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花雞

(雉科原雞屬動物)

鎖定
茶花雞是雞形目、雉科、原雞屬的鳥類動物,俗稱原雞、野雞。雄雞背部慄紅或橙紅,後頸、上背羽毛呈矛狀向下披散,有金屬光澤,中央尾羽紫藍色,翼覆羽黑色,飛羽棕褐具橙黃色羽緣,胸和腹部褐黑色,嘴暗褐、腳褐色。雌雞羽色以慄棕色為主,雜以黑、白縱紋,下腹部以後為白色,冠小無肉垂。 [2]  茶花雞計有5個亞種,在中國有2個亞種。 [3] 
茶花雞常見於中南半島,西至印度東部和北部,南抵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在中國地區主要分佈於雲南和廣西的南部及廣東海南島。 [3]  茶花雞是熱帶林區的鳥類,分佈於低海拔和中海拔,直至約2000米高的地帶,遍見於板栗林和次生竹、闊葉混交林中,也見於稀疏林或灌木林中。茶花雞結羣生活,大都為6-7只至10-20只, [3]  以植物種子、果實以及昆蟲為食 [2]  。在雲南南部,茶花雞2月-10月繁殖,3-5月間為高峯,許多雞是年產兩窩的。 [3] 
茶花雞常於秋收期間成羣地至耕地啄食穀物,致使莊稼地受害尤重遭到槍擊、誘捕,導致數量減少,茶花雞被列為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2-3] 
中文名
茶花雞
拉丁學名
Gallus gallus
別    名
紅原雞
動物界
雉科
原雞屬
保護級別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茶花雞物種學史

原雞(Gallus gallus spadiceus) [1]  ,《雲南掌故》一書中記載其只生於思茅、普洱一帶的山林中,而以六大茶山最為有名,亦即滇南西雙版納一帶。由於森林的破壞和人們對野雞的濫捕,原雞已成為瀕危物種了,現原雞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茶花雞形態特徵

在各民族的村寨裏,到處可見到雞羣。這些家養雞,個體均較小,體重很少超過1公斤,而且羽毛的顏色與野雞十分相似。有一種叫矮腳雞的品種,它們的腳杆很短,體重一般僅約半公斤,公雞啼叫時,更似茶花雞。家雞當然是在歷史上人們由野雞馴養而來的。西雙版納各民族的村寨都坐落在林海之中,家養的雞常跑到村子附近的森林中覓食,這就難免發生野雞與家雞的雜交,所以這些家雞具有野雞的遺傳基因,保持着較小的個體,具有較好的抗病能力和善飛的特性。而且其肉特別鮮美,到西雙版納旅遊的人尤喜歡品嚐這裏的“土雞”。

茶花雞棲息環境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邊緣,常可見到一兩隻灰黃色的小母雞帶領着幾隻小雞覓食,而當見到人時,它們便迅速逃進森林,這便是野雞。而公野雞的毛色非常豔麗,它們常低飛於林中,啼叫時發出“茶花朵朵”的悦耳鳴聲,所以人們把這種雞稱為“茶花雞”。

茶花雞生活習性

非常有趣的是,村民們有時從森林中撿回野雞的蛋,由家養母雞孵出,所以有時可見到1只家養母雞帶領着一羣小野雞。這些由家雞帶出來的野雞還保留着它們生身父母的怕人、善飛習性。獵人則常把這些家養的野公雞用竹籠關養,當他們上山獵野雞時,就隨身帶上它們,它們那“茶花朵朵”的啼叫聲會把山上的野雞引出來,所以它們被叫做“當雞”,就是讓野雞上當的雞。

茶花雞保護級別

隨着人們保護意識的加強,茶花雞和其他野生動物一樣,在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內得到了保護。近年來,西雙版納開展的禁獵活動逐漸為各民族所理解,人們已很少狩獵,而“當雞”也已成為歷史。人們希望茶花雞亦能和家雞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於這片莽莽的密林之中,而它們那些有用的基因也將為人類改造家雞所利用。
參考資料
  • 1.    原雞  .科學數據庫-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2020-08-12[引用日期2020-08-12]
  • 2.    徐志輝 編.雲南野生珍稀動物.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6.第82頁.
  • 3.    原雞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