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薩達姆·侯賽因

(伊拉克前總統)

鎖定
薩達姆·侯賽因(庫爾德語:Seddam Huseyîn;阿拉伯語:صدام حسين عبد مجيد تكريتي,拉丁轉寫:saddam husayn eabd majid takriti;英語:Saddam Hussein,1937年4月28日—2006年12月30日),男,全名薩達姆·侯賽因·阿卜杜勒-馬吉德·提克里提,出生於伊拉克薩拉赫丁省,伊拉克政治家、軍人,伊拉克前總統。
薩達姆·侯賽因1957年加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1962年參加復興黨開羅支部領導工作,1969年11月擔任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1973年晉升為中將,1976年1月晉升為上將,1979年7月16日任復興黨地區領導機構總書記、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共和國總統和武裝部隊總司令。
薩達姆·侯賽因擔任伊拉克總統期間,曾大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實行以石油工業為中心的“高速全面發展”的經濟方針,全面實行免費醫療和國民義務教育制度,主張阿拉伯統一。 [2-3]  然而,1980年9月22日,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使伊拉克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 [13]  1990年8月2日,薩達姆下令其軍隊入侵科威特北部邊界。8月8日,伊拉克宣佈吞併科威特,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罕見的一個主權國家對另一個主權國家的武力吞併,引起國際社會的紛紛譴責 [14]  ,引發了海灣戰爭
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在逃亡8個月後被美軍抓獲 [12]  ,經伊拉克法庭審判,於2006年11月5日被判處絞刑,並於2006年12月30日被處決。 [2] 
中文名
薩達姆·本·侯賽因·本·馬吉德·提克里提
外文名
صدام حسين عبد مجيد تكريتي(阿拉伯語)
saddam husayn eabd majid takriti(拉丁轉寫)
Seddam Huseyîn(庫爾德語)
Saddam Hussein(英語)
別    名
薩達姆·侯賽因
薩達姆·海珊(台灣譯名)
性    別
國    籍
伊拉克
民    族
阿拉伯族
出生地
伊拉克提克里特
出生日期
1937年4月28日
逝世日期
2006年12月30日
畢業院校
埃及開羅大學
政    黨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代表作品
《薩達姆·侯賽因論伊拉克時事》
《一條普通的哲壕,還是兩條相反方向的塹壕?》
《伊拉克社會事務和外交》
職    務
政治家、軍人
信    仰
伊斯蘭教遜尼派
主要成就
當選伊拉克總統

薩達姆·侯賽因人物生平

薩達姆·侯賽因立志從政

薩達姆 早年
薩達姆 早年(4張)
1937年4月28日,薩達姆·侯賽因於巴格達以北沙漠城鎮提克里特附近的一個小村子裏出生。
1955年,薩達姆離開提克里蒂去巴格達的埃爾·卡克中學求學。
1957年,加入處於地下狀態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1]  [3] 

薩達姆·侯賽因掌握大權

1958年,提克里特的一名官員遭到謀殺,當局控告薩達姆·侯賽因是兇手,把他投入監獄。由於全國對政府施加壓力,薩達姆·侯賽因最終被釋放了。 [11] 
1959年10月7日,參加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對伊拉克強權人物卡塞姆實施的暗殺行動,打傷了卡塞姆。他中彈受傷,輾轉逃亡,隻身遊過底格里斯河,逃到敍利亞。1960年2月21日,到達埃及。在埃及,他為進入開羅大學法學院而努力,同時也為加強開羅復興社會黨領導機構努力工作。他被選為埃及黨區部的一名成員,以後被選為分部領導機構成員,最後被選為地區領導機構成員。 [11] 
薩達姆
薩達姆(5張)
1961年,於開羅卡斯爾艾尼中學畢業。
1962年,入開羅大學法學院深造,同年,參加復興黨開羅支部領導工作。
1963年2月8日,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發動齋月政變,殺死了卡塞姆。
1964年11月,薩達姆政變企圖敗露,遭阿里夫當局跟蹤追擊,被捕入獄。
薩達姆
薩達姆(20張)
1966年,在獄中當選為復興黨地區領導機構副總書記,同年7月,越獄成功,並徹底改組復興黨。
1969年11月,擔任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同年獲得學位。
1973年,晉升為中將。
1976年1月,晉升為上將,獲得勳章和軍事科學碩士學位。
1979年7月16日,任復興黨地區領導機構總書記、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共和國總統和武裝部隊總司令。

薩達姆·侯賽因窮兵黷武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使伊拉克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 [13]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令其軍隊入侵科威特北部邊界。8月8日,伊拉克宣佈吞併科威特,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罕見的一個主權國家對另一個主權國家的武力吞併,引起了國際社會的紛紛譴責和密切關注。 [14] 
1991年9月,伊拉克復興社會黨召開第10次代表大會,當選為黨總書記。
1994年5月,兼任內閣總理。
1995年10月,在伊拉克首次全民公決中連任總統。
2002年10月15日,在伊拉克全民大選中,薩達姆再次當選為伊拉克的總統。 [6] 

薩達姆·侯賽因被捕處死

主詞條:伊拉克戰爭
2002年11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威脅稱,如果薩達姆不解除武裝,他將面臨“嚴重後果。”
2002年11月27日,允許聯合國專家自1998年後首次在伊境內開展核查工作。
2002年12月7日,向聯合國提交報告,否認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隨後説伊拉克的報告不真實,聯合國稱報告不全面。
2003年3月1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成為第一個公共建議薩達姆下台的阿拉伯國家。
3月7日,美國、英國、西班牙提出建議稱,薩達姆必須在3月17日前放棄被禁止武器,否則將面臨戰爭。法國領導的其它國家反對任何使軍事行動合法化的新決議。
3月17日,美國、英國、西班牙稱外交階段結束,撤回了建議中的提案。布什總統要求薩達姆在48小時在內離開伊拉克。
3月18日,伊拉克領導層拒絕了最後通諜。
3月20日,美軍對巴格達附近的伊領導層目標發動軍事打擊行動,伊拉克戰爭開始。
4月9日,歡慶的人羣歡迎美軍開入巴格達,隨後開始大洗劫,薩達姆的雕像被拉倒。
7月22日,薩達姆的兩個兒子烏代和庫塞在與美軍的槍戰中被擊斃。
7月31日,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宣佈給薩達姆的兩個女兒拉加德和拉納、她們的九個孩子給庇護權。
9月5日,第4步兵師的奧迪諾少校稱,他的部隊在過去數個月裏抓獲了在提克里特抓獲了數名薩達姆的前任保鏢,可能正在接近抓獲薩達姆。
11月16日,據説是薩達姆在倒台後所錄製的9盤磁帶被公佈,薩達姆在磁帶上號召伊拉克人進一步加大對美國領導的佔領的抵抗力度,稱美國和其盟國低估了佔領伊拉克的困難程度。
12月14日,薩達姆在提克里特附近被捕。 [1]  [3] 
伊拉克法庭於2005年10月19日開始對杜賈爾村案進行庭審,共收錄證詞130份。2006年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宣佈,薩達姆在杜賈爾村案中犯有反人類罪被判處絞刑。隨後薩達姆提出上訴。伊拉克上訴法庭法官阿里夫·沙欣12月26日宣佈,上訴法庭支持對薩達姆的死刑判決。12月30日,薩達姆被處死。 [2] 

薩達姆·侯賽因為政舉措

薩達姆·侯賽因政治方面

  • 集權統治
薩達姆
薩達姆(16張)
薩達姆對內主要採取了大棒加胡蘿蔔的政策。薩達姆上台不過一週就宣佈破獲一個“企圖推翻他的反革命陰謀集團”:被審判者達68人,22人被判處死刑,其中包括5名復興黨領導成員。
薩達姆還把忠於貝克爾的500名軍官關進了監獄。為鞏固其地位,加強內部控制,薩達姆在做出重大軍事行動前都要整頓領導班子。在入侵科威特的前兩個星期,逮捕了40多名高級軍事指揮官。薩達姆認為統治伊拉克這樣的國家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鐵拳。
薩達姆上台後大力發展復興黨勢力,凡屬政府公職人員、技術專業人士、教師均須入黨。規定黨員要向黨反映其家庭、朋友、熟人以及其他黨員的情況。身邊的高級顧問大都是他的親屬好友,但派秘密警察擔任他們的司機或僕人;在領導層內形成了以薩達姆為首的提克里蒂家族統治集團。 [10] 
  • 懷柔政策
薩達姆執政後較注意採取安撫和籠絡的政策。在對“陰謀集團”案處理後,隨即在共和國宮舉行盛大齋月晚宴;給政府官員和企業、機關的僱員增加生活津貼;現役和退休軍人增加薪餉;釋放除參與“陰謀事件”外的所有政治犯;特赦逃往國外的軍人,保證給予原有待遇。薩達姆分批接見軍烈屬和在兩伊戰爭中被俘士兵的家屬,分別給予他們鉅額撫卹金、小汽車、住房、分配宅基地等。入侵科威特後,又對軍隊予以嘉獎。 [10] 

薩達姆·侯賽因經濟方面

薩達姆執政後積極發展民族經濟,在對外國石油公司全部實行國有化的基礎上,大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實行以石油工業為中心的“高速全面發展”的經濟方針。
1981年伊拉克經濟建設計劃投資達674300萬第納爾,比1980年增加29%,約為1968年7月革命前二十年投資總數的一倍半。
1979年伊拉克的石油產量已達17500萬噸。薩達姆政府採取增加產量、標價適中、同時發展石油化工工業的石油政策。1979年伊拉克石油美元收入達210億。石油收入激增後,政府努力改變依靠石油的單一經濟體系,進行工業、農業、建築和住房等多方面的建設。
薩達姆重視農業生產,曾説農業是“永久的石油”。1976-1980年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農業投資100億美元,佔總投資的22%。 [3] 

薩達姆·侯賽因社會方面

薩達姆·侯賽因 薩達姆·侯賽因
薩達姆總統曾在內閣會議上強調發展有關保建、文化、新聞和青年方面的事業。1980年伊拉克對醫院、大中小學、幼兒園、兒童中心、娛樂場所、商場、飲水和下水道等建設投資比1979年增加了75%,1979年伊拉克按人口平約收入達700多第納爾,比1969年增加了8倍。伊拉克的基本食品、肉類、麪包、蔬菜和牛奶因有政府給予津貼,此外伊拉克已全面實行免費醫療和國民義務教育制度。 [3] 

薩達姆·侯賽因軍事方面

薩達姆實施了一系列擴軍備戰的措施:在數量上和質量上發展軍隊,通過復興黨加強對軍隊的控制,並在軍內成立政治指導部,加強民兵建設。
1980年,薩達姆發動兩伊戰爭,戰爭期間大量購買各種先進武器,發展軍工生產;薩達姆常去軍隊訪問視察,兩伊戰爭期間曾親臨前線10多次;戰後他不顧伊拉克有鉅額債務,緊縮民用經濟,把大量石油收入投入軍工建設。 [7-8]  [10] 

薩達姆·侯賽因外交方面

  • 伊拉克與阿拉伯
薩達姆會晤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 薩達姆會晤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
薩達姆具有強烈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想,奉行獨立、中立和不結盟政策,反對超級大國干涉別國內政,支持亞非拉反帝、反殖鬥爭。在阿拉伯世界,他支持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反對以色列侵略擴張的正義鬥爭,主張阿拉伯統一。
1980年2月8日,薩達姆提出“阿拉伯民族憲章”,明確反對外國侵犯任何一個阿拉伯國家的主權,呼籲阿拉伯國家堅持完全中立和不結盟,拒絕任何外國軍隊和外國基地在阿拉伯存在,團結一致反對任何外來的侵略和破壞。這個“民族憲章”得到沙特、科威特、約旦等許多阿拉伯國家的支持。 [3] 
  • 伊蘇關係
1972年2月,薩達姆訪問蘇聯。同年,伊拉克與蘇聯簽訂為期15年的“友好合作”條約,1979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後,薩達姆強調指出,“蘇聯干涉阿富汗是對阿富汗主權的侵犯”,“這種干涉使國際和平和安全受到威脅,使這個地區的緊張局勢加劇”。兩伊戰爭爆發後,蘇聯拒絕提供伊拉克所要求的武器,引起伊的不滿。 [3] 
  • 伊美關係
薩達姆稱美國是伊拉克的“主要敵人”。1967年阿、以戰爭時,與美國斷交,伊拉克領導人多次表示,只要美國仍然支持以色列佔領阿拉伯的領土,侵犯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伊拉克同美國的關係就不會邁出新步子。
1980年,美國對伊拉克的貿易居日本、西德和法國之後的第四位。 [3] 
  • 伊拉克與第三世界
薩達姆重視同第三世界國家發展關係。伊拉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不少經濟援助。從1974-1980年,伊拉克向25個亞非國家提供了22億美元的援助,僅1979年,就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無息貸款15億美元。 [3] 

薩達姆·侯賽因個人生活

薩達姆·侯賽因性格特點

薩達姆·侯賽因與家人
薩達姆·侯賽因與家人(3張)
薩達姆·侯賽因體格壯實,身高1.8米,頭髮很密,蓄小鬍子,目光敏鋭。 [3] 

薩達姆·侯賽因親屬成員

1963年,薩達姆·侯賽因和當小學教師的大表妹薩吉達·凱拉拉·塔拉結婚,生有兩男兩女。 [3] 

薩達姆·侯賽因興趣愛好

薩達姆·侯賽因愛好閲讀歷史和政治理論書籍。 [3] 

薩達姆·侯賽因個人作品

著作
年份
薩達姆·侯賽因論伊拉克時事
1977年
一條普通的哲壕,還是兩條相反方向的塹壕?
1977年
伊拉克社會事務和外交
1979年
資料來源: [3] 

薩達姆·侯賽因人物評價

薩達姆·侯賽因 薩達姆·侯賽因
薩達姆“説話像朗誦詩”,思路敏捷而有條理。(伊拉克作家賈布拉·易卜拉欣 評) [3] 
無論是當權還是失勢,薩達姆·侯賽因都稱不上一個政治家。他的發跡、他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使其“英雄”形象譭譽參半,憑空增添了“無賴”和“暴君”的氣質。(新民週刊 評) [5] 

薩達姆·侯賽因人物爭議

  • 身後爭議
薩達姆雖在西方人的眼中是暴君、獨裁者,但在阿拉伯世界相當多的人眼中卻是“民族主義者和抗擊外來侵略的英雄”。 [4] 
中東問題專家顧正龍:儘管薩達姆是個獨裁統治者,沒有多少人喜歡他,仇恨他的人也許更多。但他在阿拉伯世界是個有名的政治人物,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是為數不多的敢於跟美國説“不”、敢於和美國挑戰的國家領導人。
中國社科院專家餘國慶:評價薩達姆不能離開他所處的時代,但總體來説,他是“過大於功”的。曾經的伊拉克富甲一方,但他發動的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使伊拉克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的艱難困境之中。同時,他對國內敵對政黨的鎮壓也是實數罕見的,更可以説他是伊拉克國內暴政的直接製造者。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