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般若寺

(遼寧省瀋陽市般若寺)

鎖定
般若寺,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大南街若寺巷8號。高僧古林禪師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建,宣統元年(1909年)、民國十三年(1924年)兩次重修。20世紀60年代中期遭到破壞,1979年後進行了維修,重塑佛像。1984年10月為建寺三百年紀念,又進行了修繕,並舉行了佛像開光儀式。
般若寺,1985年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遼寧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般若寺
地    址
瀋河區大南街8號
修建時間
清康熙二十三年
發起人
高僧古林禪師

般若寺寺廟簡介

般若寺坐北朝南,兩進院落,佔地面積3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前方天王殿三間,內塑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馱像。天王殿兩側各有角門一個,入角門便是第一進院落,兩側為東西配殿,正北是大雄寶殿,殿內塑三世佛,兩側為十八羅漢(拓片),後為觀世音、文殊、普賢三大菩薩畫像。第二院落,有東西配房,正北是藏經樓。本寺殿堂均為硬山式,青磚灰瓦,硃紅地仗,檁枋彩畫,顯得佔樸、典雅。

般若寺維修時期

般若寺於1981年來,政府撥款進行大規模維修,經過三年基本完成。殿堂、佛像修繕一新。
瀋陽市內乘坐公交113、150、257、環路(二十七中學站下)即可到達。 [1] 

般若寺建築風格

瀋陽般若寺藏經樓 瀋陽般若寺藏經樓
天王殿 殿兩側是山門。正面大門上懸掛着一塊由著名書法家馮日庵先生書寫的“般若寺”三個金字的匾額,後門上的橫匾題字是“三洲感應”。兩邊有對聯,上聯是“聖蹟召垂任從劫火洞然爐宛在”,下聯是“神功叵測深信金剛不壞杵猶存”。殿正中供奉泥塑貼金彌勒菩薩(又稱布袋和尚),彌勒背後有手持降魔寶杵的護法韋馱菩薩。兩側有四大天王塑像。即東方持國天王(焚音多羅吒)手持瑟琶;南方增長天王(焚肓毗琉璃)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焚肓毗留博義)手持一蛇;北方多聞天王(焚音毗沙門)手持寶傘。
威武莊重的四大金剛,鎮守山門,保護佛、法、僧三寶。大殿後院正中,屹立着鐵鑄寶鼎一尊,是1984年般若寺主持和眾弟子所鑄,上面鑄有“般若講寺”四個大字。

般若寺殿內設施

瀋陽般若寺大雄寶殿 瀋陽般若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位於天王殿之後,正殿上方高懸著名書法家霍安榮題寫的“大雄寶殿”四個金字,東側有“諸法空相”匾額。殿門左右紅柱上有對聯一付:“如是妙相莊嚴主伴齋彰靈山會儼然未散;本來佛清淨聖凡一體菩提道當下圓成”。殿內透雕刻花供奉泥塑貼金的三如來佛坐像,正中是佛祖釋迦牟尼佛坐像,右側是消災延壽藥師佛,左側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像前,左右站立着弟子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
佛前燈、花、幢、幡羅列莊嚴。殿內東西兩側山牆上繪有十六尊者的畫像。三如來佛像後面的迎風屏上,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彩繪畫像,生動逼真、栩栩如生。 [2] 

般若寺歷史意義

藏經樓 在二進院內,是一座青磚青瓦的二層樓房。樓內收藏“三藏十二部”佛經。祖師堂,位於寺廟的東院,建於康熙三十五年(1676)。正殿供奉佛教28祖。
殿內曾埋有唐代面釉瓷壇,上繪綠葉紅牡丹。內裝般若寺創始人古林禪師之遺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