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緬梔花

(植物種類)

鎖定
緬梔花(學名:Plumeria),別稱雞蛋花、緬梔子、印度素馨、鹿角樹、番仔花、番花、大季花,屬夾竹桃科緬梔屬植物之一,緬梔屬全球約有50種,屬落葉小喬木
中文名
緬梔花
拉丁學名
Plumeria
別    名
雞蛋花
緬梔子
植物界
夾竹桃
緬梔
中文學名
緬梔花

緬梔花產地生境

緬梔花原產於西印度羣島中美洲、南美洲及墨西哥,於1645年間由荷蘭人引入台灣,現廣泛栽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一般只是作觀賞用途。

緬梔花形態特徵

屬灌木至小喬木,可高約3-9公尺,花冠為五裂迴旋排列,花瓣外部呈現乳白色,內部豔黃,與雞蛋相似故得名為雞蛋花。但也有長出粉紅色花的品種。
果實為黑褐色木質果,呈橢圓形果實成熟時會裂開露出扁平具翅的種子,由於緬梔花難以結果故主要以插枝法繁殖。當割切樹幹時會有白色乳液滲出,乳液有毒。花期為每年3-9月,而果期則在6月至12月。

緬梔花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緬梔花有藥用價值,性味甘、微寒,可用作預防中暑、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傳染性肝炎及支氣管炎等;亦為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白色乳液外敷可醫治疥瘡、紅腫等症[4],但誤服白色乳液可引致嘔吐、噁心、發燒、腹瀉、心跳加速、嘴唇紅腫。花葉亦可煮水,能治感冒但因枝葉含乳汁,現今少用。

緬梔花其他用途

緬梔花可提取香精供製造高級化妝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劑之用[5];而夏威夷女孩則會將緬梔花串成花環。

緬梔花品種

白花緬梔(P. atba L.)
原產於西印度羣島,葉橢圓形狀披針形;花色白,中央黃色,具芳香;蓇葖果
雜交緬梔(P. hybriad L.)
園藝雜交種。
黃心緬梔(P. lutea Ruiz etPav.)
原產於秘魯危地馬拉 ;花色白,而花心濃黃狀。
鈍頭緬梔(P. obtusa L.)
原產於墨西哥及南美洲。
絹葉緬梔(P. obtusa L. var. Sericifolia)(Wright et Griseb)
原產於古巴,葉裏生絹毛。
潔緬梔(P. pudica Jaeq)
紅花緬梔(P. rubra L.)
原產墨西哥到委內瑞拉及西印度羣島,花粉紅色或紅紫色。
黃緬梔(P. rubra L. forma acutifolia (Poir.) wood. cv.「Gold」 )
園藝栽培種。
鮮紅緬梔(P. rubra L. cv.「Cerise」 )
園藝栽培種。
暗紅緬梔(P. rubra L. cv.「Hilo Beauty」 )
園藝栽培種。

緬梔花花語

緬梔花花語:孕育希望,復活,新生

緬梔花傳説

傳説在輪迴之前一位懷春的天使違反了愛情與天條,天使由心而定於是隻有逃離流落到這個人間有情的南國
她背叛了天國這無異於以卵擊石。不久,面對無處不在的天威那一日在七星巖天柱巖上,她最後一次把心愛的愛情信物――那一條情人相贈的黃絲帶緊緊地纏繞在潔白的翅膀之上,然後用一種以卵擊石的無畏姿勢粉身於這堅土硬壁的岩石
上帝也無法不被她感動,於是在殉情之處——七星巖天柱巖上破壁長出了一棵神奇的樹,花開如蛋,黃白有致。這片堅貞的愛情信物是前生留下的唯一印象
輪迴之後又變成了今世依然美麗的化身,從此她曾經棲身避難的南國每一個殉情的季節遍地開滿了這種神奇的花朵,上帝也管它叫雞蛋花
這只是一個傳説,然而在傳説中的殉情地這又不僅僅只是一個傳説,花開的時節映山的雞蛋花彷彿天使在招手,為前世今生的愛情,又似大號向天歌為石破花開的新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