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耿,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3]  此字最早字形見於甲骨文。本義是指耳朵貼於面頰,也有心情不安、悲傷和正直、剛直的意思,還可以用作姓氏。 [1]  [4] 
中文名
拼    音
gěng
部    首
五    筆
boy
倉    頡
sjf
鄭    碼
ceuo
字    級
一級字(編號:1817) [3] 
平水韻
上聲·二十三梗 [2] 
注    音
ㄍㄥˇ
四角號碼
19480
筆順編號
1221114334
總筆畫
10
部外筆畫
4
統一碼
基本區 U+803F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流程圖 字源演變流程圖 [4]
耿,形聲兼會意字,從耳,炷省聲;或説從火,烓省聲。經過隸變發展為現代漢語中的隸書“耿”。
説文解字》認為“耿”是個形聲字,且聲符為“烓省聲”,不確,而徐鍇本“烓”作“炯”,即“耿”是形聲字,且聲符為“炯省聲”,仍從“省聲”的角度去分析字形結構,“烓省聲”和“炯省聲”均屬臆測之辭。
“耿”又是會意字。杜林認為“耿”其中的“聖省”為省形,而徐鍇本“聖省”下有“聲”,即“耿”是形聲字,且聲符為“聖省聲”,無論是省形還是省聲,均不可從。而段玉裁注拘泥於《説文》“耳箸頰也”的解釋,以為是“耿”的本義所在,誤。諸説中魏校的“不寐而耳熱也,與煩同意”則近之。
“耿”有光明的意思;由光明引申為引申指品質的高潔,如耿直、耿介;也有心情不安、悲傷和正直、剛直的意思。 [4]  [12]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心情不安;悲傷
uneasy;disturbed;sad;sorrowful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詩·邶風·柏舟
知比諸德,哀頓為過,又所進殆無一溢,甚以酸耿。——《梁書·殷鈞傳》

剛直
upright;be honest and just
參差相疊重重,剛耿陵宇宙。——唐·韓愈《南山詩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耿介之士,則海內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韓非子·五蠹》

清白

聘丘園之耿絜,旅束帛之戔戔。——《文選·張衡·東京賦

名詞
地名

祖乙圯於耿。——《尚書·鹹有一德
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以滅耿、滅霍、滅魏。——《左傳·閔公元年》


耿氏,姬姓。——《通志·氏族略二》
耿,高陽,宮音。殷時侯國。尚書祖乙圯於恥,置大夫趙肅滅之,因氏焉。又望出扶風、河東。漢耿壽昌,宣帝時為大司農。——《萬姓統譜·梗韻》

動詞
耳朵貼於臉頰

今天津德州謂批耳至頰為打耳卦子,讀耿如卦,江南、運河而東,音轉如耳光。光、耿亦雙聲。——《新方言·釋形體》

照耀

若入,必伯諸侯以見天子,其光耿於民矣。——《國語·晉語三》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黃昏。——宋·陸游《西村》

聯結

木大二圍,長丈二尺以上,善耿其本。——《墨子·備城門》

高起;突出

餘大先生氣得兩臉紫漲,頸子裏的筋都耿出來。——《儒林外史
[1]  [11]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二】【耳部】古杏切
耳箸頰也。從耳,烓省聲。杜林説:耿,光也。從光,聖省。凡字皆左形右聲。杜林非也。 [5] 

説文解字注

耳箸頰也。頰者,面旁也。耳箸於頰曰耿。耿之言黏也,黏於頰也。《邶風》:“耿耿不寐”,傳曰:“耿耿猶儆儆也。”憂之聯綴於心,取義於此。凡雲耿者,謂專壹也。杜林説皮傳耿光,而非字義。
從耳,烓省聲。烓,小徐作炯。大徐本舊皆作烓。烓讀若冂,見火部。耿,古杏切,十一部。
杜林説。耿、光也。古文《尚書》曰:“文王之耿光。”《離騷》注曰:“耿,光也。”又曰:“耿,明也。”
從火。依《韻會》訂。
聖省聲。凡字皆𠂇形又聲。杜説非也。徐鍇曰:“此説或後人所加。” [6]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古幸切。音𦵸。《説文》:耳著頰也。
又《廣韻》:耿介也。馮衍《顯志賦》:獨耿介而慕古兮。徐敬業詩:少年負壯氣,耿介立衝冠。
又《韻會》:不安也。《詩·邶風》:耿耿不寐。傳:耿耿,猶儆儆也。錢氏曰:耿耿,小明,心有所存不能忘之貌。
又光也。《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
又與炯通。《晉語》:其光耿於民矣。注:耿,猶照也。
又地名。《左傳·閔元年》:滅耿,滅霍,滅魏。注: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鄉。《括地誌》:霍晉州霍邑縣,故耿城,今名耿倉城,在絛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故耿國。
又《山海經》:耿山無草木,多水碧。
又姓。漢耿弇、耿況。 [7] 
古籍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耿”字書寫演示 “耿”字書寫演示

書法賞析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ĕŋ
王力系統
k
董同龢系統
k
周法高系統
k
reŋ
李方桂系統
k
ringx


rieng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k
æŋ
擬音/王力系統

k
æ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k
æ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k
æ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k
ɛ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k
æŋ [8-9]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開口呼
全清
古幸切
kæŋ
集韻

平聲

合口呼
全清
涓熒切
kiuɛŋ

上聲

合口呼
全清
俱永切
kiuaŋ

上聲

開口呼
全清
古幸切
kɪɐŋ

上聲

合口呼
次清
犬迥切
kʰiuɛŋ

上聲

合口呼
全清
畎迥切
kiuɛŋ
韻略


上聲





古幸切

增韻


上聲





古幸切

中原音韻

上聲
庚青



全清

kiəŋ
中州音韻


上聲
庚青





江影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全清
古幸切
kəŋ
分韻攝要

陰上






[9-10] 
參考資料
  • 1.    耿的解釋|耿的意思|漢典“耿”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05]
  • 2.    平水韻 二十三梗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3-05]
  • 3.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3-05]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47
  • 5.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20
  • 6.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2363
  • 7.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932
  • 8.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05]
  • 9.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05]
  • 10.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05]
  • 1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977
  • 12.    徐山.釋“耿”[J].青海師專學報第27卷第1期,2007:34-3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