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菊影

鎖定
《菊影》出自清代小説家曹雪芹所著小説《紅樓夢》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説人物史湘雲所作菊花詩,是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主要是描寫菊花的影子,詩的前半部分圍繞着光與影的關係描寫,融情於景;後半部分借景生情,抒情色彩有所加強。該詩採用詠物為主,寫人為輔的手法,借菊影的朦朧之美,從側面抒發了史湘雲所追求的幸福生活的虛無,暗示了史湘雲的人生希望,終究是一場空。
作品名稱
菊影
作    者
曹雪芹
創作年代
清朝
作品出處
《紅樓夢》
文學體裁
七言律詩

菊影作品原文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1,潛度偷移三徑中2
窗隔疏燈描遠近3,籬篩破月鎖玲瓏4
寒芳留照魂應駐5,霜印傳神夢也空6
珍重暗香休踏碎7,憑誰醉眼認朦朧8 [1] 

菊影註釋譯文

菊影詞句註釋

  1. 秋光:這裏代指菊影。疊疊復重重:形容花葉繁茂。
  2. 潛度偷移:寫菊影隨日光悄悄移動。
  3. “窗隔”句:意為疏淡的燈光透過窗簾,在地面上描畫出遠近不同的菊影。
  4. “籬篩”句:意為竹籬如同篩子一般,把它的影子覆蓋在菊影之上,看去,那些菊影彷彿被放置在玲瓏的編織物當中一樣。玲瓏:指籬影。“鎖玲瓏”是“鎖於玲瓏”的省筆。這個畫面層飲感很強,很美。
  5. 寒芳:代指菊花。留照:留影。魂應駐:菊魂該留在菊影之中。
  6. 霜印:指菊影。夢也空:像夢一樣空幻。
  7. 暗香:指夜間的菊影。
  8. 憑誰:憑藉什麼。醉眼認朦朧:月下籬內的菊影,已是很朦朧的了,加上醉眼相認,越發朦朧。極寫菊影的朦朧美。 [2] 

菊影白話譯文

日光下菊花影子疊疊又重重,不知不覺地移動在庭院之中。
隔窗的燈光描畫出遠近菊影,月光透過籬笆罩住花影玲瓏。
菊花留下影象靈魂也應留駐,霜印菊影傳神也如一夢空空。
珍惜這暗中花影切莫踐踏碎,誰能醉眼迷離欣賞花影朦朧? [3] 

菊影創作背景

《菊影》出自《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大觀園題詠以後,經過海棠詩會,到菊花詩會,這段時間看起來還是大觀園的“太平盛世”,但正統與異端的激烈搏鬥;嫡庶之間的生死相爭,已經連續發生。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年輕一代,在這座實際是危機四伏的“樂園”裏,賞花飲酒,而衰亡的預感,也正在侵襲着他們的享樂生活。此次活動,由史湘雲和薛寶釵擬定題目,共十二道題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韻,由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菊影》是湘雲艱難的現實處境和樂觀心態的反映。她父母早逝,依附於叔父家中,而嬸母待她非常不好,常常要她終日勞作。史湘雲借《菊影》描述自己想要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在現實中卻像影子一樣是虛幻的。 [4] 

菊影作品鑑賞

菊影整體鑑賞

這是十二首詠菊詩中的第十首。史湘雲拈起“菊影”詩題,寫出“菊影”之意,隱含詠者自己命運之“影”。從這一首詩開始,“人事雖盡,猶有菊之可詠者”,詩人的主體形象在詩中已經隱退了,但是詩人的主觀情感依然在詩中有所體現。
這首詩主要是描寫菊花的影子,詩的前半部分側重於寫形,圍繞着光與影的關係描寫,融情於景;後半部分則轉向傳神,借景生情,抒情色彩有所加強。
首聯寫白天的菊影。光與影是相伴而生的,就像現實與回憶的關係一樣。陽光灑落在菊花稠密的葉片上面,進而在地面上投下了重重疊疊的陰影。隨着日光的推移,菊花的陰影也在不知不覺地移動。人世的變遷,也是同樣如此。日子在不經意中一天天地流逝,直到某一天,驀然回首,才發現昔日的歡聲笑語仍在耳邊迴響,而繁華已經不再。
頷聯寫夜間的菊影。上句寫室內的燈光,隔着窗户斜照到庭前的菊花上,在地面投下長長的影子。隨着燈光的搖曳,影子也忽長忽短,忽遠忽近。這不由讓我們想到,室內的人此刻正在做些什麼。是三五姐妹在一起歡聲笑語,二三知已在一起促膝談心,還是“耿耿秋燈秋夜長”,主人正獨自悲吟。下句寫夜色轉深,主人睡去,只剩下天空中的一輪冷月, 被竹籬隔得支離破碎。在冷月清輝的照射下,菊影定格在籬影精緻的籬格中,彷彿被“鎖”着一樣。這一幕情景,可以視為大觀園女兒們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苦悶的寫照。
頸聯中,“寒芳”“霜印”均代指菊影,遣詞華美,情味深長。曹雪芹安排湘雲來寫這首詩,自有其用意。湘雲是大觀園歷史的見證人,如果我們結合曹雪芹對湘雲這一人物的設計意圖來看的話,就更能體會到詩中藴含的情感了。
尾聯中,菊花是現實生活中詩意片段的象徵,而菊影則代表了現實留在史湘雲心中的回憶。那些美麗的女孩子,她們的影像長留在史湘雲的心間,她們的芳魂也應該常駐人間。史湘雲每每在夢中回憶起她們的眉目神情,醒來後才發現已是陳年佳釀。就讓這些往事的碎片深埋在心底吧,酒醉之時,已經沒有誰和我一起回憶那些逐漸模糊的往事了。 [5] 

菊影名家點評

中國古代文化研究學者季學原《紅樓夢詩歌精華》:就這首詩本身而論,不能不説《菊影》 是一首好詩。它寫了陽光下、燈光下、月光下的各種菊花倩影,展現了一種令人納罕的朦朧美,多姿多采,新意四溢,使全詩顯得靈氣飄逸,意趣盎然,展示了詩人發自內心的喜愛菊影之情。史湘雲這首詩,沒有遵循“以菊為賓,以人為主”“又是詠物, 又是賦事”的規則有關,竟然適得其反,以詠菊影為主,而以詠人為副。可以説湘雲的這首詩,好就好在她敢於突破。有大膽突破,才有這樣別具一格的一首詩;因為這是小説人物詩,不是死守格律的學究詩,從大膽突破,人們才能看出詩人的鮮明個性。 [2] 

菊影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説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牀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説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説《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説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6] 
參考資料
  • 1.    (清)曹雪芹著;李楠解譯,紅樓夢詩詞全鑑,中國紡織出版社,2016.10,第228頁
  • 2.    季學原主編,紅樓夢詩歌精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第161頁
  • 3.    劉耕路,紅樓夢詩詞解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04月第1版,第221頁
  • 4.    哈爾濱師範學院中文系“三結合”編寫小組,《紅樓夢》詩詞選評,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第176頁
  • 5.    陳文新 郭皓政編著,紅樓夢詩詞曲賞析,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03月第1版,第173頁
  • 6.    李明新,樊志賓編著,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中國旅遊出版社,2006年9月,第3頁-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