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鬣蜥

鎖定
海鬣蜥是蜥蜴目美洲鬣蜥科須蜥蜴屬爬行動物, [7]  又稱鈍鼻蜥、加拉巴哥海鬣蜥。身軀較長, [8]  體型較大,體色較鮮豔。頭上長着堅韌的肉刺,身披盔甲狀的鱗片,背上有一條隆起的角刺; [10]  爪鋒利,呈鈎狀。 [11]  尾巴扁平,長度幾乎是軀幹的兩倍; [12]  雄性比雌性大。雌性與幼體多為黑色或灰色,雄性可能會帶有黃色或粉色的斑紋。 [9] 
海鬣蜥分佈於加拉帕戈斯羣島。 [13]  主要棲息在岩石海邊,經常出沒在沼澤及紅樹林中。 [8]  有在海中生活及覓食的能力,主要以魚類和藻類為食。 [9]  每年1-4月產卵,雌性會因爭奪最合適的產卵地而發生爭鬥。 [14] 
海鬣蜥是現存唯一半海生性的蜥蜴。 [13]  自19世紀60年代以後,遊人及其攜帶的外來動植物,嚴重影響海鬣蜥的生存環境。另外,厄爾尼諾現象也導致其數量減少。 [15]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易危(VU)物種。 [16] 
中文名
海鬣蜥
拉丁學名
Amblyrhynchus cristatus
別    名
弗爾南迪納海鬣蜥,加拉帕戈斯海鬣蜥
鈍鼻蜥
外文名
Fernandina Marine Iguan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蜥蜴目
美洲鬣蜥科
海鬣蜥屬
海鬣蜥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鬣蜥亞目
亞    種
7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Bell, 1825

海鬣蜥物種學史

動物學家認為,科隆羣島的海鬣蜥是由陸生鬣蜥進化而來的。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形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最明顯的是,它們的尾巴比陸生鬣蜥的尾巴長得多,這使得它們能在水裏隨心所欲地遊動。爪子也比較鋒利,而且呈鈎狀,這樣,它們不僅能牢牢地攀附在岸邊的岩石上,不被大浪捲走,而且還能在有大海流的海底穩穩當地爬來爬去,尋找食物。另一派的學説指海鬣蜥是源自一類已滅絕的海中爬行動物。 [1] 

海鬣蜥形態特徵

海鬣蜥軀體

科隆羣島的海鬣蜥共分7個亞種。這種爬行動物的身軀比較長,最長的可達150釐米以上。不同島嶼上的海鬣蜥在大小上也有不同。在費爾南迪納島及伊莎貝拉島上的是體型最大的,而在赫諾韋薩島上的則是最小的。成年雄性平均體長0.75米,雌性平均體長0.6米,體重約12千克。 [2] 
在陸地上,海鬣蜥較為笨拙,但它們在水中卻很靈活,以強壯的尾巴來游泳。海鬣蜥的爪子長而尖,這樣,它們不僅能牢牢地攀附在岸邊的巖上,不被大浪捲走,而且還能在有大海流的海底穩穩當當地爬來爬去,尋找食物。海鬣蜥尾巴的長度幾乎等於軀幹的兩倍。長長的尾巴在游泳時能夠提供足夠的動力 [3] 
頭頂部有一瘤狀突起而且還帶着一個“小白帽”。原來,在海鬣蜥的鼻孔與眼睛之間,有一個鹽腺,能把海鬣蜥進食時帶進的鹽分貯存起來。當鹽腺被裝滿後,海鬣蜥就高高地昂起頭,打一個強勁的噴嚏,而含鹽的液體就被射向空中,又會落在自己頭上,等鹽液變幹,固結成殼時,就成了一層“小白帽”。 [3] 

海鬣蜥膚色

海鬣蜥的全身都是深灰色的。但是,正在求愛的海鬣蜥身體的顏色會從灰色變成黑色,而且身上會長出紅色的斑點。海鬣蜥並非一定是黑色的,幼蜥的背鰭較為淡色,雄性在不同季節的顏色也有所不同。在南方島嶼正值繁殖期的雄性較為鮮豔,會呈紅色及綠色;在聖克魯斯島的則會呈磚紅色及黑色;而在費爾南迪納島的呈磚紅色及暗綠色。羣島東南部的艾斯潘諾拉島的海鬣蜥與羣島其他6種鬣蜥有着明顯的差別,其雄性海鬣蜥身上有紅、黃、黑3色相間的斑,腿、足和冠則呈暗綠色,而羣島其他島嶼的海鬣蜥身上沒有花斑,通身呈綠色或黃色。 [2] 

海鬣蜥生理

海鬣蜥還具有一些有趣的生理特點。例如,在它們的鼻子與眼睛之間有兩個腺,這兩個腺能夠按一定週期把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但最有趣的是,這種爬行動物能自動調節心律。下潛時,心律減慢;升到水面時,心律加快。在預感到鯊魚即將來臨時,能立即停止心臟跳動,使敵人不易發現它們。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有趣的試驗:在一隻海鬣蜥身上安裝一個微型遙控探測器,然後把它放進海里。當科學家從遠方向它發出危險信號時,它立即停止心臟跳動,停跳時間竟長達45分鐘。 [2] 

海鬣蜥近種區別


海鬣蜥
體量
成年雄性平均體長0.75米,雌性平均體長0.6米,體重約12千克
剛孵化的綠鬣蜥的長度從17-25釐米不等。大多數成年綠鬣蜥體重在4-6千克之間,但在南美洲,如果飲食適當,體重可以達到8千克。綠鬣蜥的頭到尾長度可達2米左右
特徵
體型較大,體色較鮮豔。頭上長着堅韌的肉刺,身披盔甲狀的鱗片,背上有一條隆起的角刺
幼年綠鬣蜥的身體一般呈綠色,並藉此躲避天敵的襲擊;隨着年齡的增長,綠色會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顏色會是淺黃色、淺藍色或者棕色等
圖片
海鬣蜥 海鬣蜥
綠鬣蜥 綠鬣蜥

海鬣蜥棲息環境

海鬣蜥是世界上唯一能適應海洋生活的鬣蜥。分佈在科隆羣島的各個島嶼上。主要棲息在岩石海邊,但也會出沒在沼澤紅樹林。它們和魚類一樣,能在海里自由自在地遊弋。羣居於海岸的火山岩石區,是最能適應海域生活的蜥蜴。由於科隆羣島周邊為寒潮區,該種必須先進行日光浴以獲得較高的體温後,方能在短時間內潛入海中覓食。登陸後,仍需再靠日光浴的方式提高體温。 [2] 

海鬣蜥生活習性

海鬣蜥光浴

海鬣蜥由於經常在冰冷的海水中尋找食物,所以對陽光的依賴性很強;它們深色的皮膚有助於吸收熱量;在陸地上行動緩慢,因此所面臨的危險較大,為了應付這個弱點,經常擺出一副虛張聲勢的樣子。為了適合潛水的需要,海鬣蜥的身體進化出很多不同於其它蜥蜴的特徵。比如,為了減少潛水時熱量的散失,它們可以降低血液循環的速度。(海水的温度一般是20℃,低於海鬣蜥的體温。) [3] 

海鬣蜥食物

海鬣蜥經常沿着海島的海岸線尋找被海水衝上沙灘的海草、甲殼類動物。海邊的礁石上附着的各種軟體動物,也是海鬣蜥的美味。海鬣蜥還經常下海去捕食。海鬣蜥吃食海藻的時候會攝入超量的鹽分,不過,海鬣蜥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將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海鬣蜥的鼻子裏有一個特殊的部分叫作鹽腺,它可以在咀嚼過程中,將嘴裏食物中過量的鹽分分離出來,然後排出體外。所以,有的時候,人們看到海鬣蜥在打噴嚏,噴出白色的晶體,實際上是在泌鹽 [3] 

海鬣蜥警戒

海鬣蜥為了提防人類和外來動物造成的影響,會做出反應,研究人員對這種狀況進行了“騷擾試驗”。研究人員首先記錄下海鬣蜥的原始警戒距離,接着追逐海鬣蜥15分鐘,直到迫使海鬣蜥走開並逃離一小段距離為止。實驗結束的時候,科學家捉住了海鬣蜥並採集了血樣,以檢測它們血液中皮質酮(一種應激激素)水平。數據顯示,當海鬣蜥將人類的追趕看作是一種危險時,其血漿中的皮質類固醇的濃度會在幾分鐘之內增加。
海鬣蜥對潛在危險的反應強度與是否經歷過危險事件相關。那些沒經歷過捕食者威脅的海鬣蜥對人類的接近很放鬆,只在與人距離1到2米的時候離開。在此過程中,它們體內的應激激素沒有什麼變化。而在那些感覺到中度被捕食風險的海鬣蜥中,只有在捕食者發出攻擊時海鬣蜥體內的皮質酮水平才會升高,同時只有那些曾被捕捉過的海鬣蜥的警戒距離會增加。與海鬣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時刻面臨被捕食危險的爬行動物在騷擾試驗中其體內的皮質酮水平上升最快。
新的研究表明,海鬣蜥會偷聽其它動物的警報,從而在獵鷹來臨之前逃之夭夭。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一種“啞巴”動物會對其它物種的叫聲產生反應。 [4] 

海鬣蜥分佈範圍

海鬣蜥是科隆羣島特有的物種,羣島遠離南美洲海岸,都是火山島,從來沒有與陸地連接,故認為這些鬣蜥是在10至15萬年前,從南美洲各地筏水而來的。 [2] 
科隆羣島 科隆羣島

海鬣蜥繁殖方式

交配季節是12月-3月,產卵季節是1-4月,雌性會為搶奪合適的產卵地而爭鬥。進入繁殖季節的海鬣蜥為了繁殖後代,要在海灘的沙地上挖掘一個深30-80釐米坑洞。雌海鬣蜥會在坑裏產下2到3枚卵。海鬣蜥要經過4個月才能孵化出小海鬣蜥。幼仔成活率較低。雌性3-5歲時性成熟,雄性6-8歲時性成熟;
艾斯潘諾拉島的雌性鬣蜥產完卵並不馬上離開穴,而是呆在裏面看守自己的卵,直到孵出小鬣蜥為止。其他島嶼的雌鬣蜥則不然,它們產完卵,用土把穴口一堵就揚長而去。 [2-3] 

海鬣蜥亞種分化

海鬣蜥(7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伊莎貝拉島海鬣蜥
Amblyrhynchus cristatus albemarlensis
Eibl-Eibesfeldt, 1962
2.
費爾南迪納島海鬣蜥
Amblyrhynchus cristatus cristatus
Bell, 1825
3.
聖克魯斯島海鬣蜥
Amblyrhynchus cristatus hassi
Eibl-Eibesfeldt, 1962
4.
聖蒂亞戈島海鬣蜥
Amblyrhynchus cristatus mertensi
Eibl-Eibesfeldt, 1962
5.
赫諾維薩島海鬣蜥
Amblyrhynchus cristatus nanus
Garman, 1892
6.
平塔島海鬣蜥
Amblyrhynchus cristatus sielmanni
Eibl-Eibesfeldt, 1962
7.
西班牙島海鬣蜥
Amblyrhynchus cristatus venustissimus
Eibl-Eibesfeldt, 1962
[5] 

海鬣蜥保護現狀

海鬣蜥種羣現狀

自19世紀60年代以後,海鬣蜥的命運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遊人的登陸嚴重影響到海鬣蜥的生存。他們不僅打擾了海鬣蜥的休閒生活,而且還帶來不少外來動植物,這會對整個島嶼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它們要面對引進來的貓和狗的挑戰,偶爾還會遭到鷹的捕食。
厄爾尼諾現象造成定期的數量減少,它們亦受到入侵物種的掠食。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估計其數量有至少5萬隻,而達爾文研究站(Charles Darwin Research Station)則指有數十萬只。 [6] 

海鬣蜥保護級別

海鬣蜥受到厄瓜多爾法律的全面保護。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6]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海鬣蜥致危因素

這些海鬣蜥的生存會受到氣候、外來物種入侵、遊客增多、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
  1. 氣候因素:海洋鬣蜥受到週期性厄爾尼諾氣候變化的威脅(平均死亡率為30~50%,已知高達90%)。在厄爾尼諾事件期間,作為海鬣蜥食物來源的藻類羣落急劇減少,而不易被海鬣蜥消化並有毒的褐藻卻大量繁殖。僅在1982至1983年,厄爾尼諾現象就導致了40%~50%的海鬣蜥被活活餓死。
  2. 外來入侵物種:在幾個大島和衞星珊瑚礁上,入侵的外來掠食者(貓、老鼠),對海鬣蜥(主要是幼體海鬣蜥)的威脅持續存在。在食物稀缺的島嶼上,老鼠會以幼體海鬣蜥為捕食對象,這對幼體海鬣蜥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3. 遊客增多:遊客數量的不斷增多對海鬣蜥的免疫能力、內分泌反應等功能產生着負面的影響。遊客的數量從1979年的11,765人增加到了2015年的224,755人,足足增長了19倍,而遊客數量仍在不斷上漲中。
  4. 環境污染:海鬣蜥對石油泄漏而產生的污染極為敏感。石油泄漏而產生的污染會減少海鬣蜥腸道內的幫助消化的共生細菌,這導致海鬣蜥無法正常消化食物而死亡。2001年,一艘在聖克里斯托瓦爾島附近擱淺的油輪發生柴油和石油泄漏事故,生長在附近的海鬣蜥的死亡率高達62%。同時,自2001年以來,聖克魯斯和聖克里斯托瓦爾還發生了其他幾起柴油和石油泄漏事件,這給海鬣蜥的生存帶來極大的威脅。在人類居住的島嶼上(聖克魯斯、聖克里斯托瓦爾、伊莎貝拉和弗洛雷亞納),露天焚燒垃圾產生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如二噁英和呋喃)也不斷威脅着海鬣蜥的生存。

海鬣蜥保護措施

厄瓜多爾在科隆羣島建立了三個保護區:科隆羣島國家公園和國家海洋保護區、科隆羣島人類和生物圈保護區(UNESCO)以及科隆羣島世界遺產地。由於科隆羣島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區,它吸引了大量來自厄瓜多爾大陸的移民尋求旅遊業工作。為了減緩人口增長,厄瓜多爾頒佈了一項新法律,要求獲得特殊簽證才能訪問科隆羣島,並且對申請永久移居的人有嚴格限制。

海鬣蜥相關研究

新發現有助於人類骨質疏鬆症治療和宇航員骨質喪失的研究
據《新科學家》報道,一般情況下,生物一旦進入成年,身體便會保持原狀。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科學家新發現一種正常、健康的成年物種海鬣蜥身體竟然可以收縮,越長越小,而後不久又能繼續長大。 [1] 

海鬣蜥發現

海鬣蜥身懷“縮骨”絕技
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態學家馬丁·威克爾斯基注意到,其研究近二十年的科隆羣島海鬣蜥(Galapagos marine iguanas)的身體似乎一年一年都在發生變化時,他並不十分相信這一結果。起初,威克爾斯基還以為這是測量誤差造成的,但經多次測量,結果仍同原來一樣,有時收縮的比例竟達到20%。威克爾斯基説:“有時,我們出現幾毫米的測量誤差很正常。但在一些情況下,測量誤差竟達整整6釐米。你根本不可能犯那麼大的錯誤。”
那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海鬣蜥體重減少從而導致體長的變化呢?威克爾斯基認為,不能單純以體重減少來解釋,因為海鬣蜥的體長變化幅度的確很大。威克爾斯基由此深信,他已找到健康成年脊椎動物“縮骨”的第一手證據。 [1] 

海鬣蜥觀察

“縮骨”絕技一般在厄爾尼諾現象期間上演
海鬣蜥的體長為什麼會發生變化呢?威克爾斯基研究小組發現,在雌雄淘汰問題上,身體大小確實至關重要。在所有島嶼上,體型大的雄性動物更有可能被雌性動物選為配偶,而體型大的雌性動物也更有可能產下更多的蛋。
成功的獲得是要付出昂貴代價的。當食物稀缺時,體形最大的海鬣蜥所受的影響最大,尤其是在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期間。“厄爾尼諾”現象每3年至7年出現一次,通常會引發暴雨,而且當寒流和上升流陷入混亂時,還會造成海洋温度從平均18攝氏度最高升至32攝氏度。
由於温度太高,在這種條件下,海鬣蜥賴以生存的綠色藻類和紅色藻類根本無法生長,只有褐色藻類可以倖存,不過,海鬣蜥一般感覺褐色藻類難以下嚥。由於周圍食物不足,這時,體型更小的海鬣蜥所需能量會更低,得以生存的機會就越大。
威克爾斯基研究小組注意到,海鬣蜥身體收縮恰恰就是在厄爾尼諾現象期間更為明顯。他們認為,收縮也許是由於不利條件引起的。這樣一來,即便是身體最強壯的海鬣蜥,為了能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期間倖存下來,也會變得足夠小,等災難過去,食物充足時,它們再繼續生長,重振昔日威風。威克爾斯基認為,儘管縮身後的海鬣蜥看上去有點不成比例,就像青蛙一樣,但它們的移動能力仍相當完美,雖比平時速度慢,這也許是出於保存能量的考慮。 [1] 

海鬣蜥原因

“縮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骨骼吸收
尚不清楚的是,海鬣蜥究竟是如何收縮和再生長的。據威克爾斯基推測,骨骼吸收即使不是全部原因,也是收縮的主要原因。他認為,食物變化可能會引發導致骨骼生長或退化的荷爾蒙釋放出來。
儘管威克爾斯基尚不能證實這一點,但顯然“縮身”並非由椎間組織變化所引起的。椎間組織位於脊椎骨之間。椎間組織由軟骨和流體構成,比骨頭更柔軟,更容易壓縮。由於脊椎骨之間的組織磨損會造成老年人背部彎曲,令其身高降低,一些研究人員由此認為壓縮可能是海鬣蜥身體長度不斷變化的秘密。
然而,海鬣蜥的椎間組織不到其脊椎長度的10%,因此,這不可能被用來解釋威克爾斯基所記錄的海鬣蜥的縮身。而且不斷壓緊的椎間組織還會限制海鬣蜥的活動。 [1] 

海鬣蜥前景

有助於人類骨質疏鬆症治療和宇航員骨質喪失的研究
儘管海鬣蜥如何縮身缺乏清晰的原理,但動物的這種“縮骨功”仍引起其他領域研究人員的關注。
美國宇航局骨骼研究人員和研究骨質疏鬆症如何造成骨質喪失的研究人員都顯示出對威克爾斯基研究的興趣,儘管迄今為止沒人清楚海鬣蜥縮身是否同微重力、骨質疏鬆症和長期卧牀休息所引起人體骨質喪失具有相似之處。但事實上,它們確實存在着一些令人感興趣的相似之處:威克爾斯基的研究表明,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情況下,海鬣蜥出現了皮質甾酮(甾類應激激素)水平升高的情況。皮質甾酮類似人體的荷爾蒙,身處微重力環境下的宇航員和長期卧病在牀的人皮質甾酮水平也會升高。
當年再次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威克爾斯基仍計劃於次年1月帶上X光裝置重返科隆羣島。他希望通過與一個骨骼研究小組合作,在未來5年內拍攝大量X光片,用於比較海鬣蜥在正常年月和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期間所顯現的不同狀況。
威克爾斯基的研究小組希望最終能證實,海鬣蜥縮身確實是由骨質喪失引起的,並期望以此為據,勸服其他人員能深入研究這一現象背後的作用原理,找到海鬣蜥縮身後,在一年內又長回原始大小、甚至更大的秘密。這方面若是取得突破,將會為逆轉人類骨質喪失過程提供新的解決方案,為那些深受骨質疏鬆症困擾的患者提供幫助,同時可以使實施長期載人航天任務更具可行性。
與此同時,有線索顯示,會“縮骨功”的動物也許不單單隻有海鬣蜥。自威克爾斯基的論文發表以來,其他研究人員再次對他們最初所認為在蛇、甚至龜身上出現的測量誤差進行了研究。但迄今為止,他們仍未發現清晰答案,但也許,身懷令人難以置信的“縮骨大法”的爬行動物最終比人們想象的更普遍。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