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子修道院

鎖定
聖子修道院是一處曾經統治越南中部及南部地區長達14個世紀之久的印度教王國的心臟地區,同時,聖子還因為曾有多達70座寺廟林立在那裏而被認為是一個神聖的地方。
聖子位於越南中部,早在100多年前,考古學家就發現了聖子修道院遺址。在其後的80多年中,這座歷史遺蹟飽受着戰火的摧殘,沒有施行任何的保護措施。 聖子修道院是一處非同尋常的文化交流場所。正是通過這裏,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建築結構被引進了東南亞
聖子修道院是一處非同尋常的文化交流場所,通過這裏,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建築被引進了東南亞。作為佔婆王國的宗教和政治首府所保留下來的一系列廟宇和殿堂,生動説明了公元4世紀到13世紀印度教文化在越南邊境地區的發展。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 
中文名
聖子修道院
外文名
My Son Sanctuary
別    名
美山占城聖地
所屬國家
越南
所屬洲
亞洲
級    別
世界文化遺產
時    代
佔婆王國

聖子修道院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聖子修道院
My Son Sanctuary
入選時間:1999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
地理位置:N15 46 25.835 E108 6 33.008
遺產面積 : 142 ha
緩衝區面積: 920 ha
遺產編號:949

聖子修道院遺產描述

聖子修道院 聖子修道院
聖子修道院,位於越南中部,是一處曾經統治越南中部及南部地區長達14個世紀之久的印度教王國的心臟地區,同時,聖子修道院還因為曾有多達70座寺廟林立在那裏而被認為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早在100多年前,考古學家就發現了該處遺址。但是,在其後的80多年中,這座歷史遺蹟飽受着戰火的摧殘,沒有施行任何的保護措施。聖子修道院是一處非同尋常的文化交流場所,正是通過這裏,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建築結構被引進了東南亞。從公元3世紀到12世紀,聖子修道院一直是佔婆王國的統治中心,它囊括了現存的佔婆王國時期最古老最龐大的建築羣。這座佔婆古都修建於1500年前,此處的挖掘工作表明,早在公元4世紀,當時死去的國王就已經被埋葬於此了。從公元4世紀到13世紀,美山谷地(MysonValley)修建的寺廟總數達70餘個,從而使得聖子成為王國的聖地。自從13世紀末被遺棄以後,聖子修道院安然無損地存留於世。直到1969年,慘遭美國B52轟炸機的狂轟爛炸,70座美麗的寺廟及古塔只有20座倖免於難。 [1] 
1999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i),聖子修道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i):聖子修道院是文化交流的一個例外例子,一個土著社會適應外部文化影響,特別是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藝術和建築的影響。
遴選依據標準 (iii):佔婆王國是東南亞政治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現象,聖子修道院廢墟遺址生動地説明了這一點。

聖子修道院社會評價

公元4世紀到13世紀,一種獨特的文化在現在的越南邊境地區得到了發展,這種文化的宗教起源是印度教。由佔婆王國作為宗教和政治首府時所保存的一系列廟宇和殿堂生動地説明了這一切。 [2-3] 

聖子修道院遺產介紹

聖子修道院,位於越南中部。這是一處非同尋常的文化交流場所,正是通過這裏,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建築結構被引進了東南亞。
“東南亞三大古代王國”
越南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越南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佔婆國,古國名,在今越南中南部。梵文名佔婆補羅,意為佔族所建之城。佔婆王朝,曾經與在柬埔寨興建吳哥窟的真臘王國,以及在爪哇興建婆羅浮屠佛塔的訶陵王國並稱為“東南亞三大古代王國”,在東亞、東南亞甚至亞洲和世界的文化、經濟史上,佔婆王國都曾經佔有過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佔婆國,北起今越南河靜省的橫山關,南至平順省潘郎、潘裏地區。王都為因陀羅補羅(今茶蕎)。中國古籍稱其為象林邑,簡稱林邑,從8世紀下半葉至唐末,改稱環王國。五代又稱占城。據當地發現的國碑銘,始終自號佔婆。該國為占人所建。占人的語言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使用南天竺文字,從印度傳入婆羅門教和佛教(現占人信伊斯蘭教),崇拜濕婆毗濕奴等神,採用種姓制度。從中國傳入築城、製造武器和生產技術,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占人地區出產象牙、犀角、烏木等珍奇異物。地當中國連接東南亞、西亞等地的海路要衝,從事中國與東南亞、印度、西亞的海上中轉貿易,獲利甚大,占人是剽悍的航海者。佔婆補羅,原是中國漢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縣。192年,象林縣功曹之子,名逵(也作達或連,又稱釋利摩羅),殺縣令,自號為王,始建占城國。國王獨攬大權。釋利摩羅及其後歷代君主,力圖向北擴張,同統治越南北部的中國封建王朝發生頻繁的戰爭。但也不時向中國朝貢,進行貿易。10~13世紀,占城成為越南封建統治者擴張的主要對象。1402年越南奪取占城的佔洞、古壘兩州,把越南領土推進到今廣南、廣義地區。1471年,後黎朝黎聖宗親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佔王茶全,設置廣南道,使越南領土擴張到歸仁一帶。1693年,阮有鏡領兵大舉入侵,擒佔王及皇親大臣。1697年占城國滅亡。 [3] 
佔婆王國的統治中心
聖子修道院
聖子修道院(5張)
公元3世紀到12世紀,聖子修道院一直是佔婆王國的統治中心,它囊括了現存的佔婆王國時期最古老最龐大的建築羣。這座佔婆古都修建於1500年前,此處的挖掘工作表明,早在公元4世紀,當時死去的國王就已經被埋葬於此了。佔婆王國在東南亞的政治和文化史中起着重要作用,這一切在保存下來的聖子遺蹟中生動地展現了出來。修道院中第一座木質結構的寺廟建於公元4世紀末,200年後此寺廟在一場大火中被焚燬。重修時,使用了大量的更為持久耐用的建築材料。每一代富強的佔婆王朝都修建新寺廟或對舊寺廟予以重新修復。公元4世紀到13世紀,修建的寺廟總數達70餘個,從而使得聖子成為王國的聖地。自從13世紀末被遺棄以後,聖子修道院安然無損地存留於世,直到1969年,慘遭美國B52轟炸機的狂轟爛炸,打破了其持續已久的沉靜狀態,70座美麗的寺廟及古塔,只有20座倖免於難,保存下來。許多歷經風霜保存下來的聖子時期的紀念物,在60年代為了能向參觀的人們開放與清整植被,一些計劃已經得以實施,這樣就可以逐步展示寺廟遺蹟、碑文及手工製品。 [3] 
神秘遺蹟
公元4世紀末,佔婆國王巴哈德拉瓦曼下令在如今的美山地區修建一座木結構的神廟,這大概是美山最初的建築。但公元7世紀之前的佔族人究竟在這裏修建了多少廟、殿、塔,如今再也無法知曉了,因為7世紀以前的所有建築已經悉數毀滅。7世紀初,佔婆國王桑布胡瓦曼下令重建神殿。
7至13世紀,這裏繁盛一時,建築達到了70多座,美山也因此成了佔婆王國最重要的印度教聖地。這裏的地位曾同柬埔寨的吳哥、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佛塔等齊名。但到了15世紀末,由於佔婆王國遷都,美山聖地從此荒廢……如今的美山,尚有20座不完整但還保持着原始模樣的建築遺蹟。可查到的資料大同小異,共同的描述是“這是佔婆王國祭祀君主和神靈的印度教聖都,建於4至13世紀末,是東南亞長期連續發展的惟一建築羣。”
美山最奇妙之處就在於佔婆藝人的建塔技術、石砌雕刻藝術和審美觀。中國的史書曾經讚揚佔婆人是“砌磚藝術大師”,觀看之後,不得不説,這一説法的確有其根據。
美山塔寺羣中,磚塊的大小為31×17×5釐米,硬度均勻,它們穿越了漫長的歷史時空之後,依然緊密地重疊在一起,如果不是人為破壞,絲毫不見鬆動的跡象。
令人吃驚的是,磚與磚之間並沒有使用灰漿。那麼,當年的“砌磚藝術大師”們所用的是什麼粘結劑呢?
聖子是基督宗教所相信的三位一體之上帝的第二位格,拿撒勒人耶穌降生後特指耶穌基督。基督徒相信:主耶穌基督是永生上帝的獨生愛子,是三位一體上帝中的第二位格,是太初與上帝同在的道,就是上帝。萬有是靠他造的、借他造的、為他造的、並靠他而立。
他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我們相信基督的單一位格,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基督不是受造的,而是受生的--作為完全的上帝,基督是自有永有的;作為完全的人,基督是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瑪麗婭所生--基督是道成肉身的特殊啓示;他完全地獻上自己成為我們的贖罪祭,用他自己的寶血救贖了我們,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後第三日身體復活;他又升上高天,坐在父上帝的右邊,為他的聖徒祈求;為了上帝國度的實現,他將會再來;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但聖子修道院中的“聖子”應為印度教用語。
遺產保護
印度支那古國。即佔婆補羅(補羅梵語意為城),簡譯佔婆、佔波。位於印度支那半島東南沿海地帶,北起今越南河靜省的橫山關,南至平順省潘郎、潘裏地區。王都為因陀羅補羅(今茶蕎)。中國古籍稱其為象林邑,簡稱林邑,從8世紀下半葉至唐末,改稱環王國。
五代又稱占城。據當地發現的國碑銘,始終自號佔婆。該國為占人所建。占人的語言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使用南天竺文字,從印度傳入婆羅門教和佛教(現占人信伊斯蘭教),崇拜濕婆和毗濕奴等神,採用種姓制度。從中國傳入築城、製造武器和生產技術,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占人地區出產象牙、犀角、烏木等珍奇異物。地當中國連接東南亞、西亞等地的海路要衝,從事中國與東南亞、印度、西亞的海上中轉貿易,獲利甚大。占人是剽悍的航海者
1975年越南南方解放時,只有20座建築保持了原有形狀,但沒有一座是完好無損的。為了對遺址進行考察和修復,從1978年開始,人們對遺址區進行清理和掃雷,為此有6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l1人受傷。
1979年4月29田,越南文化通訊部決定將美山遺址確定為越南藝術建築遺址。從1980年起,越南和波蘭合作對關山遺址進行修復。經過10多年的加固和修理、使這個佔族藝術遺產得到重生,部分恢復了原貌,使人們可以從這些殘垣斷壁中體會到當時佔族建築藝術的精華。

聖子修道院占人歷史

原是中國漢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縣。192年(一説137),象林縣功曹之子,名逵(也作達或連,又稱釋利摩羅),殺縣令,自號為王,始建占城國。國王獨攬大權。釋利摩羅及其後歷代君主,力圖向北擴張,同統治越南北部的中國封建王朝發生頻繁的戰爭。但也不時向中國朝貢,進行貿易。10~13世紀,占城成為越南封建統治者擴張的主要對象。1402年越南奪取占城的佔洞、古壘兩州,把越南領土推進到今廣南、廣義地區。1471年,後黎朝黎聖宗親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佔王茶全,設置廣南道,使越南領土擴張到歸仁一帶。1693年,阮有鏡領兵大舉入侵,擒佔王及皇親大臣。1697年占城國滅亡。
許多歷經風霜保存下來的聖子時期的紀念物,在60年代又為了能向參觀的人們開放與清整植被,一些計劃已經得以實施,這樣就可以逐步展示寺廟遺蹟、碑文及手工製品。由於一座被破壞了的水壩,洪水經常在此地氾濫。人們已經勾勒出了一項詣在重修建築及發展旅遊的計劃,但是,此地真正需要的是一系列的保護條例,以加速修復工作,並保護藝術品免受風吹日曬之苦。在4到13世紀,由於受到印度教的啓發,越南自己的文化在自己本土上發展起來。由佔婆王國在作為宗教和政治首府時所保存下來的一系列廟宇和殿堂生動地説明了這一切。
對於佔族人的瞭解至今仍是微乎其微,佔族人的後裔分散地生活在越南南部和柬埔寨。據1984年的統計,生活在越南南部的佔族人人約荷7.5萬人。美山是佔婆王國最重要的聖地,直到1885年,才被一個法國人無意間發現。1898年,法國派專家到美山考察,並研究這裏的碑文記載,公元4世紀末,太婆國王巴哈德拉瓦曼下令在這裏修建一座木結構的神廟。
但公元7世紀的,佔族人究竟在這裏修建了多少廟、殿、塔,至今無從所知。因為7世紀以前的所有建築已經全部毀滅了。7世紀初,佔婆國王桑布胡瓦曼下令重建神殿。7-13世紀,這裏曾有70多座建築,美山成了佔婆王國最重要的印度教聖地。這裏的地位曾同柬埔寨的吳哥、緬甸的千塔之城蒲廿、印尼的婆羅浮屠佛塔等齊名。但到了15世紀末,由於佔婆王國遷都,美山聖地從此荒廢。
1937-1944年,法國遠東博物館組織重修了這裏的一些古塔,據專家統計,在1946年前,吳山還有約50座建築保存比較完好。但不幸的是,在抗法、抗美兩場戰爭後,這個歷史遺址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尤其是l969年美國空軍對關山盆地進行了狂轟濫炸,著名的關山A一1號殿和許多建築被夷為平地。

聖子修道院文化影響

聖子修道院
聖子修道院(5張)
這是一個神秘的所在。在越南的其他地方,到處可見中國文化影響的印記,但在美山,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徹底的異質文明。而這種文明和一個古老的王朝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個王朝就是越南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佔婆王朝。中國古代文獻典籍中的林邑、環王、佔婆、占城等名詞所指稱的佔婆王朝早已在越南的歷史變遷中煙消雲散了,但回望歷史,我們很容易從那些浩瀚的史冊中發現一個顯而易見的史實:位於越南中部的佔婆王朝,曾經與在柬埔寨興建吳哥窟的真臘王國,以及在爪哇興建婆羅浮屠佛塔的訶陵王國並稱為“東南亞三大古代王國”,在東亞、東南亞甚至亞洲和世界的文化、經濟史上,佔婆王國都曾經佔有過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和世界上許多顯赫一時的王朝一樣,繁華過後,佔婆王朝也只剩下一些精美絕倫但殘破不堪的遺蹟,美山便是佔婆王國遺留下來的最重要的聖地。出人意料的是,美山遺蹟是在佔婆王朝破滅近兩個世紀後的1885年,才被一個法國人無意間發現。此後不久的1898年,法國派專家到美山考察,並仔細研究了這裏的碑文記載,逐漸理清了美山這一神秘遺蹟的歷史蹤跡。

聖子修道院必遊之地

把越南人心目中的聖地——美山谷地(MysonValley)稱作“越南的吳哥”,也許並不是一個很妥當的説法,但來自胡志明市的導遊謝寶倫的確是這麼説的。當然,他還補充了一句話:“美山比吳哥窟還要古老。”
旅行者到達越南中部地區,有三個地方是必須去的:峴港、會安和美山,其中會安和美山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們同樣古老,卻有着截然不同的容貌和內心。有了文化遺產這頂帽子,旅行便無形中“增值”了,就像導遊謝寶倫先生所説,這叫文化旅行。美山不是山,實際上是一個塔寺區,越文是“MYSON”,美山是音譯,其內涵當然不能從字面上進行英文推斷。從地圖上看,美山隸屬越南廣南省維川縣維富鄉,距峴港70公里,會安40公里,處在一個直徑大約2公里的山谷中。如果從空中向下望,美山的塔寺遺蹟一定是被茂密葱鬱的熱帶植物層層籠罩着,儼然一道天然的保護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