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終極關懷

(超越生死的基本路徑)

鎖定
終極關懷,源於人之存在的有限性,源於人之企盼生命存在的無限性,它是人類超越有限、追求無限以達到永恆的一種精神渴望。對生命本源和死亡價值的探索構成人生的終極性思考。這是萬物靈長——人類獨具的哲學智慧,尋求人類精神生活的最高寄託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鋭對立的緊張狀態,這是人類超越性的生死價值追求。
中文名
終極關懷
定    義
超越生死的基本路徑
意    義
人類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徑
學者論點
張岱年先生指出

終極關懷定義

終極關懷:超越生死的基本路徑。

終極關懷意義

人作為自然存在物,壽命是極其有限的,必然面臨死亡問題。但和其它物種不一樣的是,只有人類才有高級思維,才會深入地去思考生死存亡的價值這一問題,也只有人類才會尋找人生種種實踐性的終極價值意義根據,力求克服生存與死亡的尖鋭衝突。終極關懷能化解生存與死亡、有限與無限的緊張對立,能克服人對於生死的困惑與焦慮。終極關懷是人類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徑。

終極關懷學者論點

張岱年
張岱年先生指出,古今中外的終極關懷有三種類型:1、皈依造物主的終極關懷;2、返歸本原的終極關懷;3、發揚人生之道的終極關懷。 [1] 
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
1、皈依造物主的終極關懷。就是把宗教信仰作為基礎,以它為最後的精神寄託。宗教用臆想的彼岸世界來吞沒現實世界,以消弭生(有)死(無)的矛盾,宗教徒蜷縮於上帝與的陰影下,希冀於彼岸世界的靈光,生死完全委付給神,生命完全屈從於神。有限的卑微的個體,以與神同在成為上帝僕從的方式,獲得無限和永生。
2、返歸本原的終極關懷。就是追溯世界本原,以抽象的道來代替虛擬的上帝作為人類精神生活的最高寄託。如哲學通過建構理性世界以觀照現實世界的方式來消除有限與無限的矛盾。
3、發揚人生之道的終極關懷。就是把道德看得比生命更高貴更重要,追求“天人合一”、“內聖外王”乃至“為萬世開太平”成為人生精神世界的真正依託。
這三種類型的終極關懷對生死矛盾提供的解決方式,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有效的,在追索人生最高終極價值的過程中以不同的方式實現了生死的超越,但它們無疑都只是抽象的。
哲學
普陀山普濟寺 普陀山普濟寺
西方哲學的終極關懷,指向彼岸神聖化的理念本體世界和現實超越的理念人生。西方哲學中對終極關懷進行探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保羅·蒂裏希。中國哲學的終極關懷,指向此岸統釋化的本然世界和現實永恆化的不朽人生。印度哲學的終極關懷指向彼岸享樂化的真如世界和現實否定化的超度人生。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人為出發點,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歸宿的終極關懷人的哲學。“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思想。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裏,“以人為本”就是指人是現實世界之“本”、價值之“本”和歷史之“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其終極價值目標。
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要服務時代,指導實踐。哲學智慧有尋根究底、追本溯源、反思批判的性質,哲學功能有超越時代、把握未來、終極關懷的特徵。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開拓發展人的精神世界,提升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為人類尋求精神家園。
大衞·齊德斯
清真寺 清真寺
大衞·齊德斯認為,宗教和政治是人類權力的兩個重要方面,是不同的權力模式,不同的行為過程,是所有社會內部權力體制中權力分配的制約力量。宗教是人類生活中多種權力模式中的一個,在人類行為及其關係中,宗教是終極的驗證因素。政治是世俗社會的終極關懷,宗教是精神世界的終極關懷。

終極關懷宗教解釋

一、宗教精神是人類對超人類力量和未知世界的敬畏和感激
宗教本質上是人類認識侷限性的反應。人類進化到一定程度,獲得自我意識之後,開始對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對浩淼無窮的領域的靜思與參悟,會讓人感到自己從四方被一種巨大而無形的力量所包圍,這是獨立於人的意志之外的力量,宇宙萬物都屈從於這力量的影響。之後,人的這種思想繼而轉化或上升到對造物者(神靈)的崇拜,並由此形成一些精神或行為規範(多數以戒律形式出現),並以此來討好神靈,希望獲得神靈的眷顧。
從哲學上講,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定限度內改造自然,但不可因此虛妄地認為這種改造和影響是無限的。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就是要人類順應自然,最好是不去改動任何自然的狀態,當然這種“無為”有些消極。西方有種觀念認為“人定勝天”,認為人力可以無限制的改造自然,這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二、宗教精神的精華
1、普世價值,關注大局,超越組織、國家、民族利益的狹隘,探究哲學層面的人類終極價值
2、提倡真善美,以良好表現來表示對神靈的敬畏和友好,獲得神靈的認同。
《朱熹的終極關懷》 《朱熹的終極關懷》
3、完善的知識體系,包括概念和理論體系。宗教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積聚了無數精英的心血,其體系之完整是任何個人或少數人的學説難以比肩的。
4、保存人類文化。宗教界人士往往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羣,他們創造了文化,同時宗教場所也是極佳的文化保存場所。大多數人會對宗教場所心存敬畏,因此人類文化在戰亂和動盪中在宗教場所得以保存。
三、為什麼人類會失去宗教精神
1、宗教可能被利用,成為惡勢力的代表。
宗教可能在特定時期被人類加以利用,成為政治、經濟、外交甚至戰爭的手段。這些人通常是職業宗教人士或祭司或神職人員,他們利用其“可以溝通人與神”,往往假傳“聖旨”,用自己的意志來替代的意志,達到自己或其利益集團的私利目標,從而損害了其他社會集團的利益。
2、世俗世界需要與宗教勢力爭奪資源。
當宗教勢力強大到一定程度,就會成為干預俗世政治經濟的強勢力量。歷史上各種宗教都曾經成為大地主和大財主,甚至富可敵國。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強勢時可以政教合一,甚至超越世俗政權。基督教國家中,君主的權利都必須經過教會的認可,此為君權神授。但是宗教權勢達到一定程度也會給其帶來滅頂之災,比如中國歷史上“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榮)發動的幾次大規模滅佛運動,就是因為皇權對宗教經濟勢力的覬覦,借消滅宗教來壯大政府。
3、科學技術進步會使人類增強自信,認為人就是自然的主宰,從而失去對自然“神”的敬畏,甚至與自然與神形成對立。
四、失去宗教精神的可怕後果
不能因宗教被利用便否定宗教精神本身,不可否認超人類力量的存在,也不可失去敬畏與感激之情,否則一定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失去心靈家園。
桃花源 桃花源
1、失去宗教精神會使我們失去終極關懷的機會,無法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陷入可怕的虛無。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會做出無法無天、不顧後果的事情。近現代科學精神的增長增強了人類的自信,削弱了宗教精神,使得人類加大了改造自然的步伐,失去了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激,站在了自然的對立面。經濟增長、科技進步、人口激增的後果就是發展主義、消費主義、環境污染、資源枯竭、貧富差距拉大和人類心靈家園的荒蕪。失去了對未知世界的敬畏,也無法安放人的靈魂,人將面對死後可怕的虛無和沉寂,人類的終極關懷將變得遙遠而虛幻。
2、失去宗教精神也阻礙人類在道德層面的精進。信仰宗教會使人類去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以此來討好神靈。因此一切宗教都勸人做善事。在基督教世界,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尤其是富人,人必須通過做善事來贖罪,以獲得上帝的寬恕,從而在死後獲得重回天堂和敬仰上帝的機會。基督教國家的慈善事業是擁有其宗教基礎的。在缺乏宗教精神的國家和社會,慈善事業就很容易演變成一種巧妙的功利手段,人們希望通過慈善向社會索取更多,將慈善作為一種投資。
3、失去宗教精神易陷入浮躁和淺薄阻礙人類追求真理。宗教本身屬哲學範疇,引領人們去沉思,去探究終極真理。失去宗教精神容易使人的注意力陷入具體的世俗世界,沉迷追求物質享受,陷入一種消費主義帶來的浮躁和淺薄。失去心靈的沉靜還容易導致心理疾病,成為人類健康的威脅。
4、失去宗教精神影響社會和諧。由於失去了做善事的理由,成為了消費主義的奴隸,甚至發生了異化,因此,人不去關心弱勢羣體,社會產生炫富仇富心理,社會各階層矛盾激化,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團結。窮人活不好,富人也獲得不舒服,增加了社會心理成本和人類心靈負擔,直接導致疾病叢生和衞生開支。
參考資料
  • 1.    張岱年.《中國哲學關於終極關懷的思考》:《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