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線獅(九獅圖)

鎖定
線獅(九獅圖),流行於浙江省永康市仙居縣的傳統體育運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4] 
線獅(九獅圖)是提線木偶和地面舞獅相結合而產生的民間舞蹈藝術,因九獅凌空表演,故名“線獅”。每逢重大節日,永康、仙居都要舉行別具一格的舞獅表演,俗稱“九獅圖”,故有“節日到,九獅跳”之説。 [1] 
2008年6月7日,線獅(九獅圖)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Ⅵ-6。 [4] 
中文名
線獅(九獅圖)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申報地區
浙江省永康市和仙居縣
遺產編號
Ⅵ-6

線獅(九獅圖)歷史淵源

線獅(九獅圖)
線獅(九獅圖)(8張)
線獅(九獅圖)主要分佈在浙江省永康市和仙居縣境內。每逢重大節日,永康、仙居都要舉行別具一格的舞獅表演,俗稱“九獅圖”,故有“節日到,九獅跳”之説。
九獅圖又名“九獅挪球”,源於明代,是提線木偶和地面舞獅相結合而產生的民間表演藝術,又稱“拉線獅子”“顛獅子”。
到2007年,九獅圖已經消失了四十多年,昔日流傳下的小獅子道具也幾乎遺失殆盡,參加過表演的老藝人年事已高,九獅圖面臨着失傳的危險。 [1] 

線獅(九獅圖)運動特色

九獅圖表演由操作架和表演人員構成。操作架高度約略低於1.5米,與演員肩高差不多,便於拉線操作自如。延伸用於獅子表演的槓桿長4米,末端成30度角安裝在操作架上,頂端翹起,槓桿頂端是“凸”字形木細線架,懸掛九隻小獅,組裝成三層。頂層兩隻,左右各一;中層四隻,左右各二;下層一隻,居中層四隻中間正下方。槓桿頂部中間鑲嵌兩隻定滑輪,通過細線懸掛一隻精美的繡球,由兩個半圓組成,中間有燈,底部安裝鉸鏈,能開合。同時下垂兩隻小獅,剛好對準下方繡球中心方位,表演時能讓獅子隨意進出繡球。槓桿上滑輪的安裝必須具備兩要素:一是要使槓桿中間4只小獅中的前二隻躍起時剛好接近繡球而又不碰到。二是槓桿上滑輪前後距離根據獅身長短而制定比例。這樣,能使小獅表演隨意伸直,動作靈活,不受拘泥而木吶,非常科學合理。小獅的製作大小不一,大的只有70釐米長,小的僅20釐米長。先要繪圖,根據獅子各部位畫好比例圖紙。接下來取料,材料主要是閃亮的尼龍絲、熒光粉、布帛、小電珠、絲線、竹絲等。然後是製作,用材料按圖紙比例製作小獅子,安裝上電珠,身內兩隻,眼珠兩隻。最後組裝,把製作好的獅子組裝在槓桿上。定滑輪安裝是關鍵,必須和前端槓桿上安裝的定滑輪數量相等,並且一定要對應成直線,否則線拉不直,獅子撲騰跳躍的動作受阻,失去靈感。為了增加操作架的美感,頂端裝飾是“二龍護鳳”圖案,操作架四面彩繪精美的畫面,槓桿也畫龍描鳳,操作架頂端飛角挑檐處張掛針刺無骨花燈。獅身掛流蘇、綴亮珠。整個燈光閃耀,流光溢彩。
“九獅圖”表演時,9只獅子全由幕後的9名女子通過36條10多米長的纖繩“遙控指揮”,其難度比木偶戲、皮影戲要高得多。其表演總是伴隨着音樂節奏進行,音樂有的是純粹民族打擊樂,如開場表演以鑼鼓為主,演奏的樂曲為鏗鏘激越的《將軍令》。有的是民族絲絃,主要是胡琴、簫管,樂曲則是細膩纏綿的《江南絲竹》裏的《步步嬌》、《梅花三弄》等。九獅的動作隨着音樂節奏的強弱而變化莫測,時而文靜,時而活潑,甚為可愛。
舞獅本身就有穩定地綱,護恃風水,永保地方人畜安寧之意,所以鎮宅多用獅子。九獅則有暗喻“九五之尊”“三多九如”“九五飛龍在天”等深刻的含義。地方特色濃郁,趣味性很強。既可固定表演,也可流動展示。只要拉線操作嫺熟自如,獅子就會上下縱撲,前後騰躍,左右逡巡,形態逼真,甚為有趣。再加上燈光璀璨,參和着靜謐的夜色,獅舞更加活靈活現。
九獅圖總是在吉慶佳節的夜晚進行表演。璀璨柔和的燈光參和着靜謐的夜色,九獅凌空飛舞搶球,強勁剛猛,音樂節奏歡快熱烈。表演內容豐富多彩,有羣獅搶球、單獅戲球、雙獅挪球、繡球開苞、明珠落盤、三獅會宴等形式。獨特的道具、鮮明的服飾和優美的音樂舞姿,構成了和諧美好的表演形式,表現出人們真善美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美好的追求。再加上羣眾廣泛參與,自娛自樂,整個場面洋溢着快樂的喜慶色彩,富有感染力。製作工藝粗曠豪放和細膩逼真相結合,畫面描龍繪鳳、松鶴延年、八仙過海等均象徵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充滿着深刻、鮮明的民族特色,充滿了濃郁芬芳的鄉土氣息。 [5] 

線獅(九獅圖)傳承保護

線獅(九獅圖)傳承價值

線獅(九獅圖)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九獅圖中藴含的江南生活習俗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其精湛的製作和表演技藝顯示出吳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諸多特點,為民俗學和藝術學研究提供了具體形象的資料。 [1] 
永康和仙居的九獅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民間性和地域性等藝術特色,並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與深遠的藝術影響。 [5-6] 

線獅(九獅圖)傳承狀況

到2007年,線獅(九獅圖)已經消失了四十多年,昔日流傳下的小獅子道具也幾乎遺失殆盡,參加過表演的老藝人年事已高,九獅圖面臨着失傳的危險。 [1] 

線獅(九獅圖)傳承人物

胡金超,男,出生於1932年11月5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地區為浙江省永康市,編號為03-1203。 [1-2] 

線獅(九獅圖)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線獅(九獅圖)項目保護單位永康市民間藝術表演協會評估合格。仙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仙居縣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7] 

線獅(九獅圖)社會影響

  • 榮譽表彰
1999年,仙居“九獅挪球燈”在“台州市首界藝術節·民間藝術大會”上展演,並獲特別獎。 [5] 
永康“九獅圖”曾應邀赴法國新西蘭新加坡等國演出,參加中國國內重大文化交流活動二十餘次,並獲西湖博覽會狂歡節最佳表演獎、文化部“華夏一絕”全國民間藝術大賽銀獎,被評為“八婺十大民間藝術精品項目”之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