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雞

(雞的幼崽)

鎖定
小雞是雞形目雉科 [5]  原雞屬動物 [4] 是雞的幼崽,由母雞從雞蛋中孵化 [6]  。小雞的嘴短而堅,略呈圓錐狀,上嘴稍彎曲;鼻孔裂狀,被有鱗狀瓣;眼有瞬膜;頭上有肉冠,喉部兩側有肉垂,通常呈褐紅色;足健壯,跗、蹠及趾均被有鱗板;趾4,前3趾,後1趾,後趾短小,位略高。 [7]  初出殼的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 [8] 
小雞產於中國雲南、廣西及海南 [9] 小雞喜歡在乾爽通風的環境中生產,怕潮濕,抗寒力差,膽子小,易受驚,30天以上的小雞才能夠慢慢獨立生活。 [10]  小雞主要以飼料、青菜、小蟲和碎米等為食。 [11] 
小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 [12]  在古代的時候,雞的主要功能是打鳴報曉。 [13]  雞在很多神話裏還是拯救世人的神物,比如在《西遊記》裏,唐僧師徒被蠍子精圍困時,“昴日星宮”下界捉妖,現出公雞本相,長鳴兩聲即令蠍子精當場斃命。 [14] 
中文名
小雞
外文名
chick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鳥綱
雞形目

小雞介紹

雞雛就是雞的幼崽,從雞蛋中孵化。雞雛吃飼料及青菜、小蟲、碎米成長。
小雞
小雞(8張)
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突胸總目,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家雞種 。
有關雞的英文拼寫:
  • chick
  • 母雞 hen
  • 雞蛋egg
  • 公雞rooster

小雞注意事項

調節適宜温、濕度,提高雛雞成活率
初出殼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温能力低,調節體温機能也還不完善,直到3~4周齡,才逐漸完備。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調節適宜的温、濕度,是養好雞雛,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雛雞適宜的温度為:30~32℃。以後,每5天降温1~2℃,一個月齡後,如外界氣温在20℃以上時,可以自然給温,否則應繼續保温。温度適宜與否,可觀察雛雞的形態表現:如雛雞擠成一堆,不愛活動與吃食,不時發出“吱、吱”叫聲,音長而無力,是温度過低的表現;如果雛雞兩翼下垂,張口喘氣,拍翅搶水喝,不時發出“啾、啾”聲音,叫聲尖而短,則是温度過高,只有雛雞分佈均勻,活動、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糞後糞便多呈現條狀,睡眠時頭頸伸直,安靜等説明温度合適。 [1] 
小雞 小雞
調節雛雞温度的方法有很多,小羣雞可放於紙箱或木箱,箱內鋪墊乾草或棉絮,墊料下還可放置熱水袋,或用電燈照明取暖。大羣雞可採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雛舍(室或箱)內若太乾燥,雞體內水分散發量大,不利於雛雞的生長;若濕度太大,空氣不流通,雛雞容易感染病。適時的相對濕度為55~65%。調節的方法,只要飲水器內不斷水即能達到要求;黴雨季節濕度偏大時,可加厚乾燥的墊料並及時清理潮濕墊料即可。 [2] 
及時供水開食、搞好日糧搭配
雛雞開食之前,先給飲用0.01~0.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呈淺紅色即可),以清除胎糞和消毒腸胃。然後餵給8%的蔗糖水,可提高雛雞成活率。最後再喂料。然後,要經常供給飲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飲拉稀死亡。飲水宜先用温開水,以後可逐漸改用新鮮清潔涼水,同時防止雛雞弄濕羽毛。
幼雛階段喂料不宜受餐數限制,應任其自由採食,以後逐漸減少飼餵次數,到20日齡後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過濕,以能鬆散為度。喂量隨着雛雞日齡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飽(以八成飽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雛雞的飲料配合。根據其營養需要特點:要求較高的能量和較高的蛋白質。一般日糧中,谷實類(玉米、碎米等)為50~60%;糠麩類(米糠、麥麩等)為5~10%;油餅類(花生餅、豆餅、芝麻餅等)為20~25%;動物性飼料(魚粉、肉粉等)為7~20%;骨粉、貝殼粉4~5%;食鹽0.3~0.5%。青飼料另外加喂,尤其沒有維生素添加劑時,不能斷喂青料,喂量約為精飼料的30~50%。
不同日齡雛雞耗料(克/每隻、每日),因品種、個體發育、飼餵方法不同而有差異,大致為:1~10日齡為8克,20日齡為15克,25日齡為16克,30日齡為30克,50日齡為40克。
(三)調控適宜光照,促進雛雞發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慾,利於消化,促進鈣磷代謝、維持正常生長髮育,並能殺菌。但光照強而又時間長(包括人工充實光照),易使雛雞過量運動,得不到適當休息而影響雛雞正常發育。因此,應採取遮光的辦法使雛雞得到適當的休息,以利於消化、增重和換羽,同時還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惡癖。適宜的光照和運動時間為:一週齡內的雛雞可全日24小時光照,並在每次喂飼前後各活動10~20分鐘。一週以後,若天氣晴朗,温度許可的情況下,白天採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曬一次太陽,頭一、二天曬半小時左右,以後逐漸延長。20日齡前每天可使雛雞活動6~7小時,(包括採食時間),20日齡以後,晴天可整天活動,但中午炎熱時節應收回遮光休息2~3小時為宜。 [3] 

小雞形態特徵

雞的外貌分為頭、頸、體軀、羽毛四大部分。

小雞頭部

喙:俗稱雞嘴,用於啄食。雞的喙宜粗、短,略彎曲,顏色一般與脛一致。另外,雞舌粘膜基本沒味覺功能,雞覓食主要靠視覺和觸覺;雞的唾液腺很發達,分泌多,可迅速採食乾粉料或粒料。
臉:宜清秀,特別是蛋用雞,應無堆積的皮下脂肪和肉,臉毛應細小,大部赤裸,強健者色鮮紅潤澤而無皺紋。
眼:應圓大而有神,反應靈敏,眼瞼宜單薄,虹彩顏色因品種而異。
肉垂:也稱肉髯,即從下顎長出下垂的皮膚衍生物,左右組成一對,應大小相稱,豐滿、鮮紅、肥潤,可起到散熱作用。
冠:位於頭頂,為皮膚衍生物,能顯示性徵,雄性比雌性大而厚,如為單冠,公雞須直立,母雞則可能倒向一側,顏色多為紅色,肥潤、柔軟、光滑者為強健。雞寇也可起到散熱作用。

小雞頸部

由13~14節頸椎構成,蛋用雞較長、細,肉用雞較粗、短,但都要求靈活伸縮、轉動,便於啄食、警戒或梳理、潤澤羽毛等。

小雞體軀

胸:胸應深而廣,胸骨長而直。肉用型雞的胸肌發達,胸部肌肉佔全身肌肉達40%以上。胸部夾角大則表明胸肌發達,小則瘦。
腹:應有廣大的容積,以容納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一般以胸骨末端至恥骨間的距離來衡量腹容的大小。產蛋雞要求一掌以上。
臀:母雞應豐滿而廣闊,雞的兩側恥骨末端並不相接,形成開放性的骨盆,便於產蛋,且常作為判定母雞產蛋性能的標誌,在產蛋期要求寬達三指以上。
脛:脛上有鱗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角質化。多數無毛,一些品種脛部着生有羽毛,稱為脛羽。脛呈三角菱形為產蛋高之特徵。

小雞羽毛

雞依羽毛結構可分為片羽(正羽)、絨羽、纖羽(針羽)等三種。片羽覆蓋身體大部分,絨羽生於腹部,無羽鈎結構,起保温作用。纖羽少而纖細,位於正羽的下方。
如依其着生部位來分,可分為下列幾種:
頸羽 着生於頸部,母雞的頸羽短、末端鈍圓、缺乏光澤,公雞後側和兩側的頸羽長而尖,有色品種的頸羽色彩美麗,富於光澤,稱為“梳羽”。
鞍羽 為雞背腰上的羽毛,呈覆瓦片狀排列。背腰從外形上看似馬鞍,這也是產蛋雞的特徵。
尾羽 分主尾羽和覆尾羽,主尾羽扁寬而硬直,公母均有,約12根。
公雞緊靠主尾羽的覆尾羽特別發達,形如鐮刀,稱為鐮羽。
最長的那根稱大鐮羽,其餘較短的稱小鐮羽。
翼羽
兩翼外側掌骨上長而硬的羽毛稱為主翼羽,一般為10根;
翼部近尺骨和撓骨處所生的大羽毛稱為副翼羽,一般為14根;
主翼羽和副翼羽之間有一根較短而圓的羽毛稱為軸羽;
主翼羽上覆蓋着的較短小的羽毛稱為覆主翼羽;
覆蓋在副翼羽上的則稱為覆副翼羽。
主翼羽的脱換與產蛋有關,在秋季,可根據主翼羽的脱換遲早等來挑選產蛋雞,一般換得早的停產早,蛋量少;換得遲一般的產蛋多,換羽速度快。

小雞生活習性

1、 抗寒力差。初出殼的雛雞,體温比成年雞低3℃,要10天后才能達到正常體温,加上雛雞絨毛短而稀,不能禦寒,所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強,必須依靠人工保温,雛雞才能正常生長髮育。1-30天的雛雞都要保温,並放在清潔衞生的環境中飼養。30天以上的雞雛,羽毛基本上長滿長齊,可以不用保温。
2、 體温高,發育快。一般雞的體温在40.8-41.5℃之間,所以必須在冬暖夏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飼養,另外雞的消化道短,新陳代謝旺盛,生長髮育快,因此要餵給營養充足,易消化的飼料才能滿足需要。
3、 抵抗力弱。特別是雛雞,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襲。因此,除做好環境的清潔衞生外,還要做好預防工作。如雞舍嚴禁外人進出,環境和籠具要消毒,各種雞都要定期注射各種預防針。
4、 易驚羣。雞膽小,特別是雛雞很容易驚羣,輕者擁擠,生長髮育受阻,重者相互踐踏引起傷殘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靜的地方養雞。粗暴的管理,突來的噪音,狗貓闖入,撲捉等都能導致雞羣騷亂、影響生長。
5、 怕潮濕。雞宜在乾爽通風的環境中生長,如果環境潮濕,一些病原菌和黴菌易於生長繁殖。如果雞舍內潮濕,雞糞會發酵產生有毒氣體,使雞容易得病。

小雞種羣分佈

原雞是雞形目雉科原雞屬的1種。又名茶花雞。為家雞的始祖,現產於中國的雲南、廣西壯族自治區及海南省。東南亞、印度、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等也有分佈。原雞體型近似家雞。頭具肉冠,喉側有一對肉垂,是本屬獨具的特徵。雌雄異色。雄性羽色很像家養的公雞,最顯着的差別是頭和頸的羽毛狹長而尖,前面的為深紅色,向後轉為金黃色。這些狹尖的長羽,從頸向後延伸,覆於背的前部,比家雞更為華麗。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並具金屬綠色反光,羽基白色,飛時特別明顯。雌性與家養的母雞相似,體形較雄性小,尾亦較短。頭和頸項黑褐綴紅;頸羽亦特長,軸部黑褐而具金黃色羽緣。棲於熱帶和亞熱帶山區的密林中,常至林緣的田野間覓食植物種子、嫩芽、穀物等,兼吃蟲類及其他小形動物。巢營於地面稍凹隱處,鋪以落葉和雜草等。在雲南南部2月開始產卵,3~5月為高潮期,有的持續到10月。
雉雞是雞形目雉科雉屬的1種。又名野雞,山雞,雉,環頸雉,項圈野雞。在中國,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佈遍於全國。體長90~100釐米米。雄鳥羽色華麗。在華東所見的雉雞,頭頂黃銅色,兩側有白色眉紋。頦、喉、後頸均黑,有金屬反光。頸下有一顯着的白圈,所以通稱為環頸雉。背部前為金黃色,向後轉慄紅,再後為橄欖綠,均具斑雜。尾羽甚長,主為黃褐色,而橫貫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屬帶紫的銅紅色,羽端具錨狀黑斑;下體餘部亦多斑雜。平時棲息於有草叢和樹木的丘陵,嚴冬遷至田野間,覓食昆蟲、植物種子、漿果和穀物。腳強善走,翅短,不能高飛和久飛。叫聲單調而低沉。繁殖時期,在丘陵的草叢間隨地營巢,把枯草、落葉等鋪在地面凹處。每窩產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窩。雉雞在中國有19個亞種。
參考資料
  • 1.    小雞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7-01-23]
  • 2.    “看”雞蛋即可識小雞性別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01-23]
  • 3.    河南蘭考:小雞孵出大產業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01-23]
  • 4.    秦川,中華醫學百科全書,醫學實驗動物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8.12,第66頁
  • 5.    (日)櫻桃子著;李雨夢譯,桃子的生物圖鑑,新星出版社,2019.06,第5頁
  • 6.    葉可涵,我的動物園,大千世界,現代教育出版社,2017.01,第40頁
  • 7.    高元濤,王豔秋,劉佳編著,家畜家禽,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10,第92頁
  • 8.    葉可涵,我的動物園,大千世界,現代教育出版社,2017.01,第40頁
  • 9.    鬱兵,陶貴榮,何風琴著,中國經濟動物概論,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第83頁
  • 10.    葉可涵,我的動物園,大千世界,現代教育出版社,2017.01,第41頁
  • 11.    葉可涵,我的動物園,大千世界,現代教育出版社,2017.01,第40頁
  • 12.    瑞東國際教育部著,AR4D動漫故事塗塗樂,科普篇,神奇的動物,現代出版社,2017.02,第22頁
  • 13.    瑞東國際教育部著,AR4D動漫故事塗塗樂,科普篇,神奇的動物,現代出版社,2017.02,第22頁
  • 14.    葉可涵,我的動物園,大千世界,現代教育出版社,2017.01,第4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