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茅莓

(薔薇科懸鈎子屬植物)

鎖定
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是薔薇科懸鈎子屬落葉小灌木。 [7]  株高可達1-2米;枝呈弓形彎曲;小葉菱狀圓形或倒卵形,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不整齊粗鋸齒或缺刻狀粗重鋸齒,常具淺裂片;傘房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瓣卵圓形或長圓形,粉紅至紫紅色;果實卵球形,呈紅色,無毛或具稀疏柔毛;核有淺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8]  “茅莓”一名出自《本草綱目》。 [9] 
茅莓分佈於中國黑龍江、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湖北、山東、浙江、貴州等省地,日本,朝鮮等國家也有分佈。生於海拔400-2600米,山坡雜木林下、向陽山谷、路旁或荒野, [10]  喜温暖氣候環境,比較耐熱耐寒,一般土壤均可種植。 [11]  繁殖方式一般為播種繁殖和 [12]  分株繁殖 [13] 
據《本草綱目》《嶺南採藥錄》記載,茅莓具有清熱解毒、散淤止血、殺蟲療瘡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抗心肌缺血、抗氧化等症狀。果實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釀酒及作為保健品原料。根和葉含單寧類成分,可提取栲膠。 [14]  其莖幹和葉形優美、花色鮮豔、氣味芬芳,可放置於室內供人觀賞。 [15] 
中文名
茅莓 [6] 
拉丁學名
Rubus parvifolius L.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薔薇科
懸鈎子屬
茅莓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茅莓植物學史

“茅莓”一名出自《本草綱目》。 [9] 

茅莓形態特徵

灌木,高1-2米。枝呈弓形彎曲,被柔毛和稀疏鈎狀皮刺。小葉3枚,在新枝上偶有5枚,菱狀圓形或倒卵形,長2.5-6釐米,寬2-6釐米,頂端圓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邊緣有不整齊粗鋸齒或缺刻狀粗重鋸齒,常具淺裂片;葉柄長2.5-5釐米,頂生小葉柄長1-2釐米,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葉線形,長約5-7毫米,具柔毛。
傘房花序頂生或腋生,稀頂生花序成短總狀,具花數朵至多朵,被柔毛和細刺;花梗長0.5-1.5釐米,具柔毛和稀疏小皮刺;苞片線形,有柔毛;花直徑約1釐米;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針刺;萼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有時條裂,在花果時均直立開展;花瓣卵圓形或長圓形,粉紅至紫紅色,基部具爪;雄蕊花絲白色,稍短於花瓣;子房具柔毛。果實卵球形,直徑1-1.5釐米,紅色,無毛或具稀疏柔毛;核有淺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1] 

茅莓主要變種

腺花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 var. adenochlamys (Focke) Migo):該變種花萼或花梗具帶紅色腺毛。分佈於中國山西、陝西、甘肅、河北、河南、湖南、江蘇、四川。生長於海拔500-2700米的向陽山坡或林下。 [3] 
五葉紅梅消Rubus parvifolius L. var. toapiensis (Yamam.) Hosok.):該變種小葉為5枚,與原變種可以區別。分佈於中國台灣。生長於東部中、低海拔地區。 [3] 

茅莓產地生境

分佈於日本、朝鮮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南澳(張壽洲等0838)、葵涌、馬巒山(張壽洲等1390)、三洲田、梅沙尖、梧桐山、仙湖植物園(李沛90690)、鳳凰山、內伶仃島)、廣西、四川和貴州。生長於海拔400-2600米的山坡雜木林下、向陽山谷、路旁或荒野。 [1]  [16] 

茅莓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為播種繁殖和 [12]  分株繁殖 [13] 

茅莓栽培技術

茅莓整地

茅莓園的整地方法最好採用全面機械整地,根據成年茅莓有根系深度確定整地的深度為,根據我地季節特點與適宜栽植時間確定整地時間,一般宜在栽植前半年進行。以栽植地土壤的實際條件為準,通常來講,有機肥料是最常見的,像是堆肥和泥炭等固體肥料的使用,不會出現大量流失的情況。要想促進幼樹的正常生長,增強其抵抗力,最好與氮肥、磷肥和鉀化肥配合施用。 [4] 

茅莓栽植

根據茅莓成年樹體大小確定栽植的行距與株距,同時根據苗的根系長度確定栽植的深度,這一點與整地的深度一致。栽植行距2-2.5米,株距0.35-0.5米,每公頃10155-13575株。 [4] 

茅莓撫育

中耕除草:在春季2-3月就要行內除草、鬆土。由於茅莓的根系位於表土層,所以,鬆土的深度最好低於7釐米。在夏初時節,開展二次行內鬆土作業,且行間中耕。而在秋季期間,開展第三次鬆土作業,將雜草及時清除乾淨。 [4] 
施肥:通常,施肥的次數是每年三次,與除草鬆土相互結合,開展首次施肥,大概在2-3月份期間,抽梢萌枝之前施加肥料,以保證有效地促進新枝的萌發,採用氮肥、鉀肥與磷肥加廄肥。第二次施肥的時間大概在5-6月份,正是茅莓幼果時期,應當將鉀肥與磷肥作為重點肥料施加,對於果實增大具有積極的作用,最終有效地增加茅莓的產量與質量。第三次施肥的時間選擇在每年的11月份,施加有機肥等遲效肥料,對土壤予以有效改良,為來年的茅莓栽植奠定堅實基礎。 [4] 
水分管理:茅莓根系很淺,所以它不易吸收深層土壤水分,因此,茅莓須種植在持水能力好的土壤上。如果表層土壤的含水量發生變化,那麼茅莓就會表現出自身的敏感性,所以,一定要確保表層土壤的濕潤。而在茅莓生產過程當中,灌水的科學合理性十分重要,在完成茅莓的栽植工作後,需要保證灌水的及時性,特別是乾旱少雨的情況,因為土層很容易出現乾燥的情況,而且土壤的含水量不高,所以,茅莓幼樹根系很難對土壤水分與養分進行吸收。因而,在栽植茅莓以後,一定要及時地澆灌定根水,在澆灌水的作用之下,確保茅莓幼樹的根系和土壤能夠有機結合,使得根系正常生長,確保幼樹的固定性。當茅莓萌發生長並開始放葉時,應根據土壤水分狀況,合理地確定灌水時期和灌水量,到茅莓開花結果時,耗水量就更大,要灌生長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積水爛根。 [4] 
樹體管理:在早春莖幹抬起後,修剪掉全部折損的和受凍害枝條,在春季定量修剪時要最終確定兩年生結果莖杆,在1.5-1.8米高處進行高位短截,對頂梢進行輕修剪,可促進深果增大。兩年生枝條必須在採果結束就立即剪除。 [4] 

茅莓採收

分品種採收:對於茅莓而言,如果其品種不同,那麼實際的採收期長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要想保證茅莓果實的質量,一定要根據品種種類來進行採收並保存,甚至根據品種的不同來進行銷售。 [4] 
分批採收:因為茅莓果實的成熟時期存在差異,所以,一定要分批次進行採收。一般來講,首次採收以後的7-8天,漿果就會大量地成熟,隨後需要每間隔3天採收1次。成熟的標準是果與果柄剛剛分離,果為橙色,並開始變軟。其中,採收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晨,因為這個時間段茅莓的香味是最濃郁的,儘量不要在下雨太難採收,很容易導致茅莓發生黴爛。在茅莓果實集中成熟的時候,應將採收員分成兩組,一組專門採收過熟果、受傷害果,另一組專門採收優質果,以避免交叉污染。 [4] 
適時採收:充分成熟的將果具有品種獨具的風味,香氣和色澤,一定要及時進行採收。一旦錯過採收的最佳時間,漿果就很容易變色,導致黴爛與變質。若採收的時間過早,那麼果皮更硬,味道較酸,且香味較差,實際的口感也不理想。由此可見,採收的時間十分重要,一定要保證適時採收。 [4] 
果實保鮮:茅莓的果實,其果皮十分柔嫩,所以,很容易受碰撞而被破壞。在完成果實採收工作以後,不允許使其承受較大的壓力,一旦受到擠壓,就會破裂而出汁。另外,茅莓的保鮮難度也很大,一般在其處於常温狀態的時候,貨架期也僅僅只有兩天,因此根據市場和訂單進行分裝與低温、衝氣,速凍等保鮮處理。以適當延長保鮮期,保持完美的風味。 [4] 

茅莓病蟲防治

栽培前用40%多菌靈500-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在入冬前對果園進行清潔,清除枯枝落葉,消除病源。 [4] 

茅莓病害

灰黴病根腐病是茅莓最主要的病害。其中,在對灰黴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可以使用1000-1200倍的速克靈。而在對根腐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需要挖掉株叢,隨後使用50倍得福爾馬林,或者是200倍的多菌靈。除此之外,使用300-400倍的五氯硝基苯或者是800倍的氧環三唑消毒也可以達到對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4] 

茅莓蟲害

茅莓的蟲害現象不嚴重,在果實成熟期有危害其果。結實前可用2.5%的速滅殺丁、2.5%敵殺死3000倍,50%的敵敵畏1000倍,50%的鋅硫磷1000倍噴霧。果實成熟期只能用生物防治。 [4] 
茅莓 茅莓

茅莓主要價值

茅莓藥用

茅莓在民間使用廣泛,作為傳統的民間中藥在民間的應用歷史悠久。在《本草拾遺》這部醫學古籍當中詳細地記載了茅莓的功用,這種植物止血活血的效果顯著,而且能夠散瘀定痛,還有清熱解毒的療效。茅莓可用於內服,同樣也可以外服。在《中藥大辭典》中有所記載,茅莓根與莖,還有葉都可以當作藥物使用,其清熱涼血的效果十分明顯,而且具有利尿和消腫等多種功效,適用在腸炎、黃疸或者是肝脾腫大等病症的治療中,同時,對於慢性肝炎和風濕骨痛等病症的治療效果也十分理想。在臨牀上茅莓對治尿結石有奇效。 [4] 
據《本草綱目》《嶺南採藥錄》記載,茅莓具有清熱解毒、散淤止血、殺蟲療瘡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抗心肌缺血、抗氧化等症狀。 [14] 

茅莓經濟

果實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釀酒及制醋等;根和葉含單寧,可提取栲膠。 [1]  茅莓的果實營養成分極其豐富,其蛋白質、氨基酸含量之高是其他任何水果無法比擬的,可深加工成具有競爭力的各檔次的食品、藥品和保建品,以及提煉植物色素、天然香料和特殊的營養物質。 [2] 

茅莓觀賞

其果色豔麗,生長迅速,繁殖容易,覆蓋力強,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性,可為地被植物植於樹下、林緣、綠化隔離帶、假山岩石旁、溪邊、岸邊、池塘邊陰濕處等,頗具觀賞價值。 [2]  其莖幹和葉形優美、花色鮮豔、氣味芬芳,可放置於室內供人觀賞。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