

廖化老將遲暮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廖化升任右車騎將軍,授予節符,兼領幷州刺史,封爵中鄉侯。官位與張翼相等,而在鎮軍大將軍宗預之上。當時的人説道:“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廖化、張翼。” [15-17] 
景耀四年(261年),都護諸葛瞻開始統領朝政,廖化路過宗預府上看望他,想同宗預一同到諸葛瞻住所拜訪。宗預説:“我們年過七十,所得到的已過多,只缺少一死罷了,為何要相求晚輩而登門拜訪呢?”於是沒有前往。 [18-19] 
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維率眾出狄道北伐曹魏,廖化説:“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説的就是伯約(姜維字)啊。智謀並未超過敵人,力量比敵人要弱,但用兵卻沒有滿足,這樣的話怎麼能夠生存下去呢?《詩經》説‘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趕上這個時候’,講的就是現在的事。”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維在侯和被鄧艾擊敗,退軍駐紮於沓中 [20-22] 

廖化國亡身逝

廖化各類形象
廖化各類形象(9張)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馬昭興兵進攻蜀漢。後主劉禪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維,張翼、董厥前往陽安關口作為各圍守的外援。廖化率軍北至陰平,聽聞魏將諸葛緒攻向建威,於是停下來等待,觀察其動向。 [23-24] 
同年九月,姜維為鄧艾所逼,從沓中退駐陰平,與廖化合軍,欲前往救援陽安關口。中途得知陽安關口被攻克,鍾會軍長驅直入,於是放棄陰平,撤往白水,後又與剛好到達漢壽的董厥、張翼軍會合,一同退守劍閣,抵禦鍾會的進攻。 [25-26] 
十一月,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後主劉禪動向不明,廖化等人於是隨姜維向東進入巴西郡,繞道退至廣漢郡郪縣一帶,以察明虛實,不久後得到後主劉禪投降的敕令,於是與姜維等到涪縣向鍾會投降。 [27-29] 
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與宗預一起向內遷移前往洛陽,在中途病逝。 [30] 

廖化人物評價

時人語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後有張(張翼)、廖。” [31] 華陽國志》引
陳壽:“以果烈稱。” [32] 三國志

廖化軼事典故

廖化年齡問題

景耀四年(261年),廖化路過看望宗預時,宗預曾説:“吾等年逾七十”,也就是説這年宗預和廖化的年齡在七十一到七十九之間,而景元五年(264年)廖化病逝,因此廖化病逝時的年齡應該在七十四至八十三之間。 [19]  [30] 

廖化相關歇後語

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但歷史上廖化的能力並不平庸。 [33] 

廖化史料記載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 [32] 
襄陽耆舊記·卷二》
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 [31] 

廖化後世紀念

成都武侯祠廖化塑像 成都武侯祠廖化塑像
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出劉備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紀念蜀漢一朝的武將,稱武將廊。廖化塑像在其中排第八,塑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四武將塑像排名依次是趙雲孫乾、張翼、馬超、王平、姜維、黃忠、廖化、向寵傅僉馬忠張嶷張南馮習 [34] 

廖化藝術形象

廖化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廖化的形象與歷史有較多出入。廖化首次出場於第27回,初為黃巾軍,因世亂流落江湖,聚眾五百餘人,劫掠為生。關羽千里尋兄,廖化同伴杜遠下山巡哨,誤將劉備兩夫人劫掠上山。杜遠想要與廖化各分一人為妻,廖化卻要將她們送歸,杜遠不從,被廖化斬殺。之後廖化想要跟隨關羽,關羽慮其黃巾出身不從,於是拜別。
等到劉備入益州時,廖化再引軍投靠,劉備命其助關羽守荊州。後關羽攻襄陽,以廖化為先鋒,數有功勞。荊州被呂蒙襲取後,廖化突圍往上庸、成都求救。劉備起兵伐吳,廖化隨從。後主繼位,廖化為飛衞將軍,以副將身份隨諸葛亮北伐。後又同關興共為先鋒,屢立戰功,曾殺敗司馬懿,得其金盔,錄為頭功。諸葛亮去世,廖化又數次任先鋒,跟從姜維北伐。後為右車騎將軍,守漢中。 漢亡,廖化隨姜維詐降魏將鍾會,事敗,與董厥都託病不起,不久因憂而死。 [35] 

廖化影視形象

年份
電視劇/電影
飾演者
1985
諸葛亮
張天偉
1994
芒萊(《羣雄逐鹿》)
陳之輝(《三足鼎立》、《三分歸一》)
杜文祿(《南征北戰》)
1996
2001
2010
三國
參考資料
  • 1.    《襄陽耆舊記·卷二》:廖化,本名淳,中盧人也。世為沔南冠族。
  • 2.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
  • 3.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
  • 4.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悦,以化為宜都太守。
  • 5.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鹹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裏中,廣數十丈。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
  • 6.    《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十三·陸遜傳第十三》: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以金錦爵賞誘動諸夷,使將軍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等各為別督。
  • 7.    《三國志·卷二·魏書二·文帝紀第二》:閏月,孫權破劉備於夷陵。
  • 8.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三年夏四月,先主殂於永安宮。五月,後主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
  • 9.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先主薨,為丞相參軍,後為督廣武。
  • 10.    《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費姜傳第十四》:舉茂才,琬固讓劉邕、陰化、龐延、廖淳。
  • 11.    《魏書》:九月,蜀陰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營。雍州刺史郭淮遣廣魏太守王贇、南安太守遊奕將兵討惇。淮上書:"贇、奕等分兵夾山東西,圍落賊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勢惡離。"促詔淮敕奕諸別營非要處者,還令據便地。詔敕未到,奕軍為惇所破;贇為流矢所中死。
  • 12.    《三國志·卷二十六·魏書二十六·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九年,遮塞等屯河關、白土故城,據河拒軍。淮見形上流,密於下渡兵據白土城,擊,大破之。治無戴圍武威,家屬留在西海。淮進軍趨西海,欲掩取其累重,會無戴折還,與戰於龍夷之北,破走之。姜維出石亭,從疆川,乃西迎治無戴,留陰平太守廖化於成重山築城,斂破羌保質。
  • 13.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十年,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眾降,衞將軍姜維迎逆安撫,居之於繁縣。
  • 14.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嘉平元年,與徵西將軍郭淮拒蜀偏將軍姜維。維退,淮因西擊羌。艾曰:“賊去未遠,或能復還,宜分諸軍以備不虞。”於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維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結營。艾謂諸將曰:“維今卒還,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吾,令不得還。維必自東襲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潛軍徑到,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敗。
  • 15.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以果烈稱。官位與張翼齊,而在宗預之右。
  • 16.    《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二年,夏六月,立子諶為北地王,恂為新興王,虔為上黨王。以徵西張翼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廣武督廖化為右車騎將軍,領幷州刺史。
  • 17.    《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後張翼、廖化併為大將軍,時人語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
  • 18.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景耀四年,為行都護衞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
  • 19.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時都護諸葛瞻初統朝事,廖化過預,欲與預共詣瞻許。預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輩而屑屑造門邪?”遂不往。
  • 20.    《漢晉春秋》:景耀五年,姜維率眾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
  • 21.    《三國志·卷四·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冬十月,蜀大將姜維寇洮陽,鎮西將軍鄧艾拒之,破維於侯和,維遁走。
  • 22.    《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秋,維出侯和,為魏將鄧艾所破,還駐沓中。
  • 23.    《晉書·卷二·帝紀二》:於是徵四方之兵十八萬,使鄧艾自狄道攻姜維於沓中,雍州刺史諸葛緒自祁山軍於武街,絕維歸路,鎮西將軍鍾會帥前將軍李輔、徵蜀護軍胡烈等自駱谷襲漢中。秋八月,軍發洛陽,大賚將士,陳師誓眾。
  • 24.    《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費姜傳第十四》:及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然後乃遣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比至陰平,聞魏將諸葛緒向建威,故住待之。
  • 25.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月餘,維為鄧艾所摧,還住陰平。鍾會攻圍漢、樂二城,遣別將進攻關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會攻樂城,不能克,聞關口已下,長驅而前。翼、厥甫至漢壽,維、化亦舍陰平而退,適與翼、厥合,皆退保劍閣以拒會。
  • 26.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姜維自沓中還,至陰平,合集士眾,欲赴關城。未到,聞其已破,退趣白水,與蜀將張翼、廖化等合守劍閣拒會。
  • 27.    《晉書·卷二·帝紀二》:十一月,鄧艾帥萬餘人自陰平逾絕險至江由,破蜀將諸葛瞻於綿竹,斬瞻,傳首。進軍雒縣,劉禪降。
  • 28.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維等聞瞻已破,率其眾東入於巴。會乃進軍至涪,遣胡烈、田續、龐會等追維。艾進軍向成都,劉禪詣艾降,遣使敕維等令降於會。維至廣漢郪縣,令兵悉放器仗,送節傳於胡烈,便從東道詣會降。
  • 29.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維等初聞瞻破,或聞後主欲固守成都,或聞欲東入吳,或聞欲南入建寧,於是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鹹怒,拔刀砍石。
  • 30.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鹹熙元年春,化、預俱內徙洛陽,道病卒。
  • 31.    《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26]
  • 32.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2-23]
  • 33.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成語詞典[引用日期2013-12-23]
  • 34.    成都武侯祠數字化博物館劉備殿武將廊介紹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引用日期2013-12-24]
  • 35.    《三國演義》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2-27]
  • 36.    《三國志》: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
  • 37.    夏徵農.辭海,中國古代史分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09.第347頁
  • 38.    陳輝主編;何浩等撰稿;湖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湖北省志,附錄[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1.第174頁
  • 39.    熊武一,周家法總編;卓名信,厲新光,徐繼昌等主編.軍事大辭海,下.北京:長城出版社.2000.第3179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