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坪鎮

(廣東省興寧市大坪鎮)

鎖定
大坪鎮,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位於興寧市西北部,鎮區中心距興寧市區29公里,是革命先烈羅屏漢的故鄉,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5°59',北緯24°33',東鄰合水鎮,南連葉塘鎮,西接龍川縣,北靠羅崗鎮 [1]  全鎮總面積186.99平方千米(2017年),截至2017年末,大坪鎮常住人口44961人 [2]  。截至2019年,大坪鎮轄37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社區。 [3] 
宋代的時候,循州興寧大坪墟鎮周邊是一片草地,為屯兵練馬的場所,大坪鎮因大草坪而得名。 [1]  1979年,今大坪鎮境地分屬大坪、吳田、蘭亭、坪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3年11月,今大坪鎮境地分屬坪洋、大坪(吳田、蘭亭併入)區公所。 [4]  2004年11月,興寧市撤銷坪洋鎮,原坪洋鎮行政區域併入大坪鎮。 [5-6]  大坪鎮是廣東省衞生鎮 [7]  ,境內有省道甘赤線和省道S226線貫穿全鎮,全鎮鄉村公路里程95.8公里。 [1] 
2018年,大坪鎮工農業總產值預計實現7.51億元,比增9.3%。全鎮財政預算收入達到3016.37萬元,其中本級收入57.9萬元,財政預算收入比增13.4%。 [8] 
中文名
大坪鎮
外文名
Daping town
行政區劃代碼
44148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
地理位置
興寧市西北部
面    積
186.99平方千米(2017年) [1] 
政府駐地
大坪社區
電話區號
0753
郵政編碼
514500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4961人(2017年) [1] 
著名景點
龍母嶂
藥王寺
桂安圍
興寧市藥王山鎮級森林公園
車牌代碼
粵M

大坪鎮歷史沿革

宋代的時候,循州興寧大坪墟鎮周邊是一片草地,為屯兵練馬的場所,大坪鎮因大草坪而得名。
1979年,興寧縣轄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43個。今大坪鎮境地分屬大坪、吳田、蘭亭、坪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3年11月,興寧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撤社設區建鄉規劃》,決定改變“政社合一”體制,全縣共設區公所28個和鎮1個。今大坪鎮境地分屬坪洋、大坪(吳田、蘭亭併入)區公所。
1987年6月,根據廣東省政府《關於對興寧縣撤銷區公所設置鄉(鎮)建制的批覆》,興寧縣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撤銷29個區(鎮),改設22個鎮和7個鄉。今大坪鎮境地分屬大坪鎮、坪洋鄉。
1993年9月,撤銷鄉建制,7個鄉改稱為鎮。今大坪鎮境地分屬大坪鎮、坪洋鎮。 [4] 
2004年1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興寧市撤銷坪洋鎮,原坪洋鎮行政區域併入大坪鎮。 [5-6] 

大坪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大坪鎮轄37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社區, [3]  鎮政府駐大坪社區。
/
/

大坪鎮地理環境

大坪鎮位置境域

大坪鎮位於興寧市西北部,鎮區中心距興寧市區29公里,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5°59',北緯24°33',東鄰合水鎮,南連葉塘鎮,西接龍川縣,北靠羅崗鎮,全鎮總面積186.99平方千米(2017年)。 [2]  [1] 

大坪鎮地形地貌

大坪鎮地勢西北高, 東南低。地形南北長,東西窄。 [9] 

大坪鎮氣候

大坪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均氣温20.1℃,年均降雨量1636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043小時。 [9] 

大坪鎮水文

大坪鎮境內有大坪河、朱坑河、吳田河、羅崗河等,自西北流向東南,匯入合水水庫。 [9] 

大坪鎮自然資源

大坪鎮土地資源

大坪鎮總面積186.99平方千米(2017年) [2]  ,其中:耕地面積30428畝,山地面積222740畝。 [1] 

大坪鎮礦產資源

大坪鎮主要資源有鈾、螢礦石、硫鐵礦、稀土、石灰 石、瓷土、陶土、煤炭等10多種。稀土儲量大,遍及20個村,品位高,易開採。螢礦 石含氟化鈣90%,已開採的礦有5個。 [9] 

大坪鎮人口

截至2013年,大坪鎮總户數15999户,總人口71208人。 [1] 
截至2017年末,大坪鎮常住人口44961人。 [2] 

大坪鎮經濟

  • 綜述
2018年,大坪鎮工農業總產值預計實現7.51億元,比增9.3%。全鎮財政預算收入達到3016.37萬元,其中本級收入57.9萬元,財政預算收入比增13.4%。 [8] 
  • 農業
截至2018年末,大坪鎮共有梅州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家,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户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計63家,較去年增長8家,其中梅州市市一級農業專業合作社6家。投入800多萬元在新春、勝利、蘭塘寨、上黃坑、朱坑、坪光、坪聯、大東、潭坑等9個村新建高標準基本農田5200畝。 [8] 
  • 旅遊
2018年,大坪鎮累計投入約300萬元,全面完成了羅屏漢故居修復、室內布展、外部環境治理等工作,故居先後被列為興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興寧市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基地、梅州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故居自去年5月開放以來,據統計共接待省、梅州、興寧等單位600多個,接待遊客10000多人次,羅屏漢故居成為了興寧乃至梅州的一個重要的主題黨日活動基地和旅遊參觀地,着力發展綠色農業+特色美食+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產業模式。 [8] 

大坪鎮交通運輸

大坪鎮境內有省道甘赤線和省道S226線貫穿全鎮,全鎮鄉村公路里程95.8公里。 [1] 

大坪鎮社會事業

  • 教育事業
大坪中學
大坪中學(5張)
大坪鎮內有興寧市大坪中學、興寧市吳田中學、興寧市坪洋中學
2018年,大坪鎮投入350多萬元對大坪中學學生活動場所、球場、校園廁所等進行了升級改造。投入60多萬元興建了大坪中心小學功能樓,併購置配備了700套學生課桌椅。 [8] 
  • 文化事業
2018年,大坪鎮多項傳統文化獲得了省市縣級榮譽,其中“大坪花燈”在廣東省第七屆花燈文化節暨興寧市首屆花燈文化旅遊節中獲得金獎,大坪鎮特色舞蹈“馬燈舞”在興寧市“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客家傳統文化”鎮(街)小戲小品文藝匯演活動中獲得一等獎。 [8] 
  • 社會保障
2018年,大坪鎮共為全鎮低保、五保、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發放保障金772.3萬元。改善五保老人居住條件,投入60多萬元對敬老院的消防設施、廚房飯廳、綠化等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全鎮65户危房改造户全部順利完工並通過驗收。
2018年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323.24萬元,實施了417個貧困户幫扶項目。已實現脱貧762户共1972人,脱貧率達95.3%。 [8] 
  • 基礎設施
大坪鎮 大坪鎮
2018年,大坪鎮投入100多萬元對朱坑河蘭亭段、嶺背河嶺東段的堤圍進行除險加固。今年市級安排7個村級污水處理廠建設任務,全部完成了選址、徵地等前期準備工作,其中5個村已進入施工階段。投入900多萬元,完成農村公路水泥路面硬底化21.66公里及路面加寬7.5公里。在18個村的隱患路段累計裝設安全防護鋼護欄18公里。 [8] 
2018年,大坪鎮新農村建設共完成坪中等19個村的規劃編制工作。截至2018年末,25個村共完成清理村巷道、房前屋後、溝渠池塘溪河等區域的各類垃圾614處3831.6噸,拆除危舊棄房,亂搭亂建、違章建築、非法違規商業廣告446處14581平方米,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體污染66宗。統籌推進屏漢、坪聯、潭坑等村建設,8個村累計投入1018.91萬元實施了農田水利設施改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村道硬底化、村村通自來水等項目41個。 [8] 
  • 生態環境
2018年,大坪鎮全面落實“河長制”和“湖長制”,開展“五清”專項行動,共清理河道、溝渠121公里、清除底泥污染物193噸、河道障礙物141處。共封堵入河採砂口11處,查處涉砂案件2宗。完成森林撫育29225畝。37個村全部被評為梅州市衞生村。其中,24個村被評為廣東省衞生村。 [8] 

大坪鎮歷史文化

  • 馬燈舞
馬燈舞
馬燈舞(2張)
馬燈舞 [10]  作俗稱“打馬燈”,是大坪傳統舞蹈,有着上百年曆史,也是興寧大坪流行最早最廣的舞蹈藝術瑰寶。在盛行時期,許多村社都有自已的馬燈團。
馬燈舞的紅、白兩隻馬燈是用竹織成的馬身,長約2米,用紅布或白布圍裹,再配上其他顏色、線條、裝飾物,馬身中間騎坐部位留有能容一人腰圍的孔,表演者把馬套在腰間,並用布條絆在肩上,腰以下部位隱在馬身中,在馬身兩側各掛一塊畫有穿長靴的人腿的畫布,看似騎馬的姿態。
馬燈舞主要由馬燈小姐(花旦)、兩個馬郎倌(生)、打浪傘小丑(醜)、車伕(未)、丫環(青)、舉燈籠的引路長者等角色,有紙馬、浪傘、花車、鯉魚、雄雞、花扇、絲巾等道具,還有鑼鼓、洋琴、二胡、笛子等樂器伴奏。馬燈舞含“十二月古文(打四圍)拆字歌、打五更、補缸”四個節,整個節目有説有唱有歌有舞,曲調是獨特馬燈調。流傳中逐步形成韻調歡樂祥和、抒情格局,引用通侈易懂的嶺東語歌聲和語言,從正月唱到十二月,稱為“十二月古文”,歌頌和祈求一年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全年風調雨順,體現循衡農民艱苦耕耘,年頭到年尾戰天鬥地的創業精神;“拆字歌”的表演,歌頌了循衡人民夜以繼日勞作的情境;“補缸”反映了循衡人素有外出謀生求發展的創業志問。馬燈舞的四個環節都是現實生活的寫照,表現形式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是大坪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傳統藝術。
相傳,馬行舜燈舞源於東漢末年,是循衡先祖為紀念、弘揚、傳承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表演藝術形式的循衡民間傳承舞蹈。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間,大坪屏漢村連塘美羅柏章等帶領學生和農民最先取材於民間傳説,編練了馬燈舞:“天上玉皇大帝視察民間疾苦,同行的還有乘坐花車的公主、乘座兩匹戰馬的四個衞士、公主的兩個丫環、為公主司傘的浪傘小丑,到了人間,當地長者星夜舉燈引路。”
大坪鎮是興寧的山區鄉鎮,由於馬燈舞帶有民間添丁發財的好兆頭,每年元宵期間演出最為繁忙。隨着歲月的遷移,這一藝術發展到周邊地區。大坪馬燈舞從解放以來基本沒有停止表演,只有文化大革命十多年中斷了一段時間。1958年冬,大坪馬燈舞參加汕頭地區(當時梅州地區屬汕頭地區)文藝匯演,獲得一等獎。

大坪鎮風景名勝

大坪鎮龍母嶂

龍母嶂
龍母嶂(17張)
龍母嶂,華南嶺東地區著名的道教旅遊風景區。位於大坪鎮雙紅村雙頭山和羅崗鎮潘洞之間,與龍川縣大塘肚交界。分別隸屬於大坪鎮與羅崗鎮管轄。從中國地形圖看,它屬於斜貫東北至西南方向,綿延千里的武夷山脈中南脈的南山嶂山系。龍母嶂的主峯(即雙頭山)海拔668.2米,山峯尖鋭,峭壁陡險,滿山怪石嶙峋,石罅湧泉汩汩。更有龍母仙娘降壇顯靈佑民的神秘傳説和山中的龍母遺蹟,是興寧老八景之一。

大坪鎮藥王山

藥王山坐落於大坪圩鎮南側,四百年前,把江西藥王仙師的香爐移到這山上,藥籤讓信眾治癒不少不治之症的病人。雖然它只是一個傳説,但通過世代的流傳,讓藥王山成了一處神奇的旅遊景點。藥王山是大坪圩鎮方圓幾公里市民平時休閒健身的場所,綠化好、生態好,有大坪鎮“天然氧吧”的美譽。大坪鎮人民政府規劃在藥王山建立興寧市藥王山鎮級森林公園

大坪鎮桂安圍

大坪境內有不少古民居,像桂安圍吉安圍鞏寧圍等,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朱坑村的桂安圍。桂安圍沿中軸線而下分為上中下三個廳,有108間房屋。
桂安圍佔地面積約8000多平方米,有三堂四橫,是屬於四碉樓一望樓雙圍龍結構,大門兩側各有兩個小門,南北兩端均有轉斗門,入門須沿石階而上;上廳有神龕,中廳有四條方形花崗岩柱子,四根杉木檐柱,正堂、橫屋均為兩層,外牆用灰、石砌築;屋檐、屏風等不少裝飾品雕龍畫鳳,浸透着客家文化的氣息。

大坪鎮特產美食

  • 綜述
大坪鎮的特產美食主要有:大坪布駱包子豆腐、大坪天然高山油茶、大坪腐竹、大坪魚生、大坪土雞、大坪黃粄。 [10] 
  • 大坪黃粄
大坪黃粄的製作俗稱打黃粄 ,屬客家人獨特製作的傳統工藝。也是興寧大坪流行最早最廣的一種食品製作工藝,按歷代傳説,製作黃粄已有300多年了。大坪鎮的有一部分家庭都有自己製作黃粄的藝術,藝術精粗差別存在,已成為獨特製作食品工藝傳承的種類之一。大坪黃粄的手工製作工序已被興寧市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黃粄是由祖傳的一種稻穀,經獨特的工具、方法制造出來美食黃粄。黃粄具有軟、韌、香、甘、滑可口美味,且具有消食開胃、清除油膩澀胃的功能作用。逢年佳節已成為大坪鎮人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種佳餚。 [11] 

大坪鎮著名人物

  • 羅屏漢
羅屏漢(1907年 —1935年),原名慶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生於大坪白雲村(現大坪鎮屏漢村),他自幼追尋革命,是興寧土地革命時期黨組織和東江蘇區五(華)興(寧)龍(川)革命根據地主要領導人,興寧縣委書記,後任閩粵贛邊區遊擊縱隊司令員。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他帶領一個小分隊轉移至興寧大坪,計劃進軍東江蘇區時,遭到反動軍隊的圍追堵截,在戰鬥中壯烈犧牲,獻出了年僅28歲的寶貴生命。 [12] 
  • 蔡梅祥
蔡梅祥(1907年 —1935年),大坪吳田村人。中共黨員。是土地革命時期閩粵贛邊五(華)興(寧)龍(川)革命根據地的領導人之一,歷任興龍縣、興五龍縣、興寧縣、安遠縣、興五縣縣委書記等職。在興、龍、平、尋一帶組織反 圍剿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冬,率隊化裝潛入敵炮樓,繳獲一批槍彈,燒燬敵炮樓,受省軍區表揚。次年8月3日在大坪南蛇坑工作時,由於反動分子告密,被敵300多人嚴密包圍,因敵眾我寡被敵圍捕,在興城遭殺害。 [12] 
  • 黃文傑
黃文傑(1902年 —1940年),原名祥慶,家名觀妹,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國民黨統治區工作的典範。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生,大坪上大塘人。自幼誠實純樸,聰明好學,追求進步。民國九年(1920年)考入縣立中學就讀,民國十三年(1924年)畢業。民國十四年(1925年)春,改名文傑,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留學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直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畢業。民國十九年(1930年),分配到蘇聯的伯力、海參威一帶從事黨的工作。民國二十年(1931年)回國在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任中共上海中央局職工部部長。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9月後,任中共上海中央執行局職工部部長,中共上海中央局代理書記、書記,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19日被捕。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八路軍辦事處根據周恩來指示,保釋黃文傑出獄,留在南京辦事處工作。10月南京辦事處遷至武漢,改名為第十八集團軍辦事處。期間,任中共長江局組織部副部長、秘書長。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初,以駐廣東特派員身份到達廣州,成立了八路軍廣州辦事處。同年4月協助組建中共廣東省委,並指導省委開展工作。同年12月奉周恩來之命到重慶,在中共南方局負責組織部工作。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秋,因積勞成疾,在重慶不幸逝世。時年38歲,著有《論政黨》。 [12] 
  • 張瑾瑜
張瑾瑜(1914年—1935年),女,原名瓊珍,民國三年(1914年)生於永和,是革命烈士羅屏漢夫人。 還在小學讀書時,受農民革命運動影響,一面讀書,一面參加革命活動。年僅15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五、興、龍蘇維埃政府婦女部長。民國二十年(1931年),她隨夫調入江西會昌任縣委婦委書記,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起任粵贛省委執行委員、白區工作部部長。在毛澤東直接指導下工作。紅軍主力北上抗日後,她跟隨中央分局項英、陳毅等向粵贛邊突圍。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 月在江西安遠高雲山蘆村茶坑掩護同志們突圍時,面對撲上來的敵人,寧死不屈,飲彈自盡。 [12] 

大坪鎮榮譽稱號

2021年9月,入選第三批廣東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