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鎖定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John Robert Bolton,1948年11月20日—),美國保守主義政客,耶魯大學法學博士,曾是執業律師。1985年-1989年,在羅納德·里根政府擔任助理司法部長;1989年-1993年,在老布什政府擔任主管國際組織事務的助理國務卿;2001年-2005年,在小布什政府中出任美國副國務卿,主管軍控事務;2005年,接替約翰·丹福斯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2018年3月22日,被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為自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2019年9月10日,被美國總統特朗普解僱 [1] 
2019年8月11日,抵達英國訪問。8月12日,會見眾多英國政府官員,還將敦促鮑里斯·約翰遜政府在對伊朗政策上更靠攏美國 [2]  。2020年9月15日,美國司法部召集大陪審團,就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是否在其新書中披露機密信息展開刑事調查。 [3] 
博爾頓在任發表過破壞全球治理體系的妄言,鼓吹對伊朗發動戰爭,妄議過香港局勢,被認為是美國對外鷹派典型代表 [4] 
2021年1月19日,根據俄羅斯衞星通訊社消息,博爾頓被伊朗列入制裁名單 [5]  。1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宣佈中方對博爾頓實施制裁。 [6]  4月16日,俄羅斯對美國的制裁作出反制:約翰·博爾頓將被永久禁止入境。 [11] 
當地時間2023年1月7日報道,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表示將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 [17] 
中文名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外文名
John Robert Bolton
國    籍
美國
出生日期
1948年11月20日
畢業院校
耶魯大學
職    業
律師 政治家
主要成就
原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1]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人物履歷

共和黨干將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博爾頓出生於1948年,1970年,約翰·博爾頓從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獲得法學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在耶魯大學就學期間,他成為《耶魯保守派》的主編,還加入到了“耶魯年輕共和黨員”俱樂部,併成為非常活躍的一員。博爾頓在大學裏作為保守派的經歷為他日後的從政之路奠定了基礎。越南戰爭期間他曾想方設法躲避被徵入伍,對此他辯解説,當時知道戰爭敗局已定,自己“不想死在東南亞的稻田裏”。 [7] 
作為耶魯大學法學院高才生的博爾頓還長期從事律師工作,是美國法律公司勒納、裏德、博爾頓和麥克馬納斯公司的股東。後曾擔任美國企業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所高級副總裁。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博爾頓曾先後在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3屆美國政府內擔當重要角色。從上世紀80年代早期在里根政府任職開始,博爾頓就成為共和黨的一個重要人物。他很快為自己贏得了“新右派律師”的名聲。博爾頓曾在里根政府擔任助理司法部長,因抨擊對里根政府進行調查的獨立檢察官而下台。上世紀80年代初,博爾頓先後擔任國際開發署總顧問和負責計劃和政策協調的助理署長。老布什當選總統後,博爾頓出任主管國際組織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在1991年海灣戰爭前,博爾頓與時任國務卿的詹姆斯·貝克密切合作,幫助美國同歐洲以及阿拉伯國家建立了反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聯盟。其後,由於他擔任共和黨全國政策論壇的主席涉嫌在1996年的選舉中非法收取外國獻金,博爾頓被迫在國會調查後辭去了這一職務。
約翰·博爾頓和美國總統小布什 約翰·博爾頓和美國總統小布什
1997年至2001年間,博爾頓在保守的美國企業研究所任副所長,經常為媒體撰寫外交政策方面的文章,不斷出席各種外交政策的研討會,強硬保守的外交觀點表露無遺:他聲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已不合時宜;對聯合國持強烈的批評態度,反對美國交納拖欠的聯合國會費,反對美國參與維和行動。在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發生爭議後,博爾頓是布什律師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和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共同協助布什打贏了選舉法律戰。在布什第二個任期中,已經擔任負責武器控制和國際安全事務副國務卿多年的博爾頓希望獲得晉升,但康多莉扎·賴斯任命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羅伯特·佐利克出任副國務卿,成為國務院“二號人物”。最終,2005年8月,布什利用國會休會,強行任命具有爭議的鷹派人物博爾頓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成為聯合國成立以來,第一個沒有得到參議院批准就上任的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博爾頓是美國政壇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奉行單邊主義和強硬外交政策。他不僅對歐洲和亞洲的盟友心存疑慮,認為這些國家不會支持美國的外交政策,而且對於聯合國的作用,他更是經常出言不遜。他曾批評聯合國效率低下,多次遊説有關國家把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穆罕默德·巴拉迪趕下台。他曾對朝鮮領導人出言不遜。朝鮮政府發言人表示,平壤不會和博爾頓這樣的“人渣和吸血蟲對話”。當有記者問他如何看待歐盟向伊朗提供援助以尋求解決核問題時,博爾頓説,“我不會給伊朗胡蘿蔔”。
以下為約翰·博爾頓曾引起廣泛爭議的評論:
“美國同世界的關係就是錘子與釘子的關係,美國愛敲打誰就敲打誰。”
“只有符合美國政策的國際條約才會成為法律。”“根本不存在聯合國這種東西,(聯合國)秘書處在紐約的大樓有38層,即使少掉10層,也不會有什麼區別。”
擔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時的博爾頓 擔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時的博爾頓
“如果讓我來改革聯合國安理會,我只會設一個常任理事國,那就是美國,因為這才是當今世界力量分配的真實反映。”
聯合國大會需要更多地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國際反恐行動等領域中去,而聯合國需要進行改革,成為一個‘更具效率和沒有腐敗’的國際機構,美國的領導力將‘非常重要’。”
“在伊朗問題上,所有選擇都在考慮之中。”(2003年6月對英國廣播公司表態)
由於共和黨在2006年7月的中期選舉中慘敗,小布什對博爾頓的臨時任命不可能得到參院的正式批准,其職務將於2007年1月自動失效,小布什無可奈何的接受了博爾頓的辭職。當他辭職的消息傳出,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評價説:他終於做出了人們希望他做的一件事。 [8] 
特朗普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2018年3月22日,被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為自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8]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博爾頓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博爾頓
2019年8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抵達英國訪問。與博爾頓同行的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向媒體透露,由於特朗普政府預計,相比於特雷莎·梅政府,約翰遜政府更能夠與美國政府協調同步,博爾頓此次訪英將闡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並確定兩國可以合作的領域。 [2] 
8月12日,博爾頓將首先會見英國內閣秘書兼國家安全顧問馬克·塞德威爾、約翰遜的高級顧問愛德華·李斯特、財政大臣賽義德·賈維德,以及英國保守黨議員伯納德·詹金。之後,博爾頓還將會見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國際貿易大臣麗茲·特拉斯、脱歐事務大臣史提芬·巴克萊、蘭開斯特公爵領地事務大臣邁克爾·戈夫,以及保守黨議員比爾·卡什和前保守黨黨魁鄧肯·史密斯。博爾頓和英國官員在為期兩天的會談中將重點討論英國脱歐問題。會談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與英國前首相特雷莎·梅關係緊張之後希望加強與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關係。預計博爾頓還將敦促英國官員在對伊朗政策上更與華盛頓的政策靠攏,美國在特朗普決定退出伊朗核協議後,不斷向德黑蘭施加壓力 [2] 
博爾頓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博爾頓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英國一直支持歐盟維持伊核協議,但英國的一艘油輪最近在霍爾木茲海峽被扣留,迫使其考慮對伊朗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7月4日,英國海軍陸戰隊在直布羅陀海岸附近扣留了一艘涉嫌向敍利亞走私石油的伊朗船隻。本月,英國加入美國執行海上安全任務,以保護商船。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博爾頓對英國人提出的論點是,倫敦如宣佈伊核協議失效,將有助於加大對伊朗的壓力,但美國並不期待英國很快就此做出決定。特朗普在約翰遜上台後經常與他通電話,特朗普希望與英國簽署美英自由貿易協定,以幫助緩衝英國退出歐盟後的衝擊。上週,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會面後表示,雙方準備在英國依計劃於10月31日脱歐後,“儘快”達成自由貿易協議 [2] 
當地時間2023年1月7日,據英國《獨立報》報道,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表示將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並聲稱會在共和黨黨內初選中對抗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16]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人物事件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8張)
2019年以來,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否定博爾頓的外交政策主張,兩人的分歧逐步公開化,讓全世界都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感到困惑,尤其是在戰爭與和平問題上。 [1] 
特朗普上任時誓言退出海外戰爭,並把與朝鮮的外交關係作為一項標誌性舉措。博爾頓則一直主張採取軍事行動,反對與朝鮮談判。 [4] 
2019年9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稱解職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十幾分鍾後,博爾頓本人作出迴應。他在推特上發文説:“昨晚我提出辭職,特朗普總統説,我們明天再談這個吧。” [1] 
離職之後
2020年9月15日,美國司法部召集大陪審團,就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是否在其新書中披露機密信息展開刑事調查,知情人士稱,美國司法部還向博爾頓的出版商和文稿代理人發出傳票。 [3] 
2021年1月19日,根據俄羅斯衞星通訊社消息,伊朗將博爾頓列入制裁名單 [5] 
2021年1月21日,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負有主要責任的28名人員實施制裁,其中包括博爾頓。這些人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和香港、澳門,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已被限制與中國打交道、做生意。 [6] 
2021年4月16日,俄羅斯對美國的制裁作出反制:約翰·博爾頓將被永久禁止入境。 [11] 
據《紐約郵報》2021年9月26日報道,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抨擊拜登對阿富汗撤軍的拙劣處理方式,甚至聲稱此舉可能導致塔利班獲得核武器。他還認為,拜登讓美國在世界舞台上難堪,現在美國的盟友們“想知道他是否能掌控自己政府的外交政策”。 [12] 
協助策劃他國政變
2022年7月,約翰·博爾頓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曾協助策劃在他國的政變。博爾頓當天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持人傑克·塔珀採訪時,談及進行中的國會山騷亂調查,並作出上述表述。 [13] 
被伊朗制裁
2022年7月16日,伊朗外交部當天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政府支持被伊朗認定為恐怖組織的“人民聖戰者組織”,並宣佈制裁60餘名相關美官員及個人。其中包括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14]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接受採訪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
2020年8月3日,博爾頓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表示,如果特朗普連任美國總統,可能會讓美國退出北約。他在採訪中説,“只有少數共和黨人贊成退出北約。但是,如果他(指特朗普)在大選中獲勝,那麼就可以克服這一障礙。誰知道他會在第二個總統任期內做什麼?” [9] 
博爾頓還建議歐盟:如果特朗普在11月3日舉行的大選中獲勝,應該主要通過美國國會與華盛頓維持外交關係。他説,“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可能反對總統。如果要退出北約或從歐洲撤出很大一部分部隊,這可能會面臨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的強烈反對。為此,應該建議歐洲人轉向美國國會。” [9] 
同時,博爾頓認為,民意調查並不能説明什麼。根據民意調查,民主黨最有可能推出的總統大選候選人拜登的支持率超過了特朗普。博爾頓指出,“任何時候都不應該低估民主黨輸掉選舉的能力。” [9]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5日,約翰·博爾頓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與媒體會面”節目採訪時表示,他將認真考慮參加2024年總統競選。 [15] 
據《國會山報》網站2023年8月3日報道,特朗普政府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對前老闆特朗普發表嚴厲斥責,稱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不穩定”且無效,特朗普若再次當選總統,美國肯定退出北約
博爾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特朗普並沒有真正的政治哲學,他在做出決定時不會考慮政策方向,這一切都與形勢如何讓自己受益有關。 [18] 

約翰·羅伯特·博爾頓著作

2020年9月,博爾頓將出版新書《涉事之屋:白宮回憶錄》,博爾頓在書中將特朗普制定內外政策的很多過程都公佈於眾,包括涉及委內瑞拉朝鮮伊朗國的外交決策。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