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苔蘚森林

(熱帶或亞熱帶常綠山地雨林)

鎖定
苔蘚森林是一種熱帶或亞熱帶常綠山地雨林。苔蘚森林通常形成於山脈的馬鞍部。
中文名
苔蘚森林
外文名
mossy forest
類    型
一種熱帶或亞熱帶常綠山地雨林
形成位置
山脈的馬鞍部

苔蘚森林定義

苔蘚森林mossy forest)其特點是其林冠持續性,經常性或季節性的環繞着雲霧。雲霧森林的地面和植被上通常覆蓋着豐富的苔蘚,因此其也被稱之為雲霧森林cloud forest)。雲霧森林通常形成於山脈的馬鞍部,在這裏雲霧帶來的水分能夠更好的保留下來。

苔蘚森林分佈氣候

因當地的氣候受離海距離和緯度等因素的影響,雲霧森林可能存在於海拔500至4000米的地區。通常情況下,海拔相對較低的環境較適宜雲霧森林的形成。其特點是有持續性的雲霧環繞着植被,從而減弱了陽光及蒸發。在雲霧森林中,大多數降水是以霧氣凝結的形式出現的,霧氣先凝結於葉片上,再滴落至地面。
熱帶雲霧森林存在於北緯23°至南緯25°相對狹窄的緯度地區內。年降雨量在500至10000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温在8至23℃之間。
雖然雲霧森林是現代使用得廣泛的稱謂,但在某些領域,雲霧森林生態系統或特殊類型也被稱為苔蘚森林、矮林、山地灌木林、矮雲霧森林等。
雲霧森林的定義是模糊的,許多國家並沒有使用這個詞彙。它們更傾向於使用“Afromontane forest”、高地山地雨林或更本地化的詞彙,如“Bolivian yungas”和“大西洋羣島雨林”。偶爾有些亞熱帶甚至是温帶森林具出現相似的氣象條件也被認為屬於雲霧森林。
苔蘚森林 苔蘚森林
全球的雲霧森林僅覆蓋着陸地面積的1%。雲霧森林主要集中於中美、南美、西非中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和加勒比。
存在熱帶和亞熱帶雲霧森林的國家(或地區):

苔蘚森林特徵

苔蘚森林 苔蘚森林
與低地熱帶雨林相比,雲霧森林表現出樹高縮短,莖的密度增加,木本植物多樣性降低。這些地區的樹木普遍比同一地區的低海拔森林的樹木更為矮小且質地堅硬,常形成茂密緊湊的林冠。隨着海拔的增加,其葉片變小,變厚變硬。高濕度使其生物量增加,附生物種的多樣性增加,特別是苔蘚地衣蕨類鳳梨蘭花。特有物種的數量相當大。雲霧森林最重要的特點是其林冠可以攔截雲霧中的水分。從雲霧中獲得的水分被稱之為水平降水或隱匿性降水(因為不能從正常的降水檢測中得知其多少),是當地水循環的重要部分。由於土壤含水量高、陽光的減少和分解率較低,使得土壤的酸度很高,土壤的表面通常覆蓋着粗腐殖質和泥炭
施塔特米勒(Stadtmüller,1987)區別了兩種熱帶山地雲霧森林的一般類型:
高降水量型,由經常性的雲霧環繞形成的強降雨和偶爾的持續性地形雨組成。其森林具林冠層,大量的附生植物和厚厚的泥炭層,其具高存水能力和控制徑流的能力。 低降水量型,隱匿性降雨在年降水量中佔大部分。

苔蘚森林主要影響

由於雲霧森林對氣候的依賴,其必將受到氣候變化的巨大影響。氣候模型顯示,低空運量將不斷減少,這意味着適宜雲霧森林的海拔高度將上升。再聯繫到雲含水量的減少和温度的上升,水循環的改變將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乾旱。這也將導致依賴於高濕度環境的附生植物死亡。青蛙和蜥蜴將受到乾旱的威脅。此外,氣候變化將導致熱帶氣旋的數量增加,這可能會增加熱帶山地雲霧森林的破壞率。所有氣候變化的影響綜合起來將造成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生物海拔分佈的改變,羣落的重組及部分地區雲霧森林的完全消失。 [1] 
參考資料
  • 1.    紀江紅.自然百科:華夏出版社,200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