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都

(紅色故都的簡稱)

鎖定
紅都,紅色故都的簡稱。
中文名
紅都
釋    義
紅色故都的簡稱,指中國江西瑞金

紅都基本概況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途經城市:江西省瑞金市
火炬接力傳遞時間:2008年5月14日
面積:2448平方公里
人口:64萬(2009年5月)
瑞金之名始於公元904年,古時這裏盛產砂金,並設置淘金場,黃金為瑞氣盈門, 故名“瑞金”。1931年11月7日,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這裏成立,並把瑞金定為首都,瑞金隨之更名為“瑞京”,成為全國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1934年10月10日,中革軍委和中共中央及臨時中央政府等機關隨部份中央紅軍[既紅一方面軍]從這裏出發開始長征。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結構日趨 合理,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明顯加強,供電、供水、交通、通信的“瓶頸”制約得到根本緩解,已經成為南、西、 北的商業貿易重要城市。

紅都自然地理

瑞金市位於江西省南部,武夷山脈南段西麓,贛江東源貢水上游。東與福建省長汀交界,南與會昌縣毗鄰, 西連于都縣,北接寧都、石城二縣。地理座標:東經115°42′~116°22′,北緯25°30′~26°20′。 總人口621127人(2006年末户籍),其中非農業人口111250人。國土面積2448平方公里。以市區為中心,323、319、206國道為主幹的公路網可直達贛州、 南昌及閩粵,交通極為便利。贛龍鐵路橫貫東西,東與鷹廈鐵路漳[平]坎[市]支線相通,西與京九線連接,將成為瑞金另一條通往外界的快捷通道。 市內郵政、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齊全。郵編:342500。代碼:360781。區號:0797。拼音:Ruijin Shi。
瑞金地處華中氣候區與華南氣候區的過渡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平均無霜期286天,年平均氣温18.9℃.最熱以7月平均氣温28.5℃,最冷的1月平均氣温7.6℃。 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年均降雨天數163.7天。不寒不熱,不濕不燥,宜人宜物。
優越的地理條件,使瑞金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全市水能理論儲量達10萬千瓦, 可開發量4萬千瓦,全市現有耕地面積35.69萬畝,山地面積280萬畝,宜養殖水面2.6萬畝,草坡地8萬畝, 森林覆蓋面積724平方公里,系贛南林區和長江防護林區之一。市內動植物種類較多,屬於珍稀者有: 金環蛇銀環蛇、獺、龜、油杉、黃綿木、紅豆杉、楠木、銀杏觀音竹、四方竹等等。地下礦藏豐富, 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13類26種,主要有白雲岩、石灰石、螢石、金礦、鉭鈮、稀土、鎢、銀、鐵、錳、粘土、 無煙煤、磷、鈾。特別是優質石灰石儲量達9億噸以上,氧化鈣含量55.08%,且大部分裸露於地面,易於開採; 白雲岩儲量達1億噸以上,C+D級為1900萬噸,其金屬鎂含量為20.9%;螢石儲量達134萬噸,品位65%以上。

紅都文化人文

瑞金是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羣眾歌舞之鄉”稱號。
(一)歷史文化淵源
瑞金是舉世聞名的紅色故都,於公元953年設縣,1994撤縣設市.歷史上,因瑞金地處贛南東部山區,交通閉塞,屬“八閩百越蠻荒之地“,文化的孕育形成起步晚,相對中原地區較為滯後.後來,漢、晉、唐、宋時期,中原人(指後來的客家人)大舉南遷,瑞金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客家人帶來的中原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揚,相互揉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瑞金是客家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瑞金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曾一度改名為“瑞京”,是全國蘇區政治、文化中心.當時,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朱德等長期生活戰鬥在瑞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蘇區文化。
瑞金人講客家方言,在文字語彙上較接近普通話,但語音又與鄰近縣市區的客家語言有差異。
(二)歷史文化名人與文化遺址
1.歷史文化名人
楊以任:字澹餘,瑞金縣象湖鎮下坊人。明崇禎四年進士,授應天府教授,遷南京國子監博士。以“奇文令天下”,為“江西五大家“之一,著有《讀史四集》、《非非室文集》、《名臣言行集》、《皇明奏疏》等。
羅有高(1743--1799)字台山瑞金九堡密溪人。清乾隆舉子,理學家。著有四卷本《尊聞居士集》
陳熾(1855--1900):清末愛國主義思想家、經濟學家.原名家瑤,字克昌,瑞金瑞林禾塘人。光緒舉子,歷任户部郎中、刑部郎中軍機處章京。與康有為、梁啓超同倡戊戌變法。著有《續富國策》農書、礦書、工書、商書四卷,另有《四子詩集》傳世。
2、主要文化遺址:歷史文化遺址主要有漢代古墓葬、古窯址及明清古建築。蘇區時期,瑞金留下了一大批革命舊居、舊址,如:紅井、一蘇大禮堂、二蘇大禮堂、紅色造幣廠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近年來,瑞金依託豐富的文化遺址資源,致力於創建全國最大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促進了紅色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三)主要藝術特色
1、戲曲(劇):瑞金歷史上沒有形成過自己的地方劇種,但很早就有地方民間戲曲班演出獷主要是廟會演出,演出過的劇種主要有崑曲、東河戲、祁劇、京劇和採茶戲等。蘇區時期丫一‘李怕制毛趙減三籌戲側家來到瑞金,開創了紅紅火火的蘇區戲劇運動。蘇區戲劇取革命題材,用瑞金民間音樂,俗稱舊瓶裝新酒氣蘇區戲劇今後我國戲劇的發展起到探索、實踐和指導作用,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戰爭.現瑞金主要戲曲為贛南採茶戲.
2、燈綵:瑞金燈綵品種繁多,有茶燈、龍燈、馬燈、船燈近30種,多演出於鄉村宗祠,也經賞組織集中調演。
瑞金燈綵
3.歌舞:以前瑞金曾流唱山歌,現不多見。現民間歌舞主要有馬刀舞、鏈槍舞等‘近年來,該市着力挖掘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資源,先後創排了《紅土魂》、《紅都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劇節目,在全國各地巡演,觀眾反響熱烈。
4,建築:瑞金民間建築藝術,屬典型客家風格,客家圍屋隨處可見。
(四)主要文化活動
紅都之春藝術節:瑞金從1983年起舉辦“紅都之春藝術節”;一年一屆,現已舉辦了二十二屆,每年藝術節演出5-7個專場,上演節目150多個,千餘名演員參加演出。藝術節期間還舉辦商品展銷,美術、書法、攝影、花卉展覽户客家燈綵踩街調演,.鄰~近縣市妙即(隊)卸一紅都乏春,一藝術節已成為具有濃郁瑞金特色的區域性文化品牌。
(五)機構設置及人員編制
瑞金市文化局設局長1名,總支書記1名、副局長4名、紀檢組長1名、系統工會主席1名,局機關設辦公室。
瑞金市文化局下轄文化館,主要職能為組織指導全市羣眾性文化活動;圖蕎館,主要職能為圖一書、情報信息的收藏借閲;採茶歌舞劇團,主要職能為專業藝術的創作、演出;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主要職能從事農村電影的發行放映;紅都影劇院,主要職能為舉辦影片放映、演出;文物所,主要職能為依法管理文物;文化市場稽查大隊主要職能為依法繁榮和管理文化市場。
(六)農村文化情況
近年來,該市十分注重農村文化建設,積極推進農村文化“3122”及“6+1”工程建設。建立了600餘處村級文化活動室、圖書閲覽室、宣傳文化科技夜校。這些文化陣地經常開展文化活動,豐富了農民羣眾的文化生活。
(七)文化產業情況
近年來,該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2004年全市文化產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000餘萬元,佔全市GDP的1.2%言目前,全市共有文化產業經營户210多家,從業人員800餘人;主要從事文物博覽、網絡文化、音像製品、歌舞娛樂、文藝培訓等經營活動.
二、文化管理政策
1、瑞金對文化的管理全面推行依法管理,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管理環境,管理方面主要法律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國務院《音像製品管理條例》水一國務院《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國務院《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江西省文化市場管理條例》以及新聞出版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等。對從事各類文化經營活動的企業,瑞金市文化行政部門對其實行許可證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執行。
2、開辦文化產業項目的優惠政策。瑞金市文化行政部門對開辦文化產業項育的單位或個人、免收一切規費,其他税收政策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瑞金市優惠政策執行。

紅都行政區劃

全市轄7個鎮、10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武陽鎮、葉坪鄉、丁陂鄉、大柏地鄉、崗面鄉、日東鄉、萬田鄉、黃柏鄉、雲石山鄉、澤覃鄉、拔英鄉。共有14個居委會、223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象湖鎮。
象湖鎮 面積:31k㎡ 人口:127292人 郵編:342500 代碼:360781100
轄紅都大道、上陽路、解放路、河背街、八一路、中山路、東昇、綿塘、綿水、搖前等10個居委會,桔林、崗背、上坪、瑞明、南崗、金星、溪背、竹崗等8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解放路。
瑞林鎮 面積:202k㎡ 人口:36088人 郵編:342501 代碼:360781101
轄沿江路居委會,瑞紅、民主、禾塘、龍卧、水口、保衞、建設、長沙、蓋州、大坪、元田、穩村、大汾、上芫、下壩、安全、蘇地、廖垇、里布等19個村委會。
壬田鎮  面積:168k㎡ 人口:50938人 郵編:342513 代碼:360781102
轄中華街居委會,車頭、高軒、風崗、大壠、沙下、下街、柏坑、長勝、橋嶺、洗心、橫坑、中潭、上穩、圳頭等14個村委會。
九堡鎮 面積:206k㎡ 人口:57126人 郵編:342504 代碼:360781103
轄九都街居委會,壩溪、密溪、富田、官倉、沿崗、富村、清溪、豐塘、興田、珠鬥、謝村、橋頭、楊梅、塹下、羊角、松燕、慈坑、下宋、沙壠、黃渡、山塘、小陂、石角、山坑等24個村委會。
沙洲壩鎮 面積:85k㎡ 人口:23083人 郵編:342506 代碼:360781104
轄沙洲壩、七堡、蓮江、河坑、潔源、杉山、梅崗、大布、清水、羣峯、金龍、官山等12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沙洲壩
謝坊鎮  面積:131k㎡ 人口:38703人 郵編:342509 代碼:360781105
轄雲龍、大嵊背、塘背、謝坊、新建、樂村、水南、安背、瓦子、新民、花石、旋龍、逕橋等13個村委會。
武陽鎮 面積:141k㎡ 人口:31559人 郵編:342508 代碼:360781106
轄竹楊居委會,石闊、武陽、粟田、安富、國興、螺石、凌田、陳埠、下洲、龍江、珠坑、中賴、龍門等13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坪布圩。
葉坪鄉 面積:141k㎡ 人口:63335人 郵編:342512 代碼:360781200
轄洋溪、松坪、朱坊、禾倉、謝排、葉坪、雲集、下羅、王屋、福水、橫嶺、腰布、新院、黃沙、寨下、田塢、洋坊、仰山、石園、馬山、瑞星、合龍、腳陂、石崗、大勝、嶺腦、田背、山岐、均田、松山等3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圳背。
丁陂鄉 面積:50k㎡ 人口:11757人 郵編:342501 代碼:360781201
轄丁陂、水溪、裏田、山溪、山潭、山龍等6個村委會。
大柏地鄉  面積:163k㎡ 人口:13353人 郵編:342516 代碼:360781202
轄大柏地、元坑、磜頭、橫江、楊古、小嶺、烏溪、隘前、山河、白坑、院溪等11個村委會。
岡面鄉  面積:161k㎡ 人口:18894人 郵編:342502 代碼:360781203
轄店背、上田、羅陂、陳坑、渡頭、岡面、沙排、竹園等8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黃沙圩。
日東鄉  面積:183k㎡ 人口:19988人 郵編:342514 代碼:360781204
轄貢潭、日東、樟坑、陳野、沿崗、湖洋、龍井、湖波、爐坑、贛源等10個村委會。
萬田鄉 面積:100k㎡ 人口:13860人 郵編:342503 代碼:360781205
轄萬田、木瓜、青壩、板倉、井壟、麻地、茶亭、東坑等8個村委會。
黃柏鄉 面積:107k㎡ 人口:37947人 郵編:342515 代碼:360781206
轄柏村、向陽、上塅、直坑、龍湖、凱豐、太坊、胡嶺、鮑坊、瑞蘭、黃坑、馬薺、瑞律、合溪等14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新茶亭。
雲石山鄉  面積:112k㎡ 人口:40672人 郵編:342505 代碼:360781207
轄雲石山、回龍、陂下、田村、沿壩、超田、豐壟、梅坑、田心、石背、黃安、下村、黃陂等13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小布下。
澤覃鄉 面積:254k㎡ 人口:21105人 郵編:342500 代碼:360781208
轄澤覃、光輝、明星、五龍、永紅、希平、石水、陶林、新豐、蘭崇、步權、安治等12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歷任。
拔英鄉 面積:213k㎡ 人口:11343人 郵編:342511 代碼:360781209
轄新逕、邱坑、榮新、紅門、赤沙、拔英、高嶺、大富等8個村委會。

紅都歷史沿革

天佑元年(904年),以象湖鎮淘金場置瑞金監,瑞金之名起源於始,因“握地得金,金為瑞”而得名。據《太平寰宇記》:“瑞金場,淘金之地也。”又據《瑞金縣誌》:“置(瑞金)監時,有航浮水面,色如黃金,人目為瑞”,故名。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改瑞金監為瑞金縣。
蘇區時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置瑞金為中央直屬縣,改名“瑞京”。
1994年5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83號)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瑞金縣,設立瑞金市(縣級)。1999年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瑞金為省轄市,由贛州市代管。
1987年4月5日,瑞金縣瑞林鄉分為瑞林鄉、丁陂鄉(贛府廳字[1987]165號批覆)。1988年12月10日,撤銷壬田鄉、謝坊鄉,設立壬田鎮、謝坊鎮(贛民函[1988]138號批覆)。
1993年11月17日,撤銷九堡鄉、瑞林鄉、沙洲壩鄉,設立九堡鎮、瑞林鎮、沙洲壩鎮(贛民字[1993]167號批覆)。至此,全縣轄6個鎮、13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丁陂鄉、下壩鄉、大柏地鄉、岡面鄉、日東鄉、合龍鄉、葉坪鄉、黃柏鄉、萬田鄉、雲石山鄉、澤覃鄉、武陽鄉、拔英鄉。
1998年8月5日,瑞金市撤銷武陽鄉,設立武陽鎮(贛民字[1998]126號批覆)。至此,全市轄7個鎮、12個鄉。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535499人;其中: 象湖鎮 92432 壬田鎮 48901 謝坊鎮 32950 沙洲壩鎮 24020 瑞林鎮 23791 九堡鎮 52761 武陽鎮 27351 葉坪鄉 43187 台龍鄉 15502 日東鄉 17254 黃柏鄉 34138 大柏地鄉 12612 丁陂鄉 10148 下壩鄉 6974 岡面鄉 16963 萬田鄉 12145 雲石山鄉 35738 澤覃鄉 18519 拔英鄉 10113(人)
2001年10月22日,撤銷合龍鄉,劃歸葉坪鄉;撤銷下壩鄉,劃歸瑞林鎮(贛民字[2001] 484號批覆)。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60.1萬人。
2004年底,全市轄7鎮10鄉。
2007年7月23日,江西省民政廳《關於同意將瑞金市拔英鄉白竹村劃歸武陽鎮管轄的批覆》(贛民字[2007]152號):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將瑞金市拔英鄉白竹村劃歸武陽鎮管轄,併入武陽鎮粟田村。

紅都學校教育

瑞金第一中學創辦於1923年,初名綿江書院,迄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1955年列為江西省八所中央重點裝備的學校之一。1986年11月26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20世紀傑出的政治家鄧小平為學校親筆題寫校名。
瑞金第一中學
這是瑞金一中全體師生員工的驕傲,也是紅都50多萬兒女的光榮。
學校以“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為校訓,積極營造“愛生敬業、嚴謹治教”的優良教風和“尊敬師長、刻苦好學”的優良學風。
學校本部和分部佔地面積265畝。本部建築面積2.68萬平方米,科技大樓、實驗樓、圖書館、公寓式學生宿舍已具規模,現代教學設備日趨完善,符合重點中學辦學要求,2002年5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將瑞金師範併入我校,設立了瑞金一中沙洲部,該部佔地面積165畝。學校創立了“三高四育三全”的教育模式,堅持以高遠理想、高尚人格、高雅生活“三高”為基本目標,以教學育人、環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四育”為基本途徑,以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三全”為基本要求。這些理念已成為新時期學校建設的指導思想。今後五年,瑞金第一中學將發展為可容納7000--7500名學生的大型重點高級中學,並朝着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師資隊伍、一流教學設施、一流教學質量、一流校園環境的宏偉目標邁進。
瑞金第二中學
瑞金第二中學始建於1942年,至今已有65年的辦學歷史。學校位於瑞金市城區西南部的綿江河畔,學校佔地4.51萬平方米,校內綠草如茵,花團錦簇,環境幽雅,是目前全贛州市規模較大的一所全日制普通完中,是鑲嵌在贛東南邊陲上的一顆璀璨的杏壇明珠。現有86個教學班;有學生6001人,其中高中44個班3066人,初中42個班2935人;教職員工335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44人,一級教師112名,有省市學科帶頭人10人,省市骨幹教師22人。

紅都發展概況

瑞金之名始於公元904年,古時這裏盛產砂金,並設置淘金場,黃金為瑞氣盈門之意, 故名“瑞金”。1931年11月7日,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這裏宣告成立,並把瑞 金定為首都,瑞金隨之更名為“瑞京”,成為全國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央蘇區廣大軍民,在以瑞金 為中心的紅土地上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治國安民的偉大實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瑞金因此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瑞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有着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瑞金資源豐富,是江西省重要的非金屬礦產地和出口創匯基地縣(市),境內白雲岩保有儲量4.5億噸,居全國第一;石灰石儲量8.546億噸,螢石儲量193萬噸;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江西萬青年水泥有限公司與贛州華瑞集團合股,在瑞金投資6.1億元,建成了贛南最大的水泥企業——年產200萬噸水泥的江西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贛州的氟化工基地也落户在瑞金。瑞金區位優越,是贛閩邊際區域的交通樞紐,是贛州市規劃中的贛南東部次中心城市,境內有319、323、206三條國道通過;接軌京九鐵路的贛龍(贛州至龍巖)鐵路橫貫瑞金東西,在瑞金建有贛龍線上最大的客貨站——鐵路三級客貨站;贛龍高速公路瑞金至贛州段目前正在緊張籌備開工,將於2008年建成通車;濟廣高速公路(濟南至廣州)鷹潭至瑞金段也將於明年開工,2009年前後建成通車。
改革開放以來,瑞金先後榮膺“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全國體育先進單位”、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羣眾歌舞之鄉”等殊榮。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31.78億元;三次產業比為25.3:29.5:45.2;財政總收入2.0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46億元;實際利用境內外資金17.8億元,其中外資4163萬美元;出口創匯5412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9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9元。瑞金未來五年發展總的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對接長珠閩、融入閩東南、建設新瑞金”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開放興市、工業強市、旅遊旺市,全面塑造紅色故都城市形象,加快建設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中心城市,努力把瑞金打造成“江西的温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60億元,年均遞增12.5%;三產結構調整為16:42:42;財政總收入5億元,年均遞增19.8%;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年均遞增19.2%;外貿出口2億美元,年均遞增2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億元,年均遞增9.4%;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年均遞增6.5%;城鎮登記失業率4%。
主要戰略目標是:建設“一箇中心”,推進“四個打造”。建設“一箇中心”,即建設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的中心城市。充分發揮瑞金區位、交通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着力做強工業、做旺旅遊、做大產業,全面提升發展綜合實力;着重培育城市人才、科技、教育、文化、衞生、發展環境等軟實力,切實增強瑞金作為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中心城市的引力和張力,使城市不僅能夠滿足本市人民就業、就學、就醫的需求,而且具有吸納周邊地區的人過來購房居住、投資創業,以及就業、就學、就醫的承載力和吸附力,不僅能夠把有才幹、有本事、有經濟實力的人留下來,而且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為這裏的經濟建設服務,具備對整個區域的市場要素、人才資源的吸附力,以及對這一區域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努力成為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的商貿物流中心、文化教育衞生中心、人才金融資本的中心、旅遊休閒的中心。
推進“四個打造”,即努力打造國內外著名的紅色旅遊名城、打造贛南東部贛龍線上的瑞金工業板塊、打造“江西的温州”、打造和諧平安誠信瑞金。
打造國內外著名的紅色旅遊名城。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抓手,認真實施瑞金紅色旅遊總體規劃和景區規劃,加快葉坪、沙洲壩舊址羣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重點推進集蘇區歷史紀念、軍事陳列、青年紀念林、遊園休閒、城市天然氧吧五大主題於一體的中華蘇維埃歷史紀念園、城市蘇區歷史文化景觀等一批項目,積極爭取中影集團投資建設紅色中華影視城。按照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潘逸陽對瑞金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的山水田園風光和具有濃郁紅色歷史文化氛圍的新瑞金的要求,在着力塑造紅色景觀的同時,加強歷史人文景觀修復和山水田園風光的保護,把紅色旅遊與綠色、古色資源開發結合起來,提煉旅遊城市的主題形象和城市精神,豐富瑞金紅色旅遊內涵。按照特色化、體系化的要求,全面推進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市場體系建設。以“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為主題,藉助國家級媒體和中國(江西)紅色旅遊博覽會等平台,擴大瑞金紅色旅遊知名度,打響紅色故都旅遊品牌,逐步把瑞金紅色旅遊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紅色旅遊品牌。
打造贛南東部贛龍線上的瑞金工業板塊。充分把握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勢頭強勁的機遇,加快與長珠閩特別是閩東南地區體制機制對接、產業優勢互補、基礎設施互通、人才交流互動、要素市場一體化,努力使瑞金成為承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橋頭堡”和經濟協作區。積極調整工業園佈局,拓展工業園發展空間,努力達到總體規劃萬畝、容納就業6—8萬人的規模。按照資本向優勢企業集聚、工業向園區集聚、人口向城鎮集聚的要求,圍繞食品藥品、輕紡織造、非水泥建築材料、機械電子等產業,着力培育關聯度高、配套力強的園內產業集羣。集中支持江西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完成400萬噸生產線建設,努力發展成為江西省建材產業基地;加快氟鹽化工基地建設,努力實現100億元以上的生產能力,把瑞金建成具有國際水準的氟化工基地;積極扶持紅都水產、金瑞發製品等出口企業改進生產技術,增強應對國際技術壁壘和市場壁壘的能力,提高出口創匯水平。到2010年,瑞金工業園初步形成四個以上產業配套較為完備的產業集羣,全市工業增加值達20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30%以上;工業創税3億元以上,佔財政總收入60%以上,瑞金工業在贛南東部工業發展中處於領先位置。
打造“江西的温州”。大膽學習借鑑温州人的創業精神,大力培育瑞金人“崇尚創業、自強奮進,敢於吃苦、善於經營,誠實守信、善謀實幹”的時代新精神,走瑞金髮展新路,把開放型經濟與內生型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放膽放量發展民營經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紮實推進“十大體系”建設,為經濟自主快速增長提供製度保障和硬件支持;切實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大力改善和提升發展環境,着力打造誠實守信、開明開放的人文環境,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勤政廉潔、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安全穩定、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讓人們在良好的環境中放膽發展、安心創業;放寬政策,放開市場,引導人們大膽闖市場、投資創業;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返哺家鄉,鼓勵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服務創業、參與創業,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
打造贛南東部贛龍線上的瑞金工業板塊
充分把握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勢頭強勁的機遇,加快與長珠閩特別是閩東南地區體制機制對接、產業優勢互補、基礎設施互通、人才交流互動、要素市場一體化,努力使瑞金成為承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橋頭堡”和經濟協作區。積極調整工業園佈局,拓展工業園發展空間,努力達到總體規劃萬畝、容納就業6—8萬人的規模。按照資本向優勢企業集聚、工業向園區集聚、人口向城鎮集聚的要求,圍繞食品藥品、輕紡織造、非水泥建築材料、機械電子等產業,着力培育關聯度高、配套力強的園內產業集羣。集中支持江西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完成400萬噸生產線建設,努力發展成為江西省建材產業基地;加快氟鹽化工基地建設,努力實現100億元以上的生產能力,把瑞金建成具有國際水準的氟化工基地;積極扶持紅都水產、金瑞發製品等出口企業改進生產技術,增強應對國際技術壁壘和市場壁壘的能力,提高出口創匯水平。到2010年,瑞金工業園初步形成四個以上產業配套較為完備的產業集羣,全市工業增加值達20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30%以上;工業創税3億元以上,佔財政總收入60%以上,瑞金工業在贛南東部工業發展中處於領先位置。
打造和諧平安誠信瑞金。着力營造讓人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社會、人文環境。大力弘揚“紅都精神”,深入開展以打造“誠信瑞金”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市上下形成文明誠信、和諧互助的社會風尚。集中整治、打擊“黃賭毒”、“兩搶一盜”和境外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重塑瑞金誠實守信的對外開放形象。健全“和諧110”聯動服務體系,形成多層面、廣覆蓋的全民維穩格局。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場所、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的嚴防控管,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積極開展“情繫百姓、關注民生”社會救助活動,實施扶貧助學助殘工程,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實現社會和諧公平。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深化文化和衞生體制改革,加強人口計生工作,統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紅都國民經濟

“十五”時期,是瑞金經濟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人民羣眾得實惠最多的一個時期。五年來,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大為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由36.3:22.1:41.6調整為25.3:20.5:45.2,二產比重上升7.4個百分點,首次實現二產超一產。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提高,全市年產值達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20家。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確立,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2.1%,五年間提高了4.6個百分點。食品、建材、現代輕紡、生物製藥、礦產化工等產業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主導力量。以旅遊產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不斷髮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05年達10.2億元,比2000年增長36.2%。
五年來,瓶頸制約得到緩解,城鄉面貌大為改觀。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2億元,年均增長34.1%,是“九五”時期的3.3倍。交通、能源、水利、通信事業快速發展。電網改造完成85%以上,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新建重點“七小”水利工程622座(處),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積6.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1萬畝。城市建成區面積14.5平方公里,
比2000年增加5.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21%提高到29%。四縱六橫的城市道路網架基本形成。
五年來,改革開放縱深推進,發展活力大為增強。國有工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商貿流通企業產權制度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全面落實國家惠農政策,自2002年實行農村税費改革至2005年免徵農業税,全市農民減負總額達8762.1萬元,户均減負794.4元,人均減負179元。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投資領域和市場準入進一步放寬,公共財政體制改革邁出較快步伐,社會保障、土地經營、政府採購等改革取得較大進展。深入推進大開放主戰略,開放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
五年來,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大為改善。科技事業發展水平面明顯提高,累計實施科技項目144項,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提高。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兩基成果不斷鞏固,民辦教育蓬勃發展。辦學條件穩步改善, 改造學校危房3.6萬平方米,新建校舍8.4萬平方米。文化事業建設步伐加快,羣眾性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醫療衞生條件得到改善,基本完成城區醫療機構擴容提質改造。“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得到鞏固,農村特困户和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初步建立,貧困人口比五年前減少6.24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005年達到2769元,比2000年增長29.8%,五年間農民人均增收635元。
面向未來,瑞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踏上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新徵程。今後五年,瑞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不移地實施“對接長珠閩,融入閩東南,建設新瑞金”發展戰略,積極推進開放興市、工業強市、旅遊旺市,全面塑造紅色故都城市形象,加快建設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努力把瑞金打造成為“江西的温州”,構建和諧平安誠信瑞金,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建設“一箇中心”。即建設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的中心城市。充分發揮瑞金區位、交通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着力做強工業、做旺旅遊、做大財政,全面提升發展綜合實力;着重培育城市人才、科技、教育、衞生、文化、發展環境等軟實力,切實增強瑞金作為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中心城市的引力和張力,努力成為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的商貿物流中心、文化教育衞生中心、人才金融資本的中心和旅遊休閒中心。
推進“四個打造”。即努力打造贛南東部贛龍線上的瑞金工業板塊、打造國內著名的紅色旅遊名城、打造“江西的温州”、打造和諧平安誠信瑞金。
打造贛南東部贛龍線上的瑞金工業板塊。加快與長珠閩特別是閩東南地區體制機制、產業優勢互補、基礎設施互通、人才交流互動、要素市場一體化,努力使瑞金成為承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橋頭堡”和經濟協作區。重點扶持壯大食品、建材、現代輕紡、電子電器、機械製造等產業,着力培育關聯度高、配套能力強的國內產業集羣。集中支持江西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完成400萬噸生產線建設,把瑞金建成江西省建材產業基地;加快氟鹽化工基地建設,努力實現100億元以上的生產能力,把瑞金建成具有國際水準的氟化工產業基地。提高工業園區產業集中度,努力達到總體規劃萬畝、容納就業6-8萬人的規模。建成廈蓉高速瑞金段和濟廣高速瑞金段,形成的“十字”型的高速公路網絡;形成以500千伏電網為主電網,以220千伏為電源中心的供電佈局,增創工業發展優勢。到2010年,全市工業形成75億元以上的設計生產能力,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億元,增加值10億元,利税3億元。
打造國內著名的紅色旅遊名城。抓住國家把瑞金列為全國重點十二個紅色旅遊區之一的機遇,加快葉坪、沙洲壩舊址專利號旅遊項目的開發,重點中華蘇維埃紀念園、城市蘇區歷史文化景觀等一批項目;着力塑造紅色景觀,加強歷史人文景觀修復,保護山水田園風光,把紅色旅遊與綠色、古色資源開發結合起來,豐富瑞金紅色旅遊內涵,努力建設現代化的山水田園風光和具有濃郁的紅色歷史文化氛圍的新瑞金。全面推進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市場體系建設,提煉旅遊城市的主題形象和城市精神,加強旅遊宣傳和促銷,打響紅色故都旅遊品牌,實現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目標,逐步把瑞金紅色旅遊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紅色旅遊品牌。
打造“江西的温州”。大膽學習借鑑温州人的創業精神,大力培育瑞金人崇尚創業、自強奮進、敢於吃苦、善於經營、誠實守信、善謀實幹的時代新精神,統籌發展開放型和內生型經濟,放膽放量發展民營經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紮實推進“十大體系”建設,基本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使政府成為營造環境的主體,市場成為配置資源的主體,企業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百姓成為創造財富的主體,努力在全市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到2010年,民營經濟對財政的貢獻率達80%以上,力爭實際引進外資和內資分別達到1億美元和28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9.2%和15.5%,外貿出口年均增長29.8%。
打造和諧平安誠信瑞金。深入開展以打造“誠信瑞金”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市上下形成文明誠信、和諧互助的社會風尚;堅決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突出抓好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創優安全發展環境;切實關注民生,實現社會和諧公平;把科學發展觀貫穿發展全過程,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同步,城市和鄉村一體相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得益彰,教育、文化、衞生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形成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紅都蘇區精神

星火燎原,信念堅定
反對本本,開拓進取
執政為民,爭創第一
艱苦奮鬥,廉潔奉公
無私奉獻,不怕犧牲
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概括為:星火燎原,信念堅定;反對本本,開拓進取;執政為民,爭創第一;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無私奉獻,不怕犧牲。同中國革命精神系列中諸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樣,蘇區精神是我們黨和國家在推進革命、建設、發展中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先進文化的得要內容之一。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歷史新階段,我們重提和弘揚蘇區精神,其意義不僅僅在傳揚,更重要是要用蘇區精神來激勵全國人民頑強拼搏、攻艱克難、開拓創新、奮勇前進,以堅強的意志和決心,以創新的精神和勇氣,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

紅都紅色歷史

瑞金建政 翻天覆地
瑞金是響譽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瑞金在中國革命歷史上曾經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
,有着重要的歷史地位。她是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馳名中外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出發地之一。“紅都”這個光榮的稱謂起源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瑞金進行偉大革命實踐和紅色政權建設探索的光榮歷史。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醖釀了近兩年時間,並經過時任瑞金縣委書記的鄧小平同志精心籌備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的葉坪隆重召開,大會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大會還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等決議案,自此,我們黨領導的紅色政權正式以國家形態出現。1934年1月,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沙洲壩召開,由於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經從上海遷到了瑞金,因此,“二蘇大會”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臨時”兩個字就去掉了,正式成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二蘇大會”還通過了修改後的憲法大綱等決議案和關於國旗、國徽、軍旗以及關於確定8月1日為建軍節等決定。因此,瑞金作為赤色首都,也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發源地和初步的形成地,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八一”建軍節的誕生地。有關瑞金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地位,有一位專家作了很精闢的概括,這句話是:“封建專制,昏天黑地;上海建黨,開天闢地;南昌建軍,驚天動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都,改天換地;改革開放,歡天喜地。”
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和軍事將領,大部分在這個時候得到了錘鍊、成長,新中國的第一、二代領導人,共和國十位開國元帥中的九位,十位大將中的七位,以及1966年以前授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中的35位上將、114位中將和440位少將,當年都在瑞金戰鬥、工作、生活過。同時,在蘇區人民以巨大的熱情擁軍支前、參加革命,為紅軍和蘇維埃政權建設奉獻了一切。以瑞金為例,當年僅24萬人口的瑞金,一共有11萬人參軍參戰,5萬多人為革命捐軀,其中1.08萬人犧牲在紅軍長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7166名。為支持蘇區建設和支援紅軍北上抗日戰略轉移,從1932年至1934年,瑞金人民認購了68萬元的公債,借出25萬擔穀子,其中41.5萬元公債和捐集的所有糧食無私奉獻給了蘇維埃政府,長征時存在蘇維埃國家銀行2600萬銀元的存款一併用於支持革命。
光榮的蘇區歷史為瑞金留下了眾多獨特的革命舊居舊址和精神遺產。目前,瑞金境內共和革命舊居舊址180多處,擁有紅
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舊址
軍廣場、“一蘇大”會址、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紅井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這些都是發展紅色旅遊的寶貴資源;同時,自1995年新華社在瑞金修建革命舊址、續寫“紅色家譜”以來,到目前已有40多個部委來瑞金尋根問祖,按照修舊如舊、修舊復舊的原則,修建革命舊址,在葉坪、沙洲壩已經成規模較大的國家部委舊羣,成為瑞金紅色旅遊的一大景觀。

紅都市域經濟

工業:瑞金工業產品中烤鰻、九華痔瘡栓、螢石精粉、電線電纜等在市場競爭中屬強勢品牌,形成了食品、建材、醫藥生化、礦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發製品、箱包、傢俱生產成為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農業:瑞金農業初步形成了烤煙、肉牛、鰻魚、臍橙等五大產業,正努力爭取成為贛南臍橙的主產區和全國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
商貿流通:瑞金地處贛閩粵三省通衢之地,自古以來商貿雲集,不僅成為輻射周邊10多個縣市的消費品集散地,也是福建沿海地區輻射中西部腹地的中轉樞紐。大型百貨商場、大型超市蓬勃發展,培育了摩托車、服裝、鋼材、水果等專業市場21個。紅都商業城為贛東南、閩西邊際最大的商業城。

紅都基礎設施

公路:319、323、206三條國道在市區交匯,已開工建設的重(慶)-廈(門)、贛(江西)-粵(廣東)、温(州)-福(州)-廈(門)-昆(明)-廈(門)和梅(州)-汕(頭)高速公路將在近年內把瑞金融入高速公路網絡。
鐵路:現已通車的贛(州)-瑞(金)-龍(巖)鐵路將連接鷹廈、京九、京廣三條鐵路大動脈,其中瑞金站是贛龍鐵路沿線按地級市設站的重點站。“十五”期末,國家還將建設向(南昌向塘)-瑞(金)鐵路。
航空:有贛州、連城兩座機場可供使用,贛州機場有航班至北京、深圳、上海、南昌、廈門等城市,售票處可同時代售全國各地聯程機票,代辦國際機票。連城機場在擬建中的高速公路沿線,距瑞金僅90公里。
電力:瑞金已加入華中電網,境內建有11萬千伏安和22萬千伏安兩座大型輸變電系統,電力充足,供電質量良好。
供水:瑞金擁有全國一流的自來水質量,供水量5萬噸/日,能全面滿足人民生活和企業生產的需要。
通訊:電話全部程控化,長途電話傳輸數字化,移動通信已開通。2001年3月已興建寬帶互聯網。

紅都資源優勢

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13類26種、主要有白雲石、石灰石、螢石、金礦、鉭鈮、稀土、鎢、銀、鐵、錳、粘土、無煙煤、磷、鈾等。特別是優質石灰石儲量達9億噸以上,碳酸鈣含量超過60%,且大部分裸露於地面易於開採,白雲岩儲量達1億噸以上,其金屬鎂含量超過20%。
土地、農林、水資源:瑞金耕地面積35.69萬畝,山地面積280萬畝,主要樹種為松、杉、竹、楓、樟、木荷等,其中珍貴樹種有油杉、黃綿木、紅豆杉樹、銀杏、楠木。瑞金活力木積蓄量達332萬立方米,毛竹50萬根,森林覆蓋率達68.3%,為發展山區資源型工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瑞金水資源藴藏量10萬千瓦,可開發利用水資源4萬千瓦,日產地下水可達45萬立方米。瑞金宜養殖水面2.6萬畝,草坡地8萬畝。
旅遊資源:瑞金是紅色故都、共和國搖藍,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中央和國家22個部委在瑞金建立了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瑞金山清水秀,有省級風景名勝區羅漢巖;
羅漢巖
瑞金又是全國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文化、風情、建築和飲食具有鮮明的客家特色。
人力資源:瑞金社會就業人員30萬人,常年在外務工人員10萬人,各類行業的熟練工非常充足,勞動者素質高,人工相對便宜,企業各工種操作工工資僅為上海的1/2、深圳的1/3和北京的2/5,企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僅為上海的1/2、深圳的1/4、北京3/5,普通工月薪一般在800-1500元之間。

紅都工業園建設

幾年以來,為發揮園區的集聚效應,瑞金重點在城西、城東、南方向建設了二工業小區,園區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
2008年9月,瑞金市抓住國家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大戰略決策,積極爭取國務院台辦、省政府授牌設立了“江西瑞金台商創業園”。為省級工業園。
金龍工業小區位於城區西面,規劃面積5平方 公里,重點引進食品加工為主,包裝、彩印配 套的食品工業企業。現已實現水、電、路、通 訊、有線電視“五通”,並完成排污系統建 設。園區日供水量為1. 2萬噸,供電能力5萬千 伏安。到2002年底,有17家企業進園落户,項 目總投資5. 6億元。
金沙工業園小區位於城區東面,規劃面積2平方 公里,重點引進無污染加工業及倉儲企業,已 實現水、電、路、通訊、有線電視“五通”。 園區日供水量1. 2萬噸,供電能力為6. 3萬千伏 安,到2002年底,有8家企業進園落户,項目總 投資2.7億元。

紅都對外開放

利用外資:2000年至2004年,瑞金累計批准外商投資項目67個,吸引了來自菲律賓、日本、台灣、香港、澳門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引進內聯項目281個,實際進資35.7億元人民幣。累計出口創匯1.3億美元,成為全省重要的出口創匯基地。
對外交往:在北京、上海、深圳、廈門、温州分別設立了辦事處。和日本岡山縣湯原町及國內其它發達地區保持了友好合作關係。
政策措施:瑞金為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外向型經濟發展,建立一個高效、規範、誠信、安全、文明的投資環境,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在原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最近又重新制定了《瑞金市鼓勵外商投資優惠辦法》,優惠政策的靈活性比沿海地區更強。外地辦得到的事,瑞金可以辦得更好;外地辦不到的事,瑞金可以辦到。實行了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一個口子收費,五個工作日辦好手續,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
工業園建設:金龍工業園位於城區西面,近期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現已實現水、電、路、通訊、有線電視“五通”,並完成排污系統建設。現已有 户企業落户。
金沙工業園地處城區東面,一期規劃面積0.7平方公里,屬無污染工業、加工及倉儲工業園區,日供水量1.2萬噸,供電能力為0.5萬千瓦,現已有 户企業落户。
農業發展情況
在新農村建設中,瑞金市堅持以發展農業產業為重點,依託現代農業科技,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讓一項項農業新產業根植沃野,引領農民羣眾脱貧致富。
馬鈴薯:綠葉下的“金疙瘩”
近日,瑞金市壬田鎮高軒村楊慶山一家樂呵呵地望着一筐筐的馬鈴薯往廣源(瑞金)農業開發公司的車上搬。他家種植的10畝“費烏瑞它”馬鈴薯在這個夏季喜獲豐收,粗略一算,他家共獲純利8000餘元。
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去年冬,瑞金將馬鈴薯作為一項富民產業在全市推廣,併成功引進山東籍客商成立廣源(瑞金)農業開發公司,以“公司+農户”“公司+基地”等運作方式,並與農户簽訂保價回收合同,既解決了種植户生產資金、技術等難題,又免除羣眾銷售環節的後顧之憂,農户種植熱情高漲。
5000畝的種植面積,近400萬元的純利潤,讓2000餘農户欣喜若狂。他們親切地稱呼馬鈴薯為綠葉下的“金疙瘩”。
肉牛、蛋雞:遊走荒野的“金庫”
林疏草豐,牛哞人歡。日前,筆者來到壬田鎮鳳崗村億順養牛場,恰逢給牛餵食。只見鍾澤林與其合夥人分工協作,給牛喂草、打掃牛棚、牽牛飲水,忙得不可開交。“下午貨主就要來拉走了,這是最後伺候他們了,我們要給他們最好的待遇。”鍾澤林説,言語裏有喜悦也透着不捨。
2007年冬,鍾澤林結束務工生活,回家與朱建平等人合夥集資創辦了億順養牛場。目前,養牛場建有標準化牛欄牛舍13棟,養肉牛1764頭,投資300多萬元。“公司+農户”模式的引用,帶動周邊126户農户參與。
近年來,為推進農業產業化,培育規模特色種養業,瑞金相繼出台優惠政策,吸引客商和本地種養能人積極參與特色養殖業,並對標準化圈舍建設按面積大小給予財政補貼,對養殖農户進行貼息貸款等。今年以來,該市以肉牛、生豬、蛋雞等25個特色種養項目,吸引資金2億多元。
一個個特色養殖基地的相繼建立,詮釋着靠山吃山的全新意義,遊走荒野的“金庫”迅速叫響紅都。
大棚西瓜:白色大棚裏的“綠色金球”
眼下正是大棚西瓜採摘的好日子。天還未放亮,鍾小流與請來的臨時工卻已開始採摘、挑選、包裝、裝車,分工明確地忙碌着,將自家的第一茬大棚西瓜以2元一斤的價格批發給深圳的老客户。以他所承包種植的100畝計算,第一茬採摘完成,他就能獲利10多萬元。
2004年,瑞金引進浙江客商江興君等在沙洲壩種植大棚西瓜,開啓了該市大棚西瓜種植的序幕。短短5年時間,該市大棚西瓜飛速發展,從客商獨家小規模經營到如今的客商和本地能人的大規模種植;從客商單一品牌“彭氏玉麟”到擁有“紅井”“贛甜”“福滿堂”三家本土品牌,從客商一家種植到當地1500餘户農户參與種植,種植面積5600餘畝,併成立8家專業合作社,安置農民工1600餘人。
大棚西瓜,見證了紅都農民富裕的點滴,是人們眼裏不折不扣的“綠色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