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漢餅

鎖定
羅漢餅產自山東高唐縣,屬糕點類,是山東高唐地方傳統名吃之一,中秋節節日食品。產於明代中葉,清代、民國初年尤為興盛,暢銷於濟南天津等地。高唐羅漢餅層層疊疊,狀似疊羅漢,所以稱羅漢餅。漢餅似月餅,無餡,與渲餅、悶餅合稱“三餅”,清時羅漢餅為貢餅,具有“綿軟酥鬆,層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膩”的特點。
中文名
羅漢餅
產生時代
明代中葉
產    自
山東高唐縣
暢銷地
濟南天津

羅漢餅產品特點

羅漢餅 羅漢餅
羅漢餅具有綿軟酥鬆,層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膩的特點。羅漢餅配料考究嚴格,工藝複雜精細,具有較濃的傳統特色。

羅漢餅製作工藝

羅漢餅 羅漢餅
製作羅漢餅所用主料為麪粉、豬板油、香油或花生油、綿白糖,配料有香精、棗泥、山楂泥、玫瑰醬等。製作時,先用麪粉與植物油和成皮面,再用麪粉、豬板油、白糖、和配料和成酥面。然後,皮麪包酥面,用面軸迭軋數層,捲起後按需分塊,再將每塊軋成圓形,直徑約7釐米,厚約1.5釐米,入爐烘烤待呈蛋黃色出爐即成。

羅漢餅歷史沿革

羅漢餅 羅漢餅
羅漢餅是山東高唐名產,屬糕點類,似月餅,無餡。因其層層疊疊,借“疊羅漢”之意而得名。清代,羅漢餅為貢餅。其特點是綿軟酥脆,層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膩。
羅漢餅始產於明代中葉,清代和民國初年為時興糕點。金寨張金奘在高唐縣城內經營的“長茂”點心鋪,是羅漢餅的正宗作坊。當時,羅漢餅暢銷於北京天津濟南等地。如今,濟南製作銷售的牛舌酥,乃是簡化羅漢餅製作程序,改變原有形狀後的產品。近年,因其工藝複雜,成本較高。高唐的食品店很少製作與銷售。遇有特殊需要時,常將羅漢餅作為土特產品製作一部分品嚐。懂得技法的人,每年中秋部要自做一些作為節日食品。
羅漢餅配料考究嚴格,工藝複雜精細,具有較濃的傳統特色。製作羅漢餅所用主料為麪粉、豬板油、香油或花生油,綿白糖.配科有香精、棗泥、山楂泥、玫瑰醬等。製作時,先用麪粉與植物油和成皮面,再用麪粉、豬板油、白糖和配料和成酥面。然後,皮面包酥面,用面軸迭軋數層,捲起後按需分塊。再將每塊軋成圓形,直徑約7釐米,厚約1.5釐米,入爐烘烤待呈蛋黃色出爐即成。羅漢餅的配料與製作方法,已上入中用最大的一部糕點譜書一《中國糕點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