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莖(讀作jīng)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 [2]  。本義是指草木植物的主幹和旁支。後引申為器物之柄。又引申指長條形的東西。 [3]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jīng
繁    體
部    首
字    碼
830E
五    筆
acaf(86版)
倉    頡
teg
鄭    碼
exb
筆    順
12254121
字    級
一級字(編號1014) [1] 
平水韻
平聲八庚 [5] 
注    音
ㄐㄧㄥˉ
總筆畫
8
部外筆畫
5
四角碼
44102
統一碼
基本區 U+830E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流程圖 字源演變流程圖 [2]
“莖”字是形聲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在秦朝文字(圖1)中,“莖”字的上部結構像叢生的草,下部為根。在《説文》小篆文字(圖2)中,“莖”字的上部結構變得簡略,下部結構變為“工”。發展到漢代文字(圖3)中,“莖”字的上部結構為兩個“山”,下部相近於“王”。在楷書中,“莖”字上部結構就和現代文字變得一樣為“艹”,下部結構稍為複雜。楷書以後,沒有很大變化,直至發展到了現代漢語。
“莖”字的字形採用“艹”作形旁,下部結構為聲旁。本義是指草木植物的主幹和旁支。植物的莖部位於中間位置,便於持握,後也引申為持握器物的柄。因為“莖”字的下部結構表示織布機上的直線,有繃直,筆直,僵直的意思,所以“莖”字也指長條形的東西。 [3]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jīng
名詞
植物的主幹
stem;stalk
莖,枝柱也。謂眾枝之主。——《説文》
莖,本也。——《廣雅》。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荀子·勸學》
塊莖根莖球莖;鱗莖;地上莖;地下莖;莖立;莖英
柱;竿
post
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後漢書》

小枝
twig
莖,小枝也。——唐·慧琳《一切經音義》

器物的柄
handle
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寸…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周禮》

量詞
指長條形的東西。


數莖小草;數莖白髮;幾莖苗;加葱九莖 [4]  [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一】【艸部】户耕切
枝柱也。從艸巠聲。 [7] 

説文解字注

艸木榦也。
依玉篇所引。此言艸而兼言木。今本作枝柱,考字林作枝主,謂為眾枝之主也。葢或用字林改説文,而主又譌柱。
從艸巠聲。
戸耕切。十一部。 [8-9] 

康熙字典

《唐韻》戸耕切。《集韻》《韻會》何耕切。《正韻》何庚切,𠀤音牼。《説文》:草木榦也。《字林》:枝柱也。《類篇》:草曰莖,竹曰箇,木曰枚。《楚辭·九歌》:秋蘭兮靑靑,綠葉兮紫莖。《繁露·竹林篇》:凡《春秋》之記災異也,雖畝有數莖,猶謂之無麥苗也。《論衡》:朱草之莖如針。
又特也。張衡《西京賦》:徑百常而莖擢。
又《周禮·冬官·桃氏》: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注:莖謂劒夾,人所握,鐔以上也。
又樂名。《白虎通》:顓頊樂曰《六莖》者,莖著萬物也。左思《魏都賦》:冒六英五莖。
又山名。《韓詩外傳》:秦穆公將田而喪其馬,求三日而得之於莖山之陽。
又《廣韻》烏莖切。《直音》於京切,𠀤音鶯。草名。《爾雅·釋草》:姚莖,凃薺。
《六書正譌》:別作䪫,非。 [10] 

方言集匯

◎ 贛語:jring1 開椏捌莖
◎ 粵語:hang4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香港-日本)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香港-日本)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ĕŋ
王力系統
ɣ
董同龢系統
ɣ
周法高系統
ɡ
reŋ
李方桂系統
ɡ
ring
兩漢
西漢


東漢




rieng


r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rieŋ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rieŋ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ri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ɣ
æŋ
擬音/王力系統

ɣ
æ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æ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ɣ
æ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ɣ
ɛ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ɣ
æŋ [12-13] 

韻書集成

韻書
字形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濁
户耕切/烏莖切
ɣæŋ

平聲

開口呼
全清
烏莖切/户耕切
ʔæŋ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清
於莖切
ʔɪɐŋ


平聲

開口呼
全濁
何耕切
ɣɪɐŋ
禮部韻略



平聲





乍耕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庚青



全清

x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奚經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全濁
何庚切
ɣəŋ
分韻撮要


陽平聲






[12]  [14]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1-16]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3
  • 3.    《畫説漢字》編輯部編著.圖解《説文解字》 畫説漢字 小學版 三-四年級:時代文藝出版社,2015.10:74
  • 4.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11-16]
  • 5.    平聲八庚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11-16]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第9卷 414
  • 7.    [東漢]許慎原著,湯可敬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5
  • 8.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147
  • 9.    説文解字注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11-16]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002
  • 11.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12-02]
  • 12.    莖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11-16]
  • 13.    莖 中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11-16]
  • 14.    莖 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11-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