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剎海市

(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説)

鎖定
《羅剎海市》是一篇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説。
這部作品主要講述了在古代羅剎國的海市蜃樓之間,馬驥和龍女小喬擔綱主演了一出才子佳人的故事。在故事中,馬驥厭倦了浮華的舊時中國,來到羅剎國,在這裏找到了他一直嚮往的生活。龍女小喬則一直生活在海市蜃樓中,對馬驥的才情十分欽佩。在蒲松齡的筆下,這個故事充滿了奇幻色彩,描繪了一個異域風情的海市蜃樓和一個才子佳人的故事。此篇乃憤世嫉俗之文章,作者巧借醉鄉指桑罵槐旁敲側擊 [1]  [4] 
作品反映了蒲松齡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清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蒲松齡通過這部作品表達了對自由、獨立和平靜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和問題。
作品名稱
羅剎海市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小説

羅剎海市作品原文

羅剎海市創作背景

蒲松齡為了功名,從少年英姿考到雙鬢斑白,屢試不第,滿腔鬱憤積與胸中不得泄,化為了《聊齋志異》奇文五百篇。在這部偉大的著作中,怨、恨、憤等處處可見,他的苦悶心態正是封建時代落魄文人的典型:對現實世界不滿,充滿了怨恨,但又抑制不住羨慕之情,內心難以平衡。所幸蒲松齡的苦悶雖由落魄而發,卻不以落魄為止,他在奇光異彩的《聊齋志異》中,為自己構建了一個虛擬的理想王國。《羅剎海市》是展現蒲松齡理想王國構架的代表篇目。 [5] 

羅剎海市作品鑑賞

羅剎海市文學賞析

作者在這個故事裏描述了兩個國度:一個是羅剎國,一個是龍的國度。故事中還刻畫了一個飄洋過海遊歷了兩個國度而最後迴歸故土的人物——馬驥。
羅剎國是明清時期對(俄)羅斯的音譯舊稱,不過這裏是一個虛擬的國度。在這個國度里美醜顛倒,越醜越是擔任高官要職,掌管朝政;越是美,越被看成妖怪。“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因此,越是不怕醜化自己的面目,就越是能得到重用,越是能取得高官厚祿。在這個國度裏,容不得美的存在,牆是黑色,舞女貌如夜叉,音樂“腔拍恢詭”。馬驥以煤塗面,則人以為美,他唱靡靡之音,則“王大悦”。這是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揭露與諷刺,表現了作者心中的憤懣與不平。
在龍的國度裏,一切與之相反。這裏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這裏環境優美,光明澄沏;這裏人物美,宮殿美,花美、樹美、鳥美,更為重要的是這裏政治清明。這裏重用的是賢士,看重的是文才,君仁臣忠,夫義妻貞。這毫無疑問是作者理想的寄託。作者一生鬱郁而不得志,抱曠世之才,而屢試不中,所以他在“異史氏曰”中感嘆萬端,説這種理想只能“於蜃樓海市中求之耳”。
貫穿故事始終的人物馬驥也是刻畫得十分成功的。作者在刻畫這個人物形象時不僅充分利用了故事情節和人物所處的故事環境,而且還利用了議論。
故事一開始在介紹人物時,突出了三個方面:一是“美丰姿”,一是“喜歌舞”,一是有文才,這三點都為後面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作者借馬父之口插入了一段議論:“數卷書,飢不可煮,寒不可衣”。這就使得馬驥在向求厚利而不求功名的方向發展。他到羅剎國後,遇到的是一個“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的環境。開始他奇怪,驚異,但是漸漸地在他身上出現了“以煤塗面作張飛”的行為。這不是偶然的,他已經在接受醜的影響,這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所以,當執戟郎勸他醜化自己的面目而去達到受重用、取“厚祿”的目的時,雖然他口頭上不同意,而實際上還是這麼幹了。那麼,前面所引的一句議論實際上就是馬驥這時行動的思想基礎。因而他接着也“效自錦纏頭,作靡靡之音”,也以醜為美了。前面介紹他的“美丰姿”被否定,而他的“喜歌舞”在這裏卻派上了這樣的用場。幸而遭人議論與被孤立,他才沒有向更深處滑去,又幸而他碰上了去龍宮的機會,才使他得以對自己進行一次再否定。在龍宮,被他父親説為“飢不可煮,寒不可衣”的文才得到重視,使他的名字“噪於四海”,也使他的精神為之振奮。在這一切都是美好的環境裏,馬驥的心靈似乎也得到了淨化。作者借龍女之口又發表了一段議論,表達了對人生的感嘆,從更高的角度闡述了真正的愛情的含義。這一段議論促使馬驥這個人物形象向更為豐滿的方向發展。馬驥十分珍惜他和龍女的愛情,他為之守義撫兒,對龍女念念不忘,情深意切。
但是,馬驥的未來如何,作者沒有説。馬驥回到了現實之中,現實是什麼呢?異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蜃樓雖然可見,海市卻是難尋,這些作者就都留給讀者自己去想了。 [2] 

羅剎海市名家點評

甘肅省檔案局原副局長 王少華:“《羅剎海市》是一篇內容表現豐富,藝術構思精巧的小説。在品格表現上通常被視為諷刺辛辣,意味雋永。” [7] 
作家、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 馬瑞芳:“《羅剎海市》之所以寫得好,是因為裏面寄託了深刻的人生感慨。蒲松齡終生拼搏於科舉卻不得志,便借馬驥在大羅剎國的遭遇對現實做了漫畫式的強烈抨擊,“這個神異故事,不過是把現實人生放到哈哈鏡裏而已。” [8] 

羅剎海市後世影響

刀郎創作歌曲《羅剎海市》歌名和內容來自清代作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説《聊齋志異·羅剎海市》,這首歌從歌名到歌詞,再到編曲、演唱風格,都極具個性化和神秘色彩,引起了聽眾的熱烈解讀,也極大激發了網友們的想象力,歌曲的歌詞隱喻詼諧幽默,曲調復古婉轉,接地氣,受到大眾的歡迎。 [4] 

羅剎海市作者簡介

蒲松齡 蒲松齡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濟南府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清代傑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説家。中國清初文言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的作者。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總近200萬言。蒲松齡生前,《聊齋志異》已引起周邊人們的興趣。《聊齋志異》刊行後,遂風行天下。在其後一個時期裏,仿效之作叢出,造成了志怪傳奇類小説的再度繁榮。許多篇章不斷被改編為戲曲、電影、電視劇,影響是深遠的。《聊齋志異》還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齡為中國、為世界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3] 
參考資料
  • 1.    蒲松齡 著,朱其鎧 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 2.    (清)蒲松齡原著;陳昌恆,周禾主編.聊齋志異全本譯賞:武漢出版社,1993.03,:366
  • 3.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第104頁
  • 4.    長話短説|如何看待《羅剎海市》的爆紅  .齊魯晚報[引用日期2023-07-31]
  • 5.    慄亮. 從《羅剎海市》看蒲松齡的人生理想[J]. 蒲松齡研究,2011(2)75-81.
  • 6.    (清)蒲松齡著;高山譯註. 聊齋志異[M]. 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20.12:109-121.
  • 7.    王少華.略論《聊齋·羅剎海市》的藝術構思[J].檔案,2018(03)36-41.
  • 8.    馬瑞芳講《羅剎海市》,神異故事就是把現實人生放到哈哈鏡裏  .紅星新聞[引用日期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