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羌餅

鎖定
熗餅是上海及蘇州一種歷史悠久的本地傳統麪點。有人寫“羌餅”,這個“羌”其實是“熗”字的誤寫,與羌、回族人做的麪點並無關聯。熗餅有硬熗餅和油熗餅兩種。油熗餅發酵足一點,加上油水足,又香又鬆軟,比較受歡迎。硬熗餅水分少,不用油,但有咬嚼,耐飢,故也受歡迎。
中文名
羌餅
屬    性
上海蘇州一種歷史悠久的麪點
種    類
硬羌餅和油羌餅兩種
特    點
有煎生煎包的大平底鍋那麼大

目錄

羌餅概況

熗餅 熗餅
熗餅體型較大,整個餅有煎生煎包的大平底鍋那麼大,賣時店家根據顧客要求,切下一隻角,稱重後計價。買一個角也是很厚很大的一塊.鹹鹹的,較香,很有嚼頭。這是一種無餡餅,也是一種大眾食品。由於利潤少,而食品品種更加豐富,吃的人也少了,所以熗餅逐漸消失了.

羌餅做法

熗餅的做法其實和葱油餅大同小異,自己也可以做,和做饅頭一樣發麪。
(1)用4杯麪粉,2 1/2勺酵母,温水和麪。和好後,用濕布蓋上發2小時左右。
(2)面發好後擀成薄薄的長方形,撒上1/4勺鹽,塗上1勺油,撒上葱花。
(3)先橫卷,再直卷圓餅。靜置4,5分鐘後把餅擀成直徑十寸,半寸厚。在餅面刷上水,撒上白芝麻,用手拍拍粘牢。
(4)平底鍋加2勺油,燒熱後放下餅煎,轉小火烘5,6分鐘翻面。在焦黃的餅面用尖筷子戳幾個洞,使它裏外受熱。
(5)鍋里加一勺油,烘5,6分鐘再翻面,再在餅面用尖筷子戳幾個洞。
(6)然後餅面上加2勺油和1/3杯水,蓋上鍋蓋轉中火燜3,4分鐘。
等鍋裏水煎幹了就可以出鍋了。剛出鍋的小熗餅香噴噴,外脆裏軟,和記憶中的很接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