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鬣蜥

鎖定
綠鬣蜥,是爬行綱有鱗目鬣蜥科美洲綠鬣蜥屬 [7]  動物。 [8]  幼年綠鬣蜥的身體一般呈綠色,並藉此躲避天敵的襲擊;隨着年齡的增長,綠色會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顏色會是淺黃色、淺藍色或者棕色等;綠鬣蜥的主要特徵包括背部的梳齒狀鱗片、尾部黑色的環狀條紋以及成年雄性個體大而下垂的喉扇。 [9]  別稱:美洲綠鬣蜥。 [10] 
綠鬣蜥分佈於中、南美洲墨西哥至巴拉圭等國的熱帶雨林區。 [11]  主要棲息在熱帶雨林中,是日行性樹棲型蜥蜴。綠鬣蜥屬於雜食性動物,幼年期主要吃蟋蟀、麪包蟲、雞蛋等動物性食物,成期後會轉變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主食菜葉、水果等。 [12]  綠鬣蜥產卵數量很大,經常一窩可以產下30-50顆卵,經過75-90天可以孵化。初生幼蜥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成年,飼養條件下綠鬣蜥可以活15年以上。 [13] 
綠鬣蜥的聽覺和視覺都非常敏鋭,有很好的色彩分辨力。能看見我們人類看不見的顏色,包括紫外線。綠鬣蜥的頭頂上有“第三隻眼”,當它們睡覺時可用於感受光線變化。 [14]  綠鬣蜥在世界各國是很受歡迎的寵物蜥蜴。 [15] 
外文名
Common Green Iguana
別    名
美洲鬣蜥
美洲綠鬣蜥
中文學名
綠鬣蜥
拉丁學名
Iguana iguan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有鱗目
亞    目
蜥蜴亞目
美洲鬣蜥科
美洲鬣蜥屬
綠鬣蜥
亞    種
[4]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護級別
(IUCN 2014年 ver 3.1)——無危(LC) [3] 

綠鬣蜥形態特徵

綠鬣蜥
綠鬣蜥(17張)
剛孵化的綠鬣蜥的長度從17-25釐米不等。大多數成年綠鬣蜥體重在4-6千克之間,但在南美洲,如果飲食適當,體重可以達到8千克。綠鬣蜥的頭到尾長度可達2米左右。 [2] 
雖然被稱為綠鬣蜥,但實際上它們的顏色是可變的。隨着年齡的增長,成年綠鬣蜥的顏色會變得更加均勻,而幼年綠鬣蜥的顏色可能會出現斑點或在綠色和棕色之間出現條紋。個體的顏色也可能根據其情緒、温度、健康狀況或社會地位而有所不同。這種顏色改變可以幫助其進行温度調節。早晨,當體温較低時,膚色會變暗,從而幫助綠鬣蜥吸收陽光中的熱量。但是,隨着炎熱的正午太陽照射到它們身上時,綠鬣蜥會變得更輕或更蒼白,從而有助於反射陽光並將吸收的熱量降至最低。活躍的優勢綠鬣蜥通常比生活在相同環境中的低等級綠鬣蜥顏色更深。在該物種中看到的大多數顏色變化都是由雄性表現出來的,可能部分歸因於性類固醇。在求愛前和求愛期間的6-8周,雄性可能會表現出亮橙色或金色調,儘管顏色仍然與優勢地位有關。大多數情況下,成年雌性保留其綠色。 [2] 
綠鬣蜥的其他顯着特徵包括喉嚨下的頸下垂皮,由從中頸到尾巴基部延伸的真皮刺組成的背頂,以及長長的逐漸變細的尾巴。成年雄性比雌性的頸下垂皮更發達。舌骨的延長使這一結構的前緣變硬並得到支撐,該前緣用於領土防禦或對其他動物進行恐嚇。這種肉質結構在伸展時也起到吸熱和散熱的作用。 [2] 
側邊的眼睛主要由不動的眼瞼和自由活動的下眼瞼保護。在眼睛後面的頭骨的背中線是頂眼。這種感覺器官雖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可以作為太陽能的計量器,並有助於性器官、甲狀腺和內分泌腺的成熟。該“眼睛”的視覺效果主要限於從上方檢測掠奪性陰影。 [2] 
頭部的鱗片比身體其他部位的鱗片更大,更不規則。在鼓膜下方有一個巨大的圓形鱗片,稱為鼓室下板。 [2] 

綠鬣蜥近種區別


綠鬣蜥
體量
大多數成年綠鬣蜥體重在4-6千克之間,但在南美洲,如果飲食適當,體重可以達到8千克。綠鬣蜥的頭到尾長度可達2米左右
成年雄性平均體長0.75米,雌性平均體長0.6米,體重約12千克
特徵
幼年綠鬣蜥的身體一般呈綠色,並藉此躲避天敵的襲擊;隨着年齡的增長,綠色會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顏色會是淺黃色、淺藍色或者棕色等
體型較大,體色較鮮豔。頭上長着堅韌的肉刺,身披盔甲狀的鱗片,背上有一條隆起的角刺
圖片
綠鬣蜥 綠鬣蜥
海鬣蜥 海鬣蜥

綠鬣蜥棲息環境

與大多數鬣蜥不同的是,綠鬣蜥棲息在潮濕的熱帶雨林中,只能在樹上生活,主要是為了築巢。該物種還棲息於熱帶雨林以外的其他類型的棲息地,包括乾燥的森林、廊道森林、樹木稀少的大草原,甚至只有灌木植被的旱生島嶼。 [3] 

綠鬣蜥生活習性

綠鬣蜥雖然長相不太好看,但是卻是世界上性情温順並且膽小的動物之一。一般都是白天活動,屬於日行性的樹棲型蜥蜴。它們是雜食性動物,在幼年期比較吃喜歡蟋蟀、麪包蟲等動物性食物,不過成年後的綠鬣蜥,便會成功轉型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草、樹葉、花瓣、水果和海藻都是它們最愛的食物。在野外,綠鬣蜥通常棲息於鄰近溪流的森林樹冠層,可見它們也是喜水動物,對水源也有一定的依賴性,不過它們身體裏的水分來源大多還是來自於食物,有時也喝在樹葉上的水滴。它們有一身堅韌的鎧甲,不易輕易受傷。它們還有一個更為神奇的特點,那就是長長的尾巴在危急時刻會斷落,從而自保。斷落了的尾巴還會重新再長出來,因而斷尾造成的危害是暫時性的。 [1] 
綠鬣蜥除了吃,就是懶洋洋地曬太陽。一般情況下,假如它沒有打盹,那麼它們最有可能在做的兩件事就是吃和曬太陽。不同於其他性情好動的動物,與世無爭的它們一天的活動是很單調的,但同時也是很享受的。早上的時候從棲息處爬到容易曬到太陽的樹枝上,盡情地享受數小時的陽光浴,等到把身體曬到它們滿意的暖度之後,然後就開始在各處覓食。經過數小時的進食活動,吃飽喝足以後,繼續爬到樹枝上曬太陽,其實它們不是單純的休息,還需要足夠的温度才能把剛才的食物消化掉。等到太陽下山後,沒有陽光了,它們就不緊不慢地爬回棲息處睡覺。在一整天的活動中,它們也是有戒備的,會提防比自己大的鬣蜥來侵害它們,還喜歡嚇唬比自己小的鬣蜥種類。 [1] 

綠鬣蜥分佈範圍

原產地:阿魯巴島、伯利茲、玻利維亞、博內爾島、聖尤斯達蒂斯和薩巴島(博內爾島、薩巴島)、巴西(巴伊亞州)、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大陸、加勒比海羣島)、哥斯達黎加、庫拉索、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格林納達、危地馬拉、圭亞那、洪都拉斯(加勒比海羣島)、墨西哥(尤卡坦州、坎佩切州)、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尼加拉瓜大陸、加勒比海羣島)、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委內瑞拉(委內瑞拉大陸、安的列斯)。 [3] 
引種: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聖尤斯特歇斯)、開曼羣島、多明尼加共和國、斐濟、瓜德羅普島、日本、馬提尼克島、波多黎各(波多黎各主島)、聖巴託洛繆島、聖馬丁島(法國部分)、聖馬丁島(荷蘭部分)、西班牙(加那利羣島)、美國(佛羅里達州、夏威夷羣島)、英屬維爾京羣島、美屬維爾京羣島。 [3] 

綠鬣蜥繁殖方式

綠鬣蜥面對生殖繁育這方面卻有着嚴格的把關,交配季節時期,將是它們生命中唯一與競爭有關的時刻。一般情況下,強壯的雄鬣蜥為了吸引雌性首先體色上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喉部皮膚出現鮮豔的色彩,並且不斷地表現特有的“誇耀”行為,通過這些現象雄性儘量引誘大量的雌性進入自己的領域。從而最強壯的雄鬣蜥佔有大片用於交配的領地,和很多吸引過來的雌鬣蜥進行交配。而其他雄鬣蜥假如不能用武力打敗那隻為首且強大的雄鬣蜥,它們就不可能得到交配繁殖的機會。這種繁殖規律維持了幾千年,這種特殊的繁殖規律,看似有些殘忍,但是卻在根本上維護了鬣蜥種羣的整體素質,這種優勝劣汰的交配法是鬣蜥種羣不斷髮展壯大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 [1] 
雄性綠鬣蜥後腿部有股孔,頸部的肉垂遠大於雌性,它們交配時是在樹上進行的。雌蜥會將卵產在已經在地上挖出的洞穴中,用土將其蓋好就不再管了, 因而孵化出來的幼小鬣蜥從小就得自力更生。不過雌蜥媽媽們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有時會多掘幾個洞穴以擾亂掠食者的注意。綠鬣蜥通常一窩可以產下30-50顆卵,大經過75-90天可以孵化,初生幼蜥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成年。 [1]  壽命8-15年。 [5] 

綠鬣蜥養殖技術

  • 飼養前準備
  1. 飼養箱:綠鬣蜥是樹棲型蜥蜴,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高高的樹上度過,偶爾會下地飲水、游泳。所以,飼養箱的高度很重要, 般40-100釐米的個體,選用長、寬、高為120釐米×60釐米×120釐米的飼養箱。 箱內可選用人造木梯,也可選用樹枝來給綠鬣蜥提供攀爬的條件。飼養箱底部最好鋪樹皮或椰土,會顯得更自然,同時也可包裹綠鬣蜥的糞便和吸收尿液,便於清理。 [5] 
  2. 飼養器材:UVA爬蟲專用加温射燈(簡稱UVA射燈),UVB爬蟲專用紫外線燈(簡稱UVB燈)、夜燈、水盆、食盆等。 [5] 
  3. 飼養箱環境佈置:除需要較高大的何養箱外,還需要有局部較高的温度來獲得熱能,以輔助消化食物,同時需要一個大水盆來泡澡。這3個飼養條件缺一不可。 [5] 
  • 挑選
飼養綠鬣蜥,應當購買幼體來飼養最佳。 從小飼養,可以更充分了解它的習性和性格, 也能更容易讓其他家庭成員來接受這種另類寵物,最重要的就是能更好地培養寵物與主人之間的感情。 [5] 
幼體的挑選要求如下:
  1. 眼睛:雙眼有神,無混濁物。 [5] 
  2. 嘴巴:口中無黏液,舌頭為紅色。 [5] 
  3. 整體:四肢有力,尾巴無彎曲,身上無灰色硬角質。 [5] 
  • 飼養管理
購買健康的綠鬣蜥幼體後,就可以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飼養箱中了。剛到家的幾天裏, 除了餵食、收拾排泄物、換水外,最好不要過多打擾它,否則會導致拒食或亂撞玻璃等情況。最好先靜養3-5天,具體視情況而定。 剛開始可先用手來喂菜,建立互相信任的感情,待馴服後,就可以上手把玩了。 [5] 
每天的光照時間為8-12小時,可以用UVA射燈來代替。如果可以提供合適的日光浴是最好的,萬一沒辦法滿足,可以選用UVB 燈來代替紫外線,每天照射5-8小時。 [5] 
幼體時,最好把菜葉或食物切成小塊投餵,便於綠鬣蜥食用。綠鬣蜥的食物種類有很多,且需要補充的營養物質也有很多,所以食物需要多樣化。可選用油麥菜、蕪菁甘藍、芥菜、芹菜蒲公英、青豆角、青椒、韭菜、雪豆、葡萄、 蘿蔔、梨、紫橄欖等。每週食物中最好添加一次鈣粉和維生素粉,每次用量最好為綠鬣蜥眼球大小的2-3倍。 [5] 
  • 日常護理
綠鬣蜥原產於雨林中,所以保持濕度相對比較重要。在人工飼養情況下,可以每日在飼養箱中噴3次水來增加濕度。 由於綠鬣蜥是樹棲性蜥蜴,所以爪非常鋒利,便於幫助它在樹幹上的攀爬。但這樣也正好阻礙了家庭飼養中的一些互動,所以在上手把玩的過程中,最好佩戴厚實的手套,防止抓傷;也可人工修剪綠鬣蜥的爪,但是必須把握好尺度,否則容易給綠鬣蜥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5] 

綠鬣蜥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 ver 3.1)——無危(LC)。 [3]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6] 

綠鬣蜥主要價值

綠鬣蜥在一些國家被養殖作為食物和皮革的來源,也用於寵物貿易。由於綠鬣蜥皮的尺寸大,綠鬣蜥皮革可以製成靴子、腰帶或錢包等。大多數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將綠鬣蜥作為寵物銷售。綠鬣蜥在度假區也是一個有趣的旅遊景點。 [2] 
參考資料
  • 1.    尹鋼編著,彩色圖説青少年必知的動物系列 爬行動物,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04,第67-68頁
  • 2.    Iguana iguana  .animaldiversity[引用日期2020-05-08]
  • 3.    Iguana iguana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5-08]
  • 4.    Iguana iguana (Linnaeus, 1758)  .itis[引用日期2020-05-08]
  • 5.    史笑默,張斌編著,圖説蜥蜴的飼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8,第93-97頁
  • 6.    2019年CITES附錄中文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5-08]
  • 7.    周用武,韓煥金,劉昌景,不能作為寵物養的常見珍貴瀕危動物圖鑑,知識產權出版社,2017.09,第186頁
  • 8.    尹鋼編著,彩色圖説青少年必知的動物系列,爬行動物,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04,第67頁
  • 9.    綠蘿,經典天天讀系列,科普卷,狂野的動物世界,彩繪注音版,吉林美術出版社,2017.03,第187頁
  • 10.    周用武,韓煥金,劉昌景,不能作為寵物養的常見珍貴瀕危動物圖鑑,知識產權出版社,2017.09,第186頁
  • 11.    尹鋼編著,彩色圖説青少年必知的動物系列,爬行動物,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04,第67頁
  • 12.    綠蘿,經典天天讀系列,科普卷,狂野的動物世界,彩繪注音版,吉林美術出版社,2017.03,第186頁
  • 13.    綠鬣蜥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6-21]
  • 14.    英國DK出版社著;慶慈譯,DK動物百科系列,爬行動物,科學普及出版社,2020.10,第66頁
  • 15.    綠鬣蜥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6-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