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英佛公路

鎖定
英佛一級公路是英德市通往廣州,連接珠江三角洲的最快捷的通道,全長42公里,按山嶺重丘一級公路技術標準測設,全線採用一級公路四車道標準設計。起於英德站廣場,止於佛岡縣石角鎮,與京珠高速公路和106國道相連接,工程總投資6.17億元,是英德市公路建設史上最大的投資項目,1999年10月正式動工興建。英佛一級公路建成後,大大縮短英德與廣州、珠江三角洲等發達地區的距離,改善英德的南出口,使英德至廣州的車程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到1.5小時,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只需一個小時左右,進一步大大改善英德的投資環境,加快英德的經濟發展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因此,人們把它稱之為英德市經濟發展的黃金之路、生命之路。
中文名
英佛公路
外文名
Ying FuRoad
起    點
英德市火車站廣場
終    點
佛岡縣石角鎮
全    長
42公里
等    級
一級公路
興建時間
1999年10月
完工時間
2004年11月28日
英佛公路 英佛公路
英佛一級公路宛如一條銀帶,從佛岡縣石角鎮伸展至古城英德,全程映入眼簾是青山、綠水,沁人心肺的是清新,爽快、愜意的空氣。英德市是廣東省最大的縣級市,面積佔全省3%,人口占全省1.5%,然而,由於交通條件滯後,嚴重地制約了該市的經濟發展。要改變這一後進狀況,根本的問題就是要儘快修建英佛公路,解決好交通南出口問題。可以説,英佛公路早開通一天,英德的經濟發展就快三天!
興建英佛公路是英德幾代人的願望,早在20世紀初,孫中山領導的國民政府就想修通這條路,陶鑄同志任廣東省委書記時,也有修通這條路的設想;八十年代初,英德市人民政府曾作出修這條公路的計劃,但由於多種原因,這些計劃和設想都沒有實現。直到今天,幾代人的願望才成為現實。省委、省政府把建設英佛一級公路作為幫助英德人民徹底脱貧和奔向小康、走上富裕道路的最重要、最迫切的措施之一。
建設英佛一級公路遇到的首先是資金困難,由於建設資金缺口大,工程曾被迫全面停工。在省政府、省交通廳、交通集團的大力支持下,由省路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70%參股,英德市英佛公路建設經營有限公司出資本金30%,共同組建合作公司——英德市粵英公路經營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經營該項目,2002年2月全面正式復工。其二是地形複雜,沿線溝壑縱橫,施工條件惡劣,工程艱鉅。公路全線穿越均為山嶺重丘區,大部分路段都是高填深挖的路基,無論從工程技術複雜程度還是管理難度來説,堪稱廣東國省道第一路,工程有“四最”:一是橋墩高度為全省之最,其中跨越一條深谷的金坑特大橋,主橋墩高達98米,是我省目前最高的橋墩;二是開挖土石方最高處近90米,而且連續有三處同樣規模的特高邊坡;三是全程有43處高度大於30米的路塹高邊坡;四是圓管涵最長,其中一處高達46米的填方路堤下的一個雙孔圓管涵長度達154米,是目前我省公路建設最長的圓管涵。工程艱鉅程度和工程投資額之大,這在英德公路建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辦法總比困難多,困難是難不倒英德人民的。在上級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特別是省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一道一道難關隨着時間的推移迎刃而解。經過建設者們六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建成通車。
大項目推動英德大發展英德市突出加快工業化發展思路,把招商引資和工業項目推進作為重中之重,把土地、勞力、電價等優勢,轉化為引進外來投資項目、承接產業轉移和民營經濟的優勢推動經濟發展。近兩年來,共引進外資項目174個,合同投資額155.44億元,投入資金33.34億元。隨着安徽海螺集團、台灣台泥集團、廣東温氏集團、廣州恆運集團等知名大企業先後落户,英德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徹底改變了GDP 10年低位徘徊狀況,2004年前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長15.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8%。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04年前三季更是比上年同期增長170%。前三季度財政收入完成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0.2%,財政綜合考核指標位列清遠市前茅。
千方百計打通“出口”,爭取在區位上連接珠三角
作為廣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多年以來該市因交通出口不暢嚴重製約了經濟的發展。近年來,該市艱苦奮鬥,花大力氣致力改造縣道、鎮道、村道公路。在前幾年新建改造公路3000多公里的基礎上,完成了十路八橋221公里公路修建任務。2004年又打通了觀音山隧道,啓動英浛公路建設,可望完成1270公里公路改造任務。西出口、南出口也相繼貫通,特別是經過六年艱苦努力建成了英佛一級公路,縮短了與廣州近1.5小時車程,為融入珠三角經濟圈打下硬件基礎。隨着英佛一級公路建成通車和銀英公路改造項目的即將完成,公路“瓶頸”將被打破。目前,該市已基本形成了“三橫十六縱”的交通大網絡,其中京珠高速公路、106、107國道、廣韶公路、英佛一級公路貫穿南北,即將建設的昆汕高速公路將橫貫該市中部,境內還有北江直通珠江,水上運輸十分便利。在搞好公路建設的同時,他們還進一步抓好以水電資源開發為主的能源建設,較好地保障了企業生產用電和居民生活用電。由於該市着力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大跨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泛珠三角經濟合作發展戰略中,英德的區位優勢更為突出,成為了珠三角發達地區向粵北山區和內地產業輻射轉移的前沿陣地和橋頭堡。
努力營造招商引資“窪地效應”,融入珠三角經濟圈
英德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多年來工業產值一直徘徊在15億元左右,如何打破這一局面? 英德市提出了“五個調整”工作思路,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經濟上,走工業化立市道路,結合實際提出:在產業上以“兩水一鋼”為主,走資源型經濟路子,注意抓好珠三角產業升級許多企業向山區轉移的機遇,大力引進,廣納百業,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實施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帶動第三產業,推動城市化發展的戰略。2002年下半年明確提出了“2002年為調整年,2003年為基礎年,2004年為提速年,2004年後實現跳躍式大跨步發展”的基本目標,五年內實現工業總產值超百億元。市委市政府清醒認識到,發展是解決英德所有困難和問題的關鍵,而引進、落實、推進項目是解決英德發展問題的關鍵。要求各級領導幹部高度樹立項目意識,狠抓項目引進,落實好項目。
市的主要領導反覆強調並告誡領導幹部:忙忙碌碌一年不如做成一個項目,轟轟烈烈開一個會不如解決一個項目問題,熱熱鬧鬧作一番講話不如談成一個項目。項目做不成,説什麼都是假的;經濟上去了,是最大的説服力。提出以項目建設來衡量各級領導的主要工作實績。在大力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出口建設的同時,他們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為進一步鼓勵外來投資者到該市投資辦實業,制訂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堅持做到“門檻一降再降,成本一減再減,空間一讓再讓,服務一優再優”,千方百計確保外來投資者在英德投資獲利。
他們又把主要工作分解成23項重點工作,每項工作均細化成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均指定具體的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市委市政府不定期地召開項目進展情況通報會,主要領導經常檢查、督促,分管的責任領導經常召開現場辦公會議,現場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在招商引資中,他們從英德實際出發,注重項目策劃。明確提出一定要想大的,抓大的,幹大的;要敢於引進大項目,勤於落實大項目,善於建設大項目。要把最多的精力、最多的財力、最好的人才、最優惠的政策、最好的資源都配置在大項目上。近兩年主要重點圍繞資源型項目、火電及其電網配套建設項目、勞動密集型加工項目、公路交通出口建設項目、市政建設項目、農業龍頭企業項目、旅遊項目、文化品牌項目、公共資產管理融資項目、非税收入項目等十個方面項目進行策劃、論證、優化,以吸引投資者。海螺、台泥、錦潭梯級電站、南海五金城等項目,以及正在籌備建設中的火電項目、市區自來水改水等項目的引進、落户都與他們的精心策劃密切相關。
在項目引進中,他們注重項目的相關帶動性,重點選擇實力強、上下關聯度大的投資企業安家落户,使之在英德迅速開枝散葉壯大。如引進海螺,不僅是引進其水泥生產,更相繼而來的是引進其PVC型材生產、6000萬隻包裝袋生產線、五星級涉外酒店。引進台泥不僅是水泥生產,還有火電項目配套;一個錦潭水庫的開發,不僅帶動了其上下十一級18個電站的開發建設,還帶動了市區的水泥廠轉制及東方大酒店的四星級改造;引進順德東逸灣集團開發温礦泉,不僅開發了英德的旅遊資源,更盤活了市區的自來水改水工程及房地產小區開發項目。大項目對地方經濟的支撐作用更顯而易見。僅海螺集團目前已投產的第一期建設項目兩條各年產15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及年產8萬噸PVC型材生產線,每年就可為該市創造税收5700萬元以上。
為給外來投資者興建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他們抓住高速公路在東華鎮設立兩個進出口的契機,建設新型工業化的發展平台。共籌集2000萬元用於英東工業項目區等工業項目規劃區的規劃建設。又着力進行了英東工業項目區的整合完善,成立了英東工業項目區管委會,配合當地政府加快項目區的建設,並投入1700萬元,完善英東工業項目規劃區的基礎建設。目前,該市已建成英東工業項目區、英州工業項目區等6個項目區。英東工業項目區重新調整了引進思路。由於英東工業項目區交通發達,投資環境好,又有一系列招商優惠政策,吸引大批的外商,很快就成了外商投資的熱土,引進外資項目30多個,最近兩個月又引進及簽訂項目21宗,合同投資額達11.5億元。在規劃產業區佈局過程中,他們注意培育產業鏈,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辦廠的成本。如他們將英東工業項目區劃分為五個產業區,分別是環保產業區,鋼鐵、五金製造區,機械、玩具服務區,科教、電子產業區,工藝、傢俱製造區。各產業區生產相配套,初步形成了產業鏈。英城街道辦承接南海五金塑料生產廠家的拆遷轉移,專門開闢了五金塑料工業項目區,目前已有8家五金配套加工廠簽訂合同或意向書,年底即可進場建設。
思路決定出路,大調整推動大發展,帶來新發展新變化,英德的招商引資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目前,不少項目已投產或正在緊鑼密鼓地興建,其中海螺集團PVC型材廠已於3月份投產;兩條日產5000噸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已分別點火投產;總裝機容量6.1萬千瓦的錦潭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投入資金1億多元,實現了部分梯級電站發電,工程將於2005年全面建成投產;正升塑膠公司、勇鑫電路板廠等一大批企業也正在增資擴產。由於這些項目的引進和相繼建成,推動了該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建設旅遊大市,旅遊開發形成特色
英德山奇水秀,是廣東省擁有自然旅遊資源最多的縣級市。為全面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近兩年來,該市不斷加大旅遊產品的開發力度,一批規模大、品質高、具有南國經典景觀特色的產品相繼建成,旅遊業發展水平步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概括而言,英德的旅遊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麗山秀水,溶洞奇觀。目前,已開發開放的景區有久負盛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南山、碧落洞、觀音巖、通天巖及摩崖石刻等名勝古蹟;有號稱嶺南第一洞天的寶晶宮、堪與桂林山水媲美的英西峯林走廊、天然奇險的仙橋地下河和石景河、放飛心靈的茶趣園以及攝人心魂的黎溪碧溪漂流、英西峯林暗河漂流等十多個景區。二是英石之鄉,可觀可藏。英德是英石之鄉,盛產的英石具有“皺、瘦、漏、透”特點,是我國四大園林名石之一,早在宋代就已名揚四海,由於英石褶皺細密,迂迴曲折,形如雲玄,意象萬千,被人們稱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三是品茶食筍,其樂融融。
英德是著名的茶鄉,建立了國家級大葉紅碎茶生產基地,茶葉種植面積達8萬畝,品種有紅茶、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6大類100多個品種,其中英德紅茶是我國三大著名紅茶之一。此外,英德綠茶、高香型茶也飲譽海內外。英德筍竹種植面積近40萬畝,竹筍產量居全省首位。這些都為英德開發打造特色旅遊提供了極好的資源,他們正為打造珠三角後花園在加緊開發建設,並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歷史正賦予英德飛速發展的大好機遇。英德市將進一步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粵北山區結合部及泛珠三角的前沿、橋頭堡區位優勢,不斷優化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把英德建設成為接納沿海產業轉移的一塊投資興業寶地;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把英德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優秀旅遊城市;利用礦產、水資源和農副產品等資源優勢,形成以資源開發為依託的加工型工業。邁向大開放大搞活大引進大發展的英德,必將成為更多海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興業的廣闊舞台。
海螺、台泥聯手打造水泥生產航母——
英德將成中國南方最大水泥生產基地
英德市有史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英德龍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水泥項目第三條生產線11月8日動工興建,此前,第一、二條生產線已於2004年的8、9月份點火投產。英德龍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是亞洲最大水泥企業安徽海螺集團在華南地區最大的投資項目。安徽海螺集團計劃投資30億元,分兩期三年內在英德建設年產600萬噸大型水泥熟料生產基地和年產12萬噸PVC型材基地,建設與水泥配套的6000萬條塑料袋生產線及準五星級涉外國際大酒店。目前,已投入資金2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增加工業產值30億元,使英德的工業產值增加一倍多。這一巨大的工業引擎,對加速英德經濟發展將起到較大作用。
安徽海螺集團是一個以水泥、型材生產為主的建材企業,總資產超過150億的大型綜合經濟實體,目前在世界同行業排名第六,亞洲第一,是國務院重點管理的120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海螺集團為謀求自身的發展壯大,自2002年以來通過考察、調研、論證,從搶佔未來市場和優質礦山資源的戰略出發,計劃向粵、湘、桂等華南地區拓展。英德擁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是廣東省建材產業“十五”規劃中三大水泥生產基地之一,地處廣東省中北部,鐵路、公路、水路交通便利,是建設大型水泥熟料基地的首選之地,十分符合海螺集團的投資意向,雙方於2003年1月正式簽署了龍山水泥項目的合約。
各級黨政領導對英德龍山水泥項目高度重視,省長黃華華、省委副書記歐廣源等親自接見了海螺集團高層;清遠市委書記、人大主任陳用志等市領導先後到英德龍山項目基地實地調研,並作出重要指示;英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各職能部門對該項目全力支持配合,多次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經多方大力支持,該項目破土動工,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順利完成首期土建工程、設備安裝調試和生產準備工作,首期兩條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已建成投產,產品達到質量要求,投放市場後,反應良好,前景看好;第三條生產線將於2005年8月投產;投資5億元的PVC型材已開始投產;塑料裝袋生產線將於年底建成;海螺國際大酒店也將於元旦試業。
英德龍山水泥項目將採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新幹法旋窯水泥生產工藝,從礦石開採到產品裝運,完全實現自動化控制,具有產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的特點,還建立嚴格的環保內控體系。據英德龍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建平介紹,項目投產以後,廠區內基本可以杜絕煙、塵,完全區別於老式的水泥生產廠的污染狀況。吳總經理還告訴筆者,根據規劃,海螺集團爭取在三年內把英德建成海螺集團南方總部。
另據悉,台灣水泥集團也在英德投資25億元建設水泥生產基地及與之配套的塑料裝袋廠、火電項目等。海螺、台泥兩個水泥項目建成後,加上英德原有的水泥生產線,年產水泥1500多萬噸以上,成為中國目前南方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