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菊千代

(日本電影《七武士》裏的武士之一)

鎖定
菊千代是日本電影七武士》裏的武士之一。他好勝,為了證明他能與武功高強的久藏一樣有能耐,他竟然能孤身一人闖進山賊的巢穴,騙來一把火槍
中文名
菊千代
來    源
《七武士》裏的武士之一
特    點
滑稽
外部特徵
和一般的武士有明顯的不同

菊千代人物特點

【人物特點】菊千代是滑稽的菊千代。是他出場的第一場戲中,堪兵衞裝成和尚,要去化解一場危難,菊千代夾雜在人羣之中,蓬頭垢面,懷抱着他的野太刀,充滿了好奇與不信任。他自己也有殺賊之心,卻束手無策,只好抓耳撓腮作壁上觀。當堪兵衞殺死盜賊,救出人質之後,菊千代心生敬佩,一路跟隨,屢被驅趕,但仍不罷休,一直跟隨到堪兵衞休息的旅店。他的樣子實在不象一個武士,除了一柄裝模做樣尺寸誇張的野太刀之外。菊千代沒有威風的名號,沒有嚴整的裝束,沒有端莊的舉止和凌厲的行動,甚至沒有名字。
在堪兵衞尋找可以一起戰鬥的武士時,旅店裏的人説外面有一個很厲害的武士,或許可以團結起來去戰鬥,只不過這個人喝醉了。這個醉鬼就是一直跟隨着堪兵衞的菊千代——事實上,他這時候還不叫菊千代。為了能證明自己有一個高貴的出身,他偷了別人的家譜,展開在堪兵衞的膝前,醉意朦朧中指定了自己的名字,一個出生了只有十三年的小女孩的名字,菊千代。可憐的菊千代。
當後來他抱着父母雙亡的孩子,不顧子彈與箭矢,坐在熊熊大火之前放聲大哭的時候,才在忘情之中透露出他的孤兒身世。他的滑稽和浪蕩,都只是他用來保護自己的盔甲而已。他隱忍了巨大的沉痛浪跡天涯,他企圖徹底的放逐自己,但又無法割捨內心的善良與質樸。在透露了身世之前,他的“偽武士”身份也被揭穿了。他了解農民的人性弱點就象瞭解他自己的傷疤一樣。在即將赴死的武士面前,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農民的懦弱、自私、偽善、殘忍,就象他把萬造家中藏着武士鎧甲抖在眾人面前一樣,那些農民在死亡面前仍然斤斤計較的小算盤也被他砸個粉碎。堪兵衞因此猜中了他出身農民家庭。在武士看來,他是農民;在農民看來,他又是武士。即使是面對這些正直善良的武士,他仍然義憤填膺地痛斥武士階層,農民們之所以吃子正是因為要把白米送給武士們吃。菊千代是尷尬的菊千代,也正是這種尷尬讓他成為正直的菊千代,坦蕩的菊千代。
他好勝,為了證明他能與武功高強的久藏一樣有能耐,他竟然能孤身一人闖進山賊的巢穴,騙來一把火槍。他還好色,看到了收割麥子的女人,就激動得大喊大叫,搶過別人的鐮刀幫忙,就要求人家跟他相好。他無能,騎了與作家瘦弱的劣馬,也能從馬背上摔下來。他無畏,中彈之後仍然掙扎着將武士刀插進山賊的胸膛……
我是如此熱切地想描述這個人,甚至可以説是歌頌,可是我發現我所有的詞彙都是片面的,都是微弱的,菊千代本身的豐富讓我指手畫腳的企圖變得愚不可及。他是意志消沉的唐吉訶德,是懦弱的孫悟空,是沉默的蘇乞兒……是菊千代。

菊千代人物分析

菊千代虛假的武士

菊千代不是武士。他的外部特徵就和一般的武士有明顯的不同。行走時,不像其他人把武士刀別在腰間不露鋒芒,菊千代始終將刀扛在肩頭,大搖大擺,一副耀武揚威的腔調,唯恐別人不認同他的身份,也反映了他自己的心虛。其實,虛假的身份怎麼可瞞得了真正的武士呢?當最初,勘兵衞正在準備營救人質的時候,鏡頭利用勘兵衞與菊千代之間互相注視的三次正反打鏡頭。已經充分表現前者對後者身份的懷疑。當人質被救出,勘兵衞離去的時候,他又明確地質疑菊千代的身份。這種質疑隨着影片的推進慢慢演化為不屑與嘲弄。菊千代成為了所有人的笑柄。他武藝不精。當堪兵衞讓勝四郎用門口偷襲的方法試探武士的身手的時候,菊千代是唯一一箇中招的;行為粗魯,整天抓耳撓腮,像猴子;他酗酒,愛鬧事,喝醉了以後還拿出偷來的家譜顯擺自己的身份,又被武士們識破,淪為笑柄。菊千代是怪異的,難以理解。可能除了膽小怕事的農民和孩童,他誰也唬不住。菊千代很想和大家一起去保衞村莊,但是眾武士都不認同他。武士有極強的榮譽感,因而勘兵衞完全沒有將這個冒牌貨當成武士來對待。最終雖然菊千代死皮賴臉地跟到了村莊裏,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直到影片中期,當林田平八做出旗幟的時候,代表菊千代的也不是和其他武士一樣的一個圓圈,而是一個倒三角。七武士中,他始終是最大的異類。觀眾會漸漸提出疑問。菊千代究竟是什麼人?他為什麼那麼想成為一名武士?為什麼一定要參加保衞村莊的行動呢?

菊千代復仇之心

關於菊千代的過去,導演沒有過多提及。只有在水車被山賊焚燒、一對夫婦被殺戮的段落裏,他才隱約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原來菊千代是一個農民,幼年時全家都被山賊殺害了。這一點和妻子被奪走的利吉有點相像。我們可以想象,成年後的菊千代浪跡天涯,也始終沒有忘記對山賊的深仇大恨。農民對付不了山賊,只有武士才可以。但是農民出身的他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武士的,因而他偷來了武士刀和家譜,可笑地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武士。他所作所為的理由算是可以理解。而他行為上的怪異也源自他古怪的身份。但是請注意,與年輕的小武士不同,成為一名武士不是菊千代的目的,而只是途徑,對山賊的復仇是他最終的要求。菊千代行為的直接動因是出於他對山賊的仇恨。所以,對他而言,武士擁有武藝和武器就足夠了,而對武士的風骨,榮譽感和武士道精神他都置之不理。當山賊來襲的時候,其他武士沉着應對,村民們難耐恐慌,大驚失色。只有菊千代特別興奮,像個孩子似的大呼小叫,激動不已,缺乏使命感和責任感,而只有殺敵的興奮。聽説久藏獨自奪得一杆火槍後,他擅離崗位,不懂得聽從指揮,也上山奪取了山賊的一杆火槍,想要邀功領賞,卻又被勘兵衞痛斥。事實證明他的行為的確後果嚴重。總之這些事實證明菊千代並不懂得武士精神的實質。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武士精神有其兩面性。反面價值上來説,武士兇殘,不近人情,有着忠實於藩主的奴才性格。菊千代也沒有這些特點。如果脱離武士身份,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上來考量,菊千代不受制於封建的武士精神,而以真性情決定着自己的命運,倒也能算上一種亂世中的豪放,一種高姿態的灑脱。只不過無法被當時武士們所理解。

菊千代溝通之橋

菊千代的另一大特點在於他不雖太瞭解武士,卻非常瞭解農民。七武士大多有各自擅長的方面,而菊千代主要的作用就在於溝通武士與農民。這種溝通是雙向的。有兩個段落恰從正反兩個角度充分表現了菊千代自己對農民特徵的深刻理解。當武士們剛剛入村時,農民都恐慌不已,紛紛躲在家裏不敢出門。眾武士們剛來到村裏就如此窘迫,簡直有了打道回府的念頭。只有菊千代對於農民的恐懼擔憂太理解不過了,反過來利用他們的恐懼心理,敲響警鐘,裝成山賊來襲的樣子,才把擔驚受怕的村民聚集起來,並且消除了他們的顧慮。這次事件也是武士們與農民最初的隔閡。而當武士們看到農民們殺死落荒武士後奪來的武器、盔甲,都憤而不語時,又是菊千代發人深省的演講説服了武士們繼續訓練。菊千代強調説農民雖然很迂腐,卻也很狡猾,讓人捉摸不透。菊千代對農民的理解不是其他武士能相比的。作者借他的口,挑明瞭武士階級與農民階級的深刻矛盾。也是借他的口,暫時化解了這股矛盾。但是這一切又都是因為武士造成的。因而這種矛盾性無法避免。《七武士》的悲劇意味也從中體現出來。可是農民的這種雙重性格完全在菊千代身上體現不出來。菊千代既不像武士,又不像農民。他沒有農民的軟弱,也沒有農民的心計和小算盤。他率直,狂放不羈,單純卻也不傻。

菊千代勘兵衞的認同

菊千代和勘兵衞有多場對手戲。在菊千代眼裏,勘兵衞是武士的優良代表,是他嚮往的對象。在初期,菊千代就一直跟着勘兵衞,面對面之後卻總是欲言又止。勝四郎也很崇拜勘兵衞,想要拜他為師。那麼菊千代的目的是什麼呢?也是拜師嗎?勝四郎有武士身份,而菊千代説到底只是個冒牌貨,加上年紀也不小了,拜師顯然不合適。他自己也不願意受人指揮,只要能上戰場殺敵就足矣,這一點和勝四郎就有本質上的不同。菊千代只是想要得到勘兵衞的認同,只要認同他也是一個武士就行了!他的這一願望其實也貫穿了影片始終。而勘兵衞對菊千代的看法也是逐漸改觀的。隨着電影的繼續,勘兵衞慢慢開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不光是一個活寶,也有自己的智慧,懂得殺敵之道。雖然影片線索繁雜,但是我們也能看出勘兵衞和其他武士對於菊千代的態度變化的過程。尤其在決戰前晚,農民們和武士們一起狂歡,農民拿出了珍藏的米酒。勘兵衞才真正理解菊千代之前關於農民的言論是完全正確的。之後,他找菊千代共飲,以長者的慈祥鼓勵正在替死去的戰友悲哀的菊千代。雖然只是寥寥幾句話,幾個鏡頭,但是這種行為本身卻已經滲透了勘兵衞對於菊千代武士身份的認可。因而在第二天的戰鬥中,菊千代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幼稚的舉動了,得到長者的認可之後,他已經成為了一名成熟而優秀的武士。

菊千代死亡

菊千代最終還是犧牲了,死在山賊的火槍之下。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中,四名死去的武士之墓並列擺放,也分不清誰是誰的,菊千代的墓碑也混在其中。他生前雖然不被認可,但死後卻以一個武士的身份和其他武士同等被埋葬。勘兵衞説:這場戰爭,輸的是武士。他的出發點在於武士階層的自身悖論:武士是一個不依附於其他階級就無法生存的團體,當武士消滅了敵人,他們生存的意義也同時被自己所消滅。農民們還是有土地,他們可以活下去,武士們又只能浪跡天涯。上述的這種悲劇性對死去的武士來説,尤其對菊千代來説卻不存在。他的生存目標已經達成:消滅了山賊,又得到了武士的認可。生不為武士,卻以武士的身份而死。對他來説,死亡已經是最好的歸宿。單純地以戰鬥者的身份而死,他便無慾無求。對比勘兵衞的無奈和小武士勝四郎的迷茫,對比其他那些可能曾闖過一番大事業,卻死在這種窮鄉僻壤,死得有些窩囊的其他武士,可以説,死去的菊千代反而是最幸福的。敢愛敢恨,拋開功名俸祿的誘惑,他倒也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