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胎芽

鎖定
胎芽是指在受精卵發育過程中,最初兩週稱為孕卵。以後各種器官逐漸形成,在孕8周以前的胚胎。妊娠三週至妊娠第一個月四周稱為胎芽期。
中文名
胎芽
外文名
Embryo bud
胎    囊
30—40天形成
胎    芽
40—50天形成
胎    心
50—60天形成
胎芽期
妊娠三至妊娠一個月四周

胎芽形成時間

胎芽 胎芽
因為胚胎的發育,30—40天形成的是胎囊,40—50天形成的是胎芽,50—60天形成胎心,所以一般的做B超應該是在60天左右的時候做,這時就能夠看到胎囊、胎芽、胎心是否正常。
妊娠三至妊娠第一個月四周稱為胎芽期。胎芽身上0.5—1釐米狀如小海馬。

胎芽胎芽的大小

一般孕6—7周B超可見胎芽。
4周:胎兒只有0.2釐米。受精卵剛完成着牀,羊膜腔才形成,體積很小。超聲還看不清妊娠跡象。
5周:胎兒長到0.4釐米,進入了胚胎期,羊膜腔擴大,原始心血管出現,可有搏動。B超可看見小胎囊,胎囊約佔宮腔不到1/4,或可見胎芽。
6周:胎兒長到0.85釐米,胎兒頭部、腦泡、額面器官、呼吸、消化、神經等器官分化,B超胎囊清晰可見,並見胎芽及胎心跳。
7周:胎兒長到1.33釐米,胚胎已具有人雛形,體節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統進一步發育。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約佔宮腔的1/3。
8周:胎兒長到1.66釐米,胎形已定,可分出胎頭、體及四肢,胎頭大於軀幹。B超可見胎囊約佔官腔1/2,胎兒形態及胎動清楚可見,並可看見卵黃囊。
9周:胎兒長到2.15釐米,胎兒頭大於胎體,各部表現更清晰,頭顱開始鈣化、胎盤開始發育。B超可見胎囊幾乎佔滿宮腔,胎兒輪廓更清晰,胎盤開始出現。
10周:胎兒長到2.83釐米,胎兒各器官均已形成,胎盤雛形形成。B超可見胎囊開始消失,月芽形胎盤可見,胎兒活躍在羊水中。
11周:胎兒長到3.62釐米,胎兒各器官進一步發育,胎盤發育。B超可見胎囊完全消失,胎盤清晰可見。
12周:胎兒長到4.58釐米,外生殖器初步發育,如有畸形可以表現,頭顱鈣化更趨完善。顱骨光環清楚,可測雙頂徑,明顯的畸形可以診斷,此後各臟器趨向完善。

胎芽無胎芽原因

(一)胚胎(或胎兒)因素
1.胚胎髮育異常 為早期流產最常見原因,染色體異常所致的流產約佔50~60%。
2.胎盤異常 由於滋 [1]  養層發育不全,胎盤絨毛變性,或胎盤附着位置過低等,可使胎兒胎盤循環障礙,導致流產。
(二)母體因素
1.急性傳染病,可因病原體或毒素經胎盤侵入,造成胎兒死亡,或因高熱,中毒引起宮縮導致流產;
2.嚴重貧血或心衰,致胎兒缺氧死亡;
3.內分泌失調,如黃體功能不全,致蜕膜發育不良,影響孕卵發育;
4.子宮發育不良子宮肌瘤或畸形,也可妨礙胚胎髮育;
5.有時可因子宮頸內口鬆弛,不能承受增大的胎兒胎囊壓力,致晚期流產;
6.強烈的精神刺激、外傷或性交也可引起流產,但常誘發因素,主要多系胚胎本身缺陷所致。
(三)外界因素
可導致流產的有毒物質有鎘、鉛、有機汞、DDT及其他放射性物質等。這些有毒物質可能是直接作用於胎兒體細胞,也可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造成流產。
(四)免疫因素
母體妊娠後由於母兒雙方免疫不適應而導致母體排斥胎兒以致發生流產。現已發現的有關免疫因素有配偶的組織相容性抗原、胎兒抗原、血型抗原、母體細胞免疫調節失衡、孕期中母體封閉抗體、母體抗父方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抗體缺乏等。
(五)母兒血型不合
母兒血型不合者常引起晚期流產,例如ABO血型Rh血型不合者。

胎芽特徵

懷孕的第一個月為胎芽期,新生命在此期的成長速度是其一生中最快的。妊娠第二週末精卵結合,受精後約4天,分裂成細胞團的精卵沿着輸卵管到達子宮。第三週,細胞團脱去外膜,為着牀作準備。第四周,胚泡已牢固地植入子宮裏。在這個時期胎兒神經系統、血液循環器官的原型(形成基礎的組織)幾乎都已出現,肝臟從這個時期開始有明顯發育;眼睛和鼻子的原型還未生成,但嘴和下巴的原型已能看到;與母體相連的臍帶也從這個時期開始發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