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翠樓

(范成大詩作)

鎖定
《翠樓》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出使金國途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前兩句泛敍相州百姓迎接“漢官”的場面,後兩句專敍“白頭翁媪”拜見使者的情景。這首詩採用了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抒發了作者心中的亡國之痛,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感情。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是通過描寫迎接漢官的場景,表現了金國統治下宋室遺民濃烈的故國之思。
作品名稱
翠樓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作    者
范成大
出    處
石湖居士詩集

翠樓作品原文

翠樓
在秦樓之北,樓上下皆飲酒者
連衽成帷迓漢官,翠樓沽酒滿城歡
白頭翁媪相扶拜,垂老從今幾度看 [1] 

翠樓註釋譯文

翠樓詞句註釋

①翠樓:為相州(今河南安陽)的旗亭,是來往旅客住宿吃喝的地方。
②秦樓:在相州寺(寺,也作市)中,是宋代相州城內最繁華的地方,建築精美壯觀,被譽為相州第一樓,三層高,建築雕樑畫棟。
③衽(rèn):衣襟、衣袖。連衽成帷:極言人多。迓(yà):迎接。漢官:指南宋使者。
④沽(gū)酒:買酒。
⑤媪(ǎo):老太婆。
⑥垂老:將老,古代以七十歲為“老”。 [1]  [2]  [3] 

翠樓白話譯文

翠樓在秦樓的北面,樓上樓下都是飲酒的人。
人們爭相迎接故國使臣。大家翠樓買酒舉杯同慶。
白髮公婆相互攙扶照應,此生沒幾回再見漢官了。 [4] 

翠樓創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范成大被派出使金國,他自渡淮至燕山,行經北宋故土,賦七絕七十二首和一卷日記《攬轡錄》,以記沿途聞見,這首詩是其中第三十首。該詩為作者使金途中經過相州時所作。范成大在《攬轡錄》中記有過相州時的情景:“遺黎往往垂涕嗟嘖,指使人曰:‘此中華佛國人!‘”比范成大出使早一年的樓鑰在《北行日錄》裏記入汴梁時的情景:“都人列觀,……戴白之老多嘆息掩泣,或指副使曰:‘此宣官員也。’”范成大的《翠樓》詩,即根據這種真情實景而進行藝術創造。 [2]  [5] 

翠樓作品鑑賞

翠樓整體鑑賞

這首詩的主旨與《州橋》相彷彿,集中表現金國統治下宋室遺民濃烈的故國之思。范成大觸景生情,抒寫亡國之痛,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感情。
前兩句“連衽成帷迓漢官,翠樓沽酒滿城歡”,是廣泛地敍寫相州百姓自發地在翠樓附近成羣結隊歡迎“漢官”的感人場面。人們爭相迎接故國使臣,衣衫相連宛若一道帷幕。他們把南宋使臣當做故國的象徵,滿城爭看跪拜,沽酒歡慶。滿城上下但見羣情歡騰。然而,從一片歡騰的氣氛中,又讓人感受到了相州漢族百姓心中的那一份哀怨悲痛之情。
後兩句“白頭翁媪相扶拜,垂老從今幾度看”,則是專門地敍寫“白頭翁媪”拜見使者的情景。這些滿頭白髮的老人,都已經年近古稀,今生今世沒有幾次機會再能看到宋朝派來的使臣了。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使臣是代表皇帝的,看到大宋王朝的使臣就如同看到了大宋王朝的皇帝,就如同回到了故國的懷抱一樣。正因為如此,這些老人才不顧年邁體衰,互相攙扶着,紛紛向翠樓湧來,參加盛大的歡迎儀式,表達不忘宋朝的一片忠心。
詩人用盛大的歡迎場面、“相扶拜”的生動細節和“垂老從今幾度看”的沉痛語言,把淪陷區漢族人民在金國統治者監視下未必敢公開表露的懷戀故國之情和盤托出,同時也含蓄地流露出對南宋當局不圖北伐奉行妥協投降政策的不滿。 [2]  [1]  [4] 

翠樓名家點評

貴州大學教授房開江《宋詩》:范成大便金途中寫下了七十二首絕句,真實地記錄了沿途的所見所聞與所感,比較集中地抒發了他的愛國之情,《翠樓》、《清遠店》、《州橋》這三首詩是詩人從淪陷區人民的角度着筆,寫他們倍受凌辱、蹂躪的遭遇,寫他們盼望收復中原的心情,從這些描寫中表現了詩人的愛國之情。 [3] 

翠樓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年間進士,歷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堅強不屈,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詞,文賦也享有盛名。著作頗富,傳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吳郡志》等,存詩1900多首。 [6] 
參考資料
  • 1.    喻朝剛,周航編著,《宋詩三百首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161頁
  • 2.    霍松林著,《宋詩舉要》,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6,第310-311頁
  • 3.    房開江著,《宋詩》,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07,第98-99頁
  • 4.    朱德才,楊燕譯註,《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范成大楊萬里詩詞選譯》,鳳凰出版社,2011.05,第45頁
  • 5.    劉乃昌選注,《宋詩三百首評註》,齊魯書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227頁
  • 6.    夏徵農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7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