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蓇葖果

鎖定
蓇葖果是果實的一種類型,屬乾果中的裂果 [1]  。 離生復雌蕊或單雌蕊發育成沿背縫線或腹縫線一側開裂的果實。單室,種子一至多粒。離生復雌蕊所形成的聚合蓇葖果如八角、玉蘭,單雌蕊形成的蓇葖果,如銀樺。 [2]  具蓇葖果的植物如毛茛科包含許多種類,如木蘭八角茴香飛燕草等。
概述圖所示為白玉蘭的蓇葖果。
中文名
蓇葖果
拉丁學名
Follicl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蓇葖果簡介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6張)
蓇葖果是裂果(果皮成熟時乾燥開裂的一種乾果)的一種。因果實的組成和開裂方式可分為蓇葖果(八角茴香)、莢果豌豆)、蒴果(牽牛)和角果油菜)等。 [1] 
蓇葖果由單心皮(飛燕草)或離生心皮中各心皮(玉蘭)所形成的沿―縫線(背縫線或腹縫線)開裂的一種果實。 [1] 

蓇葖果發育方式

蓇葖果是由單心皮雌蕊或者離生心皮雌蕊發育而來的,單心皮雌蕊發育成單獨的蓇葖果,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更常見的是離生心皮雌蕊發育而成的聚合蓇葖果。蓇葖果形成過程中會沿心皮癒合處形成腹縫線,在腹縫線對側形成背縫線,果實成熟後會沿腹縫線或背縫線中的一側開裂彈出種子,與同為單心皮發育而成的莢果不同,成熟的蓇葖果只沿一側縫線開裂。
若干枚蓇葖果着生於同一個果蒂上則稱為聚合蓇葖果

蓇葖果常見品種

蓇葖果見於多種不同類羣的植物,多見於木蘭科毛莨科景天科等植物。沿背縫線開裂的如玉蘭、木蘭、厚朴等,沿腹縫線開裂的如梧桐、牡丹、烏頭、八角茴香等。 [1] 

蓇葖果八角

Illiciumverum
八角 八角
喬木,高10-15米;葉不整齊互生,革質,厚革質。心皮通常8,有時7或9,很少11,在花期長2.5-4.5毫米,子房長1.2-2毫米,花柱鑽形,長度比子房長。果梗長20-56毫米,聚合果,直徑3.5-4釐米,飽滿平直,蓇葖多為8,呈八角形,長14-20毫米,寬7-12毫米,厚3-6毫米,先端鈍或鈍尖。種子長7-10毫米,寬4-6毫米,厚2.5-3毫米。正糙果3-5月開花,9-10月果熟,春糙果8-10月開花,翌年3-4月果熟。 [3] 
主產於廣西西部和南部(百色、南寧、欽州、梧州、玉林等地區多有栽培),海拔200-700米,而天然分佈海拔可到1600米。桂林雁山(約北緯25°11′)和江西上饒陡水鎮(北緯25°50′)都已引種,並正常開花結果。福建南部、廣東西部、雲南東南部和南部也有種植。 [3] 
八角為經濟樹種。果為著名的調味香料,味香甜。也供藥用 [4]  。果皮、種子、葉都含芳香油,稱八角茴香油(簡稱茴油)是製造化妝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同屬其他種野生八角的果,多具有劇毒,中毒後嚴重者引致死亡。有毒的野八角蓇葖果發育常不規則,常不是八角形,形體與栽培八角不同,果皮外表皺縮,每一蓇葖的頂端尖鋭,常有尖頭,彎曲,果非八角那樣甜香味,或為味淡,麻舌或微痠麻辣,或微苦不適。 [3] 

蓇葖果玉蘭

Magnolia denudata Desr.
玉蘭蓇葖果 玉蘭蓇葖果
落葉喬木,高達25米,胸徑1米,枝廣展形成寬闊的樹冠,葉紙質,倒卵形、寬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花蕾卵圓形,花先葉開放,直立,芳香,聚合果圓柱形(在庭園栽培種常因部分心皮不育而彎曲),長12-15釐米,直徑3.5-5釐米;蓇葖厚木質,褐色,具白色皮孔;種子心形,側扁,高約9毫米,寬約10毫米,外種皮紅色,內種皮黑色。花期2-3月(亦常於7-9月再開一次花),果期8-9月。 [5] 
產於江西(廬山)、浙江(天目山)、湖南(衡山)、貴州。生於海拔 500-1 000米的林中。現全國各大城市園林廣泛栽培。 [5] 
種子榨油供工業用。早春白花滿樹,豔麗芳香,為馳名中外的庭園觀賞樹種。 [5] 

蓇葖果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Andr.
牡丹蓇葖果 牡丹蓇葖果
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複葉,花單生枝頂;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頂端有數個鋭齒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時開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6] 
全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國外。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 [6] 

蓇葖果主要價值

一些蓇葖果被作為香料或者中藥使用。如八角茴香 [4] 淫羊藿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