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島語族

鎖定
南島語族指大洋洲和東南亞講南島語系的族羣。南島語系,也叫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是世界上僅有的一種主要分佈在海島上的語系,也是世界上分佈面積最廣的語系之一,它主要分佈於西起馬達加斯加,東到復活節島,北起台灣島和夏威夷羣島,南抵新西蘭的廣闊海域內的島嶼上。根據世界語言資料庫統計,該語系包括1262種語言之多,使用人口約2.7億。 [3]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羣體。 [8] 
中文名
南島語族
外文名
Austronesian family
語    種
1262種 [3] 
使用人口
超過2.7億 [3] 
語族分類
印度尼西亞 波利尼西亞 美拉尼西亞 密克羅尼西亞

南島語族學術研究

學術界對“南島語族”的關注始於18世紀初期的語言學。1706年,荷蘭學者哈德里安·樂藍德(Hadrian Reland)發現,馬達加斯加與東印度羣島(East Indies)、科科斯羣島(Cocos Islands)的語言是相近的。1784年,有學者提出“馬來—波利尼西亞語”這個概念。1836年,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的遺著,使用“馬來—波利尼西亞語”來指稱該語系的語言。在語言學研究的基礎上,從19世紀後期開始,人類學者開始涉入該領域的研究。德國進化論人類學家巴斯典(A. Bastian)在《印度尼西亞人》(1884)、美國曆史學派人類學家克魯伯(A.L. Kroeber)在《菲律賓的民族》(1928)先後概述了該區域土著文化的共同特徵。1899年,奧地利傳播論學者施密特(W. Schmidt)將該語系命名為“南島語”。此後,語言學、考古學、人類學、人類遺傳學等多學科的學者,都對“南島語族”的起源問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多種理論觀點,概括起來主要有“南來説”和“大陸説(亦稱西來説)”。 [8] 

南島語族涵蓋範圍

南島語族的獨木舟
南島語族的獨木舟(6張)
南島語系包括印度尼西亞語族波利尼西亞語族美拉尼西亞語族密克羅尼西亞語族4大語族。已知包括1200多種語言,使用人口超過了2.5億。其中,印度尼西亞語族有台灣南島語言、他加祿語、比薩楊語等、馬來語等、爪哇語、馬達加斯加語等;波利尼西亞語族的代表語言有毛利語、湯加語薩摩亞語紐埃語、馬克薩斯語、夏威夷語等;美拉尼西亞語族的代表語言有斐濟語、利富語、莫圖語、安布里姆語等;密克羅尼西亞語族的主要語言有馬紹爾語、塞班語、瑙魯語、查莫羅語等。

南島語族語言特點

南島語系各民族
南島語系各民族(13張)
南島語系是從哪裏來的,有人説它源於南亞語系,有人説它源於印歐語系,有人説它源於壯侗語系。這些都是缺乏證據的臆斷,根據人類非洲起源的路線和證據,不難發現,反而南島語系是許多的語系的祖先之一(比較語言學的音變鑑定)。已故語言學家邢公畹認為南島語系起源於漢藏語系這一觀點顯然不成立,反而是南島語系對漢藏語系的藏語作了深刻的影響。證據便是在藏語中有馬來語同源詞的音變,是在馬來語詞根上的疊加和變形,但在馬來語中卻無藏語詞根的疊加和變形。這就道明瞭南島語系通過影響南亞語系來影響漢藏語系與壯侗語系 [1-2] 
南島語系與世界其他語系相比,有很多獨特之處。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語言學教授安德魯·鮑利(Andrew Pawley)指出,與世界其他語系相比,南島語系有下述七大特點。 [4] 
一、包含的語言種類特別多,超過1000種。在世界已知的所有語系中,只有非洲的尼日爾—剛果(Niger-Congo)語系可以望其項背。 [4] 
二、分佈的區域特別廣。從經度的跨度看,南島語系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復活節島,佔地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2/3;而在緯度的跨度上,南島語系南北縱跨70度,從北緯25度的中國台灣,一直分佈到南緯48度的新西蘭南端。在這一點上,只有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的印歐語系可以與其相比。 [4] 
三、是僅有的一個主要在島嶼上使用的語系。在某些情況下,語言或語羣之間相隔數百甚至數千公里的海域。
四、説南島語的人羣是首次殖民地球上很多地區的族羣,這主要指馬達加斯加島和東太平洋地區的絕大部分島嶼。這些島嶼的殖民歷史很短,基本上發生在過去的3500年內。在波利尼西亞部分島嶼,殖民史只有800—1200年的時間。 [4] 
關島的密克羅尼西亞人 關島的密克羅尼西亞人
五、在東南亞島嶼和太平洋地區,考古學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特徵及其傳入和擴散的方向,與語言學獨立推論出來的結果非常吻合。而考古學所提供的年代可以彌補語言學在研究南島語系擴散時間上的不足。 [4] 
六、語羣樹圖的分支層次分明,而學者在南島語系的主要語羣分類上的觀點又高度一致,這是在其他語系研究中所罕見的。 [4] 
七、在重建古南島語系的過程中,各類獨立的證人材料豐富,再加上相當部分語羣在區域上分佈分散,這都是其他語系所缺乏的有利條件。在某些階段,我們可以重建數千個古南島語系詞彙,包括物質文化、社會組織和自然環境方面的詞彙。 [4] 
最早發現南島語族的,是來自中世紀西方的探險家。那時他們無意間發現,在廣闊的太平洋眾多島嶼上,“許多話語不能通的民族對鯊魚、烏賊、蝦子等動物的稱呼卻都一樣”,這種跡象引起了16世紀西方探險家們的好奇。後來,歐洲的一些學者相繼來到南太平洋。通過調查研究,他們發現,在這些散佈的小島上住着的人羣竟有很多神似之處:不同島上的居民不僅外形上極為相似,某些語言竟然也是相通的;很多詞彙的發音和意思也幾乎完全一致;包括航海方式和能力,甚至所造出來的船都是一樣的。 於是,世人便給這樣一個有着共同海洋文化和關係紐帶的特殊羣體取了一個名字:南島語族。 [3] 

南島語族起源探索

新石器時期台灣海峽的文化交流和族羣遷徙,是研究東南沿海史前航海術的發展、閩台南島人的來源和“南島語族”史前文化的重要課題。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這一課題一直備受太平洋地區考古學、人類學和語言學等領域諸多學者的關注。
“南島語族”地理範疇分佈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個島國,包括1000至1200多種語言,其分佈地區東至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西跨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到台灣島,南到新西蘭,主要居住地區包括中國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等地。屬於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口約有2.7億人。
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太平洋考古學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也是中國東南沿海考古與太平洋考古學的結合點。談到南島語族考古概念的形成歷史,就不得不回到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問題。這既是困惑早期航海家和歐洲殖民者的問題,也是自20世紀初發源以來的太平洋考古學和人類學的重要探索課題。包括福建在內的中國東南沿海之所以受到太平洋考古學界的關注,也正是這一課題不斷深入的結果。 [4] 
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亞人 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亞人
太平洋考古學界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關注始於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學者曾根據石錛的類型,推測中國是太平洋地區有段石錛的發源地,並進而認為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應該是在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海涅-格爾登(Heine-Geldern,1885—1968)。他在1932年提出: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的石錛是太平洋地區石錛尤其是有段石錛的祖形。這一論點啓發了新西蘭的考古學家達夫(Roger Duff,1912—1978),他在20世紀50年代對中國和東南亞的石錛進行了全面的考察。達夫根據他收集的材料,發表了專著《東南亞石錛》,認為太平洋地區的有段石錛是由中國東南沿海傳播過去的,並繪製了詳細的傳播路線圖。中國學者林惠祥等曾對這一理論進行了介紹,並根據考古和民族誌的材料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後來隨着太平洋地區考古學的發展,新的考古材料表明,這一傳播論的觀點太過於簡單。東南沿海史前有段石錛和波利尼西亞地區有段石錛的相似性可能有更深層的原因,而不是簡單傳播的結果。 [4] 
自20世紀70年代起,中國東南沿海的史前文化與南島語族史前文化的關係再度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關注。這與歷史語言學對南島語系起源的研究新進展和台灣考古新發現是分不開的。在這一時期,歷史語言學研究已確定中國台灣原住居民的語言是南島語族最古老的語言分支。這一結論表明台灣是南島語族最早的發源地之一,並推測與台灣相鄰的大陸東南沿海也應該是南島語族的重要發源地。語言學研究的這一重大進展推動了考古學界對南島語族起源的研究,大陸東南沿海和台灣的史前考古材料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4] 
大坌坑文化在台灣的發現,首先為尋找南島語族早期的祖先文化提供了直接證據。1964—1965年,在當時執教於美國耶魯大學的張光直先生的主持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耶魯大學人類學系聯合對台北的大坌坑、圓山和高雄的鳳鼻頭等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這一研究首次確立了距今6500—2000年台灣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序列,即粗繩紋陶文化(大坌坑文化)—細繩紋陶文化(圓山文化、鳳鼻頭文化或牛稠子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大坌坑文化的突然出現,標誌着台灣的史前文化發生了重大變化,表現於陶器的出現,磨製石錛、石鏃和網墜的製作。由於在大坌坑文化之後發展出的區域文化是後來台灣少數民族文化的基礎,所以大坌坑文化是中國台灣已知的南島語族最早的祖先文化。 [4] 
大坌坑文化的起源便是進一步探討南島語族起源的關鍵,也是福建和相鄰的東南沿海地區成為探尋南島語族發源文化重要地區的主要原因。以張光直先生為代表的絕大多數考古學家一致認為,中國台灣島上的大坌坑文化與其以前的長濱文化差異巨大,二者之間沒有傳承關係,大坌坑文化的源頭是在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大坌坑文化的特徵與同時期的福建和廣東沿海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非常相似,表明台灣的這一史前文化變革應是在大陸東南沿海的不斷影響下產生的,而大陸向台灣的移民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4]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貝爾伍德(Peter Bellwood)將南島語族從大陸東南沿海向台灣的移民作為其向太平洋擴散的第一個階段,發生於距今6000—5000年左右。在向太平洋地區不斷擴散過程中,南島語族的體質和文化都在不斷髮生變化。在東南亞島嶼和西太平洋地區,南島語族與這些地區早期的居民發生了融合,在有些地方可能完全取代了原住居民。在東太平洋地區,南島語族的後裔玻利尼西亞人首次發現並殖民了所有能夠居住的島嶼。貝爾伍德由此提出了“南島語族考古學”(Austronesian Archaeology)的概念,並將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納入這一學科的研究區域。 [4] 
歷史語言學家對南島語系起源的研究早在19世紀60年代就已開始,而發表成果最多的還是最近40年,其基本結論框架在20世紀60—80年代就已大致形成。後來的研究只是在一些枝節問題上進一步豐富而已。語言學界在這一點上是基本一致的,即中國台灣少數民族所説的語言是南島語系中最古老的語羣。研究南島語系的學者所廣泛接受的是夏威夷大學教授羅伯特·布拉斯特(Robert Blust,1940— )於1977年所提出的模式。這一模式將台灣原住居民的語言作為原南島語系的第一層次的分支,原南島語最先分裂為泰雅語羣、鄒語羣、排灣語羣、馬來亞波利尼西亞語羣。後來,布拉斯特又將中國台灣的南島語羣擴展到九個,並列南島語系的第一層分支。這意味着中國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或至少是發源地的一部分。 [4] 
在對南島語族起源和擴散研究的各個學科中,遺傳學的進展最為曲折,先後湧現出的觀點也最複雜,很多結論針鋒相對。從1998年第一篇關於太平洋和亞洲人口基因的比較研究文章發表以來,已有近30篇文章介紹各種不同的研究結果。不過,在經過20多年的爭論以後,儘管共識仍沒有達成,但主流觀點漸漸浮出水面,即南島語族的祖先基因是在中國台灣和相鄰的大陸地區。這一觀點與語言學和考古學所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一致的。 [4] 
從理論上講,基因應該是最能直接反映族羣血親關係的指標,也應該是追溯人羣移動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由於古代基因難求,遺傳學界主要依靠的材料是當代人類的基因,並根據基因變異的原理來反推古代人羣之間的關係。這種方法往往受制於以下幾種因素:(1)創始人羣的大小;(2)基因漂移(drift)和選擇(selection);(3)後期移民的影響,包括近現代移民的影響。 [4] 
對南島語族研究而言,後期移民的因素非常複雜。為了排除這些干擾因素,遺傳學界主要依靠分析由母系遺傳的線粒體DNA(mtDNA)和由父系遺傳的Y染色體(Y chromosome)。儘管如此,由於研究者採樣範圍的差異和所比較的線粒體DNA中單倍體的不同,得出的結論往往大相徑庭。從總體上講,所有的遺傳學家都同意南島語族的祖先基因是在東南亞和東亞一帶,但爭論的焦點是中國台灣與東南沿海地區是否是最早的發源地。以斯蒂芬·奧本海默(Stephen Oppenheimer)和馬丁·理查茲(Martin Richards)為代表的少數遺傳學者認為,波利尼西亞人最早的線粒體DNA不是在台灣,而是在印度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一帶。根據這一觀察,這部分學者進而推論南島語族不是發源於中國台灣,而是起源於美拉尼西亞一帶。 [4] 
但是,此後發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經基本上推翻了上述學者的論點,重新確定了中國台灣和東南沿海地區是南島語族線粒體DNA的發源地。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以下三項。 [4] 
第一項研究發表於2005年。作者讓·特雷喬特(Jean Trejaut)等在中國台灣中部和東部九個原始部落中選擇了640個個體進行研究。根據對這些個體標本中線粒體DNA單倍體的分析,作者以單倍體B4a1a為示蹤指標,發現這類單倍體廣泛分佈於中國台灣原住居民、美拉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中。由於這類單倍體在台灣島出現的時間最早,因此中國台灣應該是其發源地。 [4] 
第二項研究發表於2008年,是由喬納森·弗裏德蘭德(Jonathan Friedlaender)所率領的國際團隊進行的,他們對太平洋地區41個族羣中的952個個體進行了研究。作者不同意大多數研究者以某個或數個單倍體為示蹤指標的做法,而是分析了687類基因指標,既包括線粒體DNA,也包含Y染色體。分析結果顯示,波利尼西亞人和密克羅尼西亞人與東亞,尤其是中國台灣原住居民的基因聯繫最密切,而與美拉尼西亞人關係甚遠。這一結果不僅表明中國台灣和相鄰的大陸地區是南島語族的基因發源地,而且支持南島語族在近大洋洲一帶遷徙速度很快的觀點。 [4] 
第三項研究發表於2014年, 是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Albert Min-shan Ko團隊進行的。這項研究最具説服力。他們分析的是從位於福建閩江口外馬祖羣島亮島上的人骨所提取的DNA,並以單倍體E為示蹤指標。其結果清楚地表明,至少是生活在東南亞羣島和近大洋洲地區的南島語族的基因發源地就在福建東南沿海。 [4] 
第四項研究發表於2020年5月14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付巧妹團隊進行的研究。他們成功地在福建的奇和洞、曇石山和溪頭遺址的史前人骨中提取了DNA,其結果更進一步證明:福建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人羣是西太平洋地區各島嶼上的南島語族的祖先。 [4] 

南島語族族羣擴散

南島語族擴散時間

原南島語族在東南沿海的發源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7000年左右,長距離的航海術在距今8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了。其中距今6000—5000年左右跨越台灣海峽的移民,是台灣島南島語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南島語族祖先首次大規模向太平洋島嶼的移民。在不斷適應海洋的過程中,這些南島語族的族羣也在不斷探索新的生活資源。從最初的主要依賴海洋,到後來開始食物生產,他們的經濟形態在不斷變化。不過,海洋資源一直是南島語族祖先主要的生活來源。 [4] 

南島語族擴散方式

南島語族是一個海洋族羣。他們的祖先早在歐洲人環球航海時代開始以前,就已經發現並居住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所有島嶼。南島語族的祖先向太平洋地區的擴散,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海上殖民。他們憑藉其驚人的航海技術,成功地發現並殖民了南太平洋中一個又一個島嶼。單邊駕艇獨木舟和雙連獨木舟是他們的主要遠航工具。他們通過對星星和航流的認識,發明了極其驚人的導航系統,並因此得以有目的地在數萬裏的海域內來回航行。 [4] 

南島語族尋根之旅

駕駛獨木舟參與尋根之旅的波利尼西亞人 駕駛獨木舟參與尋根之旅的波利尼西亞人 [7]
2010年由法屬波利尼西亞議會長奧斯卡•特馬魯率領的南島語族“尋根之路”在“南島語族最早發源地”福建展開尋根之旅。此次“尋根之路”南島語族成員除乘坐飛機抵達之外,還有6名成員是駕着獨木舟,從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出發,沿途經過庫克羣島、紐埃、湯加、斐濟、瓦努阿圖、聖克魯斯羣島、所羅門羣島、巴布亞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8個國家,反向沿着南島語族先祖從中國東南沿海遷徙至太平洋諸島嶼的路線,歷經1.6萬海里航程登陸中國福建,在福州等地進行“尋根”文化活動。
這次“尋根之路”航程萬里,路途艱難,極富探索精神,是一次讓世人仰慕的海上探險,既有求證南島語族系先民遷徙繁衍的考古意義,又有促進環太平洋各國人民交流合作的現實意義。
“我們的宗教信仰來自歐洲,但從人類學來講我們的根在中國,這是一次回顧歷史的歷程。”法屬波利尼西亞獨木舟協會長凱達布説。 [5-6] 
駕駛獨木舟的是法屬波利尼西亞總統前外交顧問易立亞,早在1987年他就第一次來到中國,身為總統外交顧問的他在為兩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多年的奉獻後,在2009年毅然辭去了工作踏上了尋根之路。駕駛着由簡陋的石斧鑿出來的獨木舟,古代中國的航海先驅們據説已經航行到了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和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而易利亞所要做的,就是試着重複其中的一段航程,來證明憑藉石器時代簡陋的條件完成這樣一段航海壯舉的可能性。 [7] 
易立亞和船員所駕駛的獨木舟是按照大溪地當地一份1820年的圖紙為藍本建造的。這艘被命名為“自由號”的小船長十五米,寬七米,重約四噸。高高的桅杆上掛着沿途經過的十個國家的國旗。而其中最大最顯眼的,是一面五星紅旗。為了讓航行更加貼近原始的狀態,易立亞沒有帶任何的現代產品上船,甚至連方便麪也沒有。辨識方向完全依靠觀察星星的位置和洋流的走向,而海中的魚則是他們4個月航行中僅有的食物來源。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