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納澤爾戰役

(1942年英軍與德軍之間的戰役)

鎖定
聖納澤爾戰役,是英軍與德軍之間發生的戰役。1942年3月28日,英國哥曼德特種部隊破襲了聖納澤爾,炸燬了法國唯一被德軍佔領的“諾曼底船塢”的水閘閘門,重創了德國潛艇隱蔽所,可以稱得上是所有奇襲行動規模最大的一次。但在襲擊戰鬥過程中,英國特種部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損失了34名軍官和178名士兵。
名    稱
聖納澤爾戰役
發生時間
1942年3月28日
地    點
法國聖納澤爾
參戰方
英國納粹德國
結    果
英國獲勝
參戰方兵力
英國346人海軍,265人突擊隊員
參戰方兵力
德國5,000人
傷亡情況
英國 死亡169人(除空軍),被俘215人,損失1艘驅逐艦。
德國 死亡360人,損失2架容克-88轟炸機、2艘液貨船、2艘拖船
主要指揮官
羅伯特·萊伊德;Karl-Conrad Mecke

聖納澤爾戰役戰役背景

聖納澤爾位於法國西海岸比斯開灣盧瓦爾河河口,該地有法國唯一的可容納德國大型戰艦的諾曼底船塢。船塢長350米,寬50米,是世界上最大船塢之一,可容納85000噸的船隻進入維修,兩端有閘門,可將船拉入隱塢內,關閉兩端閘門,將水抽出。如果用作入口,在船隻通過時,閘門交互開閉即可。另外,還有潛艇的隱蔽所,德軍在此為軍艦進行維修,並整訓人員。它是二戰中德軍重要的海軍基地。
盧瓦爾河河口沒有可供襲擊登陸用的地段,是易守難攻之地。根據空軍偵察機的航空偵察,德軍的船塢附近又增設了五個炮兵陣地。
破襲諾曼第船塢的任務是相當艱鉅的。負責指揮特種作戰行動的陸軍指揮官是西摩爾中校。他曾多次執行特種作戰任務,屢立戰功,得到過首相丘吉爾的嘉獎。西摩爾接受任務後,立即着手準備工作,建立了破襲戰鬥指揮部,從特種作戰“哥曼德”的第2中隊中挑選了155名隊員,總部還推薦了80名有着過硬破壞技術的隊員。由於襲擊目標警戒力量的增強,特種襲擊部隊又增補30名“哥曼德”部隊成員,這樣加上指揮員,這支特種突擊隊就有近300人。
特種作戰的成員首先要精幹,講求協同配合,這是作戰行動的根本。所以,西摩爾在突擊隊組成不久就組織官兵們進行海上訓練,井注重游泳技術的提高和適應海浪的訓。在訓練計劃中,西摩爾主要安排了夜間靠離碼頭以及夜間操舟、遠航、反潛、射擊和武裝泅渡等訓練。
在西摩爾的計劃中,特種作戰部隊準備利用汽艇橡皮艇作為最後突擊的運載工具。而摧毀船塢則使用驅逐艦強行衝擊,因為塢門長51米,高16米半,厚度足有11米。想較長時間使其不能使用只有用重載船只衝撞才行。英軍下了決心,用驅逐艦衝撞後,再利用高爆炸藥,炸燬驅逐艦部分艦體,使之下沉。在艦首稍後處裝載炸藥,使用延時雷管,在炸燬驅逐艦的同時,也炸燬塢門及附近岸壁。摧毀塢門時,突擊隊登陸,破壞水泵車間、動力車間及油罐。有可能的話,再破壞潛艇基地。
3月22日午夜,在英國的岱翁港槍炮聲隆隆,用明彈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弧線,各種艦艇穿梭奔忙,“哥曼德”突擊隊正進行代號為“逼真”的實戰演習,“坎貝爾敦”號驅逐艦做了衝擊船塢閘門的動作。
演習中,西摩爾中校發現了兩個問題:一是“坎貝爾敦”號驅逐艦目標過大,太早暴露了行動企圖。二是輕型船隻在大量探照燈照射之下,航行、保持陣位、尋找登陸點等都很困難。
為了隱蔽行動,使這次戰鬥中使用的驅逐艦“坎貝爾敦”號同德國的魚雷艇相似,他提議將該艦的煙囱削去一截,井塗成與德國魚雷艇相近顏色。在專門技術人員參與下,“坎貝爾敦”號進行了改裝。為了通過河口的淺灘,拆去了原裝的三門100毫米炮、全部魚雷發射管、深水炸彈投擲器等,使吃水由4.3米變為3.2米,並在前甲板和艦橋上裝上能抵禦穿透20毫米子彈的防彈板。
兵不厭詐。為了隱蔽作戰企圖,英軍把襲擊行動集結、訓練、出發基地選擇在離聖納澤爾有400公里的法耳默思港口,這支特種作戰部隊被命名為“第10艦艇攻擊隊”,並宣稱這是在英吉利海峽西側入口處的海面上,實施潛艇掃雷作戰的部隊。另外還放風説,這支部隊將開赴海外,正在大量採購夏令裝備。這些跡象都毫無遺漏地通過德國間諜網上報到希特勒的辦公室。然而,這位沉醉在戰爭擴張的狂人並沒有把這些放在眼裏。3月26日14時,襲擊部隊從法耳默思港啓航出發了。整個艦隊擺成三列縱隊,縱隊中間是西摩爾中校乘坐的驅逐艦“阿薩斯頓”號,他的後面是314號炮艇、“挺迪爾”號和“堪培拉塔沮”號驅逐艦。西側是14艘汽艇和74號魚雷艇。整個編隊以13節的速度駛向比斯開灣的聖納澤爾。
關於指揮艦的選擇曾有過一番爭論,還是選中了西摩爾的方案。根據英軍的習慣,應以較大艦隻作為指揮艦,但西摩爾堅持“坎貝爾敦”號艦雖已改裝,但在高潮位時通過淺灘仍有擱淺可能,況且衝撞塢門後,指揮戰鬥不便,最好使用314號炮艇,因為該炮艇航速可達26節,備有先進的雷達、測探儀,便於指揮。航行中先以“坎貝爾敦”號任指揮艦,在盧瓦爾河口外換乘。
16時,海面大風驟起,浪濤洶湧澎湃直撲甲板,像是考驗這些突擊隊員似的。隊員們雖在訓練中都付出了汗水,但在實際風浪中還是有不少人吃不消,暈船、嘔吐接踵而來。尤其是汽艇上的士兵除了顛簸之苦外,還要經受被傾入海浪中的危險。
天將黃昏,海面突然變得風平浪靜。西摩爾中校與海軍艦艇指揮官萊伊德中校在駕駛艙的海圖前複議着抵達比斯開海域時的停泊隊形。這時觀察員報告發現情況。萊伊德中校一眼就看出前方40米處出現的黑色物體正是一艘正在上浮的德國潛艇。他立即下令“挺迪爾”炮艇開火,並迅速投下水雷。德軍潛艇也發現了船隊,緊急下潛,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西摩爾的擔心並投有減少,因為他知道,如果德國潛艇沒被擊沉的話,定會向聖納澤爾的德軍指揮部發出電報,那破襲戰鬥行動就會處於被動。艦隊比預定計劃提前了一個半小時到達。按規定位置停泊後,指揮所轉移到了314號炮艇上,其他人員也轉移到了汽艇上。西摩爾又與萊伊德進行了部署。西摩爾負責突擊隊的突襲,萊伊德負責接應。艦船上的海軍官兵做好了戰鬥準備。

聖納澤爾戰役戰役過程

27日15時,西摩爾與萊伊德對好表,決定22時出發。按計劃這時英國空軍要轟炸聖納澤爾,意在使襲擊艦隊不被德軍克羅西克角的雷達發現,並能掩蓋汽艇行進中發出的巨大聲響。時鐘指到22時,西摩爾下令啓航。
除“阿薩斯頓”號、“挺迪爾”號留在比斯開灣外,其他的艦艇都換上了德軍艦旗,向盧瓦爾河挺進。314號炮艇首當其衝,接着是“坎貝爾敦”號跟在左側不遠處,“斯特約”號潛艇在右側護隨,14艘汽艇擺成兩列縱隊陣形,最後是74號魚雷艇。
入口處寬約500米,有沙泥淺灘。主灘在低潮時方露出水面,河口的卡噴特水道彎曲,長約2.5公里,水道大部靠近北岸,通過萊斯摩裏淺灘燈塔之北,易於設防。月亮高高地掛在空中,一層薄霧籠罩在艦船上。轟炸機的轟鳴聲打破了這種美好的境地,不一會兒,盧瓦爾河上游頃刻被爆炸聲吞沒,聖納澤爾上空映得彤紅,探照燈劃破夜空,高射炮、高射機槍響個不停。西摩爾根據經驗聽聲音計算,一共有八架威靈頓式重型轟炸機。聖納澤爾一定是煙霧迷漫,異常混亂了。
西摩爾用目光掃視着黑乎乎的岸邊,又看了看夜光錶,已是深夜1時20分了。盧瓦爾河口又恢復了寧靜。從盧瓦爾河西岸突然射來幾束探照燈光,在探照燈的強烈照射下,密集的炮火傾瀉過來,有兩艘汽艇在突然襲擊下中彈。
西摩爾趕忙指令偽裝成德軍下士的通信兵馬卡吉,立刻發出德國海軍魚雷艇的識別信號。“我們是德軍的魚雷艇,緊急呼救,受傷艦兩艘,請准許進港勿延……”這信號是“哥曼德”部隊在1941年12月攻擊挪威的博庫塞島時,從德國的武裝拖船“橙卡厄”號上繳獲的密碼本上破譯的。在臨戰訓練時,西摩爾中校就指示信號員反覆地牢記,真的用上了。
這個花招果然管用。不一會兒,德軍回了信號,大部分的炮台不再炮擊,只有西海岸的兩個炮位沒有停止。於是,信號兵又用國際信標發出“我部因遭自己的炮擊,蒙受嚴重損失”,西部海岸也停止了炮擊。而德軍把這支可疑艦隊的情況立刻報告了指揮部。德軍情報機構也以最快的速度向各情報網點蒐集情報。
只間斷了五分鐘,德軍兩岸炮火突然對突擊隊發出了又一輪密集的炮火攻擊。“坎貝爾敦”號驅逐艦急速通過最激烈的炮火集中射擊區,艦長提議西摩爾中校,為了以最快速度接近諾曼底船塢,不能再沉默了。否則,只有捱打。西摩爾同意艦長的意見,立刻命令隊員降下德軍艦旗,升起英國國旗。炮手和突擊隊員們猛烈還擊。炮彈準確地飛向各目標,僅用了4分鐘,德軍陣地就沉靜下來。突擊隊迅速通過盧瓦爾河。
1時36分,驅逐艦以20節的航速,直奔船塢的水閘並猛烈撞擊。艦首撞到船塢的浮門上發出巨響,站在船上的隊員被強大的震動摔倒在甲板上,其中大部分隊員被摔傷。船塢浮門被嚴重毀壞。3分鐘後,艦首炮位的後艙內的延時引爆雷管引爆了油艙上的高爆炸藥。爆炸的巨響使雙方的射擊停頓了數十秒鐘。德軍終於摸清了這支艦隊的目的,忙調集各方炮火阻止突擊隊員登陸,戰鬥情況也開始複雜起來。西摩爾躍出炮艇,率八名突擊隊員衝向岸邊,他們匍匐通過敵人的火力封鎖,直奔船塢旁的德軍指揮所,兩名隊員倒在血泊中。從汽艇上衝下的第1小隊準備摧毀水閘的控制所,但在敵人探照燈照射下,遭到猛烈的火力射擊,他們全部犧牲。第2小隊從“坎貝爾敦”號上下來,迂迴衝入供水所,消滅了零星的守敵,迅速炸壞了供水系境,隨後又摧毀了閘門控制所。
船塢內火光沖天,煙霧繚繞,令人頭昏眼花,也很難組織起有效的協同。各路突擊隊員實施強行登陸。然而,德軍的炮火猶如一道死亡屏障橫在他們面前。192號汽艇首先被擊中起火,左轉離開隊列,井搶灘於舊碼頭之南;156號汽艇被擊中,操舵裝置失靈,撞在旁邊的一艘貨船上,隊員大部負傷,只得轉出隊列撤退。另1艘汽艇被氣浪掀翻,突擊隊員摔入水中。幾路突擊小隊只有左右縱隊的各1艘艦艇登陸成功。在這種條件下,汽艇登陸是極其困難的。
西摩爾迅建收攏起2支登陸的小隊,並迅速清點了一下人數,加上30多名輕,重傷員,僅剩大約70人。按第一方案,完成突襲後迅速撤回海上是不可能了,在德軍的強烈炮火下,預定撤回登陸部隊的汽艇有的被擊沉,有的被迫中途折返。明顯地已斷了突擊隊員的後路,只有實施第二方案。西摩爾中校下定決心,馬上向接應的萊伊德中校發出了救援信號。
“阿薩斯頓”和“挺迪爾”兩艦在萊伊德指揮下向敵人炮擊,掩護突擊隊員們後撤,並接應和收容未能登陸的隊員,聯絡其餘的汽艇返回海上。這時,英國空軍接到指令,出動了21架次飛機進行空中掩護,因船塢內敵我混戰,故收效不大。
西摩爾把隊員分成八個小隊,先潛入船塢南面的聖納澤爾舊城,然後向右進入市中心。這樣可避開敵人的重火力圈,爾後邊打邊撤.向西班牙邊境迂迴。邊打邊走,西摩爾感到這樣太疲勞了,很多隊員傷勢嚴重,已臨近彈盡糧絕的處境。他決定先找一個隱蔽所,略微休整一下,等天黑再分散行動。派出去的偵察人員回來報告:“前方發現了一座防空洞。”西摩爾率突擊隊員們鑽了進去。這裏有烹飪設備,就寢褥墊,環境比較理想。西摩爾清點了人數,跟隨他的只剩下20來人了。他決定天黑後分2人一組行動,抓緊時間休息。
然而,好夢不長,就在他們進入防空洞後還不到一小時,就被一隊德國兵發現幷包圍。經過殊死搏鬥後,許多人又壯烈犧牲,他們實在沒能力反抗了。西摩爾讓大家繳械投降。德軍將他們帶到德軍警備司令部,經過簡單審訊,而後將他們送到聖納澤爾以西25公里處的一個收容所.這兒已經關押着許多突擊隊員。
當天16時30分和17時20分,聖納澤爾又發生了兩次爆炸,原來是從突擊隊的魚雷艇上發射的定時魚雷爆炸了,舊入口的外閘門被炸燬,入口被封鎖,船塢大門的開閉機器也被炸壞,在場的不少德軍被送上西天。

聖納澤爾戰役戰役結果

在襲擊聖納澤爾的戰鬥中,英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海軍喪失了3名軍官,751名士兵。“哥曼德”部隊損失了34名軍官,178名士兵。最後逃脱德軍關押,輾轉西班牙回國的西摩爾中校只帶回了4名隊友。雖然損失巨大,但正如西摩爾中校預料的那樣,這次大膽的作戰基本取得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