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克魯斯島

(科隆羣島第二大島)

鎖定
聖克魯斯島(Santa Cruz Island),亦稱因迪法蒂格布爾島(Indefatigable Island),是科隆羣島中面積僅小於伊莎貝拉島的另一座重要的島嶼。
聖克魯斯島面積986平方公里,擁有容易到達的沙灘和偏遠的高原,在這些地方可以遠離常規線路進行探險活動。 島周圍的海里到處都有海獅游來游去,島上擁有物產物種達爾文雀、美洲火烈鳥加拉帕戈斯鷹加拉帕戈斯象龜、熔岩蒼鷺和海鬣蜥和植物聖克魯斯島樹菊(樹菊屬)。
聖克魯斯的火山口很深,可以想象火山噴發時的壯觀景象。每年總有成百上千的遊客聞訊蜂擁而至,就是為爭相目睹熾熱熔岩流從火山口奔流而下的壯觀景象。在火山口,可以看到不久前火山噴發時熔岩流向大海的痕跡,領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威力。
中文名
聖克魯斯島
外文名
Santa Cruz Island
行政區劃
厄瓜多爾
類    型
島嶼
位    置
科隆羣島
面    積
986 km² [1] 
人口數量
1200人

聖克魯斯島地理位置

聖克魯斯島位於加勒比海沿岸,東距厄瓜多爾約965公里。坐落在科隆羣島的中心,是在伊莎貝拉島之後的第二大島。島嶼面積986平方公里,這個島是一個巨大的休眠火山。據估計,在一百五十萬年前發生的火山噴發形成了這個島的格局。有一個巨大的長2000米熔岩隧道可以方便遊客參觀和穿行於該島。聖克魯斯島常住人口有一萬多人,大多從事旅遊服務行業。該島旅遊設施相當完善。鎮上僅有的一條街,商店、咖啡館、酒吧林立。雖然政府嚴控進島人數,但每年進島的遊客不斷增加。 [2] 
科隆羣島於1832年歸屬厄瓜多爾。1959年定為國家公園,1978年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1835年,26歲的達爾文乘英國獵犬號環球旅遊,來到科隆羣島上,受“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的啓發”,完成他的震驚世界的鉅作。
聖克魯斯島示意圖 聖克魯斯島示意圖

聖克魯斯島生態環境

雖然地處赤道,因受秘魯寒潮影響,聖克魯斯島並不炎熱。由於乾旱少雨,海邊只生長刺矮的灌木和仙人掌。隨着海拔升高、濕度增大,才生長着茂密的常綠林。但在最高處,卻是苔蘚和蕨類植物了。聖克魯斯島正好在海拔200-500之間,因此有大片樹林,岸邊樹木也成林,風景異常美麗。從達爾文研究站回酒店的路上。這樣的熱帶美景是在其他島上見不到的。山口雙子坑裏裏外外都長滿了樹木。島上有巨龜、大蜥蜴、海獅等稀有動物,被稱為“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1835年達爾文曾來這裏作生物考察,他在《物種起源》中詳細提到了這裏的生物發展衍化過程。1979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加拉帕戈斯羣島定為“人類文化與自然遺產。

聖克魯斯島主要景點

聖克魯斯島位於加拉帕戈斯羣島的中心,建有達爾文研究站,並和伊莎貝拉島都有烏龜繁育中心。那些龜蛋由人工孵化,免得烏龜小時脆弱的外殼被人類的寵物侵擾。等它們大一點、外殼硬了再放歸野外。不同的洋流使海岸邊驚濤拍岸,海浪撞擊火山熔岩形成的黑色礁石捲起大片大片白色浪花,在這黑白強烈的對比中,是被海浪衝到礁石上的當地特色、火紅色的薩莉倫輕腳蟹,黑、白、紅相互映襯,讓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就是一位出色的調色師。
達爾文研究站
活躍但休眠的火山——雙子坑火山口。
白沙灘。 [1] 
達爾文研究站 達爾文研究站
雙子坑火山口 雙子坑火山口
白沙灘 白沙灘

聖克魯斯島特有生物

聖克魯斯島植物

也有着豐富各樣的植物。在低地地區,有阿拉伯樹膠、仙人掌和紅樹林,在其它地區,你可以發現苔蘚和角豆樹等。在濕潤地區,生長着繁茂的附生植物、蘚類植物、羊齒植物和高大的椰樹。仙人掌為了自己多汁的葉片不被陸龜吃掉,只好躥得高高的。為了莖不被鳥咬,長得厚厚的、硬硬的。
鱷梨、海灘牽牛花、紅樹林、巨竹、巨大蕨類植物、紅樹林瀉湖、加拉帕戈斯羣島仙人掌、聖保羅聖樹、仙人球、樹菊屬植物 [1] 
加島仙人掌原變種 加島仙人掌原變種
聖克魯斯島樹菊 聖克魯斯島樹菊

聖克魯斯島動物

這裏獨特的生物物種很多,海上礁石上懶懶趴着的還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兩棲動物——海蜥蜴,這裏的海蜥蜴通常是成片成片出現。成羣的鵜鶘在樹上梳洗打扮,最早上島的人被三百多公斤的象龜嚇壞了,脱口而出:加拉帕戈斯!加拉帕戈斯在西班牙語中是龜的意思。巨龜之島的成千上萬只象龜——巨型陸龜已生存幾百萬年,而且是在與外界完全隔離的狀況下進化的。它們當中最長的壽命可達四百年。身長一米以上,體重一至三百多公斤。如果它們在島上唯一的公路上行走,擋住了你的去路,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得避讓。象龜吃樹葉、果子等食物。它有尋找水源的特異功能這裏草叢裏爬的都是200歲以上的吉祥老壽星,每個龜有250多公斤重。這些老壽星都在草地上悠閒地散步、吃草,對遊客的到來也是旁若無人酷酷地模樣。只是它們時而驚起草叢中的各種飛鳥,真是漂亮極了。當年上岸的海盜就是跟着它的足跡,在乾旱缺水的島上賴以生存的。這些人喝龜湯、吃鳥肉,給島上帶來遠比天災嚴重得多的人禍。 [3] 
島上生活着不同種類的鬣蜥,海鬣蜥和陸鬣蜥都是素食主義者,海鬣蜥愛吃海藻,陸鬣蜥愛吃仙人掌。海鬣蜥是世界上唯一能適應海洋生活的鬣蜥,身體每一個細節都透出龍的味道。午後,這種冷血動物靜靜匍匐在漆黑的礁石上曬太陽提高體温,可以半天一動不動,偶爾點下頭噴出水汽,皮膚與熔岩的顏色融為一體。到了繁殖期的海鬣蜥皮膚會呈現出大紅大綠的顏色,情緒也會高漲起來。
海燕、短耳鴞、硃砂鶲、大紅嘴鶲等各種珍稀鳥類。 [1-2] 
加勒比海紅鸛 加勒比海紅鸛
加拉帕戈斯羣島鵟 加拉帕戈斯羣島鵟
海鬣蜥 海鬣蜥

聖克魯斯島旅遊指南

聖克魯斯島 聖克魯斯島
聖克魯斯島南面是阿約拉港,它也科隆羣島中最大的城鎮,多數廉價旅行團都在這裏安排成行。這裏還有很多旅館和餐廳。 聖克魯斯島擁有容易到達的沙灘和偏遠的高原,在這些地方可以遠離常規線路進行探險活動。 島周圍的海里到處都有海獅游來游去,這裏是它們的天堂,它們才是這裏的主人,所以它們也根本沒有將遊客們放在眼裏,天剛放晴,海獅們就懶懶地爬上錨地停靠的帆船甲板上,曬起了太陽。 [4] 
聖克魯斯的火山口很深,可以想象火山噴發時的壯觀景象。每年總有成百上千的遊客聞訊蜂擁而至,就是為爭相目睹熾熱熔岩流從火山口奔流而下的壯觀景象。在火山口,可以看到不久前火山噴發時熔岩流向大海的痕跡,領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威力。 [4] 
聖克魯斯島上寧靜而安詳,島上居住的都是地道的印地安後裔,他們善良、淳樸、友好,他們是美洲真正的主人,印地安人身材都不高,他們住的房子也是小巧而別緻,來參觀這裏似乎來到了一個孩童般的童話王國中。 [4] 
島上小鎮是窄窄的街道,街道兩旁都是大排檔小吃,而最多的小吃也是燒烤,這同中國很多小鎮沒有什麼兩樣;走在這小街上,撲鼻而來的是燒烤誘人的香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