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鎖定
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Washing DC Area Film Critics)創辦於2002年,一般於每年二月份頒獎,也被看作是奧斯卡的前哨。
中文名
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外文名
Washing DC Area Film Critics
創辦時間
2002年
頒獎時間
一般於每年二月份
發獎單位
華盛頓影評人協會

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基本簡介

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2002年正式創辦,由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的30多名成員投票選出。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口味與奧斯卡有所差異,2010年,《在雲端》曾曾擊敗《拆彈部隊》獲得最佳影片獎,2011年《社交網絡》橫掃該獎,而《國王的演講》連提名都顆粒無收,上屆最佳影片得主《刺殺本·拉登》最終在奧斯卡的角逐中不敵《逃離德黑蘭》。

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歷屆回顧

歷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回顧
第1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第2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第3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第21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獲獎名單

2007年第06屆
最佳影片:《老無所依
最佳導演:伊桑·科恩喬·科恩《老無所依》
最佳女主角:茱莉·克里斯蒂《柳暗花明
最佳男配角:哈維爾·巴爾頓《老無所依》
最佳女配角:艾米·雷恩《失蹤寶貝》/《在惡魔知道你死前》
最佳突破錶演:艾倫·佩吉《朱諾
最佳原創劇本:迪亞波羅·科蒂《朱諾》
最佳改編劇本:阿倫·索爾金查理的戰爭
最佳羣像演技:《老無所依》
最佳外語片:《潛水鐘與蝴蝶》法國
最佳動畫片:《料理鼠王
最佳紀錄片:《神經病
最佳藝術指導:《理髮師陶德
2008年第07屆
最佳影片:《貧民富翁
最佳導演:丹尼·鮑爾《貧民富翁》
最佳男主角:米基·洛克摔跤手
最佳女主角:梅麗爾·斯特里普虐童疑雲
最佳女配角:羅絲瑪麗·德維特《姐姐的婚禮
最佳原創劇本:珍妮·魯邁特《姐姐的婚禮》
最佳改編劇本:賽門·比爾弗伊《貧民富翁》
最佳突破錶演:戴夫·帕特爾《貧民富翁》
最佳羣像演技:《虐童疑雲
最佳外語片:《生人勿進》瑞典
最佳動畫片:《機器人瓦力》
最佳紀錄片:《走鋼索的人
最佳藝術指導:《返老還童
2009年第08屆
最佳影片:《八字沒一撇
最佳導演:凱薩琳·畢格羅《拆彈部隊
最佳男主角:喬治·克魯尼《八字沒一撇》
最佳女主角:凱莉·茉莉簡《成長教育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瓦爾茨《無良雜牌軍
最佳女配角:莫妮克遺失的美好
最佳原創劇本:昆汀·塔倫蒂諾《無良雜牌軍》
最佳改編劇本:傑森·貝特曼等 《八字沒一撇》
最佳突破演技:嘉波蕾·西迪貝《遺失的美好》
最佳羣像演技:《拆彈部隊》
最佳外語片:《無名》墨西哥
最佳動畫片:《飛屋環遊記
最佳紀錄片:《食品公司
最佳藝術指導:《
2010年第09屆
最佳影片:《社交網戰
最佳導演:大衞·芬奇《社交網戰》
最佳男主角:科林·費斯《國王的演講
最佳女主角:珍妮佛·勞倫斯《寒冬刺骨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蒂安·貝爾拳擊兄弟
最佳女配角:梅麗莎·里奧《拳擊兄弟》
最佳羣像演技:《城中大盜
最佳原創劇本:《盜夢空間
最佳改編劇本:《社交網戰》
最佳外語片:《美錯》墨西哥
最佳動畫片:《玩具總動員3
最佳紀錄片:《畫廊外的天賦
最佳攝影:《盜夢空間》
最佳藝術指導:《盜夢空間》
最佳配樂:《盜夢空間》
2011年第10屆
最佳影片:《藝術家
最佳男主角:喬治·克魯尼後人
最佳男配角:艾伯特·布魯克斯亡命駕駛
最佳女配角:奧克塔維亞·斯賓瑟幫助
最佳改編劇本:亞歷山大·佩恩奈特·法松吉姆·拉什《後人》
最佳原創劇本:威爾·裏瑟爾抗癌的我
最佳羣戲演出:《伴娘
最佳動畫片:《蘭戈
最佳外語片:《吾棲之膚
最佳紀錄片:《被遺忘的夢的洞穴
最佳藝術指導:《雨果
最佳攝影:《生命之樹
最佳作曲:《藝術家》
2012年第11屆
最佳影片:《刺殺本·拉登》
最佳導演:凱瑟琳·畢格羅《刺殺本·拉登》
最佳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林肯
最佳女主角:傑西卡·查斯坦《刺殺本·拉登》
最佳男配角: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大師
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威《悲慘世界》
最佳羣戲:《悲慘世界
最佳改編劇本:《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最佳原創劇本:《環形使者
最佳動畫片:《通靈男孩諾曼
最佳紀錄片:《布利
最佳外語片:《
最佳藝術指導:《雲圖
最佳攝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電影音樂:《大師
最佳青少年表演:奎文贊妮·瓦利斯南國野獸
2013年第12屆
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
最佳導演: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
最佳女主角:凱特·布蘭切特藍色茉莉
最佳男配角:傑拉德·萊託《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最佳女配角:露皮塔·尼永奧《為奴十二年
最佳羣戲表演:《為奴十二年
最佳童星演出:泰伊·謝爾丹《密西西比河上的穆德》
佳改編劇本:《為奴十二年
最佳原著劇本:《
最佳動畫片:《冰雪大冒險
最佳紀錄片:《黑鯨》
最佳外語片:《破碎之家
最佳藝術指導:《了不起的蓋茨比
最佳攝影:《地心引力
最佳剪輯:《地心引力
最佳電影音樂:《為奴十二年
喬·巴伯爾獎:《白宮管家 [1] 
2014年第13屆
最佳影片:《少年時代
最佳男主角:邁克爾·基頓鳥人
最佳女主角:朱麗安·摩爾依然愛麗絲
最佳男配角:J·K·西蒙斯爆裂鼓手
最佳女配角:帕特麗夏·阿奎特少年時代
最佳羣戲表演:《鳥人
最佳童星表演:埃拉·科爾特蘭少年時代
最佳改編劇本:《消失的愛人
最佳原著劇本:《鳥人
最佳動畫片:《樂高大電影
最佳紀錄片:《生活本身
最佳外語片:《遊客》
最佳藝術指導:《布達佩斯大飯店
最佳攝影:《鳥人
最佳剪輯:《鳥人
最佳電影音樂:《皮囊之下
喬爾·巴伯獎:《美國隊長2:寒冬戰士》 [2] 
2015年第14屆
最佳影片:《聚焦
最佳女主角:西爾莎·羅南布魯克林
最佳男配角:伊德瑞斯·艾爾巴無境之獸
最佳女配角:艾麗西卡·維坎德《機械姬
最佳羣戲:《聚焦
最佳新人演員:雅各布·特瑞佈雷房間
最佳改編劇本:艾瑪·多納休《房間
最佳原創劇本:彼得·道格特、梅格·勒夫、喬什·庫雷頭腦特工隊
最佳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
最佳紀錄片:《艾米
最佳外語片:《索爾之子
最佳原創配樂:約翰·祖安遜《邊境殺手 [3] 
2016年第15屆
最佳影片:《愛樂之城
最佳女主角:娜塔麗·波特曼第一夫人
最佳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月光男孩
最佳女配角:維奧拉·戴維斯藩籬
最佳羣戲表演:《赴湯蹈火
最佳青少年演員:盧卡斯·赫奇斯海邊的曼徹斯特
最佳配音:連姆·尼森惡魔召喚
最佳動作捕捉表演:馬克·裏朗斯吹夢巨人
最佳原著劇本:《愛樂之城
最佳改編劇本:《降臨
最佳動畫片:《魔弦傳説
最佳紀錄片:《第13
最佳外語片:《
最佳美術指導:《愛樂之城
最佳攝影:《愛樂之城
最佳剪輯:《愛樂之城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愛樂之城
特別榮譽獎:《第一夫人 [4] 
2017年第16屆
最佳影片:《逃出絕命鎮》
最佳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敦刻爾克》
最佳男主角: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
最佳女演員:弗朗西斯·麥克道曼《三塊廣告牌》
最佳男配角:山姆·洛克威爾《三塊廣告牌》
最佳女配角:勞裏·梅特卡夫《伯德小姐》
最佳羣戲:《三塊廣告牌》
最佳年輕表演:布魯克林·普林斯《佛羅里達樂園
最佳聲演:安東尼·岡薩雷茲《尋夢環遊記》
最佳動作捕捉表演:安迪·瑟金斯《猩球崛起3》
最佳原創劇本:喬丹·皮爾《逃出絕命鎮》
最佳改編劇本:維吉爾·威廉姆斯&迪·里斯《泥土之界》
最佳動畫:《尋夢環遊記》
最佳紀錄片:《簡》
最佳外語片:《每分鐘120擊
最佳藝術指導:《銀翼殺手2049
最佳攝影:羅傑·迪金斯《銀翼殺手2049》
最佳剪輯:《極盜車神》
最佳配樂:漢斯·季默&本傑明·沃菲斯齊《銀翼殺手2049
Joe Barber華盛頓最佳寫照獎:《華盛頓郵報》 [5] 
2021年第20屆
最佳影片:《貝爾法斯特》
最佳導演:簡·坎皮恩《犬山記》
最佳男主角:Andrew Garfield《倒數時刻》
最佳女主角:Kristen Stewart《斯賓塞》
最佳男配角:柯蒂·斯密特-麥菲《犬山記》
最佳女配角:安潔紐·艾莉絲《國王理查德》
最佳羣戲:《彌撒》
最佳年輕表演:伍迪·諾曼《呼朋引伴》
最佳聲演:奧卡菲娜《尋龍傳説》
最佳原創劇本:肯尼思·布拉納《貝爾法斯特》
最佳改編劇本:簡·坎皮恩《犬山記》
最佳動畫電影:《米歇爾一家大戰機器人》
最佳紀錄片:《靈魂樂之夏》
最佳國際影片/外語片:《駕駛我的車》
最佳藝術指導:《沙丘》
最佳攝影:《沙丘》
最佳剪輯:《倒數時刻》
最佳原創配樂:《沙丘》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