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羣眾
- 拼 音
- qún zhòng
- 外文名
- The masses
- 注 音
- ㄑㄩㄣˊ ㄓㄨㄙˋ
- 解 釋
- 泛指人民大眾
羣眾解釋
編輯(1) 泛指人民大眾
一是指“人民大眾”或“居民的大多數”,即與“人民”一詞同義,另外則是指“未加入黨團的人”,表示“黨員”與“羣眾”的區別,“幹部”與“羣眾”的區別;《羣眾》週刊,為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初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公開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羣眾》,影片,影片描寫的是一個樂觀的年輕人,他到紐約去碰運氣,開始時也找到了一些幸福。但小女兒的死使他離開了生活的常軌。
1.指“人民大眾”或“居民的大多數”,即與“人民”一詞同義。
2. 指沒有加入共產黨、共青團組織的人;指“未加入黨團的人”,表示“黨員”與“羣眾”的區別,“幹部”與“羣眾”的區別。
4. 亦作“羣眾”。 亦可理解為需要有人領導的普通人。
5.字面上解釋,是指聚合在一起的人的總稱。
羣眾出處
編輯《荀子·勸學》:“羣眾不能移也。”《史記·禮書》:“宰制萬物,役使羣眾。” 宋 王安石 《虔州學記》:“尚可以鼓舞羣眾,使有以異於後世之人。” 毛澤東 《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有了不起的作用的還是羣眾。”
- 參考資料
-
- 1.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