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聞雁

(唐代韋應物詩作)

鎖定
《聞雁》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五絕。這首詩是詩人韋應物在秋雨之夜、歸思正深之際,聽到自遠而近的雁叫聲,有感而作。此詩描寫了由遠飛的大雁引起遊子對故土的懷念,表達了詩人思鄉之情。全詩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悽切古澹。
作品名稱
聞雁
作    者
韋應物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絕句

聞雁作品原文

聞雁
故園眇何處1?歸思方悠哉2
淮南秋雨夜3,高齋聞雁來4 [1] 

聞雁註釋譯文

聞雁詞句註釋

  1. 故園:指作者在長安的家。眇(miǎo):仔細地察看。
  2. 方:剛開始。悠:遠。
  3. 淮南:作者所在地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位於淮河南岸)。
  4. 高齋:樓閣上的書房。聞雁:聽到北來的雁叫聲。 [2] 

聞雁白話譯文

故園遠隔雲山究竟在何處?歸思悠長上心頭情滿胸懷。
淮南秋雨綿綿的漫漫長夜,高齋獨坐聽雁聲陣陣傳來。 [3-4] 

聞雁創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韋應物由尚書比部員外郎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刺史。首夏離京,秋天到任。這首《聞雁》大約就是他抵滁後不久寫的。 [5] 

聞雁作品鑑賞

聞雁整體賞析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首二句言詩人雨夜思歸。秋天的雨夜漫長而又寂寥,詩人獨坐在高齋之中,孤燈長伴,孤影為侶,靜靜地聽着外面淅淅瀝瀝的秋雨。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雨打梧桐的聲音。孤清的夜,深秋的淒寒,還有空寂的高齋,在這樣一種蕭瑟悽寂的環境氣氛之中,詩人不免要觸動羈旅他鄉、遠遊為宦的思鄉情思。詩人的家鄉在長安,而此時卻在遠離家鄉兩千餘里的滁州為官,“眇”字反映詩人內心的無奈情態,因為雲山阻隔、歸路迢遞,即使在白天登樓引頸也無法看到故園,更何況是暗夜沉沉。故園的渺遠,本來就和歸思的悠長構成正比,再加上這漫漫長夜、綿綿秋雨,就更使這“歸思”無窮無已、悠然不盡了。“方悠”二字表明清寂的氛圍,加深了思鄉之愁。“哉”是詩人久恩難平的嘆息,這個長長的嘆息,道盡了無盡思念的深淵。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這兩句言聞雁而歸思愈濃。“淮南”與第一句的“故園”相對,由思念中的故園回到今天為宦的淮南,落筆高妙。“秋雨”交待獨坐時的清涼環境,“夜”既是表明時間很晚,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也從側面顯露詩人貶謫滁州的苦痛如同黑夜一般。正當懷鄉之情不能自控的時候,獨坐高齋的詩人又聽到了自遠而近的雁叫聲。這聲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顯得分外悽清,撩動詩人無盡的鄉愁,使因思鄉而永夜不寐的詩人浮想聯翩,觸緒萬端,更加悲愴萬分。詩寫到這裏,戛然而止,對“聞雁”而引起的感觸不着一字,留下的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結尾。
沈德潛説詩晬語》雲:“五言絕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蘇州之古澹,併入化機。”“古澹”很好地概括了韋應物五言絕句的風格特徵。在這首詩中,體現了詩人古澹的藝術風格。整首詩是一幅清淡的思鄉圖,清冷的夜晚,清悽的秋風,清寒的秋雨,清寂的高齋和清孤的人影,構成一種高古澹遠的意境。此詩結構巧奪天工,含蓄委婉,先寫“故園”,後寫“淮南”,先托出“悠”思,後襯以“雁”鳴,就是在這樣巧妙的安排中,使詩歌很短,但人的情思卻句句深入,層層遞進。另外,詩歌的情思表面觸發的是鄉愁,但結合詩人被貶滁州的事實。還可以從詩歌中體會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情緒,這種情緒又完美地融入到蕭瑟悽清的秋聲秋意之中。 [6] 

聞雁名家點評

《韋孟全集》:劉雲:更不須語言。
《唐詩正聲》:轉摺清峭。
《批點唐詩正聲》:省此不復言,極苦。歸思無着時,更值夜雨聞雁,誰能送此懷抱?
唐詩廣選》:蔣仲舒曰:更不説愁,愁自不可言。
《彙編唐詩十集》:唐雲:説破“歸思”,以“雁”作結,便有無限含蓄。
《唐詩別裁》:“歸思”後説“聞雁”,其情自深。一倒轉説,則近人能之矣。
《唐詩箋註》:高齋雨夜,歸思方長,忽聞鴻雁之來,益念故園之切。閒閒説來,絕無斧鑿痕也。末句為歸思添毫。
《詩法易簡錄》:前二句先説歸思,後二句點到聞雁便住,不説如何思歸,而思歸之情彌深。
《摘星詩説》:“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兩詩俱清絕,奇在音調悉同。
《詩境淺説續編》:此詩秋宵聞雁,有歸去之思。凡客館秋聲,最易感人懷抱。 [7] 

聞雁作者簡介

韋應物,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少年時以三衞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遊幸。後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故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著名,語言簡淡。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稱“王孟韋柳”。傳世作品有《韋蘇州集》。 [8]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53
  • 2.    汪正楚.中華唐詩傳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226
  • 3.    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404
  • 4.    趙海麗 於紅景 趙永楓.中國教育文言文全解.延邊:延邊人民出版社,2008:121
  • 5.    劉學鍇.唐詩名篇鑑賞.合肥:黃山書社,2008:144
  • 6.    謝真元.唐詩300首鑑賞 漢英對照.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296
  • 7.    聞雁(唐·韋應物)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5-08-16]
  • 8.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