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鎖定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是華南農業大學的下設二級學院。 [1] 
植物保護學科肇始於20世紀初,1910年廣東農林試驗場開始病蟲害防治試驗,開啓了具有現代意義的植物保護研究。1918年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開設昆蟲學課程(包括害蟲防治學),是國內最早開設該課程的七個學校之一。1996年植保系、國土資源與環境科學系合併組建資源環境學院,2015年植物保護學科整體劃入農學院,2020年7月植物保護學院成立。
植物保護學科歷史悠久,學術積澱深厚,在學科發展過程中湧現出大批知名專家學者,戴芳瀾院士、鄧叔羣院士、張巨伯教授、陸大京教授、尤其偉教授、塗治院士、趙善歡院士、蒲蟄龍院士、龐雄飛院士、林孔湘教授、範懷忠教授等為學科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1] 
中文名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外文名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2020年7月
學校類別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華南農業大學 [1] 
現任領導
閆笑久 [3] 
本科專業
2個 [2] 
地    址
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483號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大樓 [1]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辦學歷史

植物保護學科肇始於20世紀初。1910年,廣東農林試驗場開始病蟲害防治試驗,開啓了具有現代意義的植物保護研究;
1918年,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開設昆蟲學課程(包括害蟲防治學),是國內最早開設該課程的七個學校之一。
1924年,廣東大學設立的農藝學系下分農藝、園藝、蠶桑、畜牧、病蟲害、農業經濟等6門,其中的“病蟲害門”即為植保系的前身;
1939年,中山大學農學系分設農藝、園藝和病蟲害三組;
1948年,病蟲害組擴建為系。同期,嶺南大學農學院設植病系;
1952年,中山大學病蟲害系、嶺南大學植病系、廣西大學植保系(部分)調整到華南農學院農學系。
1953年8月,經高教部批准,成立植保系,設植保專業。
1996年,植保系、國土資源與環境科學系合併組建資源環境學院,
2015年,植物保護學科整體劃入農學院;
2020年7月,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成立。 [1]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學科建設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專業建設

學院辦學特色鮮明,綜合實力較強。
1978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1984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1998年被批准為我國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99年獲批我國第一批博士後流動站,所屬的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是國家重點學科,植物病理學是農業部和廣東省重點學科,農藥學是廣東省重點學科。
植物保護專業於2007年入選國家特色專業,2013年被遴選為廣東省攀峯重點學科,2015年入選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2018年被遴選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 [1]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專業設置

“十三五”期間,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3門,建設3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全英課程6門。 [4] 
專業設置
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
主要課程
就業方向
植物保護
以人才需求為導向,能力培養為突破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服務於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和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建設;掌握現代植物保護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具備創新精神、全球視野、團隊觀念和“三農”情懷,勝任植物保護相關領域工作的複合型行業領軍人才。
遺傳學、生物化學、植保前沿、普通昆蟲學、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植物化學保護學。
海關、農業行政管理、科研院所、農產品品質安全管理、農資與農業技術等部門,從事植物檢疫、植物醫學等與專業相關的教學與科研、行政管理、開發與推廣、經營與管理等工作。
植物保護(丁穎創新班)
以素質提高為中心,能力培養為突破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服務於國家現代化建設需要,瞭解現代生命科學前沿知識,紮實掌握現代植物保護基本理論和技能;具備創新精神、全球視野、團隊觀念和“三農”情懷,具有強烈的探索意願、良好的研究能力和突出的深造潛質的拔尖創新型人才。
遺傳學、分子生物學、丁穎創新課程、智慧植保、普通昆蟲學、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植物化學保護學。
畢業生大部分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或留學;其他可在植保等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技術研發、管理等工作。
辦學特色植物保護(丁穎創新班)以培養拔尖創新性人才為目標,實行小班教學和雙語教學,在符合當年政策的情況下約30%的同學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4]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辦學條件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科教成果豐碩。
現有專任教師100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者94人,有海外留學訪學經歷者85人,國家級人才6人次,省級人才52人次,擁有省部級科研平台10個。 [1]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學術研究

“十三五”期間主持973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其他國家和省部級課題214項,總經費2.14億元;在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PNAS、Nature Microbiology等刊物發表高水平論文692篇,高被引論文6篇,授權發明專利103件,轉化應用21件,出版學術著作13部,獲國家級和省部科技獎勵12項。
在微生物通訊系統、害蟲成災新模式、作物致病新機制、新農藥創制、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為煙粉蝨、紅火蟻、實蠅、草地貪夜蛾、香蕉枯萎病等外來入侵物種的可持續控制,為柑橘黃龍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蔬菜根結線蟲病、番木瓜病毒病、荔枝霜疫黴等重要作物病蟲害的綠色防控,為我國的生物防治、農藥減量增效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1]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主要成就

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吸引了大量優質生源,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已累計培養了包括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7000餘名畢業生,分佈於全國各地以及30餘個國家和地區,許多優秀學子已成為行業翹楚、業界精英,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世界農業發展貢獻了植保力量。
學院開設“植物保護”本科專業,設植物保護“丁穎創新班”;招收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微生物學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招收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的農業專業碩士。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2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00人、碩士研究生497人(含留學生21人),本科生726人。“十三五”期間,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3門,建設3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全國農業教育優秀教材1本,本科生全英課程6門。
學生專業基礎紮實,綜合素質較高,2020年本科生應屆升學率42%,其中丁穎創新班升學率87%,近5年來學生主持和參加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項目99項(人),校院級122項(人),獲全國挑戰杯創業大賽銀獎、互聯網+創業大賽廣東省賽銀獎、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等,植物保護博士生黨支部獲首批“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
學院重視國際化教育,現有8名全職外籍教師,招收全英文授課研究生,與38個國家和地區54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近5年來有共有74名研究生赴康奈爾大學、華盛頓大學、東京大學等聯合培養。 [1]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發展願景

歷經百餘年的發展,植物保護學院已經構築了完備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成為我國植物保護高級人才培養中心、理論技術創新中心和成果應用轉化中心。
今後學院將按照“1335”總體佈局,即“圍繞1個核心目標、建設3個學科方向、突出3大優勢、聚焦5大領域”,以我國熱帶南亞熱帶有害生物可持續控制為核心目標,立足華南,服務全國,面向國際,以國家戰略和現代農業重大需求為導向,按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三個方向建設,突出羣體感應、綠色防控、生物農藥三大優勢,重點聚焦微生物羣體感應通訊、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生物防治與生物農藥、生物入侵與生物安全、導向農藥與智慧植保等五大領域,培養符合國家戰略需求,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深厚的專業功底、良好的信息處理能力和管理組織能力,身心健康,掌握當代植物保護理論和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的領軍型高級專門人才,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服務鄉村振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貢獻華農智慧、植保力量。學院全體師生將繼續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根本,產學研協調發展,在國內外同仁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正創新,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顯著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研究型學院努力奮鬥。 [1]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閆笑久
執行院長
鍾國華
黨委副書記
陳建平
副院長
李雲鋒、金豐良、陳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