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蒲蟄龍

鎖定
蒲蟄龍(1912年6月12日—1997年12月31日),出生於雲南,昆蟲學家,中國害蟲生物防治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蒲蟄龍於1935年從中山大學農學院畢業;1949年取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攜同夫人利翠英一同回國工作,先在中山大學當教授,後兼任廣東省農業試驗場場長;1952年回中山大學生物系任教授;1979年被任命為中山大學副校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擔任廣東省生態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1984年被任命為中山大學顧問;1997年12月31日在廣州逝世,享年86歲 [2] 
蒲蟄龍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的研究取得成功,並推廣到桂、閩、湘、川等省區。與合作者開展利用澳洲瓢蟲及孟氏隱唇瓢蟲防治介殼蟲。20世紀60年代起應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及湘西黔陽地區柞蠶放養等科學試驗。70年代開展水稻害蟲綜合防治試驗,並對危害糧、棉、蔬菜的斜紋夜蛾的核多角體病毒開展了系統的研究。80年代與合作者首次發現赤眼蜂的三類病源,為世界各國應用赤眼蜂治蟲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1] 
中文名
蒲蟄龍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雲南
出生日期
1912年6月12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
主要成就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原    籍
廣西欽縣

蒲蟄龍人物生平

蒲蟄龍
蒲蟄龍(5張)
1912年6月12日,出生於雲南,原籍廣西欽縣(原屬廣東)。童年生活極不安定。那時其父母為了生計,漂泊四方,直到蒲蟄龍13歲那年,一家才在廣州定居下來 [3] 
1925年,考入廣州執信中學讀初中。
1928年秋,考入中山大學讀高中、預科。
1931年秋,升入中山大學農學院。他的畢業論文《松毛蟲形態、解剖、組織及生活史的研究》,為防治松毛蟲提供了較全面的理論依據。
1935年夏,畢業於中山大學農學院,畢業時獲大學頒發的畢業論文獎和優秀成績獎。同年考進燕京大學研究院生物學部,師從昆蟲學家胡經甫教授。
1937年,回中山大學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1946年,取得美國國務院獎學金,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昆蟲及應用動物系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兼做科學研究工作。
1949年9月,取得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並被選為斐多斐榮譽學會會員。蒲蟄龍的夫人利翠英也於同年獲得該校碩士學位。10月攜同夫人利翠英教授回國工作。返回廣州後,兩人均被安排在中山大學當教授,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後來又兼任廣東省農業試驗場(廣東省農科院前身)場長。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蒲蟄龍到華南農學院任教三年多後仍回中山大學生物系任教授。後來中山大學經國家高教部批准成立中山大學昆蟲學研究所時,蒲蟄龍兼任所長。
1979年,被任命為中山大學副校長。
1980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
1981年,擔任廣東省生態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1984年,被任命為中山大學顧問。
1989年,被選為國際有害動植物防治組織東南亞分部理事。
1991年,當選為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名譽主席。
1997年12月31日零時4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廣州逝世,享年86歲 [2] 

蒲蟄龍主要成就

蒲蟄龍科研成就

  • 昆蟲學研究
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蒲蟄龍便開始研究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在生產實踐中廣泛應用。他在總結以往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利弊的基礎上,着手開展以蟲治蟲的研究,並將以蟲治蟲推廣到生產實際中去。他首先從事甘蔗防治甘蔗螟蟲的研究,首次發現蓖麻蠶卵作為繁殖赤眼鋒的優良寄主,使利用該蜂防治甘蔗螟得以大面積推廣應用,被譽為“中國獨創”。1956年,廣東順德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赤眼蜂站,接着,全國10多個省份陸續大規模應用赤眼蜂防治多種害蟲。這項研究與試驗的成功,使蒲蟄龍成為中國將以蟲治蟲從實驗室推廣應用到大田生產中去的第一人。隨後,蒲蟄龍的生物防治研究組先後完成利用澳洲瓢蟲和孟氏隱唇瓢蟲防治甲蟲的科學實驗工作。接着又解決了湘西黔陽地區柞蠶放養問題,成功地完成了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病害的科研項目。特別是1973年春在廣東四會開始防治水稻病害蟲的研究和試驗工作的成功。他還加強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蟲的研究,查閲大量有關資料,帶領年輕教師進行對蘇雲金桿菌、白僵菌、昆蟲病毒、昆蟲類立克次氏體及昆蟲疾病的理論和應用技術的研究。為弄清昆蟲病毒的超微結構,他長時間在電子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研究,並用昆蟲病毒進行田間試驗,這一研究,為昆蟲病理學研究打下了基礎。1979年以來,開展利用蘇雲金桿菌以色列變種防治幼蟲的研究試驗工作,肯定了利用這種桿菌來防治蚊子幼蟲高效、經濟、安全、不污染環境,完全可以代替化學殺蟲劑。廣東一些地區採用這一方法防治蚊蟲,取得明顯成績 [4] 
  • 學術論著
根據2012年6月中山大學網站顯示,蒲蟄龍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專著6部。還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和《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有關昆蟲方面的撰稿,還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委任主編的《發展中國家的害蟲生物防治方針》一書及撰寫,專供發展中國家參考及研究,開展此項工作之用。與此同時,整理主編30餘萬字的《昆蟲病理學》專著 [4]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85年水稻害蟲綜合防治研究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1987年昆蟲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獎四等獎

蒲蟄龍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蒲蟄龍認為:“作為一個自然科學工作者,胸懷要豁達,意志要堅定,要擴大視野,重賢器才。” [3]  “科學實驗一定要和生產實際緊密聯繫,如果在實驗室裏搞科研,得出成果不投入實際生產應用,那只是紙上談兵。這不是我們科學工作者要走的路。” [5] 
  • 學科建設
蒲蟄龍於1962年創立中山大學昆蟲生態研究室。1978創建中山大學昆蟲學研究所。1995年建立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6]  。他負責的昆蟲學科也是我國首批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中國國內訪問學者接受點,1987年被定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5] 
  • 指導學生
蒲蟄龍是中國恢復招收研究生後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之一,他的許多弟子已成為教育、科技戰線上的專家、教授 [5] 

蒲蟄龍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授予單位
1956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1980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最高榮譽獎優秀成就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1980年11月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 [1] 
1989年新時期全國僑界十大新聞人物
1989年“老當益壯,老有所為”精英獎國家教育委員會 [4] 
1992年6月20日廣東省傑出貢獻科學家廣東省委、省政府
1992年6月20日南粵傑出教師廣東省教育廳

蒲蟄龍社會任職

蒲蟄龍於1964年起連續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還擔任國際有害動物、植物、生物防治組織東南亞分部理事,中國昆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中國昆蟲學會榮譽理事,第二、三屆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第四屆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昆蟲學報》《動物分類學報》編委和《中國動物志》編委以及主編《昆蟲天敵》雜誌 [2]  [4] 

蒲蟄龍人物評價

蒲蟄龍教授學識淵博,碩果累累。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到昆蟲學的各個方面,他在害蟲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方面的成就舉世公認,被美國某雜誌譽為“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蒲教授知識淵博,平易近人,既滿腹經綸,又風度翩翩,無論走到哪裏,都特別受人尊敬與愛戴 [4] (中山大學校報評)
作為一名昆蟲學家,蒲蟄龍沒有埋首故紙堆、關起門來搞昆蟲分類研究,卻耗費了近一生的時間和精力到農村下稻田、果園搞起實地昆蟲研究。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為中國國內早期的昆蟲生態領域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3] (《南方日報》評)
蒲蟄龍嚴謹治學、謙虛謹慎的崇高風範堪稱教育和科學工作者的楷模。他以蟲治蟲、以菌治蟲、養鴨除蟲等成果,更是調節人類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重大成就 [5] (新華網評)

蒲蟄龍後世紀念

  • 蒲蟄龍院士紀念室
蒲蟄龍教授雕像揭幕儀式 蒲蟄龍教授雕像揭幕儀式
1998年12月31日,蒲蟄龍院士紀念室在馬文輝堂舉行揭牌儀式 [2] 
  • 蒲蟄龍院士雕像
2009年11月,華南農業大學院士雕塑廣場落成,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蒲蟄龍院士的雕像,永久“落户”華南農業大學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