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羞花

(楊貴妃)

鎖定
楊玉環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羞花中的花指的是含羞草,“羞花”,説的是楊貴妃
中文名
羞花
人    物
楊貴妃
關聯人物
西施、王昭君、貂蟬
來    源
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

羞花簡介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進宮後,貴妃楊玉環思念家鄉。“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説,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1] 

羞花詳細釋義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宏農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着盛開的花説:“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説,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裏,便喜出望外,當即選楊玉環來見駕,楊玉環濃裝豔抹,梳洗打扮後進見,明皇一見,果然美貌無比,便將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由於楊善於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
楊貴妃(719~756)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着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

羞花相關傳説

楊貴妃與含羞草
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花卉,它的複葉酷似芙蓉枝,點點對稱,宛如鳥羽。植株上綴以數朵談紅色的小花,狀若楊梅。人們用手一指,它那羽狀小葉便很快閉合,葉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為純潔和樸實,才那樣忸怩、嬌羞,所以人們都叫它“含羞草”。
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宏農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着盛開的花説:“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情景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説,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宮女們也議論紛紛説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明皇聽説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含羞草“羞”於見人,是由於植物電的緣故。含羞草的葉棲基部,有一個薄壁細胞組織叫做“葉褥”,平時裏面充滿了足夠的水分。當葉片受到刺激時,薄壁細胞裏的水分,在植物電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與兩側流去。由於葉片的重量增加,就產生了葉片閉合,葉柄耷垂的現象。含羞草植株纖細嬌弱,為了生存,它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形成了這種適應環境的特殊本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