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肇州大瓜子

鎖定
肇州大瓜子,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2] 
肇州大瓜子顆粒飽滿,無癟殼、無蟲眼,種皮黑色,黃褐邊,種子長錐形,外形一頭寬一頭窄,寬頭有管狀花脱落的痕跡,窄頭有唇形果孔,個大,皮薄,嗑食時果皮容易開裂為長條型。 [3] 
2018年3月14日,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肇州大瓜子”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  2016年8月16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肇州大瓜子”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肇州大瓜子
產地名稱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
品質特點
種皮黑色,黃褐邊,種子長錐形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435號
批准日期
2016年8月16日

肇州大瓜子產品特點

肇州大瓜子外在感官特徵

肇州大瓜子顆粒飽滿,無癟殼、無蟲眼,種皮黑色,黃褐邊,種子長錐形,外形一頭寬一頭窄,寬頭有管狀花脱落的痕跡,窄頭有唇形果孔,個大,皮薄,嗑食時果皮容易開裂為長條型,商品性狀好,是做炒貨的佳品原料。熟品皮脆仁香,口感佳。 [3] 

肇州大瓜子內在品質指標

肇州大瓜子中含有蛋白質大於23%,粗脂肪大於45%,氨基酸總量大於25%,亞油酸佔脂肪酸含量大於70%,亞麻酸大於0.2%,油酸大於20%。粗纖維含量大於3%。每100克維生素E含量大於8%,含量大於850毫克,大於800毫克,大於7毫克。 [3] 
肇州大瓜子 肇州大瓜子

肇州大瓜子產地環境

肇州大瓜子土壤地貌

肇州縣,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松花江之北,松嫩平原腹地,背靠大慶油田,東部與肇東市比鄰,西部與大同區交界,南部與肇源縣接壤,北部與安達市相連,海拔高度在134—578米之間,平均海拔150米左右,農業區平均海拔167米左右。肇州縣地處沖積平原,土壤多為黑鈣土和草甸圖,其中有機質含量基本在2—4%,蓄水能力強,易反潤,適宜大瓜子作物生長。 [3] 

肇州大瓜子氣候特徵

肇州縣氣候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水旱兼作農業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旱;夏季温熱多雨;秋季温涼適中;冬季寒冷乾燥。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年均活動積温2800℃,無霜期143天。 [3] 
肇州大瓜子 肇州大瓜子

肇州大瓜子歷史淵源

肇州縣素有“瓜子之鄉”的美譽,肇州炒瓜子產品名氣大、質量好,在肇州大瓜子產業的帶動下,花生、松子等各種炒貨、乾果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把炒貨產業變成優勢產業,肇州縣為炒貨生產企業提供了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並在商標註冊、土地審批、環境評價、證照辦理等方面給予支持。 [4]  肇州縣的瓜子已成為百姓們的新興經濟作物。 [5] 
2017年年初,“肇州大瓜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工作開始籌備。
2017年12月8日,“肇州大瓜子”參加了北京市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組織的技術審查答辯會,專家組認為“肇州大瓜子”產品名稱及使用比較規範,產品質量特色較鮮明,產品質量特色與產地地理及人文的關聯性較強,產品及其名稱在黑龍江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受保護的產品形態合理性較強,“肇州大瓜子”產品通過地理標誌保護技術審查。 [6-7] 
肇州大瓜子 肇州大瓜子

肇州大瓜子生產情況

2016年,肇州大瓜子種植面積3.16萬畝,產量0.65萬噸。 [3] 

肇州大瓜子產品榮譽

2016年8月16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肇州大瓜子”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2018年3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肇州大瓜子”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 

肇州大瓜子地理標誌

肇州大瓜子地域保護範圍

肇州大瓜子地域保護範圍為肇州縣所轄肇州鎮興城鎮豐樂鎮永樂鎮、二井子鎮、朝陽溝鎮榆樹鄉新福鄉永勝鄉雙發鄉託古鄉朝陽鄉共12個鄉鎮。地理座標為東經124°48′12″—125°48′03″,北緯45°35′02″—46°16′08″。 [2] 

肇州大瓜子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6-02-1905。 [2] 
安全要求
肇州大瓜子食品應符合國家標準: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2-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3] 
特定生產方式
肇州大瓜子
肇州大瓜子(2張)
1、產地選擇:產地土壤元素位於背景值正常區域,周圍沒有金屬或非金屬礦山,無農藥殘留污染,具有較高的土壤肥力,耕性良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勢平坦。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農業部行業標準:NY/T 391-2013 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要求。
2、品種選擇:選擇最適合肇州寒地、鹽鹼地種植的葵花籽品種——黑貝。種子純度不低於96%,淨度不低於98%,發芽率不低於85%,含水量不高於9%。播前10天進行發芽試驗。播前4—5天進行人工精選種子,並曬種2—3天。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嚴格控制種子來源;生產用種必須是三證(營業執照、種子經營許可證、種子質量合格證)俱全的種子;種子應有詳細的購買記錄。農藥使用符合國家標準:GB/T 8321.1-GB/T 8321.1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 4285-1989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在生產中嚴禁使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和國家明文規定不得使用的農藥;病蟲害防治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種植抗多種病害品種為主,加強預測預報工作,優先採用生物防治,結合物理防治,科學合理使用化學防治。及時做好農藥使用的田間檔案記錄。
4、嚴格執行肥料合理使用準則:根據肇州大瓜子生長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及配合施用配比合理的無機複合肥。施肥原則: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其它肥料;以多元複合肥為主,單元素肥料為輔;以施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儘量限制化肥施用;及時做好肥料使用的田間檔案記錄;不施用城市生活垃圾肥。
5、收穫:莖稈、花盤背部變黃褐色,舌狀花凋萎,筒狀花枯萎,籽實外殼變硬,現本色時及時收穫。收盤後及時脱粒,嚴防大堆堆放捂籽。脱粒後及時晾曬脱水,嚴防捂堆。
6、初級加工規程:原料預處理—篩選—人工挑選—炒制—精揀—130克包裝。
①篩選:A.標準籽:大小、色澤均一,顆粒飽滿,氣味正常。小籽≤6%,癟籽≤1%,雜質≤1%,黴變≤4%,無黴變結團現象;B.小籽:無大籽 標準籽≤2%、小籽≤5%;C.癟籽:無標準籽、無大籽;D.千粒重:150g以上。
②人工挑選:將篩選過後的進行人工挑選,挑出癟殼瓜子和蟲眼瓜子,根據瓜子的飽滿程度和大小將瓜子分出特等瓜子、一等瓜子、二等瓜子。
③炒制:炒制後的瓜子色澤正常,口感適中,無焦糊味。
④精選:A.顏色:色澤一致,基本保持葵花籽原有色澤。B.形態:顆粒齊整,大小均勻,籽粒飽滿。C.籽仁:呈牙黃色。D.口味:口感酥脆、甜鹹味適中,香氣純正、無異味。焦黃色、焦糊味、口感發硬、皮軟、粘牙、香氣不協調、偏鹹、偏甜、有苦味、酸味、澀味、口感單薄的為不合格品。
⑤包裝:A.計量:應符合公司允許的稱量範圍;B.封口:整齊無外露現象,袋內氣體應熱排出,袋身無鼓脹現象,無燙化、虛封、皺摺、夾卡現象;瓜子的温度必須低於40℃方可包裝;C.噴碼:字體不得有歪斜、變形現象,不得漏噴,字體大小,間距統一;D.箱內外規格、生產日期必須相符,統一,不同日期不得混裝;E.箱體封口平整,鬆緊適中。 [3] 

肇州大瓜子專用標誌使用

  • 農產品地理標誌
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1、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地域範圍。2、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3] 
  • 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
肇州大瓜子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肇州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肇州大瓜子的檢測機構由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