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年寺

(浙江天台山寺廟)

鎖定
萬年寺是浙江天台山寺廟,位於天台城關鎮西北萬年山麓,為天台山名寺古剎之一。它發端於東晉,始建於唐。南宋時曾列入“五山十剎”,興極一時。 [2] 
宋孝宗問:“天下名山名寺哪裏最好?”學士宋之瑞答道:“太平鴻福,國清萬年”。可見萬年寺非同一般。
天台山自古多寺院,民間一直流傳着“國清的松、塔頭的風、萬年的柱、高明的鐘”的説法,遺世而獨立的萬年寺在天台山深處安靜地存在着,從清晨到日落,從初春到深秋,靜看夏花燦爛,嚴冬呼嘯。 [2] 
2014年,浙江佛學院天台宗學院正式在萬年寺揭牌成立。
中文名
萬年寺
地理位置
天台城關鎮西北 [1] 
佔地面積
約為3萬平方米
著名景點
三井潭

萬年寺發展歷史

唐太和七年(833),高僧普岸來此創建“平田禪院”,後曾改名為“鎮國平田寺”。不過,萬年寺最早創建的時間,當在東晉,高僧曇猷在此建庵修行。為南宋末年臨濟宗黃龍派的禪宗據點。 [3] 
南宋時期,萬年寺達到鼎盛,其規模列天台山各大寺院之首,被稱為南宋的“十大名剎”之一。而寺門前近千年的兩株巨型柳杉,則見證了萬年寺的萬年風雲。南宋詩人趙師秀有詩《萬年寺》:“萬年山木有千年,石路蔭深到繚垣。幾片雲閒誰是主,一條流水不知源。土栽芍藥尤勝木,僧説獼猴極畏猿。夜半空堂諸境寂,微聞鍾梵亦成喧。”則道出了深山萬年寺的曠古幽情。
祖庭茶聖,大隱自當入深山
早在唐景福元年(892),就有來自朝鮮半島新羅國(今韓國)僧人道育來此駐錫,並在萬年寺生活了46年,圓寂於此。南宋時,日本僧人榮西兩度來萬年寺求法,成為日本臨濟宗的創始人。其弟子道元也來寺拜師求法,歸國後成了曹洞宗的鼻祖。
印度之行未果的榮西,首站選擇了萬年禪寺,拜時任住持虛庵懷敞為師。虛庵懷敞,生卒年不詳,其道號為虛庵,從師於臨濟宗黃龍派的雪庵從瑾,在江西廬山東林寺升任開堂,後到天台山萬年寺,再移至天童寺,承接天童雪庵從瑾之法嗣,並在此滅化。
虛庵真誠對待遠道而來的榮西,二人全身心地問道佛法。虛庵與榮西的交感,全新演繹了禪之起源之時,釋迦與迦葉之間拈花微笑的故事。日本禪宗從此迎來了春天。
如此,拜虛庵為師的榮西,施淨財300萬建造了萬年寺的山門和東西兩廊,又修復了天台山中的觀音院、大慈寺、智者塔院等,還開墾了大池(放生池)。 [3] 
日本佛教界將萬年山稱為日本臨濟宗和曹洞宗的祖山,萬年寺為日本臨濟宗的祖庭。
1999年日本最有影響力的電視台NHK電視放送會來萬年寺拍攝專題片《道元尋蹤》,並於同年向全日本播放。
榮西大師不僅是日本佛教史上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他同時還將萬年山的茶籽和採茶、製茶的技術帶入日本,並著《吃茶養生記》,將中國寺廟的吃茶風習和飲茶方法介紹到日本,使飲茶之風先在寺院中流行,然後普及到文人、士大夫,乃至一般百姓,從而被譽為日本的“茶祖”。
民國13年,天台宗第43世傳人諦閒法師從寧波觀宗寺來到萬年山,開始主持重修萬年寺,並開壇講學,接引學人無數。2014年,浙江佛學院天台宗學院正式在萬年寺揭牌成立,其前身,即為創辦於民國20年的天台宗佛學研究社。 [1] 

萬年寺地理環境

萬年寺前有三棵古杉樹,其中一棵傾斜得不成樣子,如同一位比例失調的人苦苦支撐着,粗壯的枝幹直衝雲霄。明代蓮池大師在《竹窗二筆》曾這樣説道:“萬年寺當天台萬山之中,殿前古樹十餘,一字橫亙,行列整而枝葉茂,鬱然為山門美觀。”如此算來,這些樹木果然年代久遠,一站就站了幾百年,默默地見證着這座古剎的飄搖歲月。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如今樹還是那樹,山還是那山,廟還是那廟。只是那些過往的風流已被風吹雨打,唯剩下古老的樹木依然挺立。 [2] 

萬年寺寺廟簡介

浙江天台萬年寺 浙江天台萬年寺
最早建於唐大和七年(833),會昌(841-846)中廢。宋雍熙二年(985)改壽昌寺,奉敕造羅漢516尊像。 萬年寺,建中靖國初(1101)毀於火,崇寧三年(1104)重建,紹興九年(1139)改為報恩,廣孝和光孝,後復為萬年寺。 萬年寺是天台山一大寺院,原寺院建築總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房舍上千間,清乾隆、嘉慶年間,寺內一次就有500名和尚受戒,盛況可見一斑。可惜經歷次火災,今僅存大雄寶殿、天王殿、金剛殿及後殿廂房等部份建築約40餘間。

萬年寺主體佈局

萬年寺 萬年寺
萬年寺,日僧徹通義介在南宋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年)入宋求法,曾繪《天台山萬年寺伽藍配置圖》,其整體佈局,自南而北分佈在三條軸線上。 中軸線依次為八角亭、平田、知客、旦過、佛殿、法堂、大舍堂、覺音方丈、後大門。東軸線依次為圍户、法公寮、行者堂、西伴寮、庫院、香積廚、土地、檀那。西軸線依次為直歲、興思堂、前資、寶明、尼寮、勝真堂。清乾隆、嘉慶時殿閣蘭若,楹以千計,一期剃度,數滿五百。前人以萬年柱、國清松、塔頭風、華頂霧、高明鍾並稱。
萬年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進了山門,第一座殿就是天王殿,前壁牆上鑲嵌着趙樸初居士題寫的“東晉古剎”四個石刻大字,端俊秀美。穿過天王殿便是大雄寶殿;最後是禪堂,以中軸線漸次遞進,一層比一層稍高。各殿的兩邊則是一些二層建築:齋堂,客堂,僧寮……迴廊相接,雕工精美,佈局巧妙。萬年寺為天台一大寺院,原先的建築總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房舍上千間,清乾隆、嘉慶年間,寺內一次就有500名和尚受戒,盛況可見一斑。可惜屢經火災,今僅存大雄寶殿、天王殿、金剛殿及後殿廂房等部分建築約40餘間。 [2] 

萬年寺古今地位

萬年寺 萬年寺
萬年寺在中日文化交流上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南宋乾道淳熙年間(1168~1187),日僧千光榮西曾二次渡海來天台等名剎參學,拜禪宗大師虛庵懷敞為師,學成歸國於建仁來開山,創日本臨濟宗,並將華頂山雲霧茶籽攜帶回國,並傳授茶葉栽制技術。 榮西再傳北子道元,於嘉定十六年(1223)人宋,歷遊天台、天童等處後歸創日本曹洞宗,至今不衰。 寺西南,有小瀑布,名為“三井潭”。其水由石下流,沖人峽口,又奔瀉而出,下落數丈,先人一潭,湍急洶湧,再人二潭,又湍瀉而人三潭成三瀑三潭,故名。

萬年寺文化意義

萬年寺旁有萬馬渡和天姥巖。由於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使天姥巖名揚天下,因此,新昌、天台兩縣民間相爭不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