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肉芽腫性唇炎

鎖定
肉芽腫性唇炎又稱米舍爾肉芽腫性唇炎,本病應與牙源性感染引起的唇部腫脹、唇血管神經性水腫克羅恩病、Ascher綜合徵等相鑑別。大多在青年或中年發病。可能與鏈球菌、分枝桿菌、單純皰疹病毒等細菌或病毒感染,對鈷、桂皮、可可等的過敏反應和遺傳因素等有關。
外文名
cheilitis granulomatosa
別    名
米舍爾肉芽腫性唇炎
就診科室
口腔頜面外科,口腔科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症狀
唇部腫脹

目錄

肉芽腫性唇炎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與鏈球菌、分枝桿菌、單純皰疹病毒等細菌或病毒感染,對鈷、桂皮、可可、香旱芹油精等的過敏反應,自主神經系統調節的血管舒縮紊亂,遺傳因素等有關。亦有文獻報道可能與慢性根尖周病、鼻咽部炎症等有關。女性患者可能與月經週期有關。

肉芽腫性唇炎病理

以非乾酪化類上皮細胞肉芽腫為特徵,多位於固有層和黏膜下,有時可見於腺體及肌層內。慢性炎細胞如淋巴細胞、漿細胞等浸潤至肌層黏膜腺、血管、淋巴管周圍,膠原腫脹,基質水腫,血管擴張增厚。有的標本可無特徵性肉芽腫,只有間質和血管改變。

肉芽腫性唇炎臨牀表現

大多在青年或中年發病。男女性別無明顯差異。起病及進程緩慢,一般無創傷及局部感染病史。上下唇均可發病,但上唇較多。一般先從唇的一側開始,唇紅黏膜正常色。腫脹局部柔軟,有墊褥感。腫脹以無痛、無瘙癢、壓之無凹陷性水腫為特徵。病初腫脹可以完全消退,但隨多次復發後則不會完全消退。隨病程發展蔓延至全唇並波及鄰近皮膚。唇腫至平常的2~3倍,形成巨唇,並出現左右對稱的縱行裂溝,呈瓦楞狀。裂溝中可有滲出液,唇紅區呈紫紅色。腫脹區皮膚初發色淡紅,反覆發作後轉為暗紅色。除口唇腫脹外,面部的其他部位亦可以出現腫脹,如頰、鼻、頜、眶周組織等。牙、舌、齦、頰黏膜大致正常。局部淋巴結可腫大。

肉芽腫性唇炎治療

可用潑尼松、可的松、潑尼松龍、曲安奈德等治療。對皮質類固醇療效不佳或為避免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引起的副作用,可選用氯法齊明、甲硝唑等藥物。氯法齊明,該藥可能發生輕度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約20%的患者治療後皮膚有紅銅樣色素沉着,通常治療結束後,此症狀逐漸消失。為預防此副作用,治療期間應避免日光暴曬。甲硝唑又名滅滴靈,不良反應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偶見頭痛、失眠、白細胞下降、排尿困難等。服藥期間應禁酒。
抗生素類藥物可用米諾環素。手術治療可在反覆發作形成巨唇後考慮,修復唇部外形,但複發率較高,術後仍須採用其他治療措施防止復發。去除牙源性感染及與牙有關的病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