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國網絡司令部

鎖定
美國空軍2010年5月18日宣佈成立臨時“網絡司令部”。法新社評論説,美國空軍在18日慶祝自己60歲“生日”的同時,為備戰網絡戰爭、爭奪“制網權”邁出重要一步。
美空軍部長邁克爾·温18日宣佈,臨時“網絡司令部”設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臨時司令部成立前,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實際上已為美空軍網絡作戰發揮核心作用。 正式成立後的“網絡司令部”將“訓練部隊在網絡中和通過網絡持續作戰的技能,使網絡作戰與空中、太空作戰充分融合”。
中文名
美國網絡司令部
啓動時間
2010年5月21日
成立時間:
2010年5月21日

美國網絡司令部司令部簡介

網絡司令部隸屬美國戰略司令部,以基思·亞歷山大為司令官,編制近千人。一直以來美軍各部門都在網絡領域孤軍作戰,網絡司令部將統一管理、強化對策,並將積極尋求國際合作。按照計劃,網絡司令部於2010年5月21日正式啓動,於2010年10月全面運作。 [1] 
2017年8月18日,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指示,美國國防部於當日啓動了將網絡司令部(US CYBERCOM)升級為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unified combatant command)的流程,成為美軍第十個聯合作戰司令部,地位與美國中央司令部等主要作戰司令部持平。 [2]  2018年5月4日,美軍網絡司令部完成升級。 [3] 
美軍網絡司令部自成立以來,經過數次擴充,其規模不斷擴大。到2018年,所轄的網絡任務部隊數量達到133支,總人數約6200人。 [4] 

美國網絡司令部司令部檔案

成立時間:2010年5月21日
地點:美國馬里蘭州米德堡基地 [5] 
成立目的:網絡防禦作戰,打擊敵對國家和黑客網絡攻擊
作用:對美軍在網絡領域統一管理、強化對策
全面運行時間:2010年10月 [1] 
升級為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2018年5月4日
第一任司令:基思·亞歷山大(時任美國國防部國家安全局局長)
第二任司令:麥克爾·羅傑斯(2014.04.03-2018.05.03) [6] 
第三任司令:保羅·中曾根(2018.05.04-) [3] 
中間的金環上可見表示其任務的特殊字符串 中間的金環上可見表示其任務的特殊字符串

美國網絡司令部標誌

美國將網絡司令部的任務“計劃、協調、整合、執行任務,以指揮網絡戰,保護特定的國防部信息網絡,執行網絡全譜作戰,確保美國及其盟友在網絡空間的行動自由,消除對手的行動自由” 用MD5哈希算法計算後,輸出值是“9ec4c12949a4f31474f299058ce2b22a”,這串字符被用在了網絡司令部的標誌上。 [7] 

美國網絡司令部其他相關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絡戰概念的國家,也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但美軍尚未形成統一的網絡戰指揮體系。當地輿論認為,組建網絡司令部,意味着美國準備加強爭奪網絡空間霸權的行動。也間接説明了在網絡發展迅速的這麼一個時代,網絡信息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網絡安全方面的工作也就更為重要,大量的網絡人才可能會在新的一個時代出現。在網絡地盤上的防衞戰將會更加激烈,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將會愈來愈烈。
2010年11月6日美國網絡司令部司令基思·亞歷山大提議當局授權這個今年5月正式啓動的機構在全球範圍展開網絡攻擊,以便有效維護美國網絡安全。按照亞歷山大的構想,網絡司令部應具備“進攻能力”,採取“先發制人”打擊策略。一名軍方高層人士説,對亞歷山大所作提議,國防部高層傾向於“持保守態度”。國務院方面則擔心這類措施引發更多外交糾紛。國防部定於今年年底前公佈國防網絡安全戰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