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考古中國

(國家文物局重大研究項目)

鎖定
“考古中國”是國家文物局主導的重大研究項目,該研究主要針對一些重大考古和大遺址保護項目。 [1]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關注中國境內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發展、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關鍵領域。 [2] 
2024年4月16日,“考古中國”發佈重大項目:武王墩墓系迄今規模最大的楚國王級墓葬。 [15] 
中文名
考古中國
成立日期
2017年

考古中國項目介紹

以良渚等遺址為重點,深入研究展現早期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格局;以殷墟等遺址為重點,深化夏商周考古工作,揭示早期中國整體面貌。以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長江中上游文明進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為重點,繼續推進區域文明化進程研究。推進沿海海域及內水重點水域水下考古,深化科技考古,開展預防性考古,舉辦全國考古成果精品展。 [3] 

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

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協作的,“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項目(2020—2024)於2020年8月21日啓動,系統開展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調查發掘研究工作。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重大項目的設立,正是為了給全面復原和構建夏王朝的誕生背景、社會歷史、文明成就、政治結構、國家體系等提供科學支撐,為解決夏文化在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乃至中國古代文化多元一體化總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等重大學術問題提供準確清晰的答案。 [4] 
2021年3月12日,“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項目2021年度啓動會議在河南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召開。 [5] 

考古中國項目進展

2021年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陝西西安江村大墓河南洛陽正平坊遺址、甘肅武威吐谷渾墓葬羣等3項重要考古成果。此次通報的3項重要成果,是我國漢唐時期政治制度與國家治理、都市營造與建築技藝、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成就。 [6] 
最新通報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發現中,湖北十堰學堂樑子遺址,新發現1具古人類頭骨化石——“鄖縣人”3號頭骨。
據介紹,2022年5月18日化石初露,頭骨保存完整,表面有少量膠結物,顱型飽滿,眉弓明顯隆起,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新發現的“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距今約100萬年,處在歐亞大陸古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節上,是探討人類東亞出現和發展的重要化石證據,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
學堂樑子遺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青曲鎮彌陀寺村,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型遺址。1989年、1990年,該遺址先後出土2具古人類頭骨化石,年代距今80萬年至110萬年左右,被命名為“鄖縣人1號”和“鄖縣人2號”,現存於湖北省博物館。3號頭骨化石距離此前2具頭骨化石出土地點約35米,被埋藏在有一定鈣質膠結的砂土地層中,目前已清理出露額骨(包括眉脊)、眼眶、頂骨、左側顴骨和顳骨及枕骨左側。化石出露部分保存完好,形態清晰,人類屬性確鑿。難能可貴的是,該頭骨形態基本正常,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形,所能提供的性狀信息比以前發現的兩具頭骨更豐富而真實,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前兩具頭骨變形的缺憾。3號頭骨的埋藏環境、伴生動物羣與石製品技術特徵均相似,初步判斷屬同一時代,具體還需要科技測年確認。
目前,該頭骨化石下半部分仍在原生土層中,右側局部嵌入南壁中。後續將制定提取、修復方案,並同步開展對遺址的多學科綜合交叉研究。 [7] 
2022年9月,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近4年持續發掘,“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開封北宋東京城州橋遺址取得重要進展,出土巨幅石雕祥瑞壁畫,為目前我國發現的北宋時期最大的石刻。龐大的規模和高超的雕刻技術,見證了10至12世紀中華文明的發展高度。 [8] 
2022年9月28日,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大項目發佈會,通報了來自湖北、雲南、温州、開封四處考古新發現,同時,國家文物局還通報了202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考古工作進展情況。湖北十堰發現距今百萬年直立人頭骨化石,實證了中國百萬年人類史。 [9]  2022年9月,2022年“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佈會,介紹2022年一至三季度考古工作重要進展情況。 [10] 
2023年2月1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尚義四台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尚義四台遺址第一、二組遺存初步判斷為一支新的考古學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會上還通報了雲南晉寧古城村遺址、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寧夏賀蘭蘇峪口瓷窯遺址、內蒙古巴林左旗遼上京遺址的考古成果。 [11] 
2023年7月11日,從國家文物局此間舉辦的全國考古工作會上獲悉,“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圍繞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等關鍵問題,策劃“夏文化研究”等18個重大項目 [12] 
2023年10月,國家文物局通報了吉林和龍大洞遺址、遼寧朝陽馬鞍橋山遺址、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北京金中都遺址4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 [13] 
2023年11月29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遺址、江蘇常州寺墩遺址、湖北沙洋城河遺址、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4項考古最新進展。此次通報的4項考古發現與研究,是“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新石器時代)、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 [14] 
2024年4月16日,國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發佈“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聚焦武王墩墓考古新發現。初步判斷,武王墩墓系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大型楚國王級墓葬。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