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司令部

鎖定
美國空軍18日宣佈成立臨時“網絡司令部”。法新社評論説,美國空軍在18日慶祝自己60歲“生日”的同時,為備戰網絡戰爭、爭奪“制網權”邁出重要一步。 美空軍部長邁克爾·温18日宣佈,臨時“網絡司令部”設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臨時司令部成立前,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實際上已為美空軍網絡作戰發揮核心作用。 正式成立後的“網絡司令部”將“訓練部隊在網絡中和通過網絡持續作戰的技能,使網絡作戰與空中、太空作戰充分融合”。
2018年5月4日,美軍戰略司令部旗下的“網絡司令部”升級為獨立的聯合作戰司令部 [1] 
中文名
網絡司令部
外文名
Cyber Command
作    用
通過網絡持續作戰的技能
參與國
澳大利亞 英國 美國
所屬國家
美國

網絡司令部最新進展

網絡應用範圍迅速擴大、全球網絡依賴程度深化,要求國防部更新作戰原則,視網絡空間與陸地、海洋、天空和太空領域同等重要  據新華社華盛頓6月23日電美國國防部長蓋茨23日正式下令組建網絡司令部,以統一協調保障美軍網絡安全和開展網絡戰等與電腦網絡有關的軍事行動。
美軍戰略司令部將負責組建一個指揮網絡戰的次級司令部,並在9月1日前向國防部提交相關實施計劃,最初運行時間不得晚於10月。該司令部將設在華盛頓附近的馬里蘭州米德堡軍事基地。蓋茨還建議由現任國防部國家安全局局長基思·亞歷山大兼任網絡司令部司令。該司令部可能由幾百人組成。
蓋茨在備忘錄中説,美國在各方面正越來越依賴網絡空間,同時來自網絡的威脅也越來越多,增加了美國國家安全所面臨的風險。新的網絡司令部必須能夠對美軍在全球的行動進行整合,並能為美國的非軍事部門和國際夥伴提供支持。
2018年5月4日,美軍戰略司令部旗下的“網絡司令部”升級為獨立的聯合作戰司令部,日裔陸軍上將保羅·中曾根(Paul Nakasone)就任網絡司令部司令,兼任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局長。網絡司令部升級後,與太平洋司令部及歐洲司令部同級,執行任務直接向國防部長報告。 [1] 

網絡司令部戰略意義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絡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但美軍尚未形成統一的網絡戰指揮體系。當地輿論認為,組建網絡司令部,意味着美國準備加強爭奪網絡空間霸權的行動。而網絡司令候選人亞歷山大曾形容,網絡空間為新軍事戰線,它可能改變今後美國國家安全狀況。
愛沙尼亞網絡遭遇黑客攻擊事件引起美空軍對自身網絡安全的擔憂。愛沙尼亞連續3個星期遭遇“網絡攻擊”,包括總統府、議會在內的幾乎所有政府部門、主要政黨、主要媒體、兩家大銀行和通信公司的網站均陷入癱瘓。
美軍上世紀90年代末就意識到了網絡作戰的威力。美軍官員承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空襲科索沃時,曾對南斯拉夫發動“電子攻擊”。
然而,隨着“基地”等恐怖組織利用網絡招募新人、策劃恐怖襲擊,網絡作戰才引起美軍充分重視。美空軍2005年把網絡作戰列為與空中、太空作戰同等重要的“基本任務”,並着手謀劃成立新的司令部。

網絡司令部它國反應

英設網絡安全總管
為防黑客和恐怖分子攻擊政府和企業網絡系統,英國將於今日宣佈設立“網絡總管”一職,負責統管英國網絡安全事務。“網絡總管”是英國新設立的網絡安全辦公室主管,這一職位將由政府高級官員擔任。設立“網絡總管”一職是英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
英國政府認為,網絡系統與水電供應、道路建設和通訊等一樣屬於國家關鍵基礎設施。英國政府上週公佈的一份報告説:“政府正在努力建設一個安全、可靠的網絡空間,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開發、利用網絡,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被攻擊的威脅。”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個月也提出設立“網絡總管”,奧巴馬曾將電腦病毒形容為“大規模干擾武器”。有媒體報道説,由美國、英國、意大利等9個國家耗資3000億美元研發的F-35隱形戰機計劃,懷疑遭黑客盜取資料。黑客複製拷走了“數百萬兆字節(TB)”的戰機設計和電子系統相關數據。
澳大利亞國家網絡安全運行中心落成
新華網堪培拉1月15日電 (記者曹揚)澳大利亞國家網絡安全運行中心15日在這裏正式宣佈落成。澳國防部長約翰·福克納當日稱,該中心旨在保護信息安全,維護澳國家利益。
據瞭解,澳國家網絡安全運行中心提出的目標是不斷佔領和掌握高新科技,追蹤和瓦解複雜的網絡攻擊。該中心將聘請約130名高水平的信息科技專家、工程師和分析師,其中一些人員來自澳國防部等單位。中心將能夠使用國防部等機構的電腦資源和高級分析技術等。
福克納15日對當地媒體表示,在國防部框架下新建國家網絡安全運行中心,是澳政府2009年國防白皮書中作出的承諾之一,將加強政府和公眾對未來網絡安全與威脅的全面瞭解和充分認識。
他説,新落成的國家網絡安全運行中心將在保護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方面發揮重大作用,為政府決策提供即時可靠的安全建議和協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