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舒雅

(南唐狀元)

鎖定
舒雅(約932年-1009年),字子正,歙縣(今屬安徽黃山市徽州區)人,弟為尚書郎舒雄。宋代官員,文人。 [3] 
舒雅早年受知於韓熙載,南唐保大八年(950年),舒雅以狀元及第。入宋後,歷將作監丞、屯田員外郎,充秘閣校理,遷職方員外郎。鹹平末,出知舒州。秩滿乞致仕,掌潛山靈仙觀。真宗東封,加主客郎中,改直昭文館,轉刑部。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舒雅卒,年七十餘。 [4] 
舒雅多預文事,好學善屬文,與吳淑齊名。於太平興國中修《文苑英華》,淳化中校《史記》、前後《漢書》,至道(995年-997年)中,修《續通典》,鹹平(998年-1003年)中,校七經疏義。撰有《山海經圖》《十九代史目》等。 [4] 
所處時代
南唐
出生地
歙縣竦塘村
逝世日期
1009年
主要作品
校訂《文苑英華》等書籍
本    名
舒雅

舒雅人物生平

幼好學,定居金陵(南京)。保大八年(950年)庚戌科,韓熙載拔擢為第一。
舒雅北宋時期官至舒州太守、刑部郎中。舒雅生長在歙縣城裏書香人家。自幼好學不倦,每夜以讀完二盞燈油為限,油不盡不寢息。他才思敏捷,作文賦詩,立筆而就。並常常將自己著的詩文讀給名家賞析,諦聽行家裏手的評論。有時也讀給老嫗們聽聽,從旁察看老嫗們的臉色,是否懂得詩文中的字句含義。
南唐保大年間(943年──957年),唐元宗李璟開科取士,舒雅為了應考進士,特奔赴金陵(南唐京師,今南京市)求師。當時吏部侍郎韓熙載的文章天下知名,舒雅就想拜韓熙載為師。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他沐浴三日,吃齋三天,爾後才揹着書囊,徒步奔往京師,伏拜在韓熙載門下,呈上自己所作的詩文。韓熙載 [1]  閲覽後,大為驚奇,連連稱好,於是才令人大開中門,親自迎接於堂上,收其為徒。韓熙載的門人有數十之多,大家傳閲了舒雅著的詩文後,一致佩服,公推他的文章為韓門第一。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李璟命吏部侍郎韓熙載主持全國進士考試,結果舒雅以會試第一名,被推薦給李璟,經李璟親試後,欽點為殿試第一名,即狀元,授翰林院編修,編纂國史。從此,舒雅名聞天下,也從此,舒雅成了歙縣的第一名狀元徽州府的第一名狀元。

舒雅相關事件

李元宗李璟,亦作李景,初名景通,後改名為瑤,嗣位後又複名璟,字伯玉,是南唐開國皇帝李昪的長子,保大元年(943年)繼位。他沒有政治才能,但又不願遵從父親的遺囑,不用元老宿臣,卻信任原先在東宮侍侯他的佞臣,用兵閩楚,結果用盡了父親留下的庫藏,失去了入主中原的機會,後來只得成為後周的附屬國。為此,李元宗不願做皇帝,卻又不得不把皇帝做下去。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纂奪了後周政權,史稱北宋。李元宗繼續向北宋稱臣,留太子李煜金陵監國,自己遷都南昌,史稱南都,不久病死在那裏,終年46歲。
舒雅雖在李璟朝中考中狀元,因不滿李璟既昏庸無能,又腐敗殘暴之風,不受重用,最後只官至舒州太守。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史稱李後主。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或鍾隱居士,南唐第二代皇帝元宗李璟的第六子。南唐昪元元年(937年)生。李煜的五個哥哥有四個早夭,只有大哥弘冀活到19歲,所以李煜實際上成為次子。弘冀頗有文武才幹,被立為皇太子後,生怕別人覬覦其帝位,就派人毒死了叔父李景遂。對弟弟李煜也不懷好意,生怕這個弟弟有朝一日威脅他的皇太子地位,這就使少年李煜處於一種相當危險的境地。李煜自小就很聰明。除愛好文學外,書法繪畫也很好,這就使李煜有了精神寄託。當時國運危艱,父親李璟又不願當皇帝。太子弘冀皇帝沒有做成,卻在毒死叔父之後不幾個月便暴崩了,皇太子之位自然就落到李煜身上。李煜正式當上了皇帝后,同他父親李璟一樣,也不願做皇帝,整天以詩詞書畫為娛,甚至燒香拜佛以求自保,把國事、家事全都寄託在神仙保佑之中。一天,舒雅在晉見李煜時説:“佛是人樹起來的,佛能保佑天下嗎?粱武帝在位長達四十八年,前後三次捨身做佛教徒,後來還是被侯景所逼,餓死在台城,梁朝也很快隨之滅亡了。當今天下,應以強兵富國為上,才能不被宋朝所滅”。李煜聽他説得有理,就把他調到京師任禮部郎中,官位同太守一樣,不過屬於朝臣了。以後,舒雅曾多次面陳大策,但均不被李煜所用,也不被譴責,只好以讀書、編書度日。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南唐亡,舒雅也隨李煜歸降宋朝,被宋太宗趙光義命為將作監丞,職掌土木工程政令。不久,宋太宗在宮內大造樓閣,取四庫中的書籍數萬卷,收藏在樓閣裏。秘書監李至,鑑於舒雅的才學,就推薦他和杜鎬等人入閣充任校書郎,編校書籍。

舒雅作品一覽

太平興國年間(976年──983年),舒雅參與了《文苑英華》一書的編纂工作。是書收入上起南梁,下至唐末五代,選錄了歷代作家2200多人,作品約兩萬餘篇,按文體分成38類,是一部繼《文選》之後的文史總集。收入了大批詔誥、書判、表疏、碑誌等,還收有大量唐及唐以下詩文。
淳化年間(990年──994年),舒雅又參與校閲《史記》、《前漢書》、《後漢書》的校訂工作。《史記》,司馬遷著。是書記載了從傳説中的五帝到西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間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前漢書》,班固著,記載了西漢(包括王莽十五年)二百三十年的歷史。《後漢書》,范曄著,記載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年)至東漢獻帝劉協(公元220年)近二百年的東漢歷史。
至道年間(995年──997年),舒雅還奉命編校了《周禮》、《禮記》、《穀梁傳》以及《孝經》、《論語》等名作。《周禮》,儒家經典之一,是書蒐集了周王室和戰國時代各國官制及制度;《禮記》又名《小戴禮》或《小戴禮記》,是書蒐集了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穀梁傳》是《春秋三傳》之一,專門為解釋《春秋》一書而作。《孝經》,是書論述了封建孝道,是宣傳宗法觀念和孝治思想的專著;《論語》主要是孔子的語錄,是孔子的受業弟子和再傳弟子所追記的孔子言論。
鹹平年間(998年──1103年),舒雅還校正了《七經疏義》等書。七經,七部儒家經典的全稱,即《論語》、《孝經》、《詩》、《書》、《禮》、《易》、《春秋》。《七經疏義》,即是疏解這七部經書的義理之書。由此,舒雅官至職方員外郎,為從五品官。 ’
鹹平六年(1003年),舒雅因長年編校古籍的卓越功勞,被真宗帝破格升任為舒州(今安徽舒城縣)太守,正四品官,主管一州的軍政要務。任期滿後,調掌潛山靈仙觀事、兼任主客郎中,掌以賓禮之儀接待四方朝貢之使節。後因年老,詔命在昭文館當值,這是為文臣清貴之選的官職,屬於朝臣。最後轉任刑部郎中,相似當今司法部的司長。
舒雅晚年優遊山水,吟詩作畫,以此為樂,當時人稱他為狀元詩人,終年七十七歲。
其實,舒雅是西昆體詩人之一,著有《西昆酬唱集》一書傳世。詩的內容大多是吟詠宮廷生活,男女愛情,日常景物之類,以及文臣的唱和之作。

舒雅史籍記載

宋史》載:“舒雅,江右人”。江右,凡稱長江以東地區。《新安志》載:“舒雅,歙縣人”,《安徽歷史名人》載:“舒雅,安徽旌德縣人”。《宋史》是元人脱脱於元至正五年 (1345年)十月編成的,《新安志》由宋人羅願於淳熙十一年 (1184年)編成的,較《宋史》早一百六十多年,況且,羅願又是歙縣呈坎村人。為此,我以為羅願的論點較妥而翔實。同時,歷代《徽州府志》、《歙縣誌》都記載着舒雅的英名與光輝的文績。
《新安志》卷六《敍先達》:“舒狀元雅,歙縣人。……(韓)熙載知貢,雅以狀元登第。……大中祥符二年,直昭文館,卒年七十餘。”《弘治徽州府志》卷六《選舉》:“舒雅,歙人。南唐保大間舉進士第一人。”《弘治徽州府志》卷七《人物》:“舒雅,歙人。”《宋詩紀事》卷六《舒雅》條:“雅字子正,歙人。南唐時隨計金陵。韓熙載知貢舉,擢為第一。歸宋,累遷職方員外郎。”《十國春秋》卷三一《舒雅傳》:“舒雅字子正,宣城人。”蓋誤。(《兩宋徽籍詩人考》)

舒雅家庭情況

舒雅之弟舒雄,博涉書史。宋端拱二年(989)榜眼,初授太常簿。鹹平四年(1001)知荊門軍(今湖北荊門、當陽縣),大中祥符七年(1014)知處州(治所在括蒼,今浙江麗水縣東南),歷殿中丞,官至禮部尚書。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